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一、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污染包括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根据环境保护部《环;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者持;公司定期对扬尘防治领导小组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进;施工项目部专人负责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市环;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一、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检查标准(2014版)《河南省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二、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公司成立扬尘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XXX 应急值班电话:66051626三、职责分工责任部门落实责任XXX 负责协调本项目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组织实施。
向项目部提供气象监测预报信息,关注空气指数、预测和信息发布、张贴预警级别指示牌。
在出现空气重污染日时及时提醒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王哲施工现场机械车辆、土石方等大型燃油车辆及设备限制措施的实施,空气重污染天气的停工和施工生产整体安排。
负责协调施工现场污染减排措施的实施。
唐新源周琼荔王哲负责组织督促施工现场落实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在出现极重污染日时责令建设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
负责督促、检查项目部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检查严控道路运输撒漏。
王哲翟成印负责协调做好本方案的宣传工作,宣传健康防护及建议性污染控制措施,并配合做好公司信息发布工作。
在出现空气重污染日时及时提醒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丁长阁李永峰任国奇孔令航周定勇宋长平常义才配合现场大气控制措施的实施。
四、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分级重污染包括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的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 - 3 00之间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时为严重污染。
扬尘防治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物料运输等活动日益频繁,扬尘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扬尘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有效防治扬尘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提高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扬尘防治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各类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工地、道路、物料堆场等场所。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扬尘防治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扬尘防治应急工作。
(二)职责分工1、环保部门:负责扬尘污染监测、评估和信息发布,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2、建设部门:督促建筑施工工地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3、交通部门: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降尘,规范物料运输车辆管理。
4、城管部门:查处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城市道路扬尘的监管。
5、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扬尘防治应急相关工作。
四、扬尘污染预警分级根据扬尘污染的严重程度,将预警分为三级:(一)Ⅲ级预警(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在 101 150 之间,扬尘污染较为明显。
(二)Ⅱ级预警(中度污染):AQI 在 151 200 之间,扬尘污染较严重。
(三)Ⅰ级预警(重度污染):AQI 大于 200,扬尘污染严重,对公众健康和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五、应急响应措施(一)Ⅲ级预警响应1、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裸露地面和物料进行覆盖。
2、增加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作业次数。
3、加强对物料运输车辆的检查,确保密闭运输。
(二)Ⅱ级预警响应1、停止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施工作业,包括土方开挖、拆除等。
2、对重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限制大型运输车辆通行。
3、加大工业企业物料堆场的覆盖和喷淋力度。
(三)Ⅰ级预警响应1、除应急抢险工程外,所有建筑施工工地一律停工。
2、禁止一切物料运输车辆上路行驶。
3、对重点区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降低扬尘污染。
六、应急监测与信息发布(一)应急监测环保部门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扬尘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因建设工程施工、建(构)筑物拆除、物料堆放与运输、绿化施工、道路保洁、矿山开采等活动中产生的扬尘污染事故。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扬尘污染防治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扬尘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信息报送、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生态环境部门、住建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城管部门、公安部门等。
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扬尘污染事故时,事发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污染源。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1)对污染源进行封堵,防止污染扩散;(2)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污染物质;(3)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空气质量达标;(4)对受影响群众进行疏散、安置,保障其生活必需品供应。
3. 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4. 应急恢复: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恢复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配备足够的人员力量,确保应急工作高效开展。
2. 资金保障:设立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置、事故赔偿等。
3.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防尘口罩、防护服、防尘网等。
4. 技术保障: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提高扬尘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扬尘防治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物料运输等活动产生的扬尘污染日益严重,对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扬尘污染,保障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特制定本扬尘防治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_____项目范围内所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生产和运输活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扬尘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班组长为成员。
(二)职责分工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扬尘防治应急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制定应急措施和决策,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情况。
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和调度,组织实施应急措施,监督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3、成员职责(1)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防治措施,监督施工队伍的作业行为,确保施工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2)物资设备部门:负责保障扬尘防治所需的物资和设备供应,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3)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4)综合办公室:负责与周边居民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四、扬尘污染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一)风险识别1、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回填、运输,物料堆放和装卸等环节容易产生扬尘。
2、道路施工中的路面铣刨、基层铺设、沥青摊铺等作业会产生大量扬尘。
3、物料运输过程中车辆未密闭或超载,道路颠簸等情况会导致物料洒落和扬尘飞扬。
(二)风险评估1、根据施工工艺、作业强度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评估扬尘污染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2、确定重点防控区域和时间段,如施工现场周边、人口密集区、大风天气等。
五、预防措施(一)施工场地管理1、施工现场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高度不低于_____米。
2、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防治施工场地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施工区域内扬尘污染的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扬尘治理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日常监测和管理,强化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扬尘污染的发生。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范围内的扬尘治理应急工作。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扬尘污染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扬尘污染事件,能够迅速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扬尘污染的危害。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扬尘治理应急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项目副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1、总指挥职责全面负责扬尘治理应急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下达应急处置指令。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方案。
3、办公室职责负责扬尘治理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信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4、工程部门职责负责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措施的落实,如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物料覆盖等。
5、技术部门职责提供扬尘治理的技术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扬尘产生。
6、安全部门职责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对违反扬尘治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7、物资部门职责保障扬尘治理所需的物资设备供应,如洒水车、防尘网等。
三、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硬质围挡,高度不低于 18 米,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
2、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定期清扫、洒水,保持道路湿润。
扬尘应急响应预案预警二级和预警一级。
预警四级(蓝色)表示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预警三级(黄色)表示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重度污染;预警二级(橙色)表示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严重污染;预警一级(红色)表示预测未来1天出现特别严重污染或持续严重污染。
五、预案执行公司定期对扬尘防治领导小组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施工项目部专人负责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市环保部门网站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在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级别提升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责任部门应立即行动,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同时,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六、总结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是公司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重要措施。
公司将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果。
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者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在室外作业时间,应采取防护措施。
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确保扬尘物料100%覆盖。
加大洒水降尘频次(至少4次/日),并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4次/日)。
采取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如减少机动车出行、停止焚烧垃圾等。
(三)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在室外作业时间,应采取防护措施,并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
扬尘物料100%覆盖,加大洒水降尘频次(至少5次/日),并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5次/日)。
采取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如停止高排放企业生产、限制机动车出行等。
(四)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应停止室外作业,确保所有扬尘物料100%覆盖,关闭所有非必需生产设备。
加大洒水降尘频次(至少6次/日),并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6次/日)。
采取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如全面停产、限制机动车出行等。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扬尘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扬尘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产生扬尘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矿山开采、砂石加工、城市绿化、交通运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扬尘治理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扬尘治理应急工作。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扬尘治理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1.预警信息发布(1)当气象部门发布大风、沙尘暴等扬尘污染预警信息时,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向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布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应急响应等级根据扬尘污染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1)一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严重程度,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时,启动一级响应。
(2)二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较重程度,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二级响应。
(3)三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轻度程度,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三级响应。
(4)四级响应:当扬尘污染达到轻微程度,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影响较小时,启动四级响应。
3.应急响应措施(1)一级响应措施1)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2)加强对扬尘污染源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防尘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3)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提高清扫频率,确保道路清洁。
4)加强对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等场所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尘措施。
5)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
(2)二级响应措施1)参照一级响应措施执行。
2)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防尘措施。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扬尘治理紧急情况预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活动产生的扬尘问题日益严重。
扬尘不仅影响空气质量,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应对扬尘治理中的紧急情况,保障公众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所有可能产生扬尘的建设工程、道路施工、物料运输、堆场等活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扬尘治理。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_____为组长,_____为副组长,_____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扬尘治理应急指挥小组。
职责:全面负责扬尘治理应急工作的指挥、协调和决策;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二)现场处置小组由_____等相关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现场扬尘的监测、控制和处置;执行应急指挥小组的决策和指令;及时反馈现场情况。
(三)后勤保障小组由_____等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保障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交通、通讯等后勤支持。
四、预防措施(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1、施工工地周边设置硬质围挡,高度不低于 25 米。
2、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确保出场车辆干净整洁。
3、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定期洒水降尘。
4、土方作业时采取湿法作业,避免扬尘产生。
(二)道路施工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期。
2、对施工路段进行定期洒水,保持路面湿润。
3、运输物料的车辆采取密闭措施,防止物料洒落。
(三)物料堆场1、堆场设置防风抑尘网,覆盖防尘布。
2、定期对堆场物料进行喷淋降尘。
(四)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施工单位、运输企业和公众宣传扬尘治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五、紧急情况的分类及响应(一)突发强风天气1、响应级别:三级2、响应措施:现场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物料进行覆盖,加强围挡的稳固性。
增加洒水频次,保持地面湿润。
停止土方作业和拆除工程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活动。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扬尘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扬尘控制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扬尘污染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发生扬尘污染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建立健全扬尘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实现扬尘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加强扬尘污染源头治理,降低扬尘污染产生。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扬尘污染事件,包括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堆场扬尘、工业扬尘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扬尘控制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扬尘污染事件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协调调度等工作。
3. 成员单位及职责:(1)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扬尘污染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运输企业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4)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工业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工业企业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5)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村地区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农业生产者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6)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堆场扬尘污染的监管,督促堆场企业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五、应急响应1. 预警:根据扬尘污染监测结果,对可能发生扬尘污染的事件进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初步响应:扬尘污染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采取相应措施。
3. 全面响应:扬尘污染事件达到严重程度时,应急指挥部启动全面响应,协调各部门开展联合行动。
4. 后期处置:扬尘污染事件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后期处置工作,包括环境监测、评估、恢复等。
六、保障措施1. 监测预警:加强扬尘污染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建筑工地、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等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现场。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扬尘治理应急指挥部1. 指挥长: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2. 副指挥长:由当地环保、住建、城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3. 成员:由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
(二)指挥部职责1.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扬尘治理应急工作。
2. 制定扬尘治理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3. 负责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5. 负责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上报扬尘治理情况。
(三)相关部门职责1. 环保部门:负责对扬尘污染进行监测、预警,提出治理建议;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住建部门:负责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治理措施。
3. 城管部门:负责对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等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治理措施。
4. 公安部门:负责对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施工现场秩序。
5. 交通部门:负责对运输车辆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运输车辆不带泥上路。
四、应急响应(一)预警响应1. 当空气质量指数达到黄色预警标准时,启动本预案。
2. 各相关部门根据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二)应急响应措施1. 施工单位立即停止土方作业、渣土运输等可能产生扬尘的作业。
2. 施工现场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进行苫盖,并开启喷淋降尘设施。
3. 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湿润。
4. 施工单位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确保不带泥上路。
5. 各相关部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6.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要。
五、应急保障(一)物资保障1. 各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地、道路施工等扬尘源日益增多,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防止扬尘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保障城市良好的环境质量,需要有完备的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
二、预案制定目的该预案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扬尘防治应急响应流程,保障应急响应时机、方法、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扬尘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三、应急响应原则1.人民至上:以公众健康为第一要素,以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最高原则。
2.科学公正:应急响应措施应基于科学数据和实际情况,受权部门应公正、透明地执行应急响应措施。
3.快速高效:应急响应应该尽快地进行,并在最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
4.预防为主:预案应以预防措施为主,致力于减少环境和公众健康受到的扰动。
五、应急响应措施1.应急响应分级根据实际情况,将应急响应分为一级响应和二级响应。
一级响应是指当空中PM10浓度高于国家规定标准时启动的紧急应急响应,二级响应是指PM10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启动的应急响应,旨在控制PM10浓度上升。
2.应急响应措施(1)一级响应:政府部门应该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可能的扬尘源头进行排查,具体应急措施如下:①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进行宣传教育。
②封闭暴露在空气中的扬尘源。
③派遣执法人员确保上述措施执行。
④提高公众关注度,鼓励居民佩戴口罩。
(2)二级响应:当PM10浓度超过规定标准时,控制PM10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程度应是应急响应的目标。
具体措施如下:①针对扬尘源采取在时间、空间、技术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排放。
②限制公路、铁路运输等行业在特定时段对于城市交通排放的影响。
③启动应急调度机制,调拨尚未使用完毕的效果比较显著的控尘设备。
④分类清理道路上的粉尘。
在道路交通比较轻的时间段,公共清洁工会清扫道路,并接受环保部门日常监管和管理。
六、应急响应执行机制1.调度指挥部由环保部门牵头,召集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应急指挥调度组,分别分工协作,控制应急响应班子的执行及应急措施的落实。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扬尘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扬尘污染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能力。
2. 控制和减缓大范围长时间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 提高扬尘污染治理水平,促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应急组织机构1. 成立扬尘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市扬尘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信息收集、宣传报道等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扬尘污染应急响应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气象、环保等部门提供的扬尘污染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护措施。
2. 启动应急响应。
当扬尘污染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应急措施。
3. 应急处置。
根据扬尘污染事件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实时掌握污染情况;(2)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包括围挡、喷淋、覆盖、洒水等;(3)加强道路清扫保洁,提高清扫频次;(4)加强建筑工地、渣土运输、堆场等扬尘污染源的管理;(5)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4. 应急终止。
当扬尘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
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
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响应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3. 资金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扬尘污染治理和应急响应工作。
4. 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预案落到实处。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一、背景。
扬尘是指在风力作用下,地面或物体表面的颗粒物质被风吹起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扬尘治理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扬尘治理的紧急情况,制定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三、责任部门。
1. 环保部门,负责扬尘治理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城管部门,负责扬尘治理的执法工作,协助环保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治理现场秩序,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市政部门,负责清理扬尘污染物,保障市容市貌。
四、应急预案。
1. 应急响应等级划分。
根据扬尘治理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三个等级。
Ⅰ级为最严重等级,Ⅲ级为一般等级。
2. 应急处置措施。
(1)Ⅰ级应急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环保、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对扬尘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采取紧急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2)Ⅱ级应急响应,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监测和督导,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扬尘治理的重视。
(3)Ⅲ级应急响应,加强扬尘治理的日常监测和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扬尘污染问题,同时开展扬尘治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五、应急响应流程。
(1)接到扬尘治理紧急情况的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2)对扬尘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采取紧急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扬尘治理的重视和支持。
(4)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公众发布扬尘治理的最新情况和处置进展。
(5)根据扬尘治理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和处置措施。
六、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组织对扬尘治理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和可靠性。
七、附则。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须经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后重新发布。
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扬尘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确保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应急响应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编制目的本预案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针对扬尘污染的应急响应体系,规范应急工作,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应急响应级别1.一级响应发生大规模扬尘污染,危害严重,需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的情况,应当启动一级响应机制。
所有相关部门应紧急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对受到影响的区域进行清理。
2.二级响应当出现较为严重的扬尘污染情况时,应当启动二级响应机制。
所有相关部门应立即开始清理工作,并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情况不会恶化。
3.三级响应当扬尘污染情况较轻微时,应当启动三级响应机制。
各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情况的恶化。
1.一级响应措施(1)确定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2)启用应急响应指挥中心。
(3)立即组织清理工作,调度清理力量。
(4)开展紧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5)采取必要的通报和报告措施。
2.二级响应措施(1)启用应急响应指挥中心。
(2)组织清理工作,加强卫生防护。
(3)限制相关生产活动、道路交通和人员活动。
(4)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5)采取必要的通报和报告措施。
3.三级响应措施(1)设立临时应急指挥部,强化领导。
(2)加强监测和数据分析。
(3)采取控制性措施,减少粉尘排放。
(4)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5)采取必要的通报和报告措施。
1.一级响应流程(1)报告:应急响应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2)了解情况:指挥中心了解情况后,调度各项工作,动员力量开展应急救援。
(3)通报:对上级机关、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通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
(4)督促:对现场工作督促和监测,确保现场清理工作有序进行。
(5)总结:对该次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估,汲取教训,改进工作。
扬尘防治应急预案完整版一、前言扬尘是指颗粒物质被气流携带而产生的悬浮物质。
扬尘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扬尘污染事件,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特制定本扬尘防治应急预案。
二、应急响应级别划分及应急预案执行机制1.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为了对扬尘污染事件进行统一的划分和管理,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将扬尘防治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三个级别。
(1)一级响应:当扬尘污染事件对环境、公众健康等造成较大影响,且进展较快,应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实施紧急应对措施。
(2)二级响应:当扬尘污染事件对环境、公众健康等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时,应启动二级响应,并迅速组织实施防治工作。
(3)三级响应:当扬尘污染事件对环境、公众健康等的影响较小,但需要监测和调查以保障正常运行时,可以启动三级响应。
2.应急预案执行机制(1)应急预案负责机构的职责:制定、完善和更新应急预案,指导并组织应急响应工作。
(2)预警信息发布:负责发布扬尘防治应急预警信息,包括事件等级、预警指标、预计影响范围等。
(3)事件监测与分析:负责对扬尘污染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4)应急响应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根据响应级别和事件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组织实施。
(5)信息报告与协调: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预案执行情况,并协调各相关单位间的工作。
三、应急预案执行步骤1.应急响应准备(1)健全应急组织,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有效地应对扬尘污染事件。
(3)搭建预警系统,建立快速、准确发布预警信息的渠道。
2.预警发布与响应启动(1)通过预警系统向公众发布扬尘防治应急预警信息,警示公众注意防护措施。
(2)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3.现场监测和评估(1)迅速进行现场监测,并收集相关数据,对事件进行评估和分析。
4.应急措施制定与实施(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防护设施启用等。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扬尘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所有扬尘污染事件,包括建筑施工、道路施工、道路清扫、裸露土地整治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扬尘应急响应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扬尘污染事件应急响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办公室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扬尘应急响应预案;(2)组织培训和演练;(3)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响应工作;(4)收集、整理和上报扬尘污染事件相关信息;(5)其他相关工作。
3. 有关部门及单位职责(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扬尘污染事件的监测、评估和预警;(2)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监管;(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施工扬尘污染的监管;(4)城市管理部门:负责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监管;(5)农业部门:负责裸露土地整治扬尘污染的监管;(6)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扬尘污染事件应急响应工作。
四、应急响应级别根据扬尘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五、应急响应措施1. 预警(1)监测部门监测到扬尘污染事件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2)领导小组根据污染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3)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护措施。
2. 应急响应(1)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监测,评估污染程度,提出应急措施建议;(2)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监管,要求施工单位落实防治措施;(3)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道路施工扬尘污染的监管,要求施工单位落实防治措施;(4)城市管理部门:加强道路清扫,减少扬尘污染;(5)农业部门:加强对裸露土地整治的监管,减少扬尘污染;(6)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措施。
扬尘治理应急响应预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物料运输等活动产生的扬尘问题日益严重,对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为有效应对扬尘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提高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扬尘治理应急响应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_____区域内各类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工地、道路施工工地、物料堆场、渣土运输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扬尘治理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扬尘治理应急响应工作。
小组成员包括环保、建设、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职责:1、制定和修订扬尘治理应急响应预案。
2、指挥和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响应工作进展情况。
(二)各部门职责1、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空气质量,提供扬尘污染数据和分析报告,提出应急响应建议。
2、建设部门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对未落实的单位进行处罚。
3、交通部门加强对道路施工工地和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规范运输行为,减少道路扬尘。
4、城管部门加大对物料堆场、露天烧烤等的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四、扬尘污染预警分级根据扬尘污染的严重程度,将预警分为三级:(一)Ⅲ级预警(轻度污染)当空气质量指数(AQI)在 101 150 之间,且扬尘污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时,启动Ⅲ级预警。
(二)Ⅱ级预警(中度污染)当 AQI 在 151 200 之间,扬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启动Ⅱ级预警。
(三)Ⅰ级预警(重度污染)当 AQI 超过 200,扬尘污染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时,启动Ⅰ级预警。
五、应急响应措施(一)Ⅲ级预警响应措施1、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巡查,要求施工单位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对裸露土地进行覆盖。
2、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增加洒水车作业次数。
3、限制物料堆场的装卸作业,对物料进行覆盖。
(二)Ⅱ级预警响应措施1、除采取Ⅲ级预警响应措施外,要求建筑施工工地停止土方作业和拆除工程。
扬尘治理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的扬尘污染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城市、工业区、建筑工地等各类扬尘污染源地区。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
一旦发生扬尘污染事件,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确定污染源和范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2. 应急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的扬尘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封闭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加强道路清扫、减少机动车辆通行等措施。
3. 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发现扬尘污染事故,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和居民,提醒大家采取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设备等。
4. 应急指挥调度。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各相关单位的扬尘治理工作,确保应急处置措施的及时有效实施。
5. 应急救援保障。
对于扬尘污染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启动救援保障措施,组织医疗救护、应急物资供应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执行。
本预案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执行,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有效实施。
五、应急预案评估。
每年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应对扬尘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六、应急预案宣传。
加强对本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市民和相关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七、应急预案总结。
一旦发生扬尘污染事件,各相关单位应按照本预案要求,积极应对,确保扬尘污染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检查标准(2014版)
《河南省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
二、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扬尘防治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任继尧
副组长:王哲、周琼荔、唐新源、翟成印
成员:丁长阁、李永峰、任国奇、孔令航、周定勇、宋长平、常义才
应急值班电话:66051626
三、职责分工
四、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分级
重污染包括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技术规定》的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时为严重污染。
依据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按照持续污染提升一个响应级别的原则,将空气重污染分为四个预警响应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三级、
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
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者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
五、应急响应流程
公司定期对扬尘防治领导小组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进行对重污染天气的危害、预防措施及各种注意事项的教育。
并对当空气重污染来临时,根据污染等级的不同,对施工项目部采取的不同应急措施进行交底。
(一)预警信息获取
施工项目部专人负责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等途径获取全市空气污染预警、应急信息。
(二)预警信息的传递
安全部负责转发全市空气污染应急等级信息,各职能部室按分工负责空气重度污染预案措施实施。
(三)应急措施的启动
各施工项目部安全组负责人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等途径获得全市空气重度污染预警、应急的响应信息后,及时向各施工项目部下发指令及通知,由各施工项目部向下属班组及工人下发通知。
张贴预警警示牌、启动应急预案。
有关负责人根据各项限制性、强制性措施的分工组织应急措施的实施。
(四)过程检查控制
各施工项目部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施工现场、生产经营场所空气污染排放的检查。
检查工作按照分项(控制措施)、分区(生产施工环保责任区域)执行,发促现缺陷及时督落实整改。
(五)应急状态的结束
安全部从政府部门、上级单位或媒体获取预警解除信息后在1小时内通知项目各部门人员,由空气污染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解除预警,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并将信息传达到所属施工项目部。
六、空气重污染公司应急措施
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对应的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重污染应急措施,旨在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
主要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其他污染物导致的空气重污染;结合施工现场性质主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预警四级(蓝色)
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防护措施。
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
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覆盖。
裸露场地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3次/日)。
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
(二)预警三级(黄色)
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防护措施。
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 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覆盖,裸露场地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3次/日)。
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
(三)预警二级(橙色)
立即停止工地室外作业,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防护措施。
工地采取围挡措施。
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覆盖。
裸露场地应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4次/日)。
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
(四)预警一级(红色)
立即停止建筑工地室外作业。
工地采取围挡措施。
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
裸露场地应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3次/日)。
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
七、监督查处
公司对下属各施工项目部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进行督查,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对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
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期间,公司派出督查人员对所属施工现场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严肃查处各类违反预案要求的行为。
九、应急预案演练
扬尘防治应急领导小组依据《河南省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对项目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
组织开展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演练或实际启动应急预案每月应不少于1次。
每次演练或启动应急预案应做好演练或启动记录,在演练或实施应急预案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应急体系。
应急预案演练可采用桌面演练或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