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五势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5
梅花拳《五势拳法》一、梅花五势拳法根源梅花五势拳法,又称梅花五行拳,五势桩法。
古佛法王老祖分定天地之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宇宙万物定五行,五行的生克制化,维持天、地、人三才的平衡之时,差遣五方佛祖各管一方,有其根源为证。
五方佛排定五方。
古佛世尊为了渡化众生,在世间开展文武大道,按五行之法,命五方佛祖创下了梅花五势拳法。
五方佛各创一势。
太素佛居西方,创下大势;太乙佛居北方,创下顺势;太始佛居东方,创下拗势;太初佛居南方,创下小势;太极佛居中方,创下败势。
五势即有各势的独立性,自成一套法理;又有生克制化整体理法。
其理法奥妙无穷。
梅花拳无极歌混沌一气内外修,梅花功法至根由;穴穴自然虚无静,仙佛还元始已生。
无极势,又称预备势,起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
身要直,含胸拨背收腹,头往上虚领顶劲,下额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两腿自然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微曲,五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
眼观鼻,鼻观口,口合心,凝神敛气,内视于心,立于虚空之地,混沌虚无之境。
无极势,默念无字真经,奉请五方佛祖,从虚无中来,虚空中坐定五行方位,佛光普照,整个宇宙光华布满乾坤,充贯身体大小周天,四肢百骇,使虚无之躯充满佛光,在虚无之境,结出丹田圣胎,无极而太极。
梅花太极歌无极孕育太极生,动静开合两仪形;三才四象八卦转,五行六合七星成。
太极势,由无极生太极,意守丹田,运丹田真元二气,转太极生两仪,天、地、人三才合一,两手走太极,左脚回收提起,左手由下往左上划弧走里面,经过右肩,右胸,向下往左,至左前方,臂与肩同高,正好阴阳变化一太极。
同时,右手从下向左,向上走外面经过左胸,左肩,往上至头顶,臂伸直向上,阴阳变化一太极。
同时,左脚向左迈出成大虚步,成左大势。
二、大势大势歌诀大势气弘性属金,生顺克拗妙绝伦;金隐于内鼻通肺,五行第一存其真。
(一)、大势动作说明:1、梅花拳大架大势大势,又名横势、打虎势、扑势。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健康养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保健项目,类似于拔火罐、按摩推拿、沐足等都越来越受欢迎。
而练习一些养生功也有不错的养生健体效果,下面的梅花桩五势养生功就是常见的养生武术。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让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出现了健康问题,三十岁左右的年青人,现时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腰、颈、肩出现的问题。
轻者反应的是酸痛,重者变形、错位,令其苦不堪言。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练习梅花桩五势养生功调节缓解。
选择五势梅花桩养生功是我们受益一生的养生好方法。
大多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出了不适的感觉,于是乎我们的脑子里闪现出锻炼的灵感。
选择运动项目,开始执行,由此才产生了结果。
本能的锻炼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得不放弃。
技能的锻炼方法,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使心、意、气更加协调。
五势梅花桩养生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锻炼相对更好,其优点:1、五个基本动作,简单易学;2、不受场地限制,户外室内只需卧牛之地;3、时间短效率高,15-20分钟相当于其它锻炼方式的一小时;4、不受季节天气变化的限制,刮风下雨下雪雾霾无阻;5、传统武术养生,综合调理身体器官;6、坚持锻炼21天见效。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追求天地合一的健康状态,有振衰气弱、扶病祛邪的功效。
久练之可使“廋者壮、弱者强、病者健”。
五势之间有异有同,其相同之外,正是五势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也就是人类健康长寿最为关键的所在。
必须会引起习练者格外地重视。
比如,脊椎;由颈椎、胸椎、腰椎三部分组成,共计24节椎骨,与一年24节气相契合。
演练时五势对脊柱的要求几乎是相同的。
即顶头竖颈,头部向左(右)拧转,含胸拔背,上体正直,下体则要求平膝胯。
这种练法使整个躯体呈现一种威武挺拔的状态,显得精神振奋,气势磅礴。
能促使背部肌肉舒展饱满,有利于气血循经贴背而行。
而且除时脊椎骨节节松开,节节贯穿,增强脊椎骨关节的灵活性及椎间韧带的柔韧性,脊椎神经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同时,这种上、下对拉,旋拧的练法,使整个脊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舒展拉长。
梅花拳文道作者:中国梅花拳网 | 发表日期:2011-12-20 | 点击:[315]梅花拳派内虽含文道、武道、医道三部分,但特别强调“以武济文,文治武功”,以达“文武合一”。
梅花拳把文理看作是这个武学门派的灵魂,这正是它与其它武术门派截然不同之处。
一个武学门派,何以将文理看得如此之重?文武大道的实质梅花拳是中国古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传承三千年而不断,就是以文化传薪火的缘故。
梅花拳弟子有一句最经典的话就是“拳打脚踢是小技,文理大道通天地”。
这文理大道,指的是其文场代代所相传的“文武大道”。
而这“文武大道”,实质是“文王之道”与“武王之道”的合称,是治国安邦所需秉持的根本。
周易的诞生文王拘而演《周易》,是人所皆知的故事。
文王之所被商纣王所拘,主要是因为作为西伯侯的他,在诸侯国中以仁慈著称,名望甚高,使纣王渐感威胁,被加之罪而囚于羑里城(今河南汤阴县北)。
但在这个地方,他何以能推演出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的《周易》来呢?商易以“坤”为首中国古代有三《易》之说,郑玄《易赞》及《易论》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礼记·礼运篇》记孔子之言:“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郑玄注:“得《坤乾》,得殷阴阳之书也。
其书存者有《归藏》。
”熊氏安生曰:“殷《易》以坤为首,故曰《坤乾》。
”(孙希旦《礼记集释》第586页,中华书局版)不难看出,殷“易”重“坤”,实际上是重视土地,在科学还相当不发达的青铜器时期,人们赖以生存的还主要是土地上的收获。
殷商朝代重视土地与耕作,但也导致但其在政治上的功利思想,加上商朝“重神”、“崇鬼”,以及推行王权专制,故不遵守自然的法则,轻视民众的利益与生计,到了纣王时代,已到极至,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将商朝引入灭亡。
文王之道——道与德我们现在知道,周易重“乾”,以“乾”为首卦,一改的殷商之易学中以“进坤”为首卦的先例。
这是因为文王审殷之过,提出“天命”及“德治”的思想。
梅花内功之五势头梅花拳的根基是五势,五势是人体最基本的姿势,它为静止的拳势可当桩练,又可缓可急的串连起来演练,它是初级的技法,也是高级的内功功法。
不仅锻炼了手眼身法步,还修习了内功以温养身心,练气练神。
在此只介绍一侧的练法,另一侧相同。
1.大势动作:两脚分开成不丁不八步型,身体重心前三后七,左腿在前,向左侧伸出,腿弯微曲,膝盖向上微顶,左脚掌半虚半实,脚尖指向左方。
右腿屈膝,右脚踏实,脚尖稍外摆;同时,上身正直,两肩放松,双臂分开,左臂向左侧尽力伸开,臂曲肘有坠意,左拳拳眼向上,右臂贴耳向上高举,右拳拳眼向左,双目向左平视,凝神定意(图1)。
[要点]左右两腿,腰胯要平,松肩松胯。
大势,又称正势,属金,炼肺,是梅花拳的第一大势,其变化歌诀:气练丹田站当中,留神细看来人形。
南来顺他向北往,东来顺他向西行。
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争力逆进行。
2.顺势动作: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上身正直,两肩放松,左右双臂向腰间向两侧平直伸出,拳心朝下,目视右拳。
[要点]弓步时,两腿要有对争之力,两臂成一条直线,后拳高与头平齐,前臂高与肩平齐,凝神定意。
松肩松胯,顺肩川页胯,两臂有伸向极远之意(图2)。
顺势义称单鞭势,属水,炼肾,其变化歌诀为:单鞭伸开一条线,四面来人能改变。
一变昆捶挂裹手,二变豁山捶当先。
三变手眼身法步,四变扫腿带地盘。
3.拗势动作:左腿在前,微弓,脚尖微外摆,两脚踏实,重心在中间;上身直立,扭腰夹裆,右肩朝前,左肩朝后,左右两臂前后平伸,顺成一条直线,扭头可向右看或向后看,凝神定意(图3)。
[要点]肩胯放松,顺肩扭腰,两臂有伸向极远之意。
拗势,又称十字势,属木,炼肝,其变化歌诀为:拗势伸开似龙形,合肩扣步走西东。
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拗步令人惊。
左翻右转横摆腿,栽捶快捶不留情。
4.小势动作:重心右移,右腿略屈支撑身体,左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脚尖朝下成独立势;同时,右拳置于右侧头上方,左拳屈肘置于左膝上方,目视前方。
梅花拳大师韩百广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文静武动、阴阳相生、浑浑沌沌、生化出个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玄妙境界,引出世代高人寻根究源,探索的奥秘世界。
佛先世而觉、梅先春而开。
梅花拳中的梅花二字则是公开之秘,静能内生妙境,动能外达无极,一动一静,构成了梅花拳完整的文武功法体系,其中之奥妙,是历代阴阳学、兵学及儒释道三教的探究之源,亦是近代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所研究发现的新课题。
梅花拳中的拳术,虽为小道,也是通往大道的难得之术。
武林界有句名言: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则我先动。
这句话说起容易,实用极难,如不得功法要诀则领悟不到“彼欲动则我先动”的妙用,更升越不到“随感而发”和更高的击煞境界。
梅花与桩梅花是五行的变称,桩是梅花拳中一种练功工具,桩功、桩法,具传开天辟地已有之,起源何时,说法不一。
据有文字记载,商汤时期大将造父原是驾驭车夫,得到桩法之后,助商汤王平定天下,时人称车无敌。
桩法兴起于商周,盛行于汉、唐、宋。
南宋末年宋皇赵显被俘,文臣武将有的随主北去,有的隐居民间,桩法也随之秘密在民间生根发芽。
明末清初,邹祖把文武功法、桩阵、阵法、桩位、桩法及拳术、兵械系统整理。
命其名曰梅花拳并传著于世,为了公开传播梅花拳、邹祖立教设规,使之多角度、多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父子不能成师徒,师徒却能成父子,就是其中之一项,不管自身功夫高低、富贵贫贱必须把子女送到同辈人门下为徒,这就是所谓父子拳的真实涵义。
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父传子、子传孙之谬传。
正因有此正确的教育理念,就避免不成器的子孙和无子女者断代失传之弊。
能在众多弟子之中觉察人才,使师徒关系建立在如同父子关系的基础上,代代传承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至今不衰。
梅花拳中的文武功法是历代明君都视为的安邦定国之本。
不像有些文章中说梅花拳是低层民众中流传的小把戏。
梅花拳如没有真正让男女老幼都受到身心的愉悦和脾益之处,就很难在冀中平原发展近百万梅花拳弟子。
行家云:听其人论技理之深浅,便知其人授艺之高低。
梅花拳五势内容
梅花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拳法,其五势包括:
1. 落梅势:主要表现为上手蓄力,拳势如落梅花一般轻盈自然。
此势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臂力的协调,以及步法的灵活运用。
2. 豹子势:以模仿豹子捕猎时的迅猛和狡黠为特点。
此势注重速度和爆发力,通过迅猛无比的拳势,以瞬间打击对手。
3. 闪电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特点,表现出攻击的短暂而强悍。
此势注重力量的迅速释放,拳势短小精练,以快、准、狠的方式攻击对手。
4. 蜂腰势:以蜂腰扎啄的姿态为特点,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的灵活运用和扎击技巧。
此势注重腰力的运用,通过腰部的扭动和蓄势,释放出强大的攻击力。
5. 凤头势:主要表现为形态优美、高挺而有力。
此势注重挺胸抬头,展现自信和威严,通过手势的变化和步法的运用,以控制对手并完成攻击。
以上就是梅花拳五势的基本内容,每个势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击方法,通过练习和研究这五势,可以提高自身的拳法技艺和战斗能力。
梅花内功之五势头梅花拳的根基是五势,五势是人体最基本的姿势,它为静止的拳势可当桩练,又可缓可急的串连起来演练,它是初级的技法,也是高级的内功功法。
不仅锻炼了手眼身法步,还修习了内功以温养身心,练气练神。
在此只介绍一侧的练法,另一侧相同。
1.大势动作:两脚分开成不丁不八步型,身体重心前三后七,左腿在前,向左侧伸出,腿弯微曲,膝盖向上微顶,左脚掌半虚半实,脚尖指向左方。
右腿屈膝,右脚踏实,脚尖稍外摆;同时,上身正直,两肩放松,双臂分开,左臂向左侧尽力伸开,臂曲肘有坠意,左拳拳眼向上,右臂贴耳向上高举,右拳拳眼向左,双目向左平视,凝神定意(图1)。
[要点]左右两腿,腰胯要平,松肩松胯。
大势,又称正势,属金,炼肺,是梅花拳的第一大势,其变化歌诀:气练丹田站当中,留神细看来人形。
南来顺他向北往,东来顺他向西行。
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争力逆进行。
2.顺势动作: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上身正直,两肩放松,左右双臂向腰间向两侧平直伸出,拳心朝下,目视右拳。
[要点]弓步时,两腿要有对争之力,两臂成一条直线,后拳高与头平齐,前臂高与肩平齐,凝神定意。
松肩松胯,顺肩川页胯,两臂有伸向极远之意(图2)。
顺势义称单鞭势,属水,炼肾,其变化歌诀为:单鞭伸开一条线,四面来人能改变。
一变昆捶挂裹手,二变豁山捶当先。
三变手眼身法步,四变扫腿带地盘。
3.拗势动作:左腿在前,微弓,脚尖微外摆,两脚踏实,重心在中间;上身直立,扭腰夹裆,右肩朝前,左肩朝后,左右两臂前后平伸,顺成一条直线,扭头可向右看或向后看,凝神定意(图3)。
[要点]肩胯放松,顺肩扭腰,两臂有伸向极远之意。
拗势,又称十字势,属木,炼肝,其变化歌诀为:拗势伸开似龙形,合肩扣步走西东。
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拗步令人惊。
左翻右转横摆腿,栽捶快捶不留情。
4.小势动作:重心右移,右腿略屈支撑身体,左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脚尖朝下成独立势;同时,右拳置于右侧头上方,左拳屈肘置于左膝上方,目视前方。
梅花桩五势的阐述梅花拳歌诀云“心肝脾肺肾全壮,气敛丹田赛纯钢。
周身贯穿气全壮,铁打罗汉一般样。
”中华武术门派众多,各有所长。
武功锻炼的目的,就是通过形体的锻炼,进而改变我们的思维,达到以武治心的目的。
梅花拳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首先强调的是,训练我们的五脏,这样由内而外的改变我们的体质,这样就为我们进一步练习高难度的武术动作,做了一个很好的准备。
纵观整个梅花桩架子,没有一处有技击的动作,有的只是对五行、五脏的相互转化,里面就像是一步无字的经书,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现在仅就梅花桩架子同五行、五脏的关系,进行一个阐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说一下大势,大势五行属金,四季当中属于秋天,五脏对应的是肺,方向对应的是西方。
这个势子主要练习的就是一个收缩之力,同时对方向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我们的表情也是一种肃杀之气。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将我们的肺气补足,这点非常重要。
要点就是四肢的力量都向我们人身的中丹田收拢。
这样我们的力量就会吻合我们大势的气机,正所谓相机而动,这点需要大家好好去体悟。
接着说一下顺势,顺势五行属水,四季当中属于冬天,五脏对应的是肾,方向对应的是北方。
这个势子主要是练习一个随顺之力,关键点是以上身为中,双手、双足、以及上身,力量全部放下往下走,好像一个竿子挑着无数的调锤,往下去。
面目表情木然。
这样肾的气机就可以很好的补足。
再论拗势,拗势五行属木,四季属于春天,五脏对应的是肝,方向是东方。
这个势子主要是训练一种直入之力。
关键点是四肢有一种发自中丹田向四个方向撑开之力,取象于木的生长之势。
面部表情轻松自然,欣欣向荣。
这样就可以练好拗势。
再论小势,小势属火,四季属于夏天,五脏对应的是心,方向是南方。
这个势子主要是训练一种升腾之力。
关键点是四肢包括上身,都要从涌泉穴有一种向上飞腾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要一脚实,一脚虚,切不可双脚同时着地,力气平均。
小势是梅花桩五势中最难练习的一个势子,需要加紧练习,它也是治心的关键。
梅花拳秘谱!梅拳之始因年代之久远而不可知,传石汉时已有之,至今已有百廿余世矣。
其内容基本则五势四门架子八方成拳拧拳梅花桩等。
五势为大顺拗小败五势是也。
势如梅树之花叶也,而架子如树之根干河之源泉,惟其变化又为其特长矣,兹分志之。
【以下为架子中行步与桩步的主要练法】架子四门此拳路也,均为四平大架子,包含四门五势八方等,亦是学者必由之路,通俗所谓盘架子是也。
四门为练步之法,内含挤箭躐跳跃等,步熟之后,可任意横走竖撞,拗步斜身,亦可曰走如风,站如钉,仰之则高,俯之则深,进之则长、退之则促,随东就西、声左则右,知己知彼则百战百胜,使敌者如坠入五里雾中而不能辨其方向矣。
五势之变化则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蓄劲如开弓,发劲似射箭。
知宽知窄,随高就低,一气贯穿,刚柔相济,步随身换,气随意发。
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一动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耀如二光。
【在架子中行步可练步法之轻灵、动作之迅疾。
而桩步则练全身之气血、养精气神之合一。
此段,文字寓意极深,应熟记之。
】大势属金,须涵胸拔背,气敛丹田,静以观动,借劲使劲,或曰顺人之力借人之势也。
顺势属水,其变化歌曰:顺势展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手眼身法步等。
拗势属木,静势则斜身拗步,动作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截步等又为此势中之得意手也。
小势属火,站开其稳如钉,其变化尤多矣,刁拿锁带踢趟拨缩勾挂踩蹁,摧腿截腿尤为其特长矣。
败势属土,千变万化,以快为其母,败中取胜,是其良技也。
八方又名谓群步,即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是也。
为交手时应用之步也。
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动似鹄鹰攫兔,静之则如处女守身,绝手乱拳皆包于其中,讲上、中、下三盘。
上盘之用法:刁拿锁带,崩挑劈截,中盘则歙懈柔化,贴身靠打,下盘则钩挂踩蹁、踢镗拨缩、前后扫腿皆包于其中,可搏敌如在迷阵也。
梅花桩览野史阅者可以见之,此为本门独有之特长,他拳之所无,可交手于桩上,遇敌可操必胜之券。
梅花桩拳简介梅花桩属昆仑派拳术,全称“干枝五势落地梅花桩”,简称“梅拳”,隶属道教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四大古老拳种之一,迄今已传世前百代和后百代的二十代有余。
魏巍为后百代第十八代“永字辈”传人。
梅花桩注重实战,以技击见长,步法奇巧,瞬息万变,脚随手出、步里藏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训练系统和练功方法,使它在各门派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击手法,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梅花桩是古老的内家拳,它的功法是内外兼练,它要求做到外要练形,内要练气,以达到形气合一,内外一体终至浑元一气的程度。
练形,梅花桩称为练“表”也就是指人体表皮的、有形的、表面的、形态的修炼,即俗话讲的“筋骨皮”,并把练“表”称为练“外丹”。
“外丹”练成,若继续不间断地演练,练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能气随意发,力随气使,刚柔相济,一气贯串,而达到“气化”的程度,则可谓“内丹”养成。
也就是俗语讲的“内练一口气”。
梅花桩拳理认为“内丹”没有不借助于练“外丹”而养成的,梅花桩拳把练外丹称作武练,把练“内丹”称为“文练”。
“外丹”与“内丹”练成后,与敌人交手时便可“行气”了。
著人肌肤坚莫敌者为形,而深入骨髓截断营卫则在于气了。
由于历史悠久,梅花桩的武功积累是十分丰富的,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拳法部分和器械部分,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练功方法。
在拳法系统中,梅花桩基本拳架称为“干枝五势梅花桩”,简称为“梅花桩架子”,它是梅花拳内外兼练,易筋易骨,改造筋骸的根本大法,是梅花拳弟子毕生练习的内容。
梅花桩拳法技击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称之为上、中、下三盘。
上盘:拿、锁、带、勾、搂、刨、打、崩、挑、劈、砸;中盘:沾、粘、连、随、吸、卸、柔、化、推、托、领、带、辗、转、扭、蹭、挨、膀、挤、靠、偎、身、靠、打;下盘:踢、点、截、撞、勾、挂、踩、蹁、跌、扑、滚、翻、前后扫蹚、左右撑拨等等。
此种功夫打的是“一身之法”。
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技击之中起作用。
梅花拳秘谱》作者:本站文章来源:中国小架梅花拳网点击数:311 更新时间:2008-3-26 11:32:36序言广泛流传在我国河北、山东、河南广大农村的梅花拳(古称梅花桩由于在一百根桩阵上锻练而得名)是一个源远流长、古朴而神秘的拳派,它是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乱中公开传授并兴盛起来的。
早在88年之前,我国历史学家就从文献和历史传说中发现梅花拳在清末义和团反帝斗争中是发动者和主力。
这种观点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注意,但真正能深入了解梅花拳奥秘,却是88年年底以后。
著名历史学家路遥教授与梅花拳弟子燕子杰教授等人合作对河北,山东、河南义和团反帝斗争激烈或农民起义活跃的地区多次深入调查之后,大量事实证明义和拳就是梅花拳。
这个拳派的弟子和许多著名拳师都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造反者或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这个拳派能在历史上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并不是偶然的。
梅花拳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敬祖师,研究拳理,他们集佛、道、儒三家学说,周易之理为一体,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世代相传,修身养性,炼神炼气,称为文功。
文场老师领导拳派的整个活动,负责教育门内弟子;武场主要进行武功锻炼,其武术内容丰富多彩,有独特的练法和风格,一切都与当前流行的武术套路完全不同。
它不仅有明显的强身健体作用,还有极强的技击实战能力。
他们练武的目的是练形练气,由外及内、再由内而外,达内外一体,精气神合一,最后上升到文功。
我们调查中就亲眼所见,各地许多梅花拳师不仅武艺高强且精通文理,善用阴阳八卦,能行医治病,他们虽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但体健神旺、思路敏捷,能审时度势,且有一定的人体特异功能。
梅花拳组织严密,信仰坚定,内部团结,有许多优秀的传统。
如:不准称王称霸,仗势欺人;不准打拳卖艺,卖弄炫耀自己。
虽然尊敬祖师,但提倡平等互敬,能者为师,经常交流文理拳艺互通有无。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广大农民反对历代封建王朝斗争中,梅花拳自然就成了起义军的核心工具和主要力量。
上述社会历史调查的成果已被人称为“近代史研究中的突破”,引起了国内史学界、哲学界、医学界、武术界许多人的密切关注,其部分研究成果我们已写成专著,在90年10月召开的“义和团运动国际学术会议”上披露。
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五势梅花桩⼀直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是韩其昌先⽣根据⽼前辈的⼀些内容归纳、整理、编排出来的⼀个基本的练法。
下⾯养⽣之道⽹为您介绍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看看吧。
1、梅花桩开始阶段腰腿功意在舒筋拔⾻,拉伸臂腿肩腰,良才出⾃好根苗,柔韧⾄为重要,⼊门尤需苦练,出功切莫⼼焦,诸般妙法来细描,旨在知其诀窍,压腿拉开韧带,下腰曲体如桥,朝天搬腿脚尖跷,倒踢⾦冠仰跳,踢腿劈叉抡臂,挺胸收腹长腰,收髋挺膝眼前瞧,诸法并皆佳妙。
2、梅花桩⼊门初练套路梅花拳闪转连环运掌,盘旋上下翻飞,远攻近取总相宜,守战攻防凌厉,堪赞梅花掌法,⼒长劲整招奇,⼊门引路筑根基,中有惊⼈绝技。
3、梅花桩基本拳架套路⼲枝五势梅花桩。
五式梅花拳架,⼊门基础⼯夫,⼲枝五式站须牢,三法四门活步,桩法务宜讲究,岂能略懂⽪⽑,三年苦练莫辞劳,潜修能够再造。
4、梅花桩⼋⽅步交⼿⼋⽅步法,果然奥妙⽆穷,乍前乍后任西东,进退全凭主动,猛若惊风卷地,密如乱点芙蓉,乱⼈如坠迷雾中,乘便巧施拳勇。
5、梅花桩眼法破敌双睛似电,眼观六路如神,⼼为元帅⽬先⾏,明察秋毫审慎,眼法通灵运⽤,妙能夺魄惊魂,⽬光炯炯可伤⼈,不怒神威凛凛。
6、梅花桩实⽤技击术法有摔拿踢打,莫如我枝梅花,中华⼤地⼀奇葩,千古流传佳话,打⼿已传歌诀,炼成百句精华,本门绝艺岂虚夸,尽在真招实打。
7、梅花桩打法近战偎⾝靠打,⽅能⼊室升堂,拨崩挤靠妙⽆穷,紧贴粘连不放,敛卸⾝形柔化,任他巨⼒⽆妨,我如明镜彼迷茫,难脱如来佛掌,出⼿定须勇猛,⼼中切勿慌忙,虽临⼤敌莫惊慌,⼀概兵来将挡,拗式栽捶如虎,搬拦挂裹如狼,刁拿锁带杀机藏,来者马翻⼈仰。
8、梅花桩技击腿法⼿打三分脚七,全凭⾜下伤⼈,穿⼼⼀腿⼒千钧,尤胜西拳凶狠,腿法连同步法,⾼低远近皆能,梅花神腿影⽆痕,来者披靡败阵。
远攻最宜⽤腿,凛然威⼒难当,近⾝⽤腿更难防,尤怕膝胯顶撞,⾥合横蹬外摆,迎门直取中堂,扫镗劈腿后撩裆,势势连环⿎荡。
梅花拳五势最简单解法梅花拳,嘿,听名字就觉得很酷对吧?就像那种看起来神秘又厉害的武术,里面有很多姿势。
今天就来聊聊梅花拳的五势,简单点说,就是五个动作。
别担心,我会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给你讲,保证你能听懂。
梅花拳的五势分别是“托”、“打”、“撩”、“捶”、“肘”,这些名字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打麻将的牌名?嘿,麻将和武术也是有共同之处的,都是讲究技巧和 timing。
说到“托”,这可是梅花拳的基础动作之一。
想象一下你在空中托起一个小球,手掌向上,轻轻地接住。
这动作有点像在给天上的云朵做个按摩,轻松愉快。
这时候,你的身体要放松,心态要平和,像是在做个优雅的伸展运动。
可千万别绷紧了,那样可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做法,得不偿失啊。
接下来是“打”。
哎,打可不是随便打人的哦,梅花拳的打是有讲究的。
这个动作讲究的是力度和节奏。
想象一下你在拍打一块大鼓,手掌要有力,但又不能用力过猛。
就像你在敲门,轻轻地“咚咚”,让对方知道你来了,但又不能把门打坏了。
这个时候,身体要灵活,腿脚要稳,就像在跳舞一样,不能乱了节奏。
再说“撩”。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暧昧,但实际上撩的意思是把对方的攻击轻轻撩开。
想象你在跟朋友打闹,突然有人朝你伸手,你就用手一撩,把他的手撩开,轻松自如。
这动作其实很有趣,你就像在跳舞,灵活地避开对方的攻击,真是“见招拆招”的好办法。
“捶”就有点不同了。
这个动作是要发力的,像是你在捶打面团,虽然听起来简单,但要做到有力度又不失优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个重口味的菜,得用力捶打调料,让味道更加浓郁。
这时候,你的整个身体要跟着动作走,手臂、腰部一起用力,感觉像是在跟大自然对话。
别忘了,捶打的时候也要保持自己的姿势,别让别人看了笑话。
最后一个“肘”。
肘的动作很特别,像是在跟对方较劲。
想象一下你在比赛,快要赢了,敌人伸手想要干扰你。
这个时候,你用肘部轻轻一顶,便能轻松化解对方的攻击。
动作要果断,像是在做决策,别犹豫。
梅花桩五势养生功是什么呢关于《梅花桩五势养生功是什么呢》,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着当代社工节奏感的变的越来越快,很多人还不上30岁的情况下就早已出現了比较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目前我们周边许多年青人都是有都拥有一些骨节占位性病变,让她们的日常生活痛苦不堪,实际上在我国传统式的梅花桩五势养生功就能完全地避开这种问题,那麼梅花桩五势养生功是什么呢?梅花桩五势养生功追求完美天地合一的身心健康情况,有振衰气弱、扶病祛邪的作用。
久练之可使“廋者壮、弱小强、病患健”。
五势中间有区分有同,其同样以外,更是五势所一直探讨的聚焦点。
也就是人类身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所属。
务必会造成练习者分外地高度重视。
例如,脊柱;由颈椎骨、腰椎、椎间盘三一部分构成,总共24节椎骨,与一年24节令相切合。
演习时五势对脊柱的规定基本上是同样的。
即顶边竖颈,头部往左边(右)拧转,含胸拔背,上体刚正不阿,下身则规定平膝胯。
这类练法使全部身体展现一种威风凛凛高挺的情况,看起来情绪高涨,大气磅礴。
能促进背阔肌伸展圆润,有益于血气循经贴背而行。
并且除时脊椎快速松掉,快速围绕,提高脊椎骨节的协调能力及椎间肌腱的柔韧度,脊椎神经也获得非常好的锻练。
另外,这类上、下对拉,旋拧的练法,使全部脊柱获得了较大水平的伸展变长。
进而使脊柱空隙扩大,腰椎间盘工作压力顿减;使腰椎间盘有一个相对性比较宽松的自然环境,血液的需求量也提升了,有益于脊柱常见疾病的调节、修补。
拔背还有益于背部经络顺畅。
督脉坐落于身体背部正中间,省长全身阳脉,称之为阳脉之船。
通脉还能够还精补脑;即调节肾上腺激素及脑下垂体的内分泌作用。
说白了还精指的是脾经,肾气足能够滋补脑组织,使脑血容量提升,能改进因为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头晕眼花、失眠、记忆减退等病症。
脾经足还能够滋补牙神经,使八十老者牙不掉下来。
除此之外拔背还有利于足太阳光膀胱经通畅。
太阳光膀胱经在脊柱两边,上至大椎穴,下发肾俞穴,这一段又被称作夹脊穴。
大势 (金)
丹凤朝阳
气练丹田站当中,留神细看来人形。
南来顺他向北往,东来顺他向西行。
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争力逆进行。
顺势(水)
鲲鹏展翅
单鞭伸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
一变昆锤挂裹手,二变擭山锤当先。
三变手眼身法步,四变扫腿带地盘。
拗势(木)
二郎担山
拗势伸开似龙形,合肩扣步走西东。
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拗步令人惊。
左翻右转横摆腿,栽锤块锤不留情。
小势(火)
猕猴攀枝
小势站稳赛如钉,踢点截撞似猴形。
刁拿锁带靠身肘,勾挂踩蹁步法精。
摧腿劈腿迎风腿,上下变转快如风。
败势(土)
霸王卸甲
败势伸开回头看,左劈右扣随时变。
前后左右撑拨腿,前豁后跳上下翻。
脚打七分手打三,千变万化快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