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楼梯间设计要点介绍.ppt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6
楼梯间的形式及要求什么是楼梯间,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根据防火要求可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室外楼梯四种形式。
(一)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在低层建筑中广泛采用。
由于楼梯间与走道之间无任何防火分隔措施,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应采用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由三面围合而成。
(二)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2. 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3. 楼梯间的首层紧挨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三)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做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m2;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四)室外楼梯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使用。
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度不宜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旅馆;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 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3、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4、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6、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7、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8、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9、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楼梯间的形式及要求楼梯间的形式及要求什么是楼梯间,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根据防火要求可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室外楼梯四种形式。
(一)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在低层建筑中广泛采用。
由于楼梯间与走道之间无任何防火分隔措施,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应采用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由三面围合而成。
(二)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2. 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3. 楼梯间的首层紧挨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三)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做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m2;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四)室外楼梯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使用。
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度不宜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2020年一级消防《技术实务》要点:敞
开、封闭、防烟楼梯间
知识点: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及设置要求
一、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低、多层建筑常用的基本形式,也称普通楼梯间。
该楼梯的典型特征是,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是敞开在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进入,而且可能成为向其他楼层蔓延的主要通道。
敞开楼梯间安全可靠程度不大,但使用方便、经济,适用于低、多层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
二、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是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有墙和门与走道分隔,比敞开楼梯间安全。
但因其只设有一道门,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进行疏散时难以保证不使烟气进入楼梯间,所以应对封闭楼梯间的使用范围加以限制。
三、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或阳台、凹廊,通向前室、阳台、凹廊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设有两道防火门和防排烟设施,发生火灾时能作为安全疏散通道,
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
经典例题
不属于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的是()。
A、高度为60m 的住宅
B、超高层层建筑
C、建筑高度35m 的二类高层建筑
D、建筑高度为18m 的住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1)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建筑;
(2)建筑高度大于33m 的住宅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
(4)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
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相互区别和适用范围1. 引言1.1 概述楼梯间在建筑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人们垂直交通的路径,还具有安全和防火的功能。
在不同的建筑设计中,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是常见的选择。
这些不同类型的楼梯间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本文将详细探讨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适用的范围。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内容的背景和目标,而后续部分将深入探讨每种类型楼梯间的定义、特点、优点与适用范围,并列举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三种类型的楼梯间进行总结并强调它们各自的适用性和特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这些楼梯间类型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与优势,并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楼梯间类型。
同时,文章也提供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在设计或改造建筑物时遵循相应的规范与标准。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请核对确认。
2. 开敞楼梯间:2.1 定义与特点:开敞楼梯间是指楼梯四周没有被围墙、门或其他物体封闭的楼梯间。
它通常由一组平台和踏步组成,两边没有实体的边界结构。
这种设计使得楼梯空间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并且可以提供更大的视野。
开敞楼梯间具有以下特点:- 透气性好:由于周围没有封闭的结构,空气流通更顺畅,有效减少了可能积聚的异味或污染物。
- 光照度高:缺乏封闭结构的限制,使得天然光线能够较为充分地照射到整个开敞楼梯间中。
- 视野广阔:开敞楼梯间没有遮挡物,使得人们在上下楼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周围环境。
- 空间感强:开放式设计带来了舒适感和宽敞感,让人们在使用楼梯时不会感到压抑或局促。
2.2 优点与适用范围:开敞楼梯间的设计具有一些优点,并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得到适用:- 空气流通性和舒适性:开敞楼梯间能够提供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楼梯间内的热量积聚和异味滞留,因此特别适用于高人流量场所,如商场、办公大楼、地铁站等。
2012年安全工程师辅导《技术》:敞开楼梯
间
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一般指建筑物室内有墙体等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应符合下述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4)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