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绝对值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精品
- 格式:pptx
- 大小:8.59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4《绝对值》教案一. 教材分析《绝对值》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能运用绝对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绝对值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学生对新的数学概念的接受和理解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培养。
他们对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掌握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温度、距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绝对值的定义,用PPT展示绝对值的图形表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同时,给出绝对值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这些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绝对值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距离、计算温度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绝对值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绝对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上的距离、股票的涨跌等。
引导学生运用绝对值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4《绝对值》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4《绝对值》》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绝对值的概念及其性质。
绝对值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具有鲜明的几何特征。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绝对值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探究绝对值的性质,从而使学生掌握绝对值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轴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绝对值的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具体例子和几何直观来加深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学习方式和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能运用绝对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绝对值性质的推导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数轴模型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绝对值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绝对值的概念:结合数轴,讲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绝对值的概念。
3.探究绝对值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绝对值的性质,并通过小组讨论加深理解。
4.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绝对值的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4《绝对值》教案4一. 教材分析《绝对值》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四个小节的内容。
绝对值是实数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涉及到有理数的分类,而且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等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绝对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对于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绝对值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讲解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实例中提炼出绝对值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绝对值的定义。
2.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性质,能够运用绝对值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绝对值。
2.采用讲授法,讲解绝对值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出绝对值的性质。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绝对值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入绝对值的概念。
2.准备PPT,用于展示绝对值的性质和实例。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小明的家距离学校5公里,请问小明从学校出发,走到家还是走到学校,距离分别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PPT展示绝对值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归纳总结出绝对值的性质。
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解答。
1.2.4绝对值(第一课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洋思教案)课题:1.2.4 绝对值(第一课时)教材:新课标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②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解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②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学习“1.2.4 绝对值(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学习目标①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②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二.指导自学自学指导请认真看P11.―12的内容.思考P11页思考题中的问题,5分钟后,比比谁的答案正确.三.学生自学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2.检查自学效果(1)投影练习观察出示一组数6与-6,3.5与-3.5,1和-1,它们是一对互为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相同.例如6和-6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两点虽然分布在原点的两边,但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如果我们不考虑两点在原点的哪一边,只考虑它们离开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都是6,我们就把这个距离叫做6和-6的绝对值.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想一想(1)-3的绝对值是什么?(2)+237的绝对值是多少?(3)-12的绝对值呢?(4)a的绝对值呢?总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同.求+2.3,-1.6,9,0,-7,+3的绝对值.(出示胶片)由此,你想到什么规律?讨论交流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零.总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讨论字母a可以代表任意的数,那么表示什么数?这时a的绝对值分别是多少?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教师加入讨论,学生相反补充回答.归纳若a0,则│a│=a若a0,则│a│=-a若a=0,则│a│=0例题填空:(1)绝对值等于4的数有2 个,它们是±4 .(2)绝对值等于-3的数有0 个.(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无数个,它们是0和正数(非负数).(4)①若│a│=2,则a= ±2 .②若│-a│=3,则a= ±3 .(5)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是0,±1,±2 .(6)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思考:①如果=1,那么a 0;②如果=-1,那么a 0;③如果a0,那么-│a│= a .去绝对值符号,首先要判断绝对值里的正负情况,由此发展自身的合情推理能力.备选例题(20XX年四川资阳)绝对值为4的数是()A.±4 B.4 C.-4 D.2要注意到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A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更正,或写出不同解法;2.评讲本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绝对值,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②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必须先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 ,数轴上表示-2和-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3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 ;五.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