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径检测系统校验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3
孔径测量标准方法
孔径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测量方法,它用来确定物体中孔洞的直径大小。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常见的孔径测量仪器包括显微镜、光学投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
其次,对待测物进行准备。
清洁待测物上的杂质和污渍,确保测量区域干净无影响。
可使用适当的清洁液和柔软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
接下来,校准测量仪器。
使用已知直径的参考物进行仪器校准,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时要注意仪器的零点和放大倍数等参数。
然后,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根据孔洞的形状和大小选择相应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等。
确定测量方法后,按照相关步骤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碰待测物,以免造成误差或损坏。
测量时要保持仪器和物体的稳定,避免因移动或震动引起的测量结果变化。
最后,记录和分析测量结果。
将测量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以确定孔洞的准确直径。
总之,孔径测量的标准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准备好待测物,进行仪器校准,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遵循操作步骤进行测量,并记录和分析测量结果。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步骤和标准,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孔径测量结果。
打孔加工中的加工质量检测技术打孔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在许多应用中都非常重要。
然而,打孔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质量检测却非常关键。
毕竟,如果打孔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不足或不正确,最终产品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打孔加工中的加工质量检测技术。
1. 打孔加工概述打孔加工是一种通过钻孔机、冲床、膨胀器或其他工具将孔洞或孔洞组合打在材料中的制造工艺。
在制造过程中,孔的尺寸、形状和位置非常重要。
如果孔的尺寸过小或过大,或者孔的位置过高或过低,最终的产品就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打孔过程中的质量检测非常关键。
2. 打孔加工中的检测技术在打孔加工中,有几种不同的质量检测技术可用来检测孔的尺寸、形状和位置。
这些技术包括非接触式测量、激光测量和机械式测量。
2.1 非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来检测孔的尺寸、形状和位置。
这些传感器可以使用激光或光电器件来检测孔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使用超声波来检测孔的位置。
非接触测量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眼科手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2.2 激光测量激光测量技术使用激光来测量孔的尺寸和位置。
这种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制造过程控制。
激光测量可用于检测孔的大小和位置,也可以用于检测孔的直径和深度。
2.3 机械式测量机械式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刻度尺和测微计等机械测量工具来测量孔的尺寸和位置。
这些技术可以在制造现场进行,但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和数据处理。
3. 检测技术的优劣不同的检测技术有其优劣之处。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可以检测最细微的细节,但需要大量的测试点,需要更长的测量时间,而且不适合检测大量的孔。
激光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的优势,但存在受表面反射、精度受限等问题。
机械式技术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精度低于其他两种技术。
4. 应用在制造工艺中,质量检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打孔加工中。
在检测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多个检测工具来确保精确度。
测量孔径的方法最小二乘法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使用最小二乘法(LeastSquaresMethod,简称LSM)来测量孔径。
首先,将介绍LSM的原理,然后详细介绍LSM在
测量孔径中的应用,最后分析LSM的优缺点。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从数据中拟合解释变量的最佳拟合函数方法,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得到最佳拟合,这些残差都是误差的平方和。
与原始数据的距离尽可能小,这个方法可以简化最优化问题,并允许用户快速解决复杂的最优化问题。
最小二乘法可以用来测量孔径,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函数来表示孔径,通常是一个二次函数。
接下来,将测量孔径所需的基础数据输入到该函数中,计算出函数的参数,然后求出根号的系数,从而得到该孔径的有效尺寸。
从理论上讲,如果孔径测量使用最小二乘法,则测量准确度将非常高。
最小二乘法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很容易地优化减小残差平方和;其次,它可以很容易地求解复杂的最优化问题,只需要进行一次迭代;最后,它可以有效减少估计参数的误差。
然而,最小二乘法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最小二乘法依赖于假设残差项的形式,如果假设的残差形式不准确,则得到的拟合结果将不准确;其次,最小二乘法只考虑误差的平方和,忽略了噪声信号,因此会降低测量准确度;最后,由于最小二乘法依赖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如果数据不足或质量较差,则可能无法得到精确的拟合结果。
总之,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有效的测量孔径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准
确性。
但是需要注意,最小二乘法也有一些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最小二乘法可以作为补充方法,与其他测量方法一起使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孔径表征测试方法分类孔径分布是多孔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
其测定方法主要有:1.显微技术使用显微技术可以得到膜的断面和表面的直观信息,进一步对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孔隙率和孔径等结果。
用于膜孔径表征的显微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扫描电镜(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EM)。
显微技术虽然能直观的观察到多孔材料的孔径类型和大小,但是由于显微电镜只能观察很小范围内的膜的孔径,测定的局限性较大,且样品的制备会影响到结果,仪器的价格一般也较为昂贵。
2.压汞法该方法是借助外力,将对材料表面不浸润的液态金属汞压入到干的多孔样品中,测定进入样品中的汞的体积随外压的变化,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样品的孔隙体积与孔径的关系。
由于汞的表面张力较大,相应测定的孔径越小所需的压力也就越高,如对于1.5nm的孔测定压力高达450MPa,高压可能破坏膜的结构。
另外,压汞法所测的孔包括材料的U型孔,这种孔对于过滤分离不起作用的。
3.气体吸附-脱附等温线法(物理吸附)此方法通常使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作为吸附质,恒定温度,改变吸附质的相对分压,分别测定多孔材料对吸附质吸附过程的吸附量和吸附质脱附过程中的脱附量,得到吸附等温线和脱附等温线,由数据采用不同的模型计算孔径分布。
试样的孔隙体积由气体吸附质在沸点温度下的吸附量计算。
此方法在测定支撑膜的孔结构时将受到支撑体的影响,常用于无支撑膜的测定,一般用来测定孔径在30nm 以下的多孔膜。
但该方法的过程较为复杂,且计算模型根据孔径和等温线的不同而不尽相同,4.量热法,分为浸润热测定法和热孔度法。
浸润热测定法原理是测定“干”膜材料浸入不同液体时的焓变,而焓变的大小与孔结构有关。
对于亲水性氧化物,通常以水为浸入液,而对于憎水性物质,则使用有机物如笨和正己烷为浸入液。
改变浸入液的分子大小,测定浸入过程的浸入速率和焓变以确定膜的孔径。
该方法主要用来测定孔径小于1nm的膜的表面积和孔径,如碳膜。
等效孔径测定方法
等效孔径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接测量法:利用专用的孔径测量工具,如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等,直接对孔径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且孔径尺寸较大的情况。
2.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孔径相关的其他变量,如孔的深度、孔的形状等,再通过计算得出孔径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或者孔径尺寸较小的情况。
3. 气体吸附法:利用气体在固体表面吸附的特性,通过测量气体在孔内的吸附量来推算出孔径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多孔材料的孔径分布。
4. 压汞法:通过向孔内压入汞来测量孔径的大小。
由于汞的润湿性好,可以进入较小的孔中,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小孔径的孔径分布。
5. 光学显微镜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孔的结构,通过测量孔的尺寸来推算出孔径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大孔径的孔径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素,如孔的形状、孔的深度、材料的性质等。
因此,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孔径自动测量方案一、简介:如何精确测量孔径的几何形状误差,得出真实准确的数据?是测量的难题之一。
德国Diatest公司生产的多功能测量台架及自动找心装置和两瓣式测头等,成功研制了“孔径自动测量及评定系统”。
该系统采用比对法、在精度及测量范围上满足更多使用者的要求。
二、参数:测量范围:Φ0.47mm -Φ41.1mm测量深度:0-130mm (特殊要求可加大范围)线性误差:≤1%(零件公差内)重复精度:≤0.1-0.3 μm (3б)分辨率:0.01 μm测量效率:5-10秒/件电源: 220V 50Hz三、范围:该仪器可对各种工件内径进行测量如:圆柱孔、圆锥孔、针阀体、柱塞套、出油阀座、液压泵、环规以及精密孔类零件的几何形状及截面尺寸、测量过程中自动定位、自动测量、手工上下料,在操作方面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用效率和功能上大大优于传统的手段。
四、结构本仪器由diatest 精密测量台架、两瓣式测头、位移传感器、步进进给系统、电脑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几个部分组成。
五、功能:该仪器可以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和分析:1)可以测量孔径最大最小值、定点值、锥度、圆柱度、平行度、直线度;可检测筒形孔、锥形孔、钟形孔、香蕉孔、菱形孔、椭圆孔(图1);2)绘制孔内两侧母线的误差曲线;绘制孔截面的误差形状,对被测孔径任意截面尺寸、深度实时查看分析(图2);图1 图2Diatest 精密台架及进给系统 Diatest 两瓣式测头3)数据统计及处理:该仪器具备记忆功能,自动记忆所测参数及测量情况,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测量状况进行评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存档(图3)。
4)仪器具备中英文菜单提示,操作简单方便,可方便的预置被测量的工件直径、测量深度范围、截面、上、下限公差、以及分组值、数字显示测量值、显示孔的实际图形,超差时声光提示(图4)。
图4图3图3图 1 拖动光标查看各个截面的孔径值,同时可以对环槽进行屏蔽,观察环槽的宽度图形显示如下图,横坐标根据选中的区域自动切换,最大值,最小值,定点值显示位置不变。
熔喷布孔径测试方法引言熔喷布是一种常用于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中的材料。
熔喷布的质量主要由其孔径决定,而孔径测试方法是评估熔喷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熔喷布孔径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原理熔喷布的孔径测试基于光学显微镜原理。
通过显微镜观察熔喷布的孔洞形状和数量,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孔径进行测量和分析。
步骤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待测试的熔喷布样品。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可以从批次中随机选取多个样品进行测试。
样品应保持干燥和完整。
2. 显微镜调整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调整好焦距和放大倍数。
确保显微镜的清晰度和稳定性,以便观察到细小的孔洞。
3. 样品固定将待测试的熔喷布样品固定在显微镜下的样品架上。
可以使用样品夹或胶带将样品固定在透明平板上,以保持样品的平整性和稳定性。
确保样品的测试区域能够完全展示在显微镜视野中。
4. 观察和图像采集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到孔洞的形状和数量。
使用相机或图像采集设备记录下样品的图像。
5. 图像处理和分析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以便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
然后,使用阈值分割算法将孔洞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最后,使用测量工具对孔洞的直径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
6.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每个样品的孔洞直径进行记录,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
根据测试要求和标准,对孔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绘图,以便更好地理解样品的孔径分布情况。
7. 结果及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对样品的孔径质量进行评估和判定。
根据测试要求,将结果进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方法、测量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注意事项1.样品选择应具有代表性,避免仅选取部分样品进行测试,以免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2.显微镜的调整应细致仔细,保证显微镜的清晰度和稳定性,以便观察到细小的孔洞。
3.样品的固定应牢固可靠,以防止样品的移动和变形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孔径测量系统精度分析摘要: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孔类零件的测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深小盲孔的精密测量一直是在长度测量领域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深孔内径光电检测系统,分析了影响深孔内径光电检测系统精度的各种因素,定量计算各项误差的极限值,并介绍提高检测系统精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深孔内径光电检测精度分析1.光电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发光二极管(led)经方波发生器调制驱动后,发出一定频率的脉冲光并耦合入光纤探头。
光纤探头由多根光纤紧密排列而成,并根据其作用分为三束,其中一束为入射光纤束,负责传输光源发出的光并照射在被测对象,另两束分别为同轴型和随机型反射光纤束,负责接收和传输被测对象的反射光。
基于此原理,本传感器采用两个红外光电二极管(pin)分别对两束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再分别通过两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带通滤波、相敏检波等处理后,最后由嵌入式微控制单元(mcu)进行采样、a/d转换、两路信号相除、线性校正等处理,得到一个与光纤探头位移量为正比的电压值。
2.精度理论分析1.光纤传感探头在被测孔中倾斜产生的测量误差光纤传感探头在被测孔中倾斜,引入的误差为δ1=bc-ab=dcosα-d=2dsin2α2cosα此项误差随着间隙变化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从性质上仍属于变值系统误差。
但由于标定仪器及实际测量时的α具有随机性,故通常把它按随机误差来处理。
由于α越大,δ1越大,因此应对传感器安装定位时的α加以限制。
2.光纤传感探头在被测孔中偏心产生的测量误差光纤传感探头在被测孔中放置偏心引入的最大误差为δ2=2ab=2(ao-bo)3.光纤传感器不确定度产生的测量误差假设采用的光纤传感器的不确定度为0.5μm,考虑使用三个光纤传感器的情况,所以由传感器造成误差最大为δ3=0.52+0.52+0.52μm=0.94μm4.标准件极限误差产生的测量误差假设采用的标准环规的极值误差为,它所带来的误差最大为δ4=0.5μm5.a/d转换的量化误差系统采用12位a/d转换器,经adc采样精度实验验证可知采样精度可达到1/(216-2)=1/4094=0.0244%,所以模数转换时引入的量化误差δ5约为0.0244%fsr,即δ5=0.5μm6.其它因素由电源、光源、温度、湿度变化以及被测孔表面特性等引起的误差通过补偿以及数据处理相对于上述因素来说非常小,为了在设计时给可能出现的其它随机误差留有余地,设其它各种因素带来的误差最大为δ6=2μm7.测量误差的估计值δ合=δ21+δ22+δ23+δ24+δ25+δ26=8.34μmδ合=8.34μm<10μm,满足设计要求。
文章标题:深度解析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的测量步骤在工程技术领域,孔径干涉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方法。
而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作为其中的一种代表性设备,其测量步骤对于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的测量步骤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的测量步骤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清洁和校准、环境的稳定和安静、以及相关的实验和数据记录工作。
1. 清洁和校准: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的镜片和透镜必须保持干净,而且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环境稳定: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振动等因素稳定,防止外部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实验记录:在进行测量步骤前,需对实验条件和参数进行详细记录,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二、测量步骤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的测量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测量对象:首先需要确定要测量的对象和参数,包括其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 调整仪器: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需对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进行调整和设置,包括光路的对准、光源的选择和参数的设定等。
3. 进行测量:在调整完毕后,即可开始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
这包括对测量对象进行扫描、采集和记录数据等操作。
4. 数据处理: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和结论。
三、实际应用和价值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的测量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精密的测量能力和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 提高测量精度:通过严格的测量步骤和精准的数据处理,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满足工程技术领域对于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2. 保证测量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严格的准备工作和标准化的测量步骤,可以保证701型孔径干涉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工程技术领域对于可靠性的要求。
1,任意选取试生产的覆布和覆毡用膜各三卷,昌祺膜一卷,每卷裁取1m长的样(在横向上裁取样块各五个---覆布用膜实际裁3个);戈尔,唐纳森,滤材覆膜布,滤材覆膜毡10×10cm的样各2块;在生产上选取热压过的覆毡用膜和覆布用膜各2块分别做孔径测试。
2,测试仪器:毛细管孔径分析仪Fluid = PorewickSurface tension = 16 Dynes/cm3,测试步骤:3.1每个样品在横向上裁取试样,每个试样尺寸为10cm×10cm。
3.2将试样放入盛有润湿液的容器中浸润5min。
3.3联通毛细管流动孔径分析仪,空气压缩机和计算机,接通电源,打开主机,调出孔径分析仪的应用程序。
3.4打开参数选择选择参数,并确认是在“comm”模式。
3.5分别标定调节器,校准气流参数和计算最大气流量。
3.6进行检漏测试。
3.7放上检测液润湿后的样品,调整参数设置,输入测试压力范围、试样厚度等参数开始测试,结束后保存测试数据及图形。
二、取样及测试方法1,任意选取试生产的覆布和覆毡用膜各三卷,每卷取1m长的样分别做力学性能测试。
2,测试仪器:万能强力机3,测试步骤:3.1先铺一层足够大的方格纸在桌面上,分清经纬向覆盖上样品膜,再覆盖一层方格纸,用裁纸刀在经纬两个方向分别裁取15cm×2.5薄膜样条≥5个。
3.2确认万能拉力机及气源关闭,换好夹具、传感器,打开气源和气动夹具开关,调整夹具间距为10cm。
3.3打开电脑,开启power test软件,选择传感器50N,通道COM1,联机。
3.4选择执行标准“薄膜拉伸”,确认参数设置,输入样条厚度,长度,宽度等数据;数据清零3.5夹好样条,点击“新试验”开始测试。
每一组完成后,生成试验报告,导出EXCEL图形并记录数据。
孔径的测定A.1原理将一个完全为润湿液饱和的样品置于样品室内,该样品室被密封好,然后加压气体从样品前面流向样品室。
用计算机控制气体压力,使之缓慢增加,直到它达到足以克服最大孔径对应的液体的毛管作用。
熔喷布孔径测试方法
熔喷布是一种常见的过滤材料,其孔径大小对其过滤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熔喷布孔径的测试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测试设备和样品。
测试设备通常包括显微镜、
摄像头、图像处理软件等。
样品则是经过处理、去离子或其他相关处
理后的熔喷布样品。
接着,我们将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调节放大倍数,直至能够清晰地看
到孔洞。
此时,可以通过放大和缩小镜头的方式来调节图像的清晰度。
在调节清晰度的同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的移动,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待清晰度调节完毕后,我们可以开始对熔喷布的孔洞大小进行测试。
通常情况下,熔喷布的孔洞大小可以通过测量孔洞的直径来得出。
为
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我们需要采取多次测量的方式进行测试。
在每次测试后,需要记录下测量结果,计算出平均值,以此来反映熔
喷布的孔径大小。
除了测量孔洞大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压滤法来测试熔喷布的孔径大小。
此方法需要将样品放在一个特定的设备中(通常为一小型压滤仪),然后通过对样品加压的方式来测量熔喷布的过滤性能。
在测试
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下每次加压的结果,以此来反映熔喷布的孔径
大小。
总之,熔喷布孔径测试方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
设备和样品,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
只有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了解熔喷布的过滤性能,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机械零件测量与检验》孔径、深度的检测的检测——电子教案数控技术专业名师课堂资源开发小组2016年2月子任务2:孔径和深度的检测我校承接了15件套筒零件的加工,现需我们对套筒尺寸误差进行检测。
如图3-1图3-1 套筒零件图一、零件尺寸公差的分析套筒它属于套类零件,由二个不同直径的外圆和一个内孔组成,此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有外圆柱面ф40k6,查孔的极限偏差数值表可知其018.002.040+-φ。
内孔尺寸为730Hφ,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知025.030+φ。
其它尺寸均为未注线性尺寸公差按公司要求统一按GB/T 1804-M处理,通过查表可知ф39,2,60的公差值分别为0.6,0.2和0.6。
相关专业术语及知识点1、孔的定义1)孔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如图3-2(a、b)所示。
(a)圆柱形内表面和键槽(b)凹槽和凸槽图3-2 孔2)基准孔基准孔是指在基孔制配合中选作基准的孔。
对本标准,即下极限偏差为零的孔。
2、尺寸的相关术语:1)公称尺寸孔的公称尺寸用D表示(其定义与2-1章节中的公称尺寸相同)。
2)实际尺寸(Da)孔的实际尺寸用Da 表示(其定义与2-1章节中的实际尺寸相同)如图3-3所示。
孔的实际尺寸合格的条件为:max min D Da D ≤≤图3-3 实际尺寸3)极限尺寸孔的上、下极限尺寸分别用Dmax,Dmin 表示(其定义与2-1章节中的极限尺寸相同)。
孔的上极限尺寸 ES D D +=max孔的下极限尺寸 EI D D +=min1、公差的定义及相关术语1)尺寸公差孔的公差用h T EI ES D D T h -=-=m in m ax2)标准公差GB/T 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标准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字母IT 为“国际公差”的符号。
见表2-13)公差带公差带代号由公称尺寸、基本偏差和标准等级组成,如Ф30H7,其中30为公称尺寸,H 为基本偏差代号,7为标准公差等级(省去字母IT)4)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公差等级在2-1章节中已介绍。
孔径检测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孔径检测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一开始我真是瞎摸索啊。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尺子量。
可这孔径要是圆形的,尺子哪儿能量得准啊,我就跟个无头苍蝇似的,把尺子在那儿比过来比过去,一会儿横着量一会儿竖着量,完全没个准谱,这肯定是不行的啊,弄了半天数据乱七八糟的。
后来我听人家说可以用那种专门测量内径的卡尺。
这卡尺看起来还挺高级的,有两个触头。
我想这下肯定能行了吧。
我就把触头伸进孔里,可是这孔壁要是不那么光滑平整,这触头就不能很好地贴合,测量出来的值误差就大得离谱。
我就纳闷了,这有工具咋还不行呢。
有一次我在车间里看见工人师傅检测一个大孔径。
他们用了一种类似塞规的东西。
我去问了才知道,这塞规就是按照标准孔径制作的。
如果塞规能轻松通过孔,那说明孔径大了;要是塞规压根塞不进去,孔径就小了;要是塞规进去有一定的阻力但是又能完全进去,这孔径基本上就是合格的。
我觉得这方法挺巧妙的,但是这塞规得针对不同孔径制作不同规格的,要是孔径有多种规格,那得备好多塞规,多麻烦啊。
再之后我又试了用光学仪器来检测孔径。
这光学仪器还挺高科技的,通过一种类似摄像头的东西伸到孔里,电脑上就显示出孔内部的样子,然后靠软件来计算孔径。
这方法是挺准的,但就是这仪器老贵了,一般小实验小检测哪里用得起啊。
我现在觉得,要是检测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像那种可以接受有一定误差的小工程,这塞规的方法是最简单实用的。
要是精度要求很高,那光学仪器虽然贵但是最靠谱。
不过普通尺子和内径卡尺这两样就最好别用在孔径检测上了,那误差,真的太大了,根本没法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值来。
反正啊,我自己折腾了这么久,就感受到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好坏,得根据实际的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
我还在想啊,有没有啥又便宜又准的新方法呢,说不定哪天又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了呢。
但是目前就按照上面这些经验来做,应该能满足大部分孔径检测的情况了。
多糖孔径的检测方法
随着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孔径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多糖孔径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气体吸附法、液相色谱法、小角X射线散射法等。
本文将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一、气体吸附法
气体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多糖孔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氮气或氩气等气体作为吸附剂,测量多糖样品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吸附量,从而计算出多糖的孔径分布。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测量多糖样品的微孔和中孔。
二、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尺寸分离的检测方法,通过不同孔径的色谱柱,将多糖样品中的各个组分按分子量大小依次分离,并利用各种检测器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分辨率高、可同时测定多糖分子量和孔径等优点,适用于测量多糖样品的各种孔径范围。
三、小角X射线散射法
小角X射线散射法是一种利用X射线对多糖样品进行散射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散射角度和散射强度,可以计算出多糖样品的颗粒大小和孔径分布。
该方法具有无损、无污染、测量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测量多糖样品的粗孔和介孔。
综上所述,气体吸附法、液相色谱法和X射线小角散射法都是常
见的多糖孔径检测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孔径检测系统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JJC-1D孔径检测系统的验证。
一、验证依据
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对JJC-1D孔径检测系统进行验证试验。
二、验证项目及条件
2.1验证项目
2.1.1 JJC-1D孔径检测系统孔径检测。
2.2验证用器具
2.2.1圆形钢筒:圆形钢筒各方向直径一致,筒的位置固定。
三、校验方法
3.1 标定孔径
⑴标定方法
首先选择仪器编号,点击本窗体中“仪器编号”按钮,选择要标定的仪器(编号由用户设定)。
点击本窗体“标定孔径”按钮输入孔径值(单位:mm),应与孔径仪测量腿置于所附的校正架上该孔的标准刻度值相对应。
作线性拟合确定线性拟合方程系数:将测量腿依次置于校正架上的标准孔,从大→小1200、1100、1000、900、800、700、600、500mm,再从小→大600、700、800、900、1000、1100、1200mm,每变换一次,在标准孔径文本框中依次输入对应的标准刻度值后按“回车”确认。
如在标定过程中某一输入的孔径值或该测点的测量值不正确,点击“标定孔径”按钮旁的“清除”按钮,可清除此错误值。
待所有取值全部输入完成后,点击“停止标定”按钮软件可计算并存储仪器孔径计算方程的线性拟合方程系数。
如需外加测量杆增大测量范围,点击“测量腿参数”按钮,输入仪器外径、仪器外加测点到原测量杆的垂直距离、仪器原测量杆长度、仪器外加测量杆的测点到支点的距离等参数。
⑵验证
验证线性拟合方程,确保孔径仪的测量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仪器才算通过标定。
将井径仪测量腿预置一标准值,点击本窗体“验证孔径值”按钮,“实测孔径”文本框中显示的是仪器的测量值,依次选取几个标准孔径值,如实测值均
在误差范围内,可认定仪器通过标定。
⑶孔深修正系数
“孔深修正系数”文本框中显示的是当前孔深系数,如修改可在文本框中输入新系数,按回车键确认,可存储新系数。
仪器标定允许误差
当孔径≤1500mm时,允许误差为±15mm;
当孔径≤2500mm,且≥1500mm时,允许误差为±25mm;
(4)孔径测试数据稳定性验证
将经过标定好的JJC-1D灌注桩孔径检测仪的孔径测量设备打开后放置在已知准确直径的钢筒内进行孔径测量操作,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及操作步骤,对已知直径的圆形钢筒进行桩径测量。
检测过程形成实时孔径-深度曲线如经过三次重复测试的孔径数据平均值,最大最小值均在以上误差规定的范围内时,即认定仪器设备稳定性满足要求,可正常使用,且测试数据符合要求,如其中一个或二次达不到规定要求,必须对设备进行重新进行标定和验证重新测试,如仍达不到三次测试结果均满足要求,需送厂家进行修理。
3.2 设置检测单位
点击本窗体中“检测单位”按钮,进入“检测单位”设定窗体。
点击主菜单窗体下拉菜单“设置”中的子菜单“检测单位”,可设置检测单位(仪器出厂时已设置好),也可点击主菜单的“标定”按钮,进入“标定”窗体设置检测单位,在文本框中输入资料后键入“回车”键,点击“确定”按钮返回主菜单。
3.3 打印报告
点击本窗体中“打印报告”按钮可打印标定报告。
3.4 标定结束
点击本窗体中“返回主菜单”按钮关闭标定窗体,返回主菜单。
四、验证结果分析
三次重复测试的孔径数据平均值,最大最小值均在以上误差规定的范围内时,即认定仪器设备稳定性满足要求,可正常使用,为合格。
五、验证周期、记录
验证周期为12个月。
当孔径检测系统验证数据误差超标时,及时进行孔径测试数据稳定性验证,并填写记录,记录格式见下表。
孔径检测系统验证方法验证记录
管理编号: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