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26
大学毕业生就业程序一、派遣与改派(一)派遣派遣是指毕业生落实接收单位,学校为其出具就业报到证,并在其毕业后将其人事关系转入接收单位的就业形式。
其中对于接收单位,要求其能够具备接收毕业生的资格。
一般来说,要求用人单位能够解决毕业生的户口、档案问题(如果毕业生入学前户口未转入学校且落实的接收单位在其户口所在地,则不要求解决户口问题)。
毕业生派遣工作的程序如下:(1)学校对毕业生资格进行审查,制定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方案,上报教育厅审核。
(2)毕业生通过双选会、招聘会或其他途径,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双方协商一致,按下列程序办理相应手续:①毕业生认真完整填写就业协议书的个人栏目内容,并明确签署应聘意见。
②毕业生所在学院在协议书相关栏目内盖章(个人栏目内容未填不予盖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对上述栏目内容进行审核后,签字盖章。
③用人单位完整填写协议书的相关栏目内容,签署接收意见并加盖公章。
④由用人单位办理上级主管部门手续,并加盖公章。
⑤将签约完备的一份就业协议书交回就业指导中心。
(3)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协议书审核登记,编制派遣方案,上报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审批,办理派遣。
(4)毕业生持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并按时(就业报到时间为一个月,毕业生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到证上的单位报到备案,否则将会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到用人单位报到。
(二)改派改派是指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和主管部门核发报到证后,进行单位及地区调整的一种做法。
通俗地说,就是将派到原单位的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等人事关系重新派到新的用人单位或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
按照有关规定,调整改派应在毕业生自第一次派遣离校之日起的1年内进行,超过时间一般不予受理,因此,申请改派的毕业生应注意向学校提出申请的时间限制。
为维护就业方案的严肃性,保证签订协议后各方的权益,毕业生派遣后原则上不得改派。
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改派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就业,在毕业后一年内跨地市调整用人单位,由省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办理)。
大学毕业生就业步骤一、确立就业目标(九月)经过就业指导课、教授讲座、老师、就业指导中心、家长、网络、书籍、学长等多个渠道,明确毕业目标。
二、择业准备(十月)1、准备书面材料书面资料包含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简历、成绩单及多种证书、已发表文章、论文、取得结果等。
2、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并附有各系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书面意见推荐表格。
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书面材料,含有权威性和可靠性,需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楚、整齐。
3、撰写求职信求职信是针对特定用人单位写。
要集中突出个人特征和求职意向,书写要清楚、简明,态度要诚恳,用语要适当并能打动招聘人。
写好求职信是敲开择业大门关键步骤。
4、撰写简历简历是针对特定工作岗位写。
简历关键叙述求职者客观情况,浓缩大学生活精华部分,将相关经验、成绩、能力、性格等简明列举出来,以达成推介自己目标。
文字要写得简练精炼,切忌拖泥带水。
简历并没有固定格式,对于社会经历较少大学毕业生,通常包含个人基础资料、学历、社会工作、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所获荣誉、爱好爱好、专长等。
三、掌握就业政策(十月)经过国家相关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就业指导网,就业宣传栏,就业类报纸、报刊,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及学校实施意见,使择业行为理性化、规范化。
四、获取有效就业信息(十一月)其方法和渠道大致以下:1、国家主管部门、学校和含有条件多种人才中心组织举行供需见面会、招聘会、洽谈会等。
2、校内外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3、系老师提供信息。
4、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计划指导下,在学校许可择业范围内,毕业生能够采取:(1)直接到目标单位自荐;(2)寄发求职信;(3)请老师、同学、亲友帮助等方法联络单位。
5、经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获取社会需求信息。
6、经过就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社会需求。
五、参与学校就业指导服心举行就业系列讲座及就业咨询活动,学生可到就业指导中心宣传栏、咨询室查阅毕业生就业相关材料和信息,以掌握必需包含笔试、面试在内择业方法和技巧。
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四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并明确了相应的就业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的相关内容。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大学生就业政策包括就业优惠政策、创业扶持政策、职业培训政策等。
1. 就业优惠政策为了吸引企业招聘大学生,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
首先是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用。
对于招聘大学生的企业,政府可以减免一部分社会保险费用,并降低用工成本。
此外,政府还会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并提供相应的贷款支持。
这些优惠政策鼓励了企业大量招聘大学生,缓解了就业压力。
2. 创业扶持政策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
首先是提供创业资金。
政府设立了创业基金,大学生创业者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
其次是提供创业培训。
政府会组织创业培训班,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此外,政府还会给予创业者一定的税收优惠和市场准入便利,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
3. 职业培训政策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政府重视职业培训工作。
政府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班,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政府还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培训资源。
通过职业培训,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得到了提高,提高了就业率。
二、大学生就业程序大学生就业程序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遵循的步骤和程序。
大学生就业程序包括职业规划、信息获取、求职材料准备、面试与录用等环节。
1.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步。
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可以通过参加职业规划辅导和职业测评等方式,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2. 信息获取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及时获取就业信息。
可以通过关注招聘网站、参加招聘会、与企业代表交流等方式获取就业信息。
2024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
一、普遍就业服务
1. 政府负责提供就业相关信息和政策指导。
2. 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协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规划。
3. 学校和企业合作,举办就业招聘活动。
二、就业促进
1.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
2.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3. 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
三、就业信息公开
1. 学校公开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政策。
2. 学校与企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学生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四、就业保障
1. 学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2. 学校鼓励优秀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录、就业见习计划等就业保障项目。
五、就业监测和评估
1. 学校普遍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测,了解就业情况。
2. 学校评估就业培养方案的有效性,为调整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六、保障权益
1. 学校依法保护学生的择业自由权益,禁止就业歧视。
2.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适应职场环境。
【注意】以上内容为根据____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总结得出,具体2024年的就业工作条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最新动态。
就业程序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毕业生的手续办理程序,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很有帮助。
一、用人单位招聘程序通常包括确定用人需求、制定招聘方案、发布招聘信息、获得候选人、筛选候选人、候选人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等一系列环节。
(一)确定用人需求一般是具体的业务部门根据部门工作量和事业发展情况制定人员预算,把缺少的人数及岗位情况报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同业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招聘。
(二)制定招聘方案在招聘需求获批以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定招聘方式。
招聘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从单位内部调动,二是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发布招聘信息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渠道包括:单位自己的网站,高校就业网站,人才网站,教委毕业生就业网站,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招聘会。
也有的大公司有针对性地在部分高校进行校园招聘宣讲。
(四)收集求职简历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的同时,会告知毕业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方式提交个人简历。
现在为了工作方便大多数单位要求发送电子简历,但在招聘会等特定情况下也收取纸质简历。
(五)筛选候选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根据报名与需求情况确定下一步筛选流程,一般都采用面试或笔试的方式,很多单位二者都用,甚至反复好几次。
六)签约与毕业生接收用人单位经过各项考核后,与决定录用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在毕业生报到后办理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关系转递,完成正式接收。
二、毕业生就业程序(一)毕业生就业材料毕业生就业材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
1.毕业生推荐表。
它是以学校名义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表格,对用人单位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大部分用人单位把该表作为应聘的主要面试资料。
2.就业协议书。
其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它是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在本辖区内使用的格式协议书。
协议由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签字盖章生效。
其目的在于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为国家派遣提供依据。
就业相关手续办理教案一、毕业生毕业程序介绍1、认真填写就业协议书。
2、了解就业政策;3、收集就业信息;4、就业程序(1)收集信息(2)自我分析(3)确立目标(4)准备自荐材料(5)参加招聘会(投寄材料)(6)参加笔试(7)参加面试(8)签订协议(9)报到二、规范填写就业推荐表填写意义填写要求与求职信的区别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签约的一般程序为:毕业生领取协议书后,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工作待遇、劳保福利、违约责任等事宜后,双方盖章/签字确认,协议书即具有法律效力。
再由毕业生持该协议书到学校毕办盖章。
办理完毕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院各留一份,手续即算办理完毕,毕业生即可去单位就业。
三、签定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小常识(1)签订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企业双方签订的,而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签订的。
具体来说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签订者身份存在区别:签订协议书的一般是应届毕业生,而签订劳动合的可以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社会劳动者(3)效用和内容的区别:协议书是毕业派遣、签发报到证的重要依据,而劳动合同不具备此效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划进行派遣。
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四、派遣管理的主要内容报到证的作用:①到单位报到,并开始计算工龄。
②办理户口的迁移和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③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④变更单位或办理改派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