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7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关键词: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以下简称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3基本要求3.1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
3.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113的规定。
3.3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2626的规定。
3.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3.5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3.6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3.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3.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3.9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3.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
3.11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50mm。
4安装要求4.1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六大系统之压风自救实施细则引言在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由于通风和通路限制,一旦发生事故,人员自救能力较弱,很容易造成人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压风自救系统是地下工程中最常用的自救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六大系统之压风自救的实施细则。
一、压风自救的定义压风自救是指人员在发生火灾、煤气爆炸等事故时,使用个人压缩气体瓶或通风系统压力提供的压缩空气,通过呼吸器对抗有害气体,确保自身安全的一种自救方法。
二、上下游条款1. 上游条款•压风自救系统要求在准备阶段应按照设计要求、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系统的设计、选型、调试和验收。
•压风自救系统应采用有关行业标准的产品和耗材,并按照使用说明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使用。
•压风自救系统设备应每月进行一次保养,每季度进行一次大保养,并进行记录,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
•压风自救系统应根据通风方式和瓦斯浓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压力、吸气流量和使用时间。
2. 下游条款•压风自救气瓶需配置二氧化硅吸附剂和水分离器等辅助器材;呼吸器、对讲机及警示器需要配备完善的维护和管理程序。
•压风自救设备检修记录及应急演练记录应当被保存至少五年;压风气瓶应检测和试验,并做好相应记录。
•压风自救设备需要定点存放,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压风气瓶应随时保持充气状态,储存场所不得低于地面高度1.2米。
•压风自救设备的使用情况应包括设备和人员的使用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三、压风自救系统的应用场景•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作面各种时刻均有可能发生透水、遇险、冒顶等事故,因此当遇到以上状况时,需立即使用压风自救设备进行自救。
•在地下隧道施工、封闭作业、事故抢险等情况下,当有瓦斯或烟气聚集、爆炸、火灾等突发事件时,需立即使用压风自救设备进行自救。
四、压风自救系统的操作流程压风自救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穿戴好防护装备,检查呼吸器、氧气瓶、对讲机等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自检;2.开启呼吸器氧气瓶,调整适合的氧气流量;3.启动压风机,进行检查,调整出气压力;4.开始缓慢呼吸进入呼吸器,通过阀门调整呼吸气量、呼气量和呼吸间隔时间。
河南地方锦塬煤业有限公司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设计通防科二零一九年河南地方锦塬煤业有限公司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设计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 2035-2011)和国家关于对煤矿“六大系统”中压风、供水施救系统的相关要求或标准,根据我矿情况,矿井采用的压风自救装置是ZYJ-M6型,是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兼用型。
一、压风自救系统为保证矿井发生灾变时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井下所有采掘作业地点、附近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及回风道有人作业等处设有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安装压风自救系统,其风源来自地面空气压缩站,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确保在井下发生灾变时,现场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防止发生窒息事故。
压缩空气由地面压风机站直接供给。
1、压风管路的安装1)井上压风管一般采用直埋铺设,井下非直埋管道。
2)在井口、井下管道的最底处,上山的入口处,均设油水分离装置,供气集中处设置储气罐;3)压气管道铺设在井下大巷及有人作业的地方,在无人工作的地方不铺设送气管道压气管道在地面部分采用焊接连接,在井下及井筒部分采用快速接头连接;4) 压风管路从压风机房→副井→井底车场→12采区轨道上山→井下各个地点。
压风管路采用Φ108×5mm(主干管)、Φ57×4mm(干管)无缝钢管。
5)井下大巷干管每隔200m设一个三通阀门,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在采掘工作面安装压风自救装置时,应在出口阀处设置减压阀,在压气管上设三通阀门、减压装置及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根据人数配置;6)压风管道安装之前刷防腐漆。
2、压风自救装置的安装地点①回采工作面:在距回采工作面上、下口25-40m处各设7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装6个压风自救吸气面罩。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1. 简介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是一种用于煤矿事故中提供紧急救援的设备。
在煤矿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矿井中可能会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矿工被困。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通过提供紧急通风和氧气供应,可以帮助被困的矿工在事故发生后自救,提高生存几率。
2. 设备组成煤矿压风自救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压风机压风机是煤矿压风自救系统的核心设备。
它通过产生高压气流,将新鲜的空气送入煤矿矿井中,为被困的矿工提供通风。
压风机一般由电动机、风叶和压风管道组成。
2.2 空气净化装置煤矿矿井中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对煤矿矿井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去除有害气体,保证被困矿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2.3 氧气供应装置在事故发生后,煤矿矿井中的氧气含量可能会急剧下降,无法维持矿工正常呼吸。
氧气供应装置通过提供高纯度氧气,保证被困矿工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2.4 电源系统煤矿压风自救系统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源系统一般由发电机组成,可以通过燃油、柴油等方式供电。
3. 使用流程煤矿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流程如下:1.发生煤矿事故后,矿工应迅速找到附近的压风自救系统,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2.矿工首先需要确保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状态良好,确保矿井中的有害气体得到有效净化。
3.接下来,矿工需要启动压风机,产生足够的气流将新鲜空气送入煤矿矿井。
4.同时,矿工需要使用氧气供应装置提供的高纯度氧气,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5.在通风和氧气供应正常的情况下,矿工可以在煤矿矿井中等待救援,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发生煤矿事故后,矿工应冷静并迅速找到压风自救系统,不能盲目逃跑。
•矿工在使用压风自救系统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电源系统正常运行。
•在启动压风机和使用氧气供应装置时,矿工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是指一种可以在煤矿井下意外状况发生时自动启动的检测、报警、供氧、避险等系统。
在煤矿井下,矿工们需要处于长时间的封闭环境中进行工作,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如果井下没有有效的自救系统,那么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煤矿压风是煤矿井下的主要供氧方式,它通过压缩空气将氧气送入煤矿井下,以维持井下空气流通和矿工们的呼吸。
然而,在煤矿井下,由于煤尘、二氧化碳等因素影响,空气质量容易降低,导致矿工们呼吸困难和缺氧,甚至出现窒息或中毒症状。
因此,煤矿压风自救系统通过对井下空气质量的监测和对压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环境监测设备:通过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氧气含量、有毒气体等参数的检测,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环境状况,并向中心控制室反馈数据。
2. 自动控制设备: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软件系统,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对压风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保障井下空气质量,确保矿工们安全工作。
3. 智能报警系统:当煤矿井下环境超出安全范围时,智能报警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矿工们及时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
4. 备用电源系统:在煤矿井下发生突发事故时,正常的供电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因此煤矿压风自救系统还需要备用的电源系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保障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在煤矿井下环境变化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矿工们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煤矿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提高矿工们的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监测等技术手段,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井下矿工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效率。
总之,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措施,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未来,煤矿压风自救系统还将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和创新机遇,我们有信心和决心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把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打造成为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技术系统,为保障煤炭生产的顺利开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
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供水是人类生存与救援的基本需求之一。
为了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中提供可靠的水源,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研究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的制定,以及这些标准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一、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基本原理压风系统:压风供水自救装置采用压风系统,通过手动或电动泵将外部大气中的空气压缩,并推送水源进入供水管道。
自救设计:装置设计为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工具,用户可以在缺乏外部供水的情况下通过这一系统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二、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的制定流量与压力标准:制定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流量和压力标准,确保其在不同紧急情况下能够满足基本的供水需求。
耐用性标准:制定耐用性标准,确保装置在长时间存放后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提高其可靠性。
材料与安全标准:制定材料与安全标准,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卫生标准,且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
人机工程学标准:考虑到用户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制定人机工程学标准,确保装置易于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灾害现场供水: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可以在自然灾害现场迅速投入使用,为灾区居民提供急需的饮用水源,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紧急情况。
野外生存:在野外活动或紧急求生情况下,装置可以为人们提供紧急的饮水来源,增加生存的可能性。
临时医疗站点:在紧急医疗救援中,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可以用于为医疗站点提供临时的饮用水源,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标准的意义与发展趋势提高装置的国际通用性:制定国际通用的标准,促进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提高救援行动的协同性。
结合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标准的制定需要不断更新,结合新技术,提高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性能和便利性。
推动产业发展:制定标准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环境适应性:压风供水自救装置需要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需要克服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挑战。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王蟒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设计方案根据省市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文件精神,为尽快落实安装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保障水平,现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经过现场测量核算,设计方案如下:一、基本概况王蟒沟煤业位于乡宁县台头镇裴家河村,始建于1970年,1972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井田面积为4.036平方公里,开采2#煤层,现生产能力批复为30万吨/年。
经2009年资源整合后,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批准王蟒沟坑口为整合23号块段主体企业,重组后新企业名称为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王蟒沟煤业有限公司,现开采山西组2#煤层。
井下生产布局为“一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和两个炮掘工作面”,生产运输系统全部实现胶带输送机运输。
二、空气压缩机房位置地面空压机房设置在矿井主斜井附近工业区,矿压机房建筑为砖混结构,长11m,宽5.5m,高4.5m,建筑面积60.5平方。
三、井下管路敷设安装D125×6主管路从主斜井入井,在井底车场分支两路,一路φ125×6管路沿总回风大巷逆风流方向右帮供水管路上方300mm敷设至井下回风顺槽巷道内;一路φ125×6管路继续沿运输大巷供水管路上方300mm敷设至井下进风顺槽巷道内;在进入各采掘顺槽时按压风管路系统图和管路布置走向图进行管路安装。
管路吊挂均采用φ50扁铁加工管卡配合φ12.5钢丝绳调挂每隔3米吊挂,吊挂点打眼注锚,锚杆L=750mm。
压风管路每隔100米设置一个减压阀、一个闸阀、一个紧急取风装置,紧急取风装置采用相应直径管路分出,同时在各机电硐室、井下避灾硐室等场所各设置一个减压阀、一个闸阀、一个紧急取风装置,紧急取风装置采用相应直径管路分出,便于出现灾害时紧急取风。
四、压风自救装置安装矿井一旦发生矿难后,井下工人可采用轻型呼吸面罩直接带在嘴上进行呼吸,可通过调节压力、手动调节流量、三级安装消音、过滤、排水、防尘等六种功能,还能在弹簧管范围内自由活动。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优化设计王维,张京泉,张驰(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协庄煤矿,山东新泰271221)摘要该文介绍了国家相关部门要求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概念及要求,重点分析了矿井的现有状况,详细地叙述了实施“六大系统”的方案及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矿井压风自救系统优化改造中图分类号TD77+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2-02-09作者简介:王维(1972-),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协庄煤矿机电矿长,从事机电技术管理及研究工作。
1课题提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之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协庄煤矿根据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要求及本矿压风系统用风需要,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并设计管路敷设路线及管路选择。
首先对照标准要求进行了内部自检,并根据自检情况制定了压风自救系统优化改造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压风自救系统方案进行实施,目前已对主要供风设备、供风管路进行了优化改造。
同时引进使用了一套ZYJ (C )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目前该装置运行正常,为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2技术优化实施方案2.1压风系统供风需要计算设计原始数据:矿井一般正常保持16个掘进工作面,使用风动机械情况见表1。
表1采掘风动机械每班使用统计表设备名称型号每班使用台数同时使用系数工作压力(MPa )每分钟用气量(m 3)喷浆机PZ -5B 90.50.455风动钻岩机气腿式凿岩机7665280.80.53风镐80.80.55MPa12.2选择压风机台数2.2.1计算矿井所需的总供风量Q =a 1ˑa 2ˑy ∑ni ˑqi ˑki=1.2ˑ1.1ˑ1.02ˑ(9ˑ0.5ˑ5+28ˑ0.8ˑ3+8ˑ0.8ˑ1)=129.4m 3/min式中:a 1-沿管道全长的漏风系数,取1.2;a 2-风动机器磨损后耗气量增加系数,取1.1;y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取1.02;ni -在一个工作班内,同型号风动机具台数;qi -一台风动机具的耗气量,m 3/min ;ki -同型号风动机的同时工作台数。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1. 引言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是我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环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事故隐患常常存在。
其中,火灾和瓦斯突出等压力异常事故是矿山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在地下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压风自救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2. 压风自救系统的定义和目标压风自救系统,是指在地下矿山中,通过合理布置、互相补充的防爆风机设备,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给被困矿工使用,并排除矿井中的有害气体。
其目标是在矿山事故发生后,确保矿工能够迅速逃离事故现场,并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3. 构建压风自救系统的原则在制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安全性原则:系统中的风机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经过专业机构的检测和认证。
3.2 可靠性原则:系统应当保证在压力异常事故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3.3 紧急性原则:系统的应急排放系统应当具有快速排放有害气体的能力,避免矿井内有害气体积聚造成的二次事故。
3.4 建造性原则:设计和建设压风自救系统应考虑矿山的特殊性,确保设备布置合理、易维修、易操作。
4. 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要求4.1 风机设备:压风自救系统中的风机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采用防爆型号,具备抗压、抗震能力,并配备应急正转及方向控制装置,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并排除有害气体。
4.2 压力监测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应配备压力监测系统,即时监控矿井中的压风情况,并能及时报警。
4.3 应急排放系统:应急排放系统应具备切换排气通道、安全可靠的排气装置,并能在发生事故后快速排放矿井中的有害气体。
4.4 充氧装置:充氧装置应负责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供被困矿工使用,具备稳定、连续供氧能力。
5. 我的观点和理解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压风自救系统在矿工的生命安全保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一、引言。
压风自救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秩序。
因此,建设压风自救系统的标准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压风自救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标准的制定依据、建设标准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单位制定和实施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提供参考。
二、压风自救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矿井工作环境复杂,矿工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瓦斯爆炸、火灾等。
建设完善的压风自救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存几率,保障其生命安全。
2. 维护矿井生产秩序。
一旦发生矿井事故,将会对矿井的生产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停产。
而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后的影响,保障矿井的正常生产。
三、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的制定依据。
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矿井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行业标准。
煤矿等行业对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也有着详细的规定,相关单位在制定建设标准时应当参照行业标准的要求。
四、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的具体内容。
1. 设备选型。
压风自救系统的设备选型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可靠的性能和质量保证。
2. 设备布局。
压风自救系统的设备布局应当合理,便于矿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并使用。
3. 设备维护。
压风自救系统的设备维护应当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人员培训。
相关单位应当对矿工进行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培训,提高其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五、结论。
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维护矿井生产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实施,并不断完善和提高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水平,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阜康市广源煤矿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说明书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人:王涛
审核:高庆阳
审批:孙德勇
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五月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矿井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开箱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安装标准及要求(如图所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保养与修………………………………………………………………..-21
第七章压风自救实………………………………………..-21
前言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安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为了提升我矿的安全防护和管理水平,结合我矿实际,在我矿井下安装压风自救系统,以便在灾害急救时,达到抢险救灾,自救的目的。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阜康市南三工甘沟内,距阜康18千米,属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管辖,矿区东西长0.77千米,南北宽0.32千米,井田面积0.162平方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8°16′05″,北纬44°05′17″。
矿井交通便利,乌奇公路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在矿区以北6千米处经过,距乌奇公路、吐乌大公路有简易柏油公路通往矿井、生产井口有简易公路相通。
1、地质构造: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
(J1b)和第四系黄土状亚砂土及坡积物。
自下而上为:
(1)、侏罗统八道湾组(J1b):
岩性由深灰色、灰色等杂色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与煤组成。
岩相为泥炭沼泽相沉积,矿区范围内少见岩石露头。
(2)、第四系(Q)
主要由浅黄色风成亚砂土及坡积物组成,分布于煤矿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地段,不整合接触于八道湾组地层之上,地层厚0—5米。
矿区构造形态为倾向南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58—62°,地层倾角62—65°,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矿区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
矿区范围内仅一层煤,编号45#,由于第四系覆盖,沿走向延伸情况不明,井下观察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厚度平均值约28米。
煤层末状—块状,条带状构造,暗亮型,结构简单。
辖区内煤质牌号为工业动力煤,主要用于工业用煤和民用煤。
2、煤层及煤质:矿区内含煤一层,赋存于侏罗统八道湾地层中,出露于矿区中部,倾向南东,倾角62-65°,向北东及南西方向延入邻区。
煤层厚度28米,倾角62-65°,走向NE80—100°,结构简单,无夹矸,厚度稳定,顶、底板均为泥岩,风化带深度20米。
煤质分析结果为:该煤层属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低容灰分的工业用煤和民用煤,容重为1.3/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