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苏州工伤伤残工资待遇
工伤伤残工资待遇是指工伤职工受到工伤或因工致残后,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用于保障其生活和医疗费用的一定金额。
以下是关于苏州地区工伤伤残工资待遇的一些相关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苏州市实施办法》的规定,若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劳动能力评定为一级至四级,将按不同等级确定给予工伤伤残津贴,具体金额如下:
一级伤残:每人每月1000元;
二级伤残:每人每月950元;
三级伤残:每人每月900元;
四级伤残:每人每月850元。
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还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如下:
一级伤残:27300元;
二级伤残:25935元;
三级伤残:24570元;
四级伤残:23205元。
同时,工伤职工还可以享受工伤医疗费用的报销。
根据《苏州市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工伤职工费用报销比例为90%,其中职工自付比例为10%。
苏州市还设有工伤社会化管理基金,用于工伤职工的教育和培
训、职业康复、购置助残器具等需要。
工伤职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社会化管理基金提出申请,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资金援助。
总之,苏州地区的工伤伤残工资待遇相对较为完善,工伤职工可以通过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医疗费用报销等方式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工伤社会化管理基金的资金援助。
这些待遇的提供旨在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2022江苏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赔偿流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伤事故频发,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江苏省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伤赔偿标准和相关赔偿流程,以实现公平、合理、及时的赔偿。
一、2022江苏省工伤赔偿标准1. 劳动者的医疗费用:包括康复费用、护理费用、住院、门诊、药品费用等。
2. 劳动者的伤残费用: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赔偿比例,从10%到100%不等。
3. 劳动者的丧葬费用:包括丧葬补助金、送殡费用等。
4. 劳动者的亲属抚恤金:根据劳动者死亡的程度和抚养人数的多少来确定赔偿比例,最高不超过5年的工资。
5. 劳动者的误工费用:根据劳动者因工伤而造成的实际工资损失来赔偿。
二、2022江苏省工伤赔偿流程1. 报告工伤:一旦劳动者发生工伤,雇主必须立即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初步处理:劳动保障部门接到报告后,将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并将事故情况通知雇主和劳动者。
3. 医疗鉴定:劳动者必须在48小时内接受工伤的医疗鉴定。
鉴定结果将对赔偿金额的确定起到关键作用。
4. 确定赔偿标准:根据医疗鉴定结果和工伤赔偿标准,劳动者的赔偿金额将得到确认。
5. 赔偿支付:雇主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向劳动者支付工伤赔偿款项。
通常,赔偿款将在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支付到劳动者的个人账户。
6. 争议解决:如果劳动者对赔偿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仲裁过程中,雇主和劳动者可以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证人证言,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做出裁决。
7. 救济措施:劳动者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以上的流程和标准,江苏省的工伤赔偿制度将会更加完善和健全,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权益保护。
同时,雇主也将更加重视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健康安全,以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
8. 事故预防和安全生产宣传:为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江苏省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工作。
江苏工伤十级赔偿标准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工伤赔偿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
江苏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伤十级赔偿标准,以确保受伤劳动者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和保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江苏工伤十级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一级工伤。
对于一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100%作为赔偿金,同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这意味着受伤劳动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经济上的补偿,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康复帮助。
二、二级工伤。
对于二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150%作为赔偿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此外,如果受伤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还可以获得一定的伤残补助金。
三、三级工伤。
对于三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200%作为赔偿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同时,根据受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还可以获得相应的伤残补助金和康复护理费。
四、四级工伤。
对于四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250%作为赔偿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同时,根据受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伤残补助金和康复护理费。
五、五级工伤。
对于五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300%作为赔偿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另外,根据受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生活需要,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伤残补助金、康复护理费和生活补助金。
六、六级工伤。
对于六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350%作为赔偿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伤残补助金、康复护理费、生活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七、七级工伤。
对于七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400%作为赔偿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此外,根据受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生活需要,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伤残补助金、康复护理费、生活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八、八级工伤。
对于八级工伤,受伤劳动者将获得工资的450%作为赔偿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待遇。
苏州市工伤赔偿标准(最新)苏州市工伤赔偿标准(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为了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工伤赔偿事宜,制定本标准。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苏州市境内的用人单位和工人之间发生工伤赔偿的情况。
第二章工伤认定第一节工伤范围1.工人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或心理受到伤害的,属于工伤范围。
2.工人因工作引起的职业病,属于工伤范围。
第二节工伤认定程序1.工人遭受事故或病因不明的损伤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并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部门将在收到认定申请后进行调查,并根据相关证据和医学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三章工伤赔偿费用第一节医疗费用1.工人的工伤医疗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2.工伤医疗费用按照苏州市相关规定的费用明细进行报销。
第二节工伤医疗期1.工伤医疗期指工人由于工伤所需的医疗治疗期间。
2.工伤医疗期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按照工人的康复情况进行延长或缩短。
第三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指工人因工伤在医疗期满后需要继续治疗的费用补助。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按照苏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节工伤伤残补助金1.对于因工伤造成伤残的工人,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伤残补助金。
2.工伤伤残补助金的标准按照苏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节工亡抚恤金1.工人因工伤死亡,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亡抚恤金给其家属。
2.工亡抚恤金的标准按照苏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工伤赔偿争议处理第一节争议处理机构苏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工伤赔偿争议。
第二节争议申请与仲裁程序1.工人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处理工伤赔偿争议。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依法组织调解,并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仲裁决定。
第三节争议仲裁的执行1.工人不满意仲裁决定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经法院判决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判决履行赔偿义务。
苏州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或者因工作引起的职工的人身伤害、疾病以及死亡。
对于工伤事故的赔偿标准,我市也有具体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苏州市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苏州工伤赔偿标准如下:
一、工伤医疗费用。
对于因工作受伤或患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其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包括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护理费、康复费以及其他与治疗有关的合理费用。
职工可凭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向用人单位申请报销,用人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医疗费用。
二、工伤康复费用。
对于因工作受伤或患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康复费用。
康复费用包括康复治疗费、康复辅助器具费、交通费和误工补贴等。
职工可凭康复费用明细清单向用人单位申请报销,用人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康复费用。
三、工伤伤残赔偿金。
对于因工作受伤致残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伤残赔偿金。
伤残赔偿金的数额根据职工的伤残程度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
伤残赔偿金一般分为一次性伤残赔偿金和定期伤残赔偿金两种形式。
四、工亡家属抚恤金。
对于因工作死亡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亡家属抚恤金。
工亡家属抚恤金的数额根据职工的遗属关系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
工亡家属抚恤金一般分为一次性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两种形式。
以上就是苏州工伤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发生工伤事故,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权益,确保在发生工伤时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和补偿。
感谢大家的阅读!。
江苏工伤1-10级赔偿标准详解【一】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二】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说明:(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三】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上述两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苏州市工伤津贴怎么算
苏州市工伤津贴是指劳动者因工作意外导致伤残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导致劳动者无法正常工作,工伤津贴是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向工伤职工发放的一项特殊生活补贴。
那么,苏州市工伤津贴的计算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伤等级: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将工伤分为一、二、三级,不同等级的工伤津贴标准不同。
一级工伤津贴标准最高,三级最低。
2. 赔偿比例:根据苏州市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比例为伤残程度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九十九。
具体的赔偿比例根据工伤等级和伤残程度来确定。
3. 工资基数:工伤津贴的计算基础是劳动者的个人工资收入。
在苏州市,工资基数为劳动者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90%。
计算公式:
工伤津贴=工资基数×赔偿比例×工伤等级
举个例子:
小明在苏州一家工厂上班,工资基数为10000元,他因为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丧失30%,并被鉴定为二级工伤。
根据赔偿比例(85%)和工伤等级(二级),计算公式如下:
工伤津贴=10000 × 85% ×二级工伤津贴标准
具体的二级工伤津贴标准需要参照苏州市的相关规定进行查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个简化的计算示例,实际计算工伤津贴还要结合苏州市的具体政策和规定来确定。
每年的工伤津贴标准也可能会根据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化,因此具体的计算方式还需要参考最新的相关规定。
苏州单位工伤赔偿标准
我所知道的苏州单位工伤赔偿标准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苏州市工伤保险办法》,苏州单位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伤残赔偿金:
根据工伤程度不同,伤残赔偿金的标准也不同。
苏州市将伤残等级分为15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伤残至十五级伤残,其中一级伤残为最重度残疾,十五级伤残为轻度残疾。
伤残赔偿金根据被鉴定的伤残等级以及被保险人的岗位工资进行计算,最低不低于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
二、丧葬费:
苏州市规定,工伤致死的被保险人,其家属可以获得丧葬费。
丧葬费标准为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30倍。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苏州市对于工伤致死的被保险人,其家属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倍。
四、住院伙食补助金:
苏州市规定,工伤保险被保险人因工负伤住院治疗期间,可以获得每日160%的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上年度月平均
工资。
五、医疗费用:
被保险人因工负伤住院治疗期间,苏州市工伤保险可以报销其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60%,其中工伤鉴定后确定的自付部分,苏州市工伤保险还可以继续报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到的标准仅为我所了解到的苏州市的工伤赔偿标准,实际情况可能因具体案例和政策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准确的信息,建议您咨询相关职能部门或详细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2023年最新苏州工伤赔偿标准(1级至9级工伤赔偿规定)一:1. 2023年最新苏州工伤赔偿标准1.1 一级工伤赔偿规定- 1.1.1 医疗费- 1.1.2 丧葬费- 1.1.3 护理费- 1.1.4 工伤津贴- 1.1.5 伤残津贴- 1.1.6 厂伤年金- 1.1.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1.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 二级工伤赔偿规定- 1.2.1 医疗费- 1.2.2 丧葬费- 1.2.3 护理费- 1.2.5 伤残津贴- 1.2.6 厂伤年金- 1.2.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2.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3 三级工伤赔偿规定- 1.3.1 医疗费- 1.3.2 丧葬费- 1.3.3 护理费- 1.3.4 工伤津贴- 1.3.5 伤残津贴- 1.3.6 厂伤年金- 1.3.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3.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4 四级工伤赔偿规定- 1.4.1 医疗费- 1.4.2 丧葬费- 1.4.4 工伤津贴- 1.4.5 伤残津贴- 1.4.6 厂伤年金- 1.4.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4.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5 五级工伤赔偿规定- 1.5.1 医疗费- 1.5.2 丧葬费- 1.5.3 护理费- 1.5.4 工伤津贴- 1.5.5 伤残津贴- 1.5.6 厂伤年金- 1.5.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5.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6 六级工伤赔偿规定- 1.6.1 医疗费- 1.6.3 护理费- 1.6.4 工伤津贴- 1.6.5 伤残津贴- 1.6.6 厂伤年金- 1.6.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6.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7 七级工伤赔偿规定- 1.7.1 医疗费- 1.7.2 丧葬费- 1.7.3 护理费- 1.7.4 工伤津贴- 1.7.5 伤残津贴- 1.7.6 厂伤年金- 1.7.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7.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8 八级工伤赔偿规定- 1.8.2 丧葬费- 1.8.3 护理费- 1.8.4 工伤津贴- 1.8.5 伤残津贴- 1.8.6 厂伤年金- 1.8.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8.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9 九级工伤赔偿规定- 1.9.1 医疗费- 1.9.2 丧葬费- 1.9.3 护理费- 1.9.4 工伤津贴- 1.9.5 伤残津贴- 1.9.6 厂伤年金- 1.9.7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9.8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 附件- 附件一:苏州市工伤赔偿标准(2023年最新版)3. 法律名词及注释- 工伤津贴:指受工伤的劳动者自发生工伤之日起,停工留薪期满,不工作时给予的生活费。
江苏1-10级工伤及工亡保险待遇一览表(2023年度)表一:1-10级伤残工伤保险待遇待遇注:1、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根据苏人社函〔2022〕334、335号文件规定,2022年1月1日起,工伤保险待遇中的丧葬补助金及需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确定本人工资的所涉及的基数为8309元/月。
2、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下列标准执行:不足5年的,按照全额的80%支付;不足4年的,按照全额的60%支付;不足3年的,按照全额的40%支付;不足2年的,按照全额的20%支付;不足1年的,按照全额的10%支付,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除外。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5、参加工伤保险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如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全部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6、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40%。
表二:因工死亡工伤保险待遇。
江苏省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
江苏省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及标准
一、一般工伤
1、医疗费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住院伙食补助费(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单位支付)
3、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单位支付)
4、康复性治疗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辅助器具费(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6、工资福利(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一般不超过12月。
)(单位支付)
7、生活护理费(按月支付)
定残后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保障基金)
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②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40%
③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0%
二、造成残疾的
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24月本人工资
二级22月本人工资
三级20月本人工资
四级18月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本人工资90%
二级本人工资85%
三级本人工资80%
四级本人工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
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布的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计算,
五级的,每满一年发给 1.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六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2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 40%。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伤残等级和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分别发给 1-36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单位:个月
注: 20-30周岁含20周岁,不含30周岁,依此类推。
(注:用人单位破产、撤销、解散进行资产变现、土地处置和净资产分配时,按照标准的 120%发给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七级12个月本人工资
八级10个月本人工资
九级8个月本人工资
十级6个月本人工资
注: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布的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计算,
七级每满1年发1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八级每满1年发0.8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九级每满1年发0.4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十级每满1年发0.2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 40%。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伤残等级和解
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分别发给 1-36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单位:个月
注: 20-30周岁含20周岁,不含30周岁,依此类推。
(注:用人单位破产、撤销、解散进行资产变现、土地处置和净资产分配时,按照标准的 110%发给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领取:
(一)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
①配偶每月40%;
②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
③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④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注一: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3、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4、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5、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6、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7、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
(注二:应按月享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未成年子女一次性支付至18周岁。
配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和父母一次性支付至75周岁,最长不超过20年。
)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注: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死亡,一至四级伤残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按工亡对待。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