种子检测田间检验
- 格式:pdf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51
种子生产基地开展田间检验工作简报种子生产基地开展田间检验工作简报一、引言在种子生产的过程中,田间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能够帮助基地及时了解种子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以及产量等,为种子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回顾我基地最近进行的田间检验工作,并分享我对种子生产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田间检验工作总结1. 概述我基地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田间检验工作,主要包括对不同作物种子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和产量进行观察和调查。
我们选择了几个种子品种进行测试,以确保生产的种子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生长情况观察在田间检验中,我们对播种后的种子进行了生长情况的观察。
通过定期的采样和测量,我们能够了解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率、幼苗生长速度等。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及时调整种子的生产和管理措施,以保证种子的良好品质和高产量。
3. 病虫害情况调查种子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确保种子的健康生长,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田间调查。
通过观察和采集病虫害标本,我们能够了解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对于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减少损失非常重要。
4. 产量测算作为种子生产基地,产量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指标之一。
通过田间检验,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品种的产量情况,进而为优化种子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我们也能够通过产量测算判断种子生产的效益和可行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种子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民种植的关键,我对此有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田间检验是确保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和调查,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种子的生长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田间检验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观察,才能准确地了解种子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
在进行田间检验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检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田间检验的结果和数据对于农业生产的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1.种子检验:是利用规定的程序对种子样品的质量指标进行分析、鉴定,判断和评价种子批利用价值的活动。
2.播种品质:指影响播种质量的种子质量性状。
3.品种品质:指与品种的遗传基础有关的种子质量性状。
4.田间检验:是指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在田间对品种真实性进行,对品种纯度进行鉴定,对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危害、异作物和杂草等情况进验证行调查,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符合性的活动。
5.田间小区种植鉴定:6.原种:7.育种家种子:8.良种:9.大田用种:10.品种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与文件(品种证书、标签等)是否相同,是否符合其实。
11.品种纯度:是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
12.扦样:是指利用专用的扦样器具,从袋装或散装的种子批中扦取适量有代表性、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的过程。
13.种子批:指同一品种、同一来源、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质量基本一致,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群体。
14.初次样品:又称小样,是指从一批种子的某个扦样点扦取到的一小部分种子。
15.混合样品:又称原始样品,指由同一种子批中所扦出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而成的样品。
16.送验样品:又称送检样品或平均样品,指从混合样品中分取、送到种子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数量符合要求的样品。
17.试验样品:简称试样,是由送验样品分出,供检验种子品质具体项目用的样品。
18.半试样:将试验样品分成为规定重量一半的样品。
19.发芽:在实验室内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其主要构造的状态,表明在田间适宜条件下能否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
20.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生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
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21.发芽势:指在种子发芽试验初期长成的全部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22.发芽率:指在种子发芽试验末期长成的全部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23.正常幼苗:指生长在良好的土壤、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成为正常植株潜力的幼苗。
种子生产基地开展田间检验工作简报一、田间检验的必要性及意义种子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和质量。
为了确保种子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种子生产基地需要开展田间检验工作。
田间检验是指在农田或种植基地进行的种子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的观察、测定和评价。
通过田间检验的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种子生长中的问题,保证种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符合生长要求,从而提高种子的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田间检验的具体内容及方法1.生长环境观察:包括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壤肥力、气候情况等方面的观察。
2.生长状况测定:包括作物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植株高度、茎粗等方面的测定。
3.生长环境评价:根据田间观察和测定结果,评价种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是否符合生长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
田间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随机取样、采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测定等。
三、田间检验的意见和建议1. 优化生长环境:根据田间检验结果,优化土壤施肥、排水和灌溉等,保证种子的生长环境符合要求。
2. 合理密度播种:根据田间检验结果,调整种子的密度和深度,保证植株生长的均匀性和强壮性。
3. 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根据田间检验结果,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种子的生长状况良好。
四、田间检验的重要性和难点1. 重要性:田间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和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种子生长中的问题,保证种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符合生长要求。
2. 难点:田间检验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进行调查和观察,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我对种子生产基地开展田间检验工作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种子生产基地,开展田间检验工作不仅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一项责任和使命。
田间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我认为要加强对田间检验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开展田间检验工作。
种子纯度检验是质量检验的中心,是对一批玉米种子中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性程度的检验和种子真实性的鉴定。
一般有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和种植检验三种。
1.品种纯度田间检验田间检验是三大检验的重中之重。
种子质量的高低主要是在田间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做好制种田间检验对于确保种子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要想做好田间检验,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掌握被检品种组合亲本各生育期的特征特性,收集有关地区主要品种组合同名异源亲本种子、植株标准样品、有关资料和图册。
②掌握最佳田检时期。
一般分苗期、花期和成熟期三期进行,花期是关键。
苗期检验性状为幼苗叶色、叶鞘颜色、叶型,花期为株高、茎秆粗细、叶片形状、叶片数及上冲程度、花药色、花丝色、雄穗护颖颜色及主轴长度、分枝多少等,成熟期为穗位高低、双穗率、穗型、穗轴颜色、粒型、粒色、果穗苞叶长度等。
③掌握安全隔离。
无论是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或障碍物隔离,一定要控制外来花粉干扰,防止生物学混杂。
④掌握正确的田检方法。
在对基本情况了解的前提下,要正确划分检验区和设点取样。
一个检验区的最大面积为33.3公顷;0.7公顷以下5点取样,0.7~6.7公顷为8点取样, 6.7~13.3公顷为11点取样,13.3~33.3公顷为15点取样。
每点最株数不低于200株。
取样点分布方式因地块形状和大小可选择棋盘式、梅花式或方格式等,但取样点距地块边缘必须在5米以上。
2.品种纯度室内检验种子在收获、脱粒、加工等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机械混杂,因此,在田检基础上必须进行品种真实性和一致性检验。
室内检验杂交玉米种子纯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籽粒形态法、幼苗形态法和电泳法。
①种子形态鉴定法是根据粒色、粒型、粒质、顶部凹陷和饱满状况、胚的形状与大小、籽粒表面圆滑程度、棱角的有无、稃色和花丝遗迹等特征进行鉴定的。
其特点是快速、简单、经济。
但因主要依据籽粒外部形态特征,由感官鉴别,对一些外部形态差异不大的品种鉴别准确性较差,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田间检验杂交种子生产的主要方法1、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玉米);2、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小麦);3、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大白菜);4、利用雄性不育性制种(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杂交种子的隔离方法1、空间隔离;2、自然屏障隔离3、时间隔离一、种子田最基本的四个方面的标准(要求)1、种子生产田不存在检疫性病虫害,2、前作(前茬作物)要求种子田绝对没有或尽可能没有对生产种子产生品种污染的花粉源(1)前作的污染源通常表现为下列3种情况:—同种的其他品种污染。
—其他类似植物种的污染。
—杂草种子的严重污染。
种子生产者应提供前作档案,证实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种子田不存在自生植株;油菜种子生产时至少间隔两年;西瓜种子生产时,不允许重茬栽培。
3、隔离满足要求①与同种或相近种的其他品种的花粉的隔离;②与同种或相近种的其他品种的防止机械收获混杂的隔离。
4、田间杂株率和散粉株率在规定要求之内二、基本概念1、田间检验:是指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在田间对1品种真实性进行验证,2对品种纯度进行评估,田间检验所述的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的检查,实质上是一种过程控制同时对作物的3生长状况、异作物、杂草等进行调查,并确定其与4特定要求符合性的活动。
2、种子真实性------是指供检验的品种与文件记录(如标签、品种描述等)是否相符;3、品种纯度------是指在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自然变异是引起品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纯度降低的原因之一4、品种的特征特性,是指品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5、品种特征---是指某一作物品种在形态性状上区别于其他品种的征象、标识,如植株的高矮、叶色、叶形、花色等;6、品种特性---是某一作物品种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即对作物本身生存和繁殖有利的性状,如作物的生育期、光周期、种子的休眠期、种子的落粒性、抗病、抗旱性等。
8、在田间检验过程中,应以质量性状为主,结合使用数量性状。
二、重要概念3、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是指育种家育成的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
种子检验程序种子检验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种子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应用科学。
检验的对象是农作物种子,主要包括植物学上的种子(如大豆、棉花、洋葱、紫云英等)和果实(如水稻、小麦、玉米颖果、向日葵瘦果)等。
种子检验分为扦样、室内检验和田间检验三部分一、扦样扦样是种子取样或抽样的名称,由于抽取种子样品通常采用扦样器取样,因而在种子检验上俗称为扦样。
扦样是种子检验的重要环节,扦取的样品有无代表性,决定着种子检验结果是否有效。
如果扦取得样品缺乏代表性,那么后来检测多么准确,都不会获得符合实际情况的检验结果,这将可能导致对整批种子质量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对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认证机构等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一)扦样原则1. 被扦种子批均匀一致。
这是扦样的前提,只有当种子批中的种子质量足够均匀时,才有可能从中扦到有代表性的的样品。
如果种子批存在异质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扦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2.按照预定的扦样方案采取适宜的扦样器和扦样技术具扦取样品。
为了扦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检验规程对扦样方案所涉及的关键三要素及扦样频率、扦样点分布以及各个扦样点扦取相等的种子数量作了明确的规定。
扦样时必须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并选择适宜的扦样器具和扦样技术进行扦取。
3.按照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原则分取样品。
分样时必须符合检验规程中规定的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的原则和程序,并选择适宜的分样器具和分样技术分区样品。
4.保证样品的可溯性和原始性。
样品必须封缄与标识,能溯源到种子批,并在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其原有特性。
5.扦样员应当经过培训。
扦样应由受过专门培训与训练的扦样员担任。
根据《种子法》的规定,对外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其扦样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并获得检验员证。
(二)从种子批扦取送验样品程序1.准备器具根据被扦作物种类,准备好各种扦样必须的仪器::扦样器、样品盛放容器、送验样品袋、供水分测定的样品容器、扦样单、标签、封缄、粗天平等。
田间现场鉴定和种子质量检验的区别及关系任庆国1 庞建新1 王天建1 武合讲2(1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菏泽274000;2山东贵和律师事务所,菏泽274000)摘要:组织实施田间现场鉴定是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种子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应当由种子管理机构组织自然人实施,不能委托机构实施。
种子质量检验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进行实施。
两者在责任主体、实施方法、结论性质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田间现场鉴定;种子质量检验;因果关系;区别对生产经营的种子品种进行检测,委托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对种子质量进行检验,组织实施田间现场鉴定,是种子行政执法机关经常做的工作[1]。
本文结合“马铃薯”案例,分析田间现场鉴定和种子质量检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个人看法,供同行及有关专家、学者参考。
1 案例简介种子使用者A从种子生产经营者B处购买了马铃薯原种,种植后发现马铃薯植株矮小,退化株严重,向农业主管部门C投诉。
C委托农业司法鉴定机构D对马铃薯原种质量和生长不良的原因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鉴定。
D进行田间现场鉴定后制作《司法鉴定意见书》得出鉴定意见:(1)马铃薯原种携带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引起马铃薯黑胫病是造成事故的原因;(2)造成损失1254484.80元。
A以《司法鉴定意见书》为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B赔偿损失。
B以C委托农业司法鉴定机构组织实施田间现场鉴定确定事故原因和损失程度的行为属于滥用职权,提起行政诉讼。
作者利用本案例,对组织实施田间现场鉴定和委托种子质量检验之间的区别及其关系,提出个人意见。
2 组织实施田间现场鉴定和委托种子质量检验的区别2.1 实施主体不同2.1.1 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应由田间现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事故鉴定,是行政确认行为;由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机构组织实施。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农作物种子检验方法沙妮都哈什·巴合提江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的生产发展都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和关注,对于农作物来说,如何提高生产产量除了与农业技术有关之外,最主要的提产手段就是种子的优选,因此农作物对播种种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新形势下,受环境污染、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种子的质量又提出了高要求,如何保障种子的高质量和出芽率,是农作物丰收产量的最主要决定因素。
因此加强对农作物的种子检验是非常关键的一项程序,是保障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出芽率进而获得丰收产量的重要保障,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
以下我国就主要从农作物种子检验的必要性和主要方法策略,简要探讨几种农作物种子检验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农业相关人员予以一定的参考价值,助力我国农业产业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一、农作物种子检验的必要性农作物种子的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是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前提。
尤其是近几年种子受环境污染的影响,种子质量很难不经过筛选就能保障一定的质量。
就目前而言市面上假冒伪劣种子还是比较泛滥,加强种子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道程序,未经过检验的种子,存在较大几率的坏种,对出芽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不能保障农作物能够一个较高质量的产量。
二、农作物种子检验的策略农作物种子检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下我们就简要从种子的活性检验、种子的发芽试验以及种子品种的纯度检验三大方面对农作物种子检验进行简单的探讨。
1、种子活性检验种子的活性检验是检验手段中首要的检验项目,种子的活性,直接决定着种子是否成活成否发芽,对农作物的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种子的活动检验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普通种子在生长环境的土壤条件下进行活性检验,另外一种是特殊种子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再经过活性检验。
对于普通种子来说,一般取三四组对比试验,取同等质量的种子,培育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比温度、土壤湿度、土壤肥力等不同因素对种子活性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最佳土壤条件。
附件:品种纯度田间检验方法一、了解基本情况,做好准备工作要求田间检验人员熟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掌握品种特征特性及繁种田田间检验方法和程序,做好田检前准备工作。
二、品种真实性检查根据品种田间的特征特性与品种描述的特征特性,实地检查小麦田间性状(可与纯度调查同时进行),确认其真实性与品种描述中所给定的品种特征特性一致。
三、纯度调查(一)检验区的划分:将同一品种、同一来源、同一世代的相连地块划为一个检验区,每个检验区面积不超过150亩。
(二)样区的频率、大小确定:根据种子田面积,确定取样样区数,每样区统一采用行长2 m、宽1m,2m2大小的样区,数出总穗数,杂株数,计算杂株率。
(三)样区分布:根据种子田形状,确定样区分布,应随机、广泛选取。
检验员按照行长顺序、背光行走,检验采用主要性状评定真实性和纯度,必要时可采用次要性状。
(四)结果计算:将各点调查数值填写在《小麦繁种田田间检验记录表》,现场签署检验建议或意见,田间检验完成后,及时填报《田间检验结果单》。
小麦繁种田田间检验记录表被检单位技术负责人员(签字):检验员(签字):年月日注:1.隔离情况若是存在同种作物制种田,须填写隔离距离。
2.去杂记录填写繁种单位技术人员或田间检验人员记录的去杂日期3.杂草种子只调查燕麦草、偃麦草、毒麦、黑麦状雀麦4.杂株率(%)=样区内的杂株数/样区内供检本作物株数×100%5.异作物(%)=异作物株数/(供检本作物总株数+异作物株数)×100%6.杂草(%)=杂草株数/(供检本作物总株数+杂草株数)×100%7.病虫感染(%)=感染病虫株数/供检本作物总株数×100%农作物常规种田间检验结果单津种检字()第号小麦繁种田田间检验结果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