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家具设计作品
- 格式:pptx
- 大小:8.24 MB
- 文档页数:37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八〕4.1.4布吉·穆根森〔BORGEMOGEBSEN,1914-1972〕穆根森是1938年至1941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直截了当师从柯林特,成为柯林特设计哲学最重要的传人之一。
毕业后他曾在建筑师设计事务所工作过,1945年—1947年间曾作为柯林特的助手参与母校的教学,同时开始与汉斯·维格纳的友谊及合作,在一年一度的“木工行业协会展览〞中,穆根森也时常获奖的明星设计师。
1942年至1950年穆根森担任丹麦合作协会家具设计部部长,在丹麦家具走向世界的工程中起过特不重要的作用。
1950年穆根森在哥本哈根开办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同时为国内外许多公司设计家具,其朴实而典雅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受到国内外市场持久的迎接。
“越简单越好〞是穆根森设计理念的一个概括。
它的家具根基上为一般市民家设计的,尤其适合青年人的趣味。
尽管对现代艺术有特别高的品位,穆根森的家具设计根基上取材于最一般的民间家具,在英国温莎椅及美国沙克家具,这些几百年开展成熟的民间家具。
经穆根森再度提炼,竟能再放异彩,深受一大批思想进步而又留恋传统的中产阶级的喜爱。
二战以后,穆根森还担任过多年丹麦建筑研究员的参谋,同许多建筑师、设计师一道开展家具模块化设计的研究,成为这方面的先驱者之一,他研制的贴墙组合框系统同时能适用于卧房、客厅、书房,在市场上销路特不行。
穆根森设计中只用木料做结构件,这对他而言不仅是有传统因素,更重要的还在于生态学上的考虑。
〔图73〕4.1.5穆根斯·库奇〔MOGENSKOCH,1898-1993年〕生于哥本哈根的库奇是柯林特的另一位最有成就的传人。
库奇于1925年毕业于丹麦皇家学院建筑系,随后留校担任柯林特的助手多年,这期间,他于1932年设计的MK折叠椅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
除家具之外,库奇也配合丹麦教堂建筑改造工程设计了许多金银器、地毯和其它纺织品,库奇的作品逐渐成为丹麦学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局部,定期参加“丹麦艺术〞在美国的巡展,引起极大的轰动。
外国现代家具一、前期现代家具(1850-1914年)(一)托耐特曲木家具米歇尔托耐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生于莱茵河畔博帕特(Boppard)的工匠之家,1842年6月,托耐特的“用化学、机械法弯曲脆材的技术”在维也纳获得了专利。
1852年,托耐特经过研究以后发明了加金属带使中性层外移的曲木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些原理现仍用在很多曲木机上,并将其称为“托耐特”。
1853年11月,57岁的索内将他的公司转让给五个儿子经营,成立了征服家具世界的托耐特兄弟公司。
从1859年开始生产的14号椅子(也称维也纳椅,Vienna Chair ,)是托耐特家具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到1930年已累计生产5000万件,目前仍在继续生产。
1860年开始生产的7027号曲木摇椅,盛期年产量达10万件以上。
这种椅子打破了千百年来椅子设计的原则,将“动”的观念融到作品中。
从椅子的造型就会联想到人坐在其上那种悠闲自得、其乐融融的心情。
可以说这件作品是灵活应用曲线造型的典范。
托耐特曲木家具(二)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是英国的艺术运动,1888年由莫里斯倡导。
这一运动的基本思想在于改革过去的装饰艺术,并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廉价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而它标志着家具从古典装饰走向工业设计的第一步。
随着莫里斯装饰公司的开创性工作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10年后这一新思想便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导致“新艺术运动”的发生3莫里斯作品(三)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1895年由法国兴起,至1905年结束的一场波及整个欧洲的艺术革新运动。
它致力于寻求一种丝毫也不从属于过去的新风格。
“新艺术运动”是以装饰为重点的个人浪漫主义艺术,它以表现自然形态的美作为自己的装饰风格,从而使家具象生物一样也富于活力。
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海格尤马特和比利时的亨利凡得维尔德等。
他们的作品虽然有些过于浪漫,而且因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最终被淘汰,但他们使人们懂得应当从对古典的模仿中解放出来,是欧洲古典主义艺术传统向现代主义运动的过程阶段。
丹麦设计大师潘顿(Verner Panton)Verner Panton(1926~1998)潘顿是丹麦著名工业设计师,1947-1951在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曾在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事务所工作过,后定居瑞士巴塞尔。
他打破北欧传统工艺的束缚,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崭新的素材,开发出充满想象力的家俱和灯饰。
从50年代末起,他就开始了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的试验研究。
60年代,他与美国米勒公司合作进行整体成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椅的研制工作,于1968年定型。
这种椅可一次模压成型,具有强烈的雕塑感,色彩也十分艳丽,至今仍享有盛誉,被世界许多博物馆收藏。
潘顿还长于利用新材料来设计灯具,如1970年设计的潘特拉灯具,1975年用有机玻璃设计的VP球形吊灯。
同时,他还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发展的所谓平行色彩理论,即通过几何图案,将色谱中相互靠近的颜色融为一体,为他创造性地利用新材料中丰富的色彩打下了基础。
Verner Panton于1967年设计的Panton Chair,简洁利落的线条,一体成型、造型完美,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至今仍深受人们的青睐,常可看到它的身影被运用在不同的空间。
芬兰设计大师:艾洛·阿尼奥(Eero Aarnio)Eero AarnioEero Aarnio 1932 年生于芬兰,于1954 年至1957 年求学赫尔辛基的Institute of Industrial Arts,并在1962 年成立个人工作室,从事室内设计与工业设计。
他的许多作品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度,并获得许多工业设计奖项。
例如,他在1963 年设计了著名的Ball Chair,这是张以玻璃纤维制成的球形椅子;很快地这张椅子被大量地制造生产。
而玻璃纤维,成为Aarnio 设计时最喜欢使用的素材。
其它代表作品还包括有糖果椅(Pastil Chair)、蕃茄椅(Tomoto Chair)和极富未来感的泡泡椅(Bubble Chair),是波普风格爱好者不可不知的设计大师之一。
个案点击 Case Study090/ 总第269期 / 2015 / 09内容摘要:倡导有机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现代设计与民族风格、设计功能与审美情感及市场价值与设计伦理的融合统一。
本文着眼于IKEA 和BoConcept 两大北欧家具品牌,分析其有代表性的设计师和近几年的优秀产品,从中归纳出设计伦理学视野下北欧家具设计风格的新变化,从而为中国本土有机家具设计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也为相关研究的拓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伦理、北欧设计、北欧家具在如今这个物质生活日趋丰裕的时代,人们对设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仅仅满足基本功能,而是逐渐转向追逐物品光鲜的外表、独特的造型和身份地位属性,使得符号消费带来的消费主义成为当今推动设计潮流的重要动因。
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日渐短缺、人口负担的日渐加重,也使得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变得日趋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设计理念融入设计过程中,并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设计的市场效应与伦理价值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就不应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是每一位设计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和努力实践的方向,是21世纪优良设计的一条重要标准。
在这方面,北欧设计堪称有机设计的典范。
北欧家具设计中所闪现的设计智慧更值得当今的每一位设计师去认真学习和反思。
BoConcept 和IKEA 是分别来自丹麦和瑞典的著名家具品牌,虽然定位人群不同,但都充分表现出了北欧家具的设计风格。
一、BoConcept 家具设计BoConcept 成立于1952年,从事家具设计和制造事业已超过60年,定位于高端消费人群,并力求价格平易近人,是全球著名的顶级家具品牌,其产品很好地做到了功能性与美感的平衡。
BoConcept 拥有相对稳定的设计师团队,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各有所长,设计理念却都凝聚了北欧设计的精髓。
Morten Georgsen 的专长是多功能家具,在优化生产过程和降低成本的环节非常用心。
Ren é Hougaard 拥有建筑设计硕士学位,在不断开拓材料应用、新型技术以及工艺流程研发的热情下,他的设计尽可能地为用户提升了产品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