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与葡萄酒鉴赏课程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白葡萄酒品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白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包括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品鉴技巧以及与食物搭配的原则。
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风格的白葡萄酒,掌握品鉴的基本步骤,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白葡萄酒进行简单的评价。
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的尊重和兴趣,提高其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葡萄品种和产区知识,介绍常见的白葡萄品种及其产地特点;第二部分是酿造工艺,深入解析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品鉴技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品鉴白葡萄酒的六个基本步骤;第四部分是白葡萄酒与食物搭配,教授搭配原则及常见搭配案例;第五部分是品酒会,教授如何举办一场成功的品酒会。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白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白葡萄酒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再次,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品鉴技巧;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权威、实用的专业书籍和教材;参考书方面,收集各类专业论文和报道,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信息;多媒体资料方面,搜集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丰富教学手段;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专业的品酒工具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作业分为短篇论文和品酒笔记,考试为闭卷考试,内容包括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品鉴技巧等。
评估标准将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内容制定,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2次课,每次课2小时,地点在学校的专业教室。
课程进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概况和葡萄酒文化教学难点葡萄酒的种类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2个学时)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1个学时)一、开设本课程的意义二、酒的分类三、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第二节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1个学时)课外作业:①酒神传说有哪些?②简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状况?阅读参考书目:1. 李华. 中国葡萄酒博览.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2. 李华. 走近葡萄酒.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3. 应一民. 葡萄美酒夜光杯.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4. 郭征. 葡萄酒鉴赏宝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课后体会:.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保健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教学重点葡萄酒的定义和葡萄酒的保健作用教学难点掌握葡萄酒分类和分级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保健作用(2个学时)一、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1. 葡萄酒的定义2. 葡萄酒的分类和分级3. 酒瓶与酒标的识别二、葡萄酒的保健作用1.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2. 葡萄酒的保健作用课外作业:1、什么是葡萄酒?2、葡萄酒的标签表示的意义?3、葡萄酒的保健作用有哪些?阅读参考书目:1. 李华. 中国葡萄酒博览.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2. 李华. 走近葡萄酒.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3. 应一民. 葡萄美酒夜光杯.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4. 王恭堂,孙雪梅,张葆春. 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20005. 郭征. 葡萄酒鉴赏宝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课后体会:.。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课程教学人纲课程编码:总学时:32总学分:2开课学期: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先修课程: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
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教学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教学内容:了解开设本课程的意义,酒的分类,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掌握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教学重点:葡萄酒的发展概况和葡萄酒文化。
教学难点:葡萄酒的种类。
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教学内容:了解葡萄酒的定义,葡萄酒的分类和分级,酒瓶与酒标的识别;掌握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教学重点: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酒分类和分级。
第三章酿酒葡萄品种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了解品种的选择及葡萄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了解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介绍,葡萄园地点的选择和管理;理解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葡萄果粒的构造和成分;掌握收获成熟度的确定及采摘。
教学重点: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和葡萄园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酿酒葡萄收获指标的确定。
第四章葡萄酒酿造工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了解不同类型葡萄酒的工艺,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内容:了解现代工业葡萄酒酿造工艺,发酵前的准备:理解红葡萄酒的酿造;白葡萄酒的酿造:香槟酒的酿造;掌握葡萄酒的贮存、后处理和包装: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重点: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葡萄酒鉴赏与检验公选课一、葡萄酒的鉴赏葡萄酒是一种复杂而精致的饮料,它的鉴赏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鉴赏方法:1. 视觉葡萄酒的外观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首先,观察酒液的颜色,它可以告诉我们葡萄酒的年份、品种和酿造过程。
年份越长的葡萄酒通常颜色越深。
其次,观察酒液的清澈程度,透明度和亮度。
清澈、透明、亮度高的酒通常质量更好。
最后,观察酒液的粘度,它可以反映酒体的浓郁度和酒精含量。
2. 嗅觉将酒杯靠近鼻子,轻轻摇动,用嗅觉来感受酒香。
葡萄酒的香气可以分为主香和次香。
主香是由葡萄品种和酿造过程决定的,次香则是由陈年和瓶中发酵产生的。
通过嗅闻,我们可以辨别出葡萄酒的果香、花香、香料香以及其他特殊的气味。
3. 味觉品尝葡萄酒时,要注意酒的口感、酸度、甜度和单宁。
口感是指酒体的触感,可以是轻盈、浓郁、柔滑或粗糙。
酸度是指口中的酸味,它能够提升葡萄酒的清新感和储存能力。
甜度是指酒中的糖分含量,可以是干型、半干型或甜型。
单宁是一种苦涩的物质,它存在于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可以提供葡萄酒的结构和储存能力。
4. 余味品尝完葡萄酒后,留意一下余味的持续时间和质地。
好的葡萄酒留有悠长的余味,且质地丰富。
余味的味道可以是果味、香料味或者其他复杂的味道。
二、葡萄酒的检验葡萄酒的检验是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1. 化学检验化学检验可以检测葡萄酒中的各种成分,如酒精含量、酸度、糖分和氨基酸等。
通过化学检验,我们可以了解葡萄酒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2. 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可以检测葡萄酒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微生物,如酵母菌、细菌和霉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导致葡萄酒变质或产生有害物质,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和控制。
3. 感官检验感官检验是通过人的感官来评估葡萄酒的质量和特点。
如前所述,视觉、嗅觉和味觉都是感官检验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
总结:葡萄酒的鉴赏和检验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简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及葡萄酒品尝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2. 课程设置2.1 葡萄学本门课程旨在介绍葡萄的起源、类型、生长环境、栽培技术和疾病防治等基础知识,学习葡萄生长的生态学特点及栽培技术。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葡萄生长环境的分析与选择、栽培管理和精质酿造等技术。
2.2 葡萄酒酿造学本门课程介绍葡萄酒制作的基本原理、工艺和技术。
学生将学习葡萄酒酿造的过程、葡萄酒的发酵和贮存等相关知识。
通过实验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葡萄酒酿造能力和品质控制能力。
2.3 葡萄酒品尝与评价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葡萄酒的品尝和评价能力。
学生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气味、口感和口感等基本品尝要素,并学习葡萄酒的口感语言和评价方法。
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葡萄酒品尝和评价的能力。
2.4 葡萄酒文化本门课程介绍全球各地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体验,加深对葡萄酒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酒文化推广能力。
2.5 葡萄与葡萄酒营销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葡萄与葡萄酒营销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学生将学习葡萄和葡萄酒市场的基本知识,包括市场调研、推广策略和营销计划等。
通过实践案例和模拟操作,提升学生的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能力。
3. 实践教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葡萄园实习、葡萄酒厂参观和实习、葡萄酒品尝活动等。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相关工作的需求。
4. 就业前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从事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质量检测、葡萄酒营销等相关工作。
此外,在葡萄酒行业的供应链、媒体、学术研究、教育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课程名称:葡萄酒品尝与鉴赏实践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分类、酿造工艺等。
2. 学会品鉴葡萄酒的基本技巧,包括观色、闻香、品尝、评价等。
3. 培养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的兴趣,提升生活品质。
教学重点:1. 葡萄酒的品鉴技巧。
2. 葡萄酒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1. 葡萄酒品鉴的细致操作。
2. 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原理。
教学准备:1. 葡萄酒样品(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等)。
2. 品酒杯。
3. 酒具(酒杯、醒酒器、酒瓶等)。
4. 品酒笔记纸。
5. 食物样品(与葡萄酒搭配的食品)。
6. 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葡萄酒的基本分类和酿造工艺。
二、理论讲解1. 葡萄酒的起源、历史和发展。
2. 葡萄酒的分类(按颜色、产区、酿造方法等)。
3.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三、品酒技巧讲解1. 观色:观察酒液的颜色、透明度等。
2. 闻香:辨别酒香,区分果香、花香、木香等。
3. 品尝:品尝酒液的口感、酸度、甜度、单宁等。
4. 评价:综合评价酒的品质。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品尝一种葡萄酒。
2. 指导学生按照品酒技巧进行操作。
五、交流分享1. 各组汇报品酒感受,分享品酒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品酒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和品酒技巧。
2. 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葡萄酒与食物搭配1. 讲解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原理。
2. 介绍一些经典的葡萄酒与食物搭配实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品尝一种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
2. 指导学生按照搭配原理进行操作。
四、交流分享1. 各组汇报搭配感受,分享搭配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搭配技巧。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葡萄酒品鉴的重要性。
2. 拓展阅读材料,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葡萄酒知识的掌握程度。
《葡萄酒基础知识与品鉴》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学习目标描述
《葡萄酒基础知识与品鉴》课程通过对葡萄酒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葡萄酒的起源、产地、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实训课程让高职学生从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鉴技巧、与菜肴的搭配习惯以及侍酒流程等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让学生真正做到会“识酒”会“品酒”。
三、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1、能掌握葡萄酒的相关知识与品鉴技巧。
2、熟练运用所学葡萄酒品鉴知识,实际分析一款葡萄酒的品质和特点。
3、熟练使用葡萄酒器具,进行现场讲解。
4、能通过酒标识别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葡萄酒。
5、能熟练地为不同需求的客人介绍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品。
四、课程主要内容
(一)、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
(二)教学任务描述
五、学习者能力测试方法
1、能力测试的方法与手段
2、课程成绩评价方法
本课程为选修课程。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两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中作业,实作占30%;出勤、学习主动性等占10%。
六、教学资源配置
1、主教材:《葡萄酒的基础知识与品鉴》编者:杨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2、参考资料:《葡萄酒101问》编者:钟正道,嶺南美术出版社;《爱上葡萄酒》编者:吴书仙,人民出版社。
3、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设施、实训场地设施设备。
4、主讲教师:刘静(专任)(助教),所属单位:旅游系。
课程编号: 020311-001
课程名称: 葡萄与葡萄酒鉴赏
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grape and wine
面向专业:全校
预修课程:葡萄学
学时:32(32/ 0)
主要内容:葡萄与葡萄酒的意义和发展特点,酿酒葡萄品种介绍,葡萄种植栽培技术,葡萄酒的发展历史,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葡萄酒与健康,世界知名葡萄酒与
酒庄介绍,葡萄酒小常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实验:无
教材名称:王恭尝等主编葡萄酒的酿造与欣赏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参考书目:1.贺普超主编葡萄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古镇煌主编酒经-葡萄酒的品评和欣赏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
3. 郭豫斌葡萄酒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4. 李华主编走近葡萄酒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5. 李华主编葡萄酒品尝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