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通苗木怎样进行分级一般分为哪些等级
- 格式:docx
- 大小:10.91 KB
- 文档页数:3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划分咱们聊聊造林这事儿吧,尤其是苗木的质量。
你可别小看这些小树苗,它们可不简单,不仅要给大自然加油,还得有足够的“内功”才能长得好,成材了才有用啊。
要是树苗没选好,那就等于白搭,可能种上几年也不见长,最后还得重新来过,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选苗木的时候得看清楚它们的质量等级,这可关系到整个造林工程的成败!这不,今天咱就来说说这个苗木的质量等级,到底是怎么个划分法。
你要问我,什么样的苗木才算好?这事儿真得从“外观”说起。
首先呢,苗木得是挺拔的,看着得有点气质。
你想,假如一棵小树苗歪歪扭扭的,哪有一棵笔直的好看?这就像人一样,你总不会选择一个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吧?苗木的根系也得扎实,不能是那种松松垮垮的。
就好比咱们站在地上,能稳稳站住才行,别一碰就栽了。
还有叶片要健康,不能是黄黄的,或者有啥病斑。
健康的树苗看起来精神抖擞,给人一种“我能行”的气场,这就是好苗木的标志。
接下来就得看看树苗的种类和生长状况。
每种树苗都有它自己的“成长节奏”,就像人有高矮胖瘦一样。
你想要种杉树,那就得选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想要种松树,那就得找土质合适的地儿。
所以,苗木的生长状况至关重要,千万别拿不合适的树苗去勉强生长,咱可不是做实验,毕竟土地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脾气。
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的需求,选错了就麻烦大了。
不同的质量等级也就从这儿划分开了,像是一级苗就必须是健康、适应性强,二级苗相对次一些,三四级苗可能就不太适合大规模造林了,可能只是临时的过渡性使用。
说到质量等级,我得跟你说说,分得可细了。
一般来说,苗木质量分为四个等级,最好的就是一级苗,哎,听上去就像“金牌选手”是不是?它们生长均匀,根系发达,不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挑剔。
二级苗呢,也不差,虽然没有一级苗那么完美,但也算得上是“能打”的角色。
三级苗就有点打折扣了,生长不太均匀,可能还会有一些小问题,可能是根系发育得不够,或者是叶片颜色不太亮丽。
至于四级苗吧,就是最不行的了,这种苗木往往有很多瑕疵,可能会影响成活率,也不太适合大规模种植。
苗木分级名词解释
苗木分级是指对苗木进行分类和评定,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和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将苗木分为不同的等级。
苗木分级是苗木生产和销售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苗木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苗木分级通常按照苗木的高度、胸径、冠幅等指标进行分类。
其中,高度是指从苗木根部到植株顶部的长度,胸径是指苗木主干直径的粗细,冠幅是指苗木枝条在水平方向上的展开距离。
根据这些指标,苗木可以分为一级苗、二级苗、三级苗等不同等级。
一级苗通常是指高度在1.5米以上、胸径在3厘米以上、冠幅
在2米以上的苗木。
这种苗木生长良好,树形美观,适合用于公园、广场等高档绿化场所。
二级苗通常是指高度在1米以上、胸径在2.5厘米以上、冠幅在1.5米以上的苗木。
这种苗木生
长情况较好,形态较为规整,适合用于城市道路、社区绿化等中档绿化场所。
三级苗通常是指高度在0.5米以上、胸径在
1.5厘米以上、冠幅在1米以上的苗木。
这种苗木生长情况尚可,形态不太规则,适合用于一些低档次绿化场所。
除了按照高度、胸径、冠幅等指标进行分类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
比如,按照树种进行分类,将同一树种的苗木分为不同等级;按照生长环境进行分类,将露地苗和盆栽苗分为
不同等级;按照生长年限进行分类,将1年生苗、2年生苗和
3年生苗分为不同等级等。
苗木分级对于苗木生产和销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苗木分级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苗木;另一方面,苗木分级也可以促进苗木生产和销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因此,在进行苗木购买时,消费者应该了解苗木分级的相关知识,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优质苗木。
什么是好的苗木标准?苗木标准=行业共通语言现存的苗木分级的标准如下:常绿乔木1 标准苗一般指冠形圆满紧凑,生长3个生长周期以上,地径3cm以上,苗高大于1.5m,冠径0.8m以上,粗度大于1cm的主枝数3个以上,具有3级以上分枝的苗木。
2 优质苗一般冠形圆满密实,生长4个生长周期以上,指地径5cm以上,苗高2m以上,冠径1.2m以上,粗度大于1.5cm的主枝数3个以上,具有4级以上分枝的苗木。
3 特优苗一般指生长5个生长周期以上,地径8cm以上,苗高2.5m以上,冠径1.5m以上,粗度大于2cm以上的主枝数3个以上,具有5级以上分枝的苗木。
或经过整形修剪有特殊造型和观赏价值的苗木。
丛生花灌木1 标准苗一般指指冠形圆满紧凑,生长3个生长周期以上,苗高1m以上,冠径0.6m以上,粗度大于0.5cm的分枝数8个以上;2 优质苗一般指冠形圆满密实,生长4个生长周期以上,苗高1.5m以上,冠径1.2m以上,粗度大于1cm的分枝数12个以上;3 特优苗一般指生长5个生长周期以上,苗高2m以上,冠径1.8m以上,粗度1.5cm以上的分枝数不少于20个;或经过整形修剪有特殊造型和观赏价值的苗木。
整形植物1 标准苗一般指冠形丰满、枝条分布均匀、小枝充实,整形修剪3年以上,具有6级以上分枝,高度80cm以上,冠径60cm以上的苗木。
2 优质苗一般指冠形丰满、枝条分布均匀、小枝密实,整形修剪4年以上,具有9级以上分枝,高度100cm以上,冠径80cm以上的苗木。
3 特优苗一般指修剪5年以上,高度150cm以上,冠径150cm以上;冠径与苗高比大于1的苗木;经技术处理达到既定形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
只有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需要更为复杂严格的标准体系且会很顺利地得到苗圃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的关注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
他们的标准为园林行业相关人员创造了一种共通语言,同时也解决了行业人员在各自应用苗木时面对的问题。
苗木行业和苗木标准相辅相成最终结果是推动行业的发展。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分级对于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质量特点和用途需求,对主要造林树种的苗木进行分级可以帮助林业从业人员选择适合的苗木,从而提高造林效果。
主要造林树种包括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
针叶树种主要有松树、冷杉、云杉等;阔叶树种主要有柳树、榉树、槐树等。
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可以将苗木分为一级苗、二级苗和三级苗。
首先,一级苗是指生长良好、根系发达、苗高均匀的苗木。
一级苗适用于种植技术要求高、生态条件较差或对苗木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和用途。
在选择一级苗时,应注意苗木的形态特征、叶片品质、根系状态等。
其次,二级苗是指生长略弱于一级苗、但仍符合造林要求的苗木。
二级苗适用于生态条件较好、种植要求适中以及苗木需求量大的地区和用途。
选用二级苗时,要注意苗木的分枝情况、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均衡性等。
最后,三级苗是指生长相对较差、但符合基本造林要求的苗木。
三级苗适用于生态条件较好、种植要求较低以及苗木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和用途。
选用三级苗时,要注意苗木的生长状态、根系的发育情况以及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例。
除了按照生长情况进行分级,还可以按照苗源、苗龄、胸径、幼苗高等指标进行分级。
例如,苗源是指苗木来自哪个地区,不同地区的苗木可能适应性和生长特点有所差异;苗龄是指苗木的生长年限,一般分为一年苗、二年苗和三年苗等;胸径是指苗木幼苗部分的直径,也是评估苗木生长快慢的重要指标;幼苗高是指苗木的高度,用于评估苗木的生长状态。
通过对主要造林树种的苗木进行分级,可以帮助林业从业人员选择适合的苗木,提高造林效果和经济效益,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未来的林木生长和发展提供保障。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是指将苗木按照其品种特性、大小、质量等进行分级,以便科学地选择适合的苗木进行造林。
根据不同的标准,苗木的分级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主要有品种分级和规格分级两种方法。
品种分级品种分级是根据苗木的品种特点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用的苗木品种分级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树种名称按照树种名称对苗木进行分类,就是根据植被的种类划分。
主要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
2.耐盐碱分级将苗木根据它们的耐盐碱性进行分级,这是在盐碱地造林中常用的一种分级方式。
苗木可以分为耐盐苗、中盐苗和不耐盐苗。
3.荫生分级将苗木根据它们的荫生性进行分类,即如果一个苗木是喜荫树种,就会根据所需的光照来分类。
苗木可以分为喜荫树种和耐荫树种。
规格分级规格分级是根据苗木的形态特点、大小和重量等方面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用的苗木规格分级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颈直径根颈直径是指苗木茎干和根部连接处的直径,这是衡量苗木直径大小的主要标准之一。
苗木可以按照根颈直径分为各种规格,常见的有0.5厘米、1厘米、1.5厘米、2厘米等,其中2厘米一个大关口。
2.树高树高是指苗木根颈到苗木树顶的总高度。
由于不同树种对树高的要求不同,因此树高规格的划分也有所不同。
在普通造林中常见的规格有30厘米、40厘米、50厘米、60厘米、80厘米等。
3.草地苗木草地苗木是指生长在草草地中的苗木,一般按照幼苗、 苗和成苗三个阶段进行规格分级。
幼苗的高度只有10~20厘米,根部直径在0.3厘米以下; 苗的高度可达40~60厘米,根部直径为0.5~1.0厘米;成苗的高度一般为80~120厘米,根部直径大于1.0厘米。
总的来说,苗木的分级是在选择适合造林的苗木时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选择合格的苗木,才能使造林成活率达到最高,并且最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效益。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在主要造林树种的选育种植过程中,苗木分级是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对苗木的分级,可以将不同生长阶段的苗木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造林工作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的目的、方法以及分级标准。
首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管理苗木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
通过对苗木进行分级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苗木的生长状况,选取适合的苗木进行植栽,避免因苗木质量不佳而引起的种植失败或成活率较低的问题。
苗木分级方法多样,常见的有根颈粗细直径分级法、整体品质分级法和高度分级法等。
其中,根颈粗细直径分级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根颈粗细直径指的是苗木主干与根部相接的位置的粗细程度,一般用于测量苗木的生长情况。
根颈粗细直径分级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测量根颈粗细直径:选取苗木的根颈部位,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其粗细直径。
测量时要确保工具的垂直于根颈,并尽量避免对苗木造成损伤。
2. 分级标准制定:根据造林工程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苗木分级标准。
一般根据苗木直径的大小将苗木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细苗、中苗、粗苗等。
3. 分级管理:根据测量得到的根颈粗细直径数据,将苗木进行分类管理。
将符合同一等级标准的苗木放在一起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标识,以便后续的选取和植栽。
在确定苗木分级标准时,需要考虑不同树种的特点和造林目标。
根颈粗细直径的分级标准一般与苗木生长速度、幼苗阶段的需求等因素有关。
例如,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级标准,以适应其快速生长的特点。
此外,在进行苗木分级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测量准确性:要选取直立、生长良好的苗木进行测量,尽量避免对苗木造成损伤,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标识和记录:对于每个等级的苗木,要进行相应的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选取和管理。
3. 分级标准的灵活性:分级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树种和不同阶段的苗木需求。
总结起来,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分级管理苗木资源,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种植效益。
林木径阶划分标准林木径阶是指树木的胸径分布范围。
胸径是指树干离地面1.3米高处的直径。
根据胸径尺寸可以将树木分类到不同的林木径阶中,这对于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林木径阶的划分标准。
一、小径树阶小径树阶指胸径小于10厘米的树木。
这类树木通常是幼龄树或者是新近出现的树木。
它们的生长较为薄弱,树干细小,抵抗风灾的能力较差。
在林业管理中,小径树阶的树木通常需要保护,以便它们能够快速生长并发展成为中径树。
二、中径树阶中径树阶指胸径在10厘米至40厘米之间的树木。
这类树木已经发展成熟,生长状态较为稳定。
它们的树干粗壮,树冠形成较好,树木的各项生长指标都相对较高。
在森林经营中,中径树阶的树木是主要的经济资源,也是木材的主要来源。
三、大径树阶大径树阶指胸径在40厘米以上的树木。
这类树木已经进入到成熟期或者老龄期。
它们的树干非常粗壮,高度也相对较高。
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木材的质量较高,因此在木材市场上非常有价值。
四、超大径树阶超大径树阶指胸径在80厘米以上的特大型树木。
这些树木通常已经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森林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生态资源。
超大径树通常只能在特定的自然保护区或者特殊森林经营项目中保护和利用。
林木径阶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例如,在具体的森林管理项目中,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树种、地理位置和经济利用需求等因素来调整径阶划分的具体数值。
总而言之,林木径阶的划分标准对于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并保护珍稀树种的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的径阶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森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主要森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国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主要森林树种苗木质量的分级标准(国标)。
1. 引言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是衡量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合理选择和使用苗木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针对主要森林树种的苗木质量进行细致的分级,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求。
2. 标准内容本标准根据苗木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品质特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2.1 一级苗木一级苗木指的是符合以下条件的苗木:- 树高或高径达到一定标准,并且生长健壮;- 根系发达,无明显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叶片完整,色泽鲜绿,无病斑或虫害;- 苗床管理良好,无杂草和病菌。
2.2 二级苗木二级苗木指的是符合以下条件的苗木:- 树高或高径基本符合标准,生长较为健壮;- 根系健全,无明显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叶片基本完整,色泽较绿,少量病斑或虫害;- 苗床管理较好,有少量杂草和病菌。
2.3 三级苗木三级苗木指的是符合以下条件的苗木:- 树高或高径略低于标准,生长较为一般;- 根系尚可,有轻微病虫害或机械损伤;- 叶片有少量缺失或病虫害;- 苗床管理一般,有一定数量的杂草和病菌。
2.4 四级苗木四级苗木指的是符合以下条件的苗木:- 树高或高径明显低于标准,生长较差;- 根系不健全,有较多病虫害或机械损伤;- 叶片大量缺失或带有严重病虫害;- 苗床管理较差,有大量杂草和病菌。
3. 应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主要森林树种的苗木质量评价和分级。
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主要森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国标),可以作为苗木供应和采购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和苗木质量。
以上为主要森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国标)的简要介绍。
常用园林绿化苗木质量分级
一级苗木:根系健壮、无病虫害、叶片饱满绿色、茎干直立、生长良好、整体健康。
二级苗木:根系较健壮、可能存在少量轻微病虫害或损伤、叶片颜色较鲜绿、茎干略有弯曲但不影响正常生长。
三级苗木:根系较弱、可能存在轻中度病虫害或损伤、叶片颜色较淡、茎干弯曲但不影响正常生长。
四级苗木:根系虚弱、可能存在严重病虫害或损伤、叶片颜色不正常、茎干严重弯曲影响正常生长。
以上为常用园林绿化苗木的质量分级,根据苗木的健康程度、外观和生长状况进行评估,以便购买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苗木。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常用的分类方式,并不代表真实市场上的具体苗木质量分级。
目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关于绿化苗木质量分级的规范标准缺乏实用性以及形象的表达,不适用于园林绿化苗木。
因此,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证种植苗木的绿化效果,特编制这套图片配合文字表示的苗木分级标准,使用客观数据来指导主观鉴别种植苗木等级。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标准规定了华南地区常用绿化苗木中50种植物若干规格的质量分级,包括乔木类、灌木类、地被类等植物。
本标准适用于苗圃露天种植的园林绿化苗木。
本标准不适用于造型树,古树名木及其他特殊苗木。
二、参考标准DB440300/T28-2006城市园林绿化用苗—木本苗木分级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CJ/T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三、名词术语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米处的直径,使用胸径尺进行测量。
此定义不适用于柚子树、桂花等测量胸径存在争议的苗木。
苗木主干离地0.1米处的基部直径,使用胸径尺进行测量。
此定义不适用于鸡蛋花等测量基径存在争议的苗木。
特别说明:鸡蛋花等个别苗木测量基径时,一般是贴着土壤面测量基径(此处不考虑嫁接的苗木,如红鸡蛋花与白鸡蛋花嫁接)。
乔木冠部投影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植株从地表面到植株自然状态下最高点的垂直高度。
乔木从地表面到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高度。
棕榈科植株从地表面到最低叶鞘以下裸干的高度。
在树上直接从中心主干上分生出来的直径不小于胸径20%的枝条叫主枝,也称一级分枝。
从主枝上分生出来的直径不小于主枝直径20%的枝条叫二级分枝。
苗木栽培中人工培养和自然生长的空间结构,分为单干形、轮生形、球形、伞形、棕榈形、丛生形以及其他树形。
四、技术要求在参考《CJ/T24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本标准主要以胸径(基径)、冠幅、苗高、裸干高、分枝数(叶片数)、枝下高为分级指标,结合树形进行苗木分级。
其中,乔木包括假植苗、地苗两大类,灌木包括袋苗、地苗两大类,本常用绿化苗木标准只适用于在同一类中进行分级,假植苗、袋苗、地苗不能平行比较。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造林树种苗木分级可根据其成活率、生长速度、木材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和排名。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分级的参考内容。
一、成活率:成活率是评估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造林成功率和木材生产。
因此,可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根据其成活率进行分级。
1. 优等苗:成活率在90%以上。
2. 一等苗:成活率在85%~90%之间。
3. 二等苗:成活率在80%~85%之间。
4. 三等苗:成活率在75%~80%之间。
5. 四等苗:成活率低于75%。
二、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直接影响到苗木的长势和林木的早期生长情况。
通常来说,生长速度较快的苗木更具优势,可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根据其生长速度进行分级。
1. 优等苗:生长速度快,高于平均水平。
2. 一等苗:生长速度略快,略高于平均水平。
3. 二等苗:生长速度一般,与平均水平相当。
4. 三等苗:生长速度较慢,低于平均水平。
三、木材质量:木材质量是评估苗木的另一个重要标准,直接关系到木材的用途和价值。
根据木材质量的好坏,可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分级。
1. 优等苗:木材质量好,木质致密,质地均匀,无明显疤痕、空心等缺陷。
2. 一等苗:木材质量较好,木质紧密,质地较均匀,个别有轻微的疤痕、空心等缺陷。
3. 二等苗:木材质量一般,木质较松散,质地不够均匀,有一定的疤痕、空心等缺陷。
4. 三等苗:木材质量较差,木质松散,质地不均匀,有较明显的疤痕、空心等缺陷。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分级的参考内容。
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和具体需求,还可以根据苗木的其他特征进行分级,如抗病虫害能力、耐旱、耐寒能力等。
同时,为了保证分级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还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苗木质量的检测和评估,以提高分级结果的可信度。
一苗木分级来源:南京林大2009-09-06 14:26:17 浏览:444次1、目的从一般意义来说,苗木分级(grading)是为了使出圃苗达到国家规定的苗木标准,保证用壮苗造林,减少造林后的苗木分化现象,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
目前,我国苗木分级标准主要根据苗木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两个方面。
常用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根系状况(如根系长度、根幅和>5cm长的I级侧根数量)等。
生产上只需按国家或各省的苗木质量标准进行分级即可。
虽然有不少生理指标能反映苗木生命力,但是能用于生产的主要是苗木色泽、木质化程度、苗木水势和根生长潜力(RGP)等。
目前一般将生理指标作为一种控制条件,即合格苗木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凡生理指标不能达标者作为废苗。
在实施过程中,苗木色泽、木质化程度等可根据经验,通过感官来确定。
而苗木水势和RGP则需要专门的仪器或通过实验来测定,一般对于随起苗随出圃的苗木,没有必要测定其苗木水势和RGP,但是对于长期贮藏的针叶树苗木,应在出圃前测定苗木RGP,以确定苗木活力状况。
由于根系在保证苗木成活及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分级过程中要体现出根系的重要性,要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如根系达I级苗要求,苗木可为I级或II级,如根系只达II 级苗的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为II级,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
对于分级后的不合格苗木,过去是采取两种方法区别对待,如果是有病虫的、根系过短或过少的、重损伤的以及生长发育不良的弱小苗木,必须烧掉;如果仅是形态指标不够标准的小苗,还可通过移植进一步培育,希望一二年后能够达标。
但是从遗传角度看,这些小苗很有可能是遗传基因不好的苗木,因为同是一批种子,在基本相同的培育环境中生长,如果育苗密度基本合理,育苗技术适宜,那么合格苗的比例应该较高,剩下的不合格苗木极有可能是遗传质量不佳的苗木。
苗木分级工作一般是与选苗结合进行的。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一、概述在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造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适宜的树种苗木对于造林的质量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分级标准及其意义。
二、树种苗木分级标准树种苗木分级是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健康度、规格等因素进行评定和划分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分级标准,可以为造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造林效果。
树种苗木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生长状况•茎粗、高度:根据苗木的茎粗和高度进行分级,通常分为细苗、中苗和粗苗三个级别。
茎粗和高度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来确定。
•根系发育:良好的根系发育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成活率,通常分为发达根系、中等根系和不发达根系三个级别。
2.2 健康状况•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是苗木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充足的叶绿素含量代表苗木的健康状态。
通常可以根据叶绿素含量的程度分为高含量、中等含量和低含量三个级别。
•病虫害情况:苗木的病虫害情况也是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分为无病虫害、轻微病虫害和严重病虫害三个级别。
2.3 规格•茎粗和高度:根据苗木的茎粗和高度,可以将苗木分为小规格、中等规格和大规格三个级别。
规格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树种和不同地区的要求来确定。
三、树种苗木分级的意义树种苗木分级对于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保证苗木质量通过对树种苗木进行分级,可以筛选出生长状况良好、健康状况良好的苗木,保证苗木的质量。
这样可以避免使用生长不良、患病虫害的苗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2 优化造林布局根据苗木的规格和分级情况,可以进行合理的造林布局,使不同规格的苗木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优化造林效果。
较大规格的苗木可以用于重点打造森林景观,而较小规格的苗木则可用于边坡绿化等地方。
3.3 提高经济效益选择较好的树种苗木进行造林可以增加林木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分级标准的应用,可以选择出具有较高生长速度和较好产品性能的苗木,有利于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关于绿化苗木质量分级的规范标准缺乏实用性以及形象的表达,不适用于园林绿化苗木。
因此,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证种植苗木的绿化效果,特编制这套图片配合文字表示的苗木分级标准,使用客观数据来指导主观鉴别种植苗木等级。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标准规定了华南地区常用绿化苗木中50种植物若干规格的质量分级,包括乔木类、灌木类、地被类等植物。
本标准适用于苗圃露天种植的园林绿化苗木。
本标准不适用于造型树,古树名木及其他特殊苗木。
二、参考标准DB440300/T28-2006城市园林绿化用苗—木本苗木分级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CJ/T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三、名词术语胸径: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米处的直径,使用胸径尺进行测量。
此定义不适用于柚子树、桂花等测量胸径存在争议的苗木。
基径:苗木主干离地0.1米处的基部直径,使用胸径尺进行测量。
此定义不适用于鸡蛋花等测量基径存在争议的苗木。
特别说明:鸡蛋花等个别苗木测量基径时,一般是贴着土壤面测量基径(此处不考虑嫁接的苗木,如红鸡蛋花与白鸡蛋花嫁接)。
冠幅:乔木冠部投影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苗高:植株从地表面到植株自然状态下最高点的垂直高度。
枝下高:乔木从地表面到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高度。
裸干高:棕榈科植株从地表面到最低叶鞘以下裸干的高度。
主枝:在树上直接从中心主干上分生出来的直径不小于胸径20%的枝条叫主枝,也称一级分枝。
二级分枝:从主枝上分生出来的直径不小于主枝直径20%的枝条叫二级分枝。
树形:苗木栽培中人工培养和自然生长的空间结构,分为单干形、轮生形、球形、伞形、棕榈形、丛生形以及其他树形。
四、技术要求在参考《CJ/T24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本标准主要以胸径(基径)、冠幅、苗高、裸干高、分枝数(叶片数)、枝下高为分级指标,结合树形进行苗木分级。
其中,乔木包括假植苗、地苗两大类,灌木包括袋苗、地苗两大类,本常用绿化苗木标准只适用于在同一类中进行分级,假植苗、袋苗、地苗不能平行比较。
林木苗木分级的标准和方法
一、分级标准
目前我国苗木分级标准主要根据苗木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两个方面。
常用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根系状况(如根系长度、根幅和侧根数量)等。
生理指标主要是苗木色泽、木质化程度、苗木水势和根生长潜力等。
目前一般将生理指标作为一种控制条件,即合格苗木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凡生理指标不能达标者均视为废苗。
由于根系在保证苗木成活及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分级过程中要体现出根系的重要性,要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
如根系达一级苗要求,苗木可为一级或二级,如根系只达二级苗的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为二级。
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
合格苗分一、二两个等级,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不属同一等级时,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
二、分级方法
具体分级方法在生产中不外乎有以下儿种情况,一是起苗前对苗木进行质量调查,如绝大多数(90%以上)苗木已超过标准,则起苗后可立即包装,免除逐一分级的程序,减少苗木裸露失水的机会;二是完全按标准对苗木逐一进行分
级,但是随着育苗用种子质量和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苗木整齐度越来越高,而且逐一分级方法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上较少应用;三是只剔除不合格苗木,防止受损伤、发育不良的苗木出圃。
苗木起苗分级(精选)第一篇:苗木起苗分级(精选)一苗木分级1、目的来源:南京林大 2009-09-06 14:26:17 浏览:444次从一般意义来说,苗木分级(grading)是为了使出圃苗达到国家规定的苗木标准,保证用壮苗造林,减少造林后的苗木分化现象,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
目前,我国苗木分级标准主要根据苗木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两个方面。
常用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根系状况(如根系长度、根幅和>5cm长的I级侧根数量)等。
生产上只需按国家或各省的苗木质量标准进行分级即可。
虽然有不少生理指标能反映苗木生命力,但是能用于生产的主要是苗木色泽、木质化程度、苗木水势和根生长潜力(RGP)等。
目前一般将生理指标作为一种控制条件,即合格苗木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凡生理指标不能达标者作为废苗。
在实施过程中,苗木色泽、木质化程度等可根据经验,通过感官来确定。
而苗木水势和RGP则需要专门的仪器或通过实验来测定,一般对于随起苗随出圃的苗木,没有必要测定其苗木水势和RGP,但是对于长期贮藏的针叶树苗木,应在出圃前测定苗木RGP,以确定苗木活力状况。
由于根系在保证苗木成活及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分级过程中要体现出根系的重要性,要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如根系达I级苗要求,苗木可为I级或II级,如根系只达II 级苗的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为II级,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
对于分级后的不合格苗木,过去是采取两种方法区别对待,如果是有病虫的、根系过短或过少的、重损伤的以及生长发育不良的弱小苗木,必须烧掉;如果仅是形态指标不够标准的小苗,还可通过移植进一步培育,希望一二年后能够达标。
但是从遗传角度看,这些小苗很有可能是遗传基因不好的苗木,因为同是一批种子,在基本相同的培育环境中生长,如果育苗密度基本合理,育苗技术适宜,那么合格苗的比例应该较高,剩下的不合格苗木极有可能是遗传质量不佳的苗木。
目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关于绿化苗木质量分级的规范标准缺乏实用性以及形象的表达,
不适用于园林绿化苗木。
因此,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证种植苗木的绿化效果,特编制这套图片配合文字表示的苗木分级标准,使用客观数据来指导主观鉴别种植苗木等级。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华南地区常用绿化苗木中50种植物若干规格的质量分级,包括乔木类、灌木类、地被类等植物。
本标准适用于苗圃露天种植的园林绿化苗木。
本标准不适用于造型树,古树名木及其他特殊苗木。
二、参考标准
DB440300/T28-2006 城市园林绿化用苗一木本苗木分级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CJ/T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一木本苗
三、名词术语
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米处的直径,使用胸径尺进行测量。
此定义不适用于柚子树、桂花等测量胸径存在争议的苗木。
苗木主干离地0.1米处的基部直径,使用胸径尺进行测量。
此定义不适用于鸡蛋花等测量基径存在争议的苗木。
特别说明: 鸡蛋花等个别苗木测量基径时,一般是贴着土壤面测量基径(此处不考虑嫁接的苗木,如红鸡蛋花与白鸡蛋花嫁接)。
乔木冠部投影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植株从地表面到植株自然状态下最高点的垂直高度。
乔木从地表面到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高度。
棕榈科植株从地表面到最低叶鞘以下裸干的高度。
在树上直接从中心主干上分生出来的直径不小于胸径20%的枝条叫主枝,也称一级分枝。
从主枝上分生岀来的直径不小于主枝直径20%的枝条叫二级分枝。
苗木栽培中人工培养和自然生长的空间结构,分为单干形、轮生形、球形、伞形、棕榈形、丛生形以及其他树形。
四、技术要求
在参考《CJ/T24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一一木本苗》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本标准主要以胸径(基径)、冠幅、苗高、裸干高、分枝数(叶片数)、枝下高为分级指标,结合树形进行苗木分级。
其中,乔木包括假植苗、地苗两大类,灌木包括袋
苗、地苗两大类,本常用绿化苗木标准只适用于在同一类中进行分级,假植苗、袋苗、地苗不能平行比较。
五、苗木检测方法及检测规则
苗木质量等级标准检测以观感评价、实测实量为基本方法。
观感评价包括树形端正度、树干弯曲度、树冠疏密度等影响绿化美观效果的内容;实测实量包括以胸径(基径)、冠幅、苗高、裸干高、分枝数(叶片数)、枝下高等数字指标。
实测实量读数精确到1.0cm。
测量苗木基径、胸径时,如遇测量处膨胀或变形的,应从其近上方正常处测取。
检测规则:苗木若有下列情形者不得直接使用。
1.有显着病虫害、折枝折干、老衰、老化、树皮破伤者;
2.树型不端正、干过于弯曲、树冠过于稀疏、偏斜及畸形等影响绿化效果者;
3.灌木、草花等分枝过少,枝叶不茂盛等影响绿化效果者;
4.苗木出圃时的土球起掘规格不符合规范要求,或土球包装松散者;
5.假植苗木主根系长出种植袋,或植株主干破皮最大直径长度达1/2胸径长度等影响苗木种植成活率者。
土球规格需符合如下要求:对于小规格的地苗(一般在7-8cm以下),胸径的5-8倍为合适的土球直径要求,一般不超过70-80cm,土球厚度应为土球直径的三分之二以上;假植苗的土球大小一般不作硬性规定,但土球包装必须完整,且种植
效果必须满足要求;棕榈科等植物,土球应比地径大10-20cm,土球包装完整,且种植效果必须满足要求。
六、常用绿化苗木分级原则及表示方法
1、苗木按照胸径(基径)或者苗高大小分成不同的规格,以胸径(基径)、冠幅、苗高、裸干高、分枝数(叶片数)、枝下
高为分级指标,根据同一规格苗木的不同指标数据,同时考虑苗木树形,划分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用明显的等级区间数据范围划分岀不同的苗木等级,避免造成由于测量误差导致的分级差异。
在选取种植苗木时,苗木实际规格与
设计要求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其各个参数应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规格的分级指标。
2、树形作为苗木分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满足苗木的分级指标的前提下,根据树冠(主干、主枝、侧枝及叶幕)的均匀度和
饱和度、树干的笔直度来判断苗木是否满足分级要求,划分苗木的质量等级。
下面举例说明每种树形的各个等级需满
足的树形条件。
1)单干形包括柱形、尖塔形及圆锥形。
这类苗木有:落羽杉、木麻黄、圆柏、白千层、尾叶桉、柠檬桉、福木、南洋杉、竹柏、长叶竹柏、印度塔树等。
2)轮生形
这类苗木有:小叶榄仁、盆架子、水石榕、尖叶杜英、木棉、美丽异木棉等。
3)球形包括圆球形、扁球形、卵形、广卵形、倒卵形、钟形及倒钟形。
这类苗木有:苹婆、假苹婆、白兰、黄兰、醉香含笑、荷花玉兰、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香樟、阴香、水翁、海南蒲桃、
金蒲桃、海南红豆、吊瓜树、菜豆树、黄槿、人心果、罗汉松、大花第伦桃、女贞、白蜡、枇杷、大叶桃花心木、麻楝、
石栗、蝴蝶果、秋枫、枫香、复羽叶栾树、无患子、刺桐、黄花风铃木、猫尾木、苦楝、乌桕等。
、
4)伞形这类苗木有:凤凰木、合欢、南洋楹、黄槐、小叶榕、高山榕、橡胶榕、大叶榕、菩提榕、垂叶榕、琴叶榕、菠萝蜜、芒果、扁桃、人面子、蒲桃、洋蒲桃、铁冬青、铁刀木、印度紫檀、台湾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降香黄檀、红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羊
蹄甲、火焰木、杨桃、桃花心木、血桐、大花紫薇等。
5)棕榈形
这类苗木有:大王椰子、狐尾椰子、国王椰、椰子、酒瓶椰子、三角椰子、加拿利海枣、老人葵、蒲葵、银海枣、软叶刺葵、假槟榔、霸王棕、皇后葵、油棕、鱼尾葵、红刺露兜等。
另外,在棕榈形苗木中,大多数苗木要求树干笔直,但部分树干弯曲却具备观赏价值的苗木(如海南椰子),需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考虑。
6)丛生形
这类苗木有:散尾葵、三药槟榔、短穗鱼尾葵。
7)其它
如串钱柳、幌伞枫、垂柳等。
3、常用绿化苗木分级还应考虑的问题:
1)同种苗木的不同形态或不同品种间不能平行比较。
例如桂花按形态可分为单干形、丛生形、塔形、自然形等,桂花亦可按品种分为四季桂、银桂、金桂等,不同形态或不同品种的桂花之间不能平行比较。
2)落叶乔木落叶后也应满足其落叶后的冠幅、高度、分枝数等分级指标要求。
3)依据影响假植苗苗木移植成活率及苗木效果恢复质量的特性,出现以下情况的假植苗木要相应降级。
a.苗木根系生长不完整,移植后根系生长缓慢;
b.假植苗穿根成了地苗或半地苗,根系在移植时需重新断根,伤及苗木根系;
c.在移植过程中苗木土球松散不完整或挖掘中伤及主根。
(如下图)
4、常用绿化苗木分级表示方法:以植物规格相对应的胸径(基径)、冠幅、苗高、裸干高、分枝数(叶片数)、枝下高的数据以
及苗木的树形作为参考,将植物品种进行分类,用图片形式进行质量等级分类,同一规格的苗木图片比例相同。
(特别说明:图片排放比例由于调整图片可能存在少许误差。
)
七、苗木等级划分标准
合格苗木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和苗高等几个指标来确定。
划分苗木等级时,在苗木综合控制条件达到要求后,以根系、地径、苗高为主要判定指标,并遵循以下原则:根系、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以根系级别为准。
地径和苗高不属同一等级,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
福建省在苗木等级划分中根据苗木质量标准将苗木分为二级,I、H级苗为合格苗,可出圃造林;不合格苗(废苗),不允许出圃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