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构思
双线结构 江头夜送客
开营 篇造 置氛 景围
《琵琶行》白居 易
结抒 篇发 点感 题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月夜听琵琶 暗线
述迁谪之恨
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主要叙述了诗人 与一位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 世感动的故事。诗人借此抒发了被贬谪的悲苦心情,控诉 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不公与扼杀
倡女:歌女
善才: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有“能手”的意思
委身:托身,这里指嫁
贾人:商人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 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使:让 快:畅快 漂沦:漂泊沦落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简要分析本诗是如何描写琴声的?
1、运用动作描写。“为我一挥手”写出了蜀僧弹琴的潇洒动作。 2、运用比喻手法。“如听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铿锵有力。 3、从听众反映写琴声。写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不觉碧山暮”写客人沉醉于琴声,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琴声的吸 引力和琴师的技艺高超。 4、用典。“客心洗流水”化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自己 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
1段 2、3段
“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4段
贰 音乐分析
一、理清文章思路
诗歌每一段写了什么?用七字形式概括每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