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硅的一些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
有关硅的知识点总结硅的物理性质硅是一种灰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其熔点为1414°C,沸点为3265°C,在常温下为半导体,具有高的电阻率。
硅具有良好的热导电性能,对许多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硅的化学性质硅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不易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高温下,硅可以与氧、氮、氢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氧化物、氮化硅、氢化硅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硅的应用1. 半导体材料硅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制造中。
硅芯片是计算机、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微小的电路结构使得信息处理速度大大提高。
2. 太阳能电池硅材料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通过将硅材料掺杂成P型和N型半导体,制成硅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
3. 硅酮制品硅酮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材料、陶瓷制品和耐火材料的材料,因其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在工业上有重要应用。
4. 硅橡胶硅橡胶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橡胶制品,具有耐高温、耐老化、优异的电绝缘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密封件、电线电缆绝缘层等。
5. 医疗器械由于硅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于医疗器械制造,例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
6. 化妆品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起到吸油、增稠、保湿等作用,提高了化妆品的质感和保湿效果。
硅的生产硅的生产主要通过硅石焙烧法和金属硅熔炼法两种方法进行。
硅石焙烧法是利用石英石和碳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再通过还原反应将二氧化硅还原为金属硅。
金属硅熔炼法是利用金属硅的氧化物与还原剂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金属硅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均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型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硅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在电子器件、光伏发电、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硅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1. 什么是硅基太阳能电池?说到太阳能电池,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有点高大上,其实不然!硅基太阳能电池就是把阳光转化为电能的神奇小装置,听起来是不是像魔法?其实,这里边有科学的奥秘在作祟,咱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简而言之,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就是硅。
硅,作为一种常见的元素,它在地球上的存在量可是相当丰富的,基本上就像咱们身边的石头一样随处可见。
因此,制造成本低廉,简直是环保小卫士!2.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2.1 光伏效应那么,硅基太阳能电池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光伏效应”。
这玩意儿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阳光照射到电池上,导致里面的电子活动起来了。
简单来说,就是阳光里的光子(别小看这些小家伙,它们可是能量的携带者哦)撞击到了硅原子,瞬间让一些电子“活蹦乱跳”了起来,释放出能量。
有点像咱们上学时,老师一说“起立”,学生们瞬间都变得精神焕发。
这些跃动的电子接着会开始“跑”,并在电池内部形成电流,最终被我们收集起来,转化为可以使用的电能。
是不是很神奇?想象一下,这就好比阳光为这些电子开了一个舞会,它们在舞池中尽情跳舞,而咱们正好在一旁收获电能的“门票”。
2.2 硅的特性再来聊聊硅本身。
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这意味着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用得好,简直就是个“变色龙”。
比如,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它可以很好的导电,而在阴天或是夜晚,它的导电性又会降低,省电又环保,真是一举两得。
就像咱们平时出门,太阳一晒,瞬间就能补充活力,夜晚躺在床上又能享受静谧的休息时间。
3.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组成部分3.1 电池结构那么,硅基太阳能电池到底长得啥样呢?简单来说,它一般由几个层组成。
最外面是保护层,起到防风雨、防灰尘的作用,确保它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接下来是硅层,这是电池的“心脏”。
而在这层之下,还有一个透明的导电层,可以把产生的电流有效地导出。
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零件缺一不可。
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
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太阳能电池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与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
硅材料因其优异的半导体性能、丰富的储量以及相对成熟的生产工艺,成为了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
本文旨在探讨硅材料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特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硅材料的基本性质进行介绍,包括其晶体结构、电子特性以及光学性质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将详细分析当前硅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现状,包括不同类型的硅太阳能电池(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的优缺点、制造工艺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还将探讨硅材料在柔性太阳能电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硅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纳米硅材料、硅基复合材料以及表面改性技术等新型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为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我们将对硅材料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未来硅材料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推动太阳能电池的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二、硅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成为太阳能电池的理想选择。
硅的禁带宽度适中(约为1电子伏特),可以吸收可见光及近红外光区的太阳光,使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硅材料还具有丰富的储量、良好的稳定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这些因素使得硅成为商业化太阳能电池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
硅材料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类型。
单晶硅具有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多晶硅成本较低,效率略低于单晶硅;非晶硅则以其低廉的成本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特性而受到关注,但其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
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硅太阳能电池是利用硅材料的光电效应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生电效应和能带理论。
首先,硅太阳能电池中的硅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中的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其中两个成对成键,而另外两个没有成键。
当硅材料受到光线照射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其中一个未成键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中。
这个过程产生了一个电子-空穴对,其中电子进入导带,而空穴留在原子轨道中。
接着,太阳能电池会利用电池内的电场来实现电荷分离。
太阳能电池内部由两个金属电极组成,一般是n型硅和p型硅。
n 型硅具有额外的自由电子,而p型硅具有额外的空穴。
当两种材料接触时,自由电子和空穴会在界面处重新组合,形成正负离子。
这样,就在界面处产生了一个内建电场,其中n型硅变为负电荷,p型硅变为正电荷。
最后,当光子进入太阳能电池并激发电子-空穴对后,这些载流子(电子和空穴)会被内建电场分离。
正电荷会向p型硅电极方向移动,而负电荷会向n型硅电极方向移动。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子流和一个空穴流,从而产生了电流。
总之,硅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生电效应和能带理论,将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子-空穴对,并利用内建电场将载流子分离,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可以用来驱动电子设备或储存起来供后续使用。
硅太阳能电池原理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来实现的。
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之一,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硅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硅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是硅,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原子结构稳定,而且在光照下能够产生电子-空穴对。
硅太阳能电池通常由P型硅和N型硅组成。
P型硅中掺杂了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使得P型硅中出现了大量的空穴。
而N型硅中掺杂了少量的五价元素,如磷,使得N型硅中出现了大量的自由电子。
当P型硅和N型硅通过P-N结连接在一起时,会形成一个电场,这就是P-N结。
当太阳光照射到硅太阳能电池上时,光子会激发硅中的电子,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了电子-空穴对。
在P-N结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会被分离,电子向N型硅区域迁移,而空穴则向P型硅区域迁移。
这样就形成了电子流和空穴流,从而产生了电流。
在外部接入电路后,电子流和空穴流就会形成电流,这样就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当太阳能电池暴露在阳光下时,就会不断地产生电能,从而为我们提供电力。
总的来说,硅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就是利用P-N结的电场作用,将光子激发的电子-空穴对分离并形成电流,最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原理简单而又高效,因此硅太阳能电池成为了目前最为主流的太阳能电池之一。
除了硅太阳能电池,目前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如薄膜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
每种太阳能电池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优缺点,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都是为了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而设计的。
总的来说,硅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利用P-N结的电场作用将光子激发的电子-空穴对分离并形成电流,从而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硅太阳能电池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si 太阳能电池原理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光线照射到物质表面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现象。
在太阳能电池中,主要采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太阳能的吸收介质,其中最常用的材料是硅。
太阳能电池中的硅材料通常由两种类型的半导体层组成:P型
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中含有少量(杂质)的阳离子,使其具有正电荷;N型半导体中含有少量的阴离子,使其具有负电荷。
当这两种半导体层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一个PN结。
当太阳光线照射到PN结时,光子的能量会被半导体材料吸收,使得原子中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自由电子和空穴对。
自由电子和空穴对可以在半导体内移动,从而产生了电流。
在PN结中,P型半导体导带的电子浓度比N型半导体导带的
电子浓度低,因此形成了电子从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
的电流。
这样,在PN结中就形成了一个电场,阻止了电子和
空穴的进一步扩散,使得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稳定。
最后,太阳能电池会通过导线将产生的电流引出,从而可以利用这些电能供给外部电路使用。
总结起来,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在太阳能的照射下,将
光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转化的过程是通过PN结的形成和光子能量的吸收来实现的。
·
硅太阳能电池结构
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半导体器件,通过将硅晶片中的光子转换为电子,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其基本结构如下:
1. 衬底层:通常由硅材料制成,作为整个电池的基础和支撑。
2. P型硅:此层硅材料中掺入了少量的硼元素,形成了正空穴(缺电子)的区域,与N型硅相连。
3. N型硅:此层硅材料中掺入了少量的磷元素,形成了负电子(多余电子)区域,与P型硅相连。
4. 金属网格:位于电池表面,用于收集并输出电流。
5. 透明导电膜:覆盖在金属网格上,保护电池并使光线进入电池。
6. 抗反射涂层:覆盖在透明导电膜上,减少光线的反射,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
总之,硅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衬底层、P型硅、N型硅、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膜和抗反射涂层等部分,通过这些部分的组合和配合,实现了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
第三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介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的能量激发硅晶体中电子的运动,从而产生电流。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P-N结构组成,即P型硅和N型硅之间形成的结。
P型硅中的杂质是三价元素,如铋、铝等,它们只有三个价电子,因此形成缺电子少的材料,被称为'P型'。
而N型硅中的杂质是五价元素,如磷、锑等,它们有五个价电子,因此形成富余电子的材料,被称为'N型'。
在N型硅中,铝或锑取代硅原子形成空位,这些空位被称为施主杂质;而在P型硅中,硅原子被磷原子取代形成多余的电子,这些多余的电子被称为受主杂质。
在P-N结中,P型和N型硅的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明显不同。
P型硅中由于受主杂质的存在,电子浓度远低于空穴浓度,而N型硅由于施主杂质的存在,电子浓度远高于空穴浓度。
这样会形成在P-N结表面上的电场,这个电场被称为内建电场。
当没有外加电源时,P-N结上的内建电场将阻止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和重新组合。
当光照射到P-N结上时,光子的能量可以激发P-N结中的电子,使其通过光电效应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这些电子和空穴被分离,并沿着P型硅和N型硅的电场向相应的电极移动。
通过连接一个外部负载,由于电流的流动,可以产生电能。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吸收光子的能力与材料的光吸收系数有关,材料吸收光子的能力越强,效率越高。
其次,载流子的寿命也影响着电流的流动,载流子的寿命越长,效率越高。
另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电子结构和掺杂方式也会影响其性能。
总的来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子激发硅晶体中的电子跃迁,通过内建电场将电子和空穴分离,从而产生电流。
不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近年来研发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经济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常温下硅的本征载流子浓度1. 硅的基本概念硅,嘿,大家都知道吧!就是我们生活中那种广泛用到的材料,尤其是在电子产品里,简直是不可或缺的“明星”。
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太阳能电池,硅都是幕后英雄,默默地支持着我们的现代生活。
说到硅,不得不提的是它的本征载流子浓度,这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通俗点讲,这就是硅里“自由流动”的电子和空穴的数量。
1.1 什么是本征载流子浓度?简单来说,本征载流子浓度就是在特定条件下,硅里面的电子和空穴的数量。
电子就像是可以跑来跑去的小伙伴,而空穴则像是“缺席”的朋友。
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电流的基础。
你可以想象一下,电子就像是舞池里翩翩起舞的小姑娘,空穴则是空着的舞伴,缺一不可哦。
1.2 常温下的特点在常温下,也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温度,大约是25摄氏度,硅的本征载流子浓度是相对稳定的。
这时候,电子和空穴的数量不会有太大波动,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有几只小鸭子游过,整体上看还是很平静的。
然而,温度稍微一升高,就可能引起这些小伙伴的“舞动”,让它们更活跃,甚至导致载流子浓度的增加。
2. 本征载流子浓度的计算2.1 计算公式想要搞清楚本征载流子浓度,得借助点小公式。
一般来说,科学家们使用的公式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不外乎就是通过温度和能带间隙来计算。
常用的公式是:( n_i =sqrt{N_c cdot N_v cdot e^{frac{E_g{2kT )。
这其中,( N_c ) 和 ( N_v ) 分别是导带和价带的有效态密度,而 ( E_g ) 是能带间隙,( k ) 是玻尔兹曼常数,( T ) 是温度。
嘿,看起来像是个数学难题,其实只要稍微捋一捋,就能找到其中的乐趣!2.2 数值的实际意义在常温下,硅的本征载流子浓度大约在 ( 1.5 times 10^{10 ) 到 ( 1.5 times 10^{11 ) 每立方厘米之间。
这意味着在你每一立方厘米的硅里面,可能就有那么多“舞动”的电子和“空位”。
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成分硅太阳能电池,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科技感,但其实它背后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硅就是这块蛋糕的主角。
想象一下,硅就像是太阳能电池的灵魂,没有它,这个电池可就失去了活力。
硅是一种元素,没错,就是那个周期表上总能找到的家伙。
它可是在沙子、岩石里大量存在,几乎随处可见,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说到硅,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它有点平凡,没什么了不起。
可实际上,硅在电子产品和太阳能电池的世界里可是个大明星。
大家知道,硅是半导体的基本材料,换句话说,它可以让电流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而在不需要的时候停下来。
这个特性让它在太阳能电池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能够把太阳光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真的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硅,我们可能还在依赖煤炭和石油那种古老的能源,真是太可怕了。
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也挺有趣的。
制造商会提取出纯净的硅,听上去简单,但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他们会把硅加工成薄片,这些薄片就像是饼干一样,轻薄而又坚硬。
然后,接下来就是将这些薄片放进电池中,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
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简直是一个高科技的厨房。
就像做菜,配方不对,味道可就跑偏了。
硅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可多着呢。
它们不仅能够产生清洁能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相比传统能源,硅电池就像是绿色出行的代名词。
我们常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但现在,地面上真能找到一块能量无限的“林妹妹”,那就是阳光。
把阳光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这感觉简直棒极了。
更何况,使用太阳能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抗全球变暖,咱们的地球就能稍微喘口气。
硅太阳能电池也有它的缺点。
比如,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就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
硅的供应链也不是总能保持稳定,有时候价格波动让人头疼。
就像咱们去超市买菜,价格一天一个样,有时候让人不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这些问题也在逐步改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尤其是在一些阳光充足的地方,简直是铺天盖地。
硅基太阳能电池实现光电转换的过程1. 什么是硅基太阳能电池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阳能电池就像是一块能量饼,能够把阳光变成电力,真是个聪明的家伙!硅基太阳能电池是这一领域的主角,主要由硅这个元素制成。
硅可是咱们地球上最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它的特性就像一块海绵,能吸收光线并转化成电流。
你知道吗?这就像把阳光“榨汁”,然后用这些“果汁”来点亮我们的家,太酷了!2. 光电转换的过程2.1 吸收光能那么,这个光电转换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首先,硅基太阳能电池需要吸收太阳光。
想象一下,阳光照射在电池表面,光子(就是阳光的小颗粒)就像热情的小朋友,冲进了硅的“乐园”。
硅材料里有很多的电子,这些电子就像是被阳光的热情所感染,开始“舞动”起来。
你会看到,一些电子被光子的能量击打出来,进入到电池的导电带中,这一步就像是“舞会开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2.2 生成电流接下来,咱们的硅基太阳能电池会通过内部的电场,把这些舞动的电子导向特定的方向,这样就形成了电流。
嘿,想象一下,如果在舞会上,有人引导着大家朝一个方向走,那场面得多壮观啊!而这个电流就是我们后面要用的电力,它可以点亮灯泡、驱动家电,甚至给电动汽车充电,真是好用得不行!3. 效率与应用3.1 效率问题当然,光电转换的效率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
就像生活中的任何事儿,永远都有那么点“瑕疵”。
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一般在15%到22%之间。
虽然听上去不算高,但要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数字在逐渐上升,就像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量值”。
未来的太阳能电池,有可能让这个数字飙升到30%甚至更高,嘿,想想都觉得刺激!3.2 日常应用说到应用,硅基太阳能电池真的是无处不在,家里的屋顶上、偏远地区的灯塔、甚至宇宙飞船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你可能还不知道,这种电池不仅能发电,还能帮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咱们的地球。
想想吧,给地球减负,这可是个大功德,谁不想为环境出一份力呢?4.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前景简直是一片光明!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材料和技术不断涌现,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看到更高效、更便宜的太阳能电池,真正做到“阳光不愁,电力无忧”。
太阳能硅材料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而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
重要装置。
而在太阳能电池中,硅材料是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其在太阳能电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硅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其主要有多晶硅和单晶硅两种类型。
多晶硅是由多个小晶体组成,其制造成本较低,但转换效率较低;而单晶硅则由单个大晶体组成,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但制造成本较高。
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中,多晶硅和单晶硅各有其适用的场合。
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硅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硅材料需要
经过精炼和晶体生长等工艺步骤,以获得高纯度的硅材料。
随后,硅材料需要进行切片和抛光等加工工艺,以获得符合太阳能电池要求的硅片。
最后,硅片需要进行掺杂、扩散、金属化等工艺步骤,以制备成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组件。
除了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外,硅材料还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
集热器等领域。
在光伏组件中,硅材料不仅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还用于制备太阳能光伏薄膜、太阳能光伏玻璃等组件。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硅材料则用于制备太阳能吸收器、太阳能传热管等组件,以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总的来说,硅材料作为太阳能应用中的重要材料,其在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太阳能集热器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太阳能产业的不断发展,硅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将不断深化,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在未来能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使硅材料在太阳能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能科1304 吴静1131540421一、硅(Si)元素 (2)1.1硅的分布 (2)1.2物理性质 (2)1.3化学性质 (2)1.4晶体结构 (3)1.5硅材料的半导体性质 (3)1.6光谱响应 (4)二、硅的发现及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历史 (5)2.1硅的发现 (5)2.2晶硅电池发展简史 (6)三、硅的提纯工艺 (7)3.1高纯多晶硅制备 (7)3.2化学提纯 (7)3.3单晶硅的生长工艺 (9)3.4多晶硅生长工艺 (16)四、晶片加工工艺 (19)4.1切断 (19)4.2滚圆(切方块) (19)4.3切片 (20)4.4化学腐蚀 (23)五、太阳电池设计要点 (24)5.1 各类硅材料太阳电池比较 (24)5.2 太阳电池设计要点 (25)六、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 (25)6.1基本概念 (25)6.2工艺步骤 (26)七、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 (29)7.1封装的原因 (29)7.2组件的定义 (30)7.3封装的形式 (30)7.4封装流程 (30)7.5 封装材料 (31)7.6太阳电池组件制造设备 (32)7.7太阳电池组件封装工艺 (32)八、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 (33)8.1太阳电池测试分析 (33)8.2太阳电池测试标准条件为 (33)8.3检测 (34)九、光伏系统 (35)9.1太阳电池等效数学模型 (35)9.2光伏独立发电系统 (38)9.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39)9.4逆变器 (40)晶硅太阳能电池一、硅(Si)元素硅(silicon),在港台地区称矽。
14号元素,IV,28,丰度25.7%,晶体硅在常压下为金刚石结构,熔点为1420℃,沸点2355 ℃。
1.1硅的分布硅约占地壳总重量的25.7%,仅次于氧。
自然界中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一般以氧化物(SiO2,硅酸盐等)存在,极少游离态。
其中最简单的是硅和氧的化合物硅石SiO2。
石英、水晶等是纯硅石的变体。
矿石和岩石中的硅氧化合物统称硅酸盐,较重要的有长石KAlSi3O8、高岭土Al2Si2O5(OH)4、滑石Mg3(Si4O10)(OH)2、云母KAl2(AlSi3O10)(OH)2、石棉H4Mg3Si2O9、钠沸石Na2(Al2Si3O10)·2H2O、石榴石Ca3Al2(SiO4)3、锆石英ZrSiO4和绿柱石Be3Al2Si6O18等。
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
1.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结构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
当硅晶体中掺入其他的杂质,如硼、磷等,当掺入硼时,硅晶体中就会存在着一个空穴,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
而黄色的表示掺入的硼原子,因为硼原子周围只有3个电子,所以就会产生蓝色的空穴。
当P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区域里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
N区的电子会扩散到P区,P区的空穴会扩散到N区,一旦扩散就形成了一个由N指向P 的“内电场”,从而阻止扩散进行。
直到达到平衡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薄层形成电势差,这就是PN结。
2.硅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太阳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
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
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已晶体硅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
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
3.硅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一、太阳能电池的优点1、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绿色环保。
光伏发电本身不需要燃料,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污染空气。
不产生噪音。
3、应用范围广。
只要能获得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它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制约。
4、无机械转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一套光伏系统只要有太阳,电池组件就会发电,加之现在均采用自动控制数,基本不用人工操作。
5、太阳电池生产材料丰富:硅材料储量丰富,地壳丰度在氧元素之后,列第二位,达到26%之多。
6、使用寿命长。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寿命可长达20——35年。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只要设计合理、选型适当,蓄电池的寿命也可长达10年。
7、太阳电池组件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建设周期短。
8、系统组合容易。
若干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单体组合成为系统的太阳电池方阵和蓄电池组;逆变器、控制器也可以集成。
●晶向概念,不同晶向的性质如何,不同晶向适合生产哪些不同的产品●单晶缺陷,这些缺陷是如何产生的。
●硅棒拉制方法,不同拉制方法的工艺区别,优缺点比较,不同的拉制方法应用在哪些不同的产品上。
●如何计算掺杂,杂质在硅棒拉制中的分布,对电阻率、少子寿命等参数有怎样的影响。
●拉制单晶的多晶硅如何选择,有什么要求。
●拉制单晶时的氧原子、碳原子是如何产生的。
氧原子、碳原子对单晶有什么影响,对后续生产有什么影响。
●热处理后电阻率会有什么变化晶体:自然界的物质,分为晶体与非晶体两大类。
宏观性质看,晶体与非晶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1、晶体有规则外形;2、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3、晶体各向异性。
晶体概念: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在空间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
这些粒子在空间排列具有周期性、对称性。
硅晶体有单晶和多晶两种形态。
单晶中,原子都按一定规则排列,多晶则是由许多不同取向的小粒单晶杂乱排列而成的。
空间点阵:为了研究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把这些微粒的重心作为一个几何点,叫做结点(或格点),微粒的分布规律用格点表示。
晶体中有无限多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分布的格点,称为空间点阵。
晶列:空间点阵中,通过两个格点作一条直线,这一直线上一定含有无数格点,这样的直线叫晶列,晶体外表的晶棱就是晶列。
互相平行的晶列叫晶列族,一个晶列族里包含晶体全部格点。
晶面:通过不在同一晶列的三个格点作一平面,这平面上必包含无数格点,这样的平面叫网面,也叫晶面。
晶体外表所见的晶面(解理面)就是网面。
晶格:在空间点阵中,不同的三个晶列族分空间为无数格子,称为网格,又叫晶格。
晶胞:组成空间点阵最基本的单元叫晶胞。
晶胞反映整个晶体的性质。
很多晶胞在空间重复排列起来就得整个晶体。
不同的晶体,晶胞型式不同。
硅晶体是金刚石结构,晶胞是正方体,八个顶点和六个面的中心都是格点,每条空间对角线上距顶点四分之一对角线长的地方各有一个格点,晶格常数为5.43Å(1Å=10-8cm 即=10-7mm),单位晶胞占有的原子数为:8×8421681=+⨯+金刚石结构致密度差,所以,杂质在硅中扩散和硅原子自身扩散比较容易,熔硅凝固时体积增大。
硅基本概念与计算
硅基本概念:
硅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Si,原子序数为14。
它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常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领域。
硅基本计算:
硅基本计算是指利用硅材料进行的计算过程,通常涉及到半导体物理学和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造。
在半导体行业中,硅基本计算包括对硅晶体结构、电子能带结构、载流子运动等物理特性的计算分析,以及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优化。
硅基本计算在半导体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制造工艺。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飞机,太阳能汽车,这些都是通过阳光转换为电的,但具体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如果你不是一目十行,那就很容易理解。
跟半导体有关硅真是一个好东西,计算机、IT离不开它,太阳能发电也离不开它。
硅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是不完美的结构,要想发不离8,硅原子的最外层迫切需要达到8个电子,为此,它们不得不抱团取暖,互相借力,当很多硅原子在一起时,每个硅原子共享相邻的4个硅原子的4个电子,同时也把自身最外层的4个电子共享出去,如此,它们组成了稳定的硅晶体。
硅晶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在常温下,除氟化氢以外,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硅晶体是不良导体,因为它没有无所事事的自由电子,现在,我们就来改造它。
磷原子(P)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把磷原子掺杂进硅晶体,那么硅晶体显然就多出了一个自由电子。
磷原子拿出4个电子与相邻4个硅原子共享后,还剩余一个电子,它是自由的。
硅晶体中无数的硅原子被磷原子取而代之,就多出了很多的自由电子,于是,它就导电了。
此时,我们已经做成了一个半导体,它的名字叫“N型半导体”,为了让你一辈子都能记住N型半导体的由来,你可以把“N”想象成一个百无聊奈的自由电子在走“N”字型闲逛。
以上,是掺杂有5个最外层电子的磷原子,那么,假如掺杂的是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的铝(AI)呢?掺杂铝原子后,显然,就缺少了一个电子了,这就像一个没有被填满的洞,我们叫它“空穴”。
硅晶体掺杂诸如铝、硼这样的三价原子后,就制成了另一种半导体,叫做“P型半导体”,为了记住它,我们可以把“P”想象成一个需要电子去填充的空穴。
P型半导体也是导电的,这是因为,施加外电场后,P型半导体中的电子会逆电场方向依次填补空穴,同时呢,空穴也就沿电场方向移动,于是,电流产生了。
PN结说了半天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它俩有啥用?非常有用,如果你把它俩对接在一起的话。
如果一块半导体晶体的一侧是N型半导体,另一侧是P型半导体,那么中间相连的接触面就叫PN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