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尿结石的主要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羊体内尿液中的矿物质沉淀成为结石,引起尿路阻塞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 饮食因素:羊体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矿物质,在饮食不当的情况下,这些矿物质容易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另外,过多摄入草酸盐也会导致结石形成。
2. 环境因素:饮水、食物和生活环境受污染,尤其是含有硫酸盐、硝酸盐和铜等重金属的水源和饲料,都会增加结石发生的风险。
3. 饮水不足:饮水不足可能导致羊体内尿液的浓缩,使得矿物质更容易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4. 遗传因素:有些品种的羊更容易发生结石症,这可能与其遗传相关。
二、临床表现1.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结石堵塞尿道,导致尿液排泄不畅。
2. 尿血: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尿血。
3. 腰痛、腹痛、肾区疼痛:结石位于肾脏或输尿管部位时,可能引起这些症状。
4. 发热、食欲不振:疼痛和不适可能导致发热,同时也影响食欲。
三、治疗1. 药物治疗:使用解痉、利尿、镇痛等药物缓解症状,促进结石排出。
2. 输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促进尿液排出,减轻结石对尿路的阻塞。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影响羊的健康和生命的情况,可进行手术切除结石。
四、预防措施预防羊尿结石症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合理饮食:羊的饲料应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同时应适当添加盐、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保证羊体内营养均衡。
2. 饮水清洁:羊应该喝清洁、无污染的饮用水,避免直接饮用山沟水或河水等。
4. 生活环境清洁:保持羊舍清洁卫生,避免尿石和粪便堆积。
总之,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极易复发,因此需要加强对食物、饮水和生活环境的管理和控制,及时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发生。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指在羊体内形成结石的一种疾病,常见于肾脏和膀胱。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1. 饮水水质不合标准:水中含有过多的草酸、硝酸盐、磷酸盐等物质,会增加尿液中结晶形成的几率。
2. 饲料不合理:饲料中钠、钙、镁、磷的比例失衡,羊体内某些矿物质沉积过多,导致结石形成。
3. 营养过剩: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尿素,增加了尿液中结晶物质的含量。
4. 羊只个体差异:不同品种、品系和个体之间的抵抗力和代谢差异,影响结石的形成。
5. 环境因素:环境湿度、温度等也会对羊只尿液的稀稠度和结晶物质的沉积有一定影响。
二、临床表现羊尿结石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 尿量减少:患羊排尿频率减少,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有尿闭的症状。
2. 尿液改变:尿液呈黄色、浑浊,有异味,有时可见结晶物质或血尿,pH值明显偏高或偏低。
3. 食欲不振:患羊食欲减退,拒食或少食。
4. 腹部不适:患羊腹部胀满,腹痛,腹部有压痛感。
5. 呼吸困难:严重病例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常伴有迅速消瘦。
三、治疗针对羊尿结石症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1. 药物治疗:可使用利尿剂和碱化尿液药物,如呋塞米、醋酸钠等来增加尿液排出和调节尿液pH值。
2.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尿路阻塞严重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或引流,以缓解尿液排出问题。
3. 改善饮食:合理调整羊只的饲料组成,增加饮水量,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4. 积极治疗并防治合并症:饮钙酸化剂预防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四、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羊尿结石症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饮水水质检测:保证饮水的质量,避免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如草酸盐、硝酸盐等。
2. 合理饲料配制:根据羊只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各种矿物质的平衡摄入。
3. 规范添加剂使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避免添加过量的钙、镁和磷等物质。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羊类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和预防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措施。
病因分析:1. 饮水不足:羊类如果长时间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容易形成结石。
2. 消化不良:羊类消化系统功能异常,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导致尿液中的草酸、磷酸钙等物质堆积,最终形成结石。
3. 饲料中矿物质含量异常:饲料中矿物质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羊体内的矿物质平衡紊乱,引发尿结石的形成。
4. 疾病感染:羊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时,炎症刺激容易引发结石形成。
临床表现:1. 尿频尿急:羊出现频繁排尿的情况。
2. 尿道刺激症状:羊蹭屁股或尾巴,尿道口红肿或有排泄物堵塞。
3. 行为改变:羊活动减少,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4. 尿色异常:尿液颜色变浅或变深,可能伴有尿液中带血或异味。
5. 尿石排出:尿石较大时会导致尿道堵塞,羊出现无法排尿的紧急情况。
治疗:1. 药物治疗:针对羊尿结石症病因,使用药物分解结石或降低结石形成。
2.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严重症状的羊,可进行手术切除结石。
3. 尿液导管:使用导管排除尿道堵塞,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4. 辅助治疗:结合适当的营养补充,调整饲料中的矿物质含量,帮助羊恢复身体健康。
预防措施:1. 提供充足的饮水:保证羊类每天摄入足够的水量,促进尿液稀释,减少结石的形成。
2. 合理饲喂:根据羊类的饲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避免饲料中矿物质含量过高或过低。
3. 疫苗接种:定期给羊类注射疫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4. 清洁环境:定期清理羊舍、换草料等,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羊类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科学合理饲喂、定期检查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减少羊尿结石症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有结石的羊,及时治疗和规范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指羊体内出现结石,主要是由于尿液中溶解度超过饱和度而导致尿液中的物质沉淀形成结石。
羊尿结石症不仅会导致羊只的生产性能下降,还会造成羊只不适甚至死亡。
对于羊尿结石症应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问题羊只在饲料中摄入大量磷酸盐和草酸盐等物质,过量的这些物质在体内会与钙结合,形成结石。
2. 水质问题水质中的一些成分也会引起羊只发生结石,特别是含有较高硫酸盐的水质。
3. 饲养管理不当长期限制饲养或羊只饲养环境干燥,会导致羊只体内尿液浓缩,易造成结石形成。
4. 生理因素一些羊只由于遗传或者特殊体质原因,容易发生尿液中的物质沉淀形成结石。
以上几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羊尿结石症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护和干预。
二、临床表现1. 频繁踱步患有尿路结石的羊只会频繁踱步,因为尿路受阻,造成排尿困难。
2. 食欲下降患病的羊只会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由于身体不适,导致羊只食欲不振。
3. 腰腹部抚摸时有疼痛感疼痛感是尿路结石的一个典型表现,尤其在腰腹部可以明显感觉到。
4. 尿液改变患病的羊只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血尿或者尿液颜色变浑浊的现象。
5. 体重下降由于尿液排出不畅,患病的羊只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以上几种临床表现是比较典型的羊尿结石症的症状,一旦发现羊只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尽快进行干预治疗。
三、治疗对于患有羊尿结石症的羊只,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药物治疗可以对患有羊尿结石症的羊只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溶石剂溶解结石,促进结石的排出。
2.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羊,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清除尿路结石。
3. 营养调整对于患病的羊只,需要进行相应的饲料和营养调整,增强免疫力,促进恢复。
四、预防措施1. 饲料管理合理控制饲料中磷酸盐和草酸盐等物质的摄入量,同时加强对饲料的管理。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它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给患者和关心羊群健康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是由于羊体内的尿液中出现了结晶物质,最终形成结石。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饮水不洁净: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水会增加尿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容易形成结晶。
2. 饮水不足:羊长期缺乏充足的饮水,尿液中的有害溶质会过度浓缩,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
3. 饲料问题:不合理的饲料搭配、不良的饲养管理会导致羊的身体内代谢产物增加,从而促进尿液中结晶物质的形成。
4. 其他影响因素:羊的年龄、品种、性别、季节和地域等因素,也会影响尿液的成分,从而导致结石的形成。
二、临床表现羊尿结石症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疲倦无力:患病的羊常常表现出无精打采、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出现站立步行困难的情况。
2. 尿液改变:羊的尿液颜色会出现异常,一般呈现混浊、黄色或者深黄色,甚至带有血丝。
3. 频繁排尿:患病的羊会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排尿量增加,但尿量很少。
4. 不同程度的腰部或腹部不适:患病的羊可能会出现腹部或腰部的隐隐作痛,甚至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
5.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患病的羊因为身体不适,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
三、治疗针对羊尿结石症的治疗,应综合考虑病情轻重、病因、治疗方法等因素,综合施治。
一般来说,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使用一些药物来达到溶解结石、排出结石的目的。
这需要在兽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还可以给羊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帮助促进结石的排出。
2.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羊,或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将结石从羊的体内取出。
3. 营养支持:在治疗的需要给予羊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羊尿结石病怎么有效防治羊尿结石病系尿路中盐类结晶析出所形成的凝结物,嵌入泌尿道而引起尿道发炎,排尿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发生于成年羊,尤其是种公羊,无季节性。
一、病因1、高钙、低磷和富硅、富磷的饲料长期饲喂高蛋白、高热能、高磷的精饲料,特别是谷类、高粱、麸皮等,含磷高,缺乏钙,易造成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尿结石。
长期饲喂豆饼的羊,极易形成磷酸盐尿结石。
2、饮水缺乏尿石的形成与机体脱水有关。
因此,饮水不足是尿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天气炎热,饮水不足,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使尿中盐类浓度增高,促使尿石的形成。
3、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尿路上皮组织角化,促进尿石形成。
特别是长期饲喂未经加工的棉籽饼,导致结石的形成。
4、感染因素肾和尿路感染,使尿中有炎性产物积聚,成为变成结石的核心。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周期性尿液潴留,大量应用磺胺类药物等均可促进尿石的形成二、尿结石发病机理1、尿石的核心物质这是形成尿石的基质,多为黏液、凝血块、脱落的上皮细胞、坏死组织碎片、红细胞、微生物、纤维蛋白和砂石颗粒等,均可作为尿石的核心物质,促使尿结石的形成。
2、尿中溶质的沉淀当预防尿中溶质沉淀的保护性胶体被破坏时,尿中大量矿物质盐类结晶发生沉淀,成为尿结石的实体,一般盐类结晶有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草酸盐和尿酸盐。
它们以核心物质为基础,环绕、逐渐沉积形成结石。
3、导致尿石的因素尿液中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可成为尿结石形成的诱因。
如尿液的pH 值改变,可影响一些盐类的溶解度。
尿液潴留或浓稠,因其中尿素分解产生氨,致使尿变为碱性,形成碳酸钙,磷酸铵和磷酸铵镁等沉淀。
酸性尿也容易促使尿酸盐尿石的形成。
尿中的柠檬酸盐的含量下降,易发生钙盐的沉淀,形成尿石。
总之,尿石形成的条件是,有结石核心物质的存在,尿中保护性胶体环境的破坏,尿中盐类结晶不断析出并沉积。
目前一般认为,尿石形成于肾脏,随尿液转移至膀胱,并在膀胱增大体积,常在输尿管和尿道形成阻塞。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羊类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它通常是由于羊体内尿酸和钙的沉积过多,形成结晶体而引起的。
这种结石危害羊体健康,影响羊的生产性能。
因此,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疗羊尿结石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因分析1. 饲料不良。
饲料中缺乏钠、钾、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吃太多精瘦草等营养不良的饲料,都可能导致羊尿结石症的发生。
2. 温度、湿度、气温和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羊的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羊体内钙、尿酸平衡的失调。
同时,机体内有机酸含量的增加,也会促进结石形成。
3. 饮水不足或水质不良。
羊喜欢喝含钙较多的水,在饮水不足的情况下,羊通常会饮用含有较多尿素、酸性物质的水,这些物质会加速羊体内钙、尿酸代谢的失调,导致结石形成。
4. 遗传因素。
有一些羊品种天生容易患上尿结石症,如美国萨非羊、德国蓝头绵羊等。
因此,选购和养殖时应特别注意。
二、临床表现1. 小便不畅,排尿困难。
这是尿结石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发生腰部和腿部异常活动。
尿结石症会引起肌肉紧张、关节不稳定和疼痛,造成羊的不正常行为。
3. 羊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等症状。
4. 引起疼痛,表现为呻吟、哀鸣,不肯站起来甚至有时候出现站不起来的情况。
5. 羊产生不寻常的味道,通常伴有化学气味。
三、治疗和预防措施1. 提供均衡的饲料和水。
加强对羊饲料和水质的营养监管,确保羊的钙、磷、钠、钾等矿物质的平衡摄入。
2.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移除饲料和床屑以便更换,减少水分含量。
3. 注重羊的湿度和温度。
羊舍内应保持干燥适度,而不是过于湿润,温度上不能过度寒冷或太热。
4. 给出足够的饮水。
在羊圈中提供 sufficient 量的清洁饮用水,这是羊健康的关键之一。
5. 选购、注重细节。
选购适合的羊品种,同时保持良好的消毒和卫生环境。
6. 服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如尿酸铵或草酸草酸铵可溶解结石,羊尿结石直径小于2mm 时将体内石头消失掉,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药物的合理给予和洁净消毒的环境条件。
羊尿结石病的病因是什么羊尿结石病治疗方法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常有成年种公羊出现厌食,尿频等现象,甚至无法排尿,这是典型的尿结石症状。
本文介绍羊尿结石病的病因是什么,以及羊尿结石病的治疗方法,供参考。
一、羊尿结石病的病因是什么1.长期饲喂高蛋白、高热能、高磷的精饲料,特别是谷类、高粱、麸皮等,含磷高,缺乏钙,易造成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尿结石。
2.长期饲喂萝卜、颗粒饲料等块根饲料。
3.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特别是长期饲喂未经加工的棉籽饼,导致结石的形成。
4.饮水中含镁、盐类较多,导致结石形成。
同时饮水不足,造成尿液浓缩,导致结晶浓度过高而发生结石。
5.肾和尿路感染,使尿中有炎性产物积聚,成为变成结石的核心。
二、羊尿结石病的典型症状尿结石形成于肾和膀胱,但阻塞常发生于尿道,膀胱结石在不影响排尿时,不显示症状,尿道结石多发生在公羊龟头部和“s”状曲部。
如果结石不完全阻塞尿道,则可见排尿时间延长,尿频,尿量减少,呈断续或滴状流出,有时有尿排出。
如果结石完全阻塞,尿道则仅见排尿动作而不见尿液的排出,出现腹痛。
羊出现厌食,尿频,滴尿,后肢屈曲叉开,拱背卷腹,频频举尾,尿道外触诊疼痛。
诊断诊断时,观察临床症状,出现尿频、无尿、腹痛等现象,取尿液与显微镜观察,可见有脓细胞,肾上皮组织或血液。
三、羊尿结石病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发现及时、症状较轻的,饲喂大量饮水和液体饲料,同时投服利尿药及消炎药物(青霉素、链霉素、乌洛托品等)。
此法治疗简单,对于轻症羊只可以使用,有时膀胱刺穿也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完全阻塞尿道的羊只,可进行手术治疗。
限制饮水,对膨大的膀胱进行穿刺,排出尿液,同时肌注阿托品3毫克一6毫克,使尿道肌松弛,减轻疼痛,然后在相应的结石位置采用手术疗法,切开尿道取出结石。
3、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是病羊能否康复的关键,要饲喂液体饲料,并注射利尿药及抗菌消炎药物,加强术后治疗。
肉羊尿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出现尿结石之后由于尿液在膀胱当中大量蓄积会引发尿路和膀胱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造成排尿困难。
尿结石在反刍类动物群体当中发生流行率较高,其中肉羊养殖领域发病率极高,特别是在公羊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生率。
由于尿结石形成的部位或者堵塞的部位不同,将结石划分为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三种,该种疾病很少会引发肉羊死亡,但是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发现时间过晚,治疗不及时也会因病情加重而导致肉羊死亡。
一、发病原因1、饲草料因素正常情况下,日粮当中的钙磷比例应该控制在2:1,最低不能够低于1:1。
但是很多养殖户为了盲目追求高产,饲料当中添加很多富含磷元素的谷物类原料,使得羊尿液当中的磷元素含量严重超标。
此外,舍饲养殖模式之下,很多养殖户为了快速增加肉羊的产肉性能,会添加过多的精饲料。
肉羊机体多余的磷元素只能够从尿液当中排出,而不是随着唾液分泌进入到消化道,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磷酸盐结石的出现。
有些养殖户经常采用优质的牧草投喂羊群,尤其是在豆类牧草或者三叶类牧草投喂过程中,由于牧草当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磷元素含量较少,与饲料当中的草酸相互结合之后,很容易形成草酸钙,最终沉积在泌尿系统,特别是沉积在尿道当中,极易形成草酸钙结石。
造成尿路结石的起源是黏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某些富含雌激素或者促生长剂的饲料会增加尿液当中黏蛋白的浓度,当投喂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颗粒饲料之后,会使得粘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包裹作用形成了相应的包囊,沉积在尿道当中不断的钙化,最终形成了结石。
另外维生素A摄入不足,造成膀胱上皮细胞大量脱落,细胞进入尿道当中也会通过一系列的包囊化处理,形成包囊沉积在尿道周边,最终通过不断的钙化形成结石。
2、饮水因素肉羊养殖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做到科学饮水,也是造成尿路结石的一个主要原因。
很多养殖户不注重饮用水的清洁,经常会使用一些污水或者矿物质含量超标的饮用水。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引起羊的不适和疼痛。
本文将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分析1. 饮水不洁:羊在饮水过程中,如果饮水不干净或者被污染,容易引起结石症的发生。
特别是一些含有过多钙、镁的水质,会增加结石的形成机会。
2. 饲料问题:长期饲养在饲料中含有过多的磷、钙,以及缺乏维生素C和D的饲料会增加羊发生结石症的风险。
3. 疾病因素:羊体内一些特定疾病,比如泌尿系统感染、尿液排泄障碍等都可能导致结石症的产生。
4. 饲养管理不当:过于单一的饲养方式,缺乏运动,长期处于不洁卫生的环境中等,都会增加羊发生结石症的概率。
二、临床表现1. 恶心和呕吐:羊发生了结石症后,由于腹部不适,容易导致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2. 尿频或尿急:结石的存在会导致羊尿液排泄不畅,引起尿频或者尿急的症状。
3. 下腹疼痛:羊在发生结石症后,由于尿液排泄受阻,会引起下腹疼痛的不适感。
4. 尿液异常:羊患上结石症后,尿液通常会呈现混浊或者含有血尿等异常现象。
5. 精神状态异常:羊在患有结石症的时候,会表现出食欲下降、消瘦、精神不佳和活动减少的症状。
三、治疗对于羊患上结石症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缓解疼痛和恢复健康。
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来帮助羊排出结石,缓解尿液排泄不畅的状况。
2. 手术治疗:在严重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清除羊体内的结石,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3. 营养调理: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羊的营养调理,提高抵抗力,促进康复。
四、预防措施1. 饮水管理:保证羊的饮水干净卫生,防止水质污染,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摄入。
2. 饲料管理:合理搭配饲料,控制磷、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和D的供应。
3. 疾病预防:加强对羊的日常检查和防疫工作,及时预防和治疗羊体内的相关疾病。
4. 环境卫生:保持羊圈的干净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防止细菌的侵入和滋生。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羊的饮食习惯和生理特点,容易导致尿结石的形成。
本文将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介绍。
一、病因分析:1. 饲养管理不当:羊在饲养过程中,如给予过多的高蛋白、低钙的饲料,或者长时间喂养富硫、富硝酸盐或富镁盐的食物,容易导致尿液中某些成分的浓度过高,从而形成尿结石。
2. 饮水不足:由于饮水不足,尿液浓缩,这使得尿液中的矿物质容易超过可溶解的范围,形成结晶,最终形成结石。
3. 饮食营养不均衡:羊的饮食过多偏向于纤维素,缺乏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容易导致酸碱平衡紊乱,进而引发尿结石的形成。
二、临床表现:1. 尿频、尿急、尿痛:患羊表现尿频,尿急,排尿时伴有剧痛。
2. 尿血:尿石刺激尿道粘膜,导致尿血,尿液呈现红色或棕色。
3. 尿道梗阻:当结石阻塞尿道时,使尿液排出困难,甚至无法排尿。
4. 患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毛色无光泽,甚至发生体重减轻等情况。
三、治疗措施:对于羊尿结石症的治疗,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 导尿:对于尿道梗阻的患羊,需要进行导尿操作,解除尿液滞留,缓解症状。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消炎药等,可帮助患羊排尿、消炎,缓解症状。
3. 手术治疗:对于尿道梗阻或其他严重病症的羊,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结石取出,恢复尿液正常流动。
四、预防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饲料应适量,营养均衡,不过多追求高蛋白、低钙的饲喂方式,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2. 提供充足的饮水: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保证羊的水分摄入,防止尿液浓缩。
3. 饲料添加剂:在羊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钙、磷等矿物质,保持酸碱平衡,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
4. 定期检查:定期对羊进行体检,注意观察尿液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问题。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主要与饮食管理不当、饮水不足、营养不均衡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频、尿血、尿道梗阻等症状。
治疗措施包括导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羊尿结石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尿结石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引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羊尿结石病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羊尿结石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1.饲料、饲草因素。
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是主要致病因素。
一般来说,钙、磷的比例应维持2∶1,不低于1∶1。
而谷物的钙、磷比例为1∶4~1∶6,因而日粮谷物比例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到尿中。
羊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当饲喂偏精料型日粮时,由于精料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粗饲料就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使体内较多的磷随唾液进入消化道随粪排出体外),这样一来更多的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容易导致磷酸盐结石产生。
2.饮水量。
饮水量不足时,尿的浓度增高,尿液中矿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发生尿结石的危险因素。
3.阉割。
由于尿道的长度和直径的原因,尿结石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
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到阴茎和尿道的发育,尿道直径小,容易出现结石阻塞。
4.限食饲养。
如果不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而采用每天饲喂1~2次,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尿的浓度,存在形成结石的风险。
5.遗传性。
结石的发生也有遗传性因素。
易患病体质个体也可能发生尿结石。
1.调节钙、磷比例。
饲料中钙、磷比例要达到2∶1,镁的含量少于%,这可降低磷和镁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更多的磷、镁随粪排出,而不是随尿排出体外。
饲喂以谷物为主的饲料时,要适量添加钙。
为了预防钙结石的生成,公羊应主要喂给禾本科干草,同时,不能喂给大量的谷物。
多使用长茎饲草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使更多的磷随粪排出体外。
2.增加饮水量。
预防山羊尿道结石的最重要手段是增加其饮水量。
新鲜、干净的水会增加羊的饮水饮欲,从而增加饮水量;夏季使用凉水和冬季使用温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多设饮水点并经常更换饮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增加盐的喂量可促使饮水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建议盐的用量为日采食干物质量的3%~5%或日粮的4%,直接混合到饲料中即可,但不应加入水中,以免影响口感。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鲜明,治疗方法也较为成熟。
下面将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病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饮食不正常: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草酸盐或草酸,长期通过食物摄入,容易在尿液中沉积产生结石。
2. 喂养管理不当:喂养过多的高糖、高蛋白饲料,不合理的饮水量以及过度肥胖等都可能导致尿液成分的改变,从而促使结石的形成。
3. 基因遗传:一些羊的尿液对结晶有特殊亲和性,容易形成结石。
4. 环境因素:环境湿度大、温度低,羊的饮水量少,尿液浓缩度增加,也易于形成结石。
二、临床表现羊尿结石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少尿或无尿:结石阻塞输尿管,导致小便减少甚至无尿。
2. 小便不畅或痛苦:由于结石刺激尿道或导致尿液通畅度下降,羊在排尿时会出现痛苦的表情,且排尿时间较长。
3. 体重减轻:由于患病的羊食欲减退,摄入量减少,导致体重下降。
4. 伴随其他症状:如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发热等。
三、治疗方法羊尿结石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应用抗生素、利尿剂、解痉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结石较大、阻塞严重的病例,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结石取出或破碎。
3. 营养调理:饲喂低草酸盐的饲料,限制高蛋白和高糖饲料的摄入,适量增加饮水量,以改善尿液组成,预防结石的形成。
四、预防措施针对羊尿结石症的预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合理饲喂:合理选择饲料,降低饲料中草酸盐和草酸的含量,避免过度喂养高糖和高蛋白的饲料。
2. 管理饮水:确保羊有足够的清洁饮水,尤其在环境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要提供温水以增加摄水量。
3. 环境改善:保持羊舍的干燥清洁,减少湿度,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降低结石的发生率。
4. 定期检查:对羊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注意观察其尿液的情况,早期发现症状有助于及时治疗。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羊的健康和生产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羊尿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同时它的临床表现也是多样化的。
本文将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因分析羊尿结石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善:羊长期食用过高蛋白的日粮,特别是含有大量粗蛋白质的浓缩饲料,饮水量不足以及饮水不洁净等情况都会增加羊患上尿结石的风险。
2. 饮水质量:水质中高硬度、高氟、高镁、高三价铁等物质会导致结石形成。
3. 患病羊种:因为羊的遗传因素,有些羊更容易患上尿结石症。
4. 环境因素: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会诱发羊尿结石症,因此需要注意对饲养环境进行合理调控。
5. 其他原因:如感染、内分泌异常、运动不足等情况也是导致羊患上尿结石症的原因之一。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羊患上尿结石症的风险,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综合调控这些因素,减少羊患上尿结石症的可能性。
二、临床表现羊尿结石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频、排尿困难、尿中带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在病情进展到严重阶段时,羊还会出现脓尿、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在羊患上尿结石症后,需要及时对羊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要忽视这些症状。
三、治疗对于羊患上尿结石症后,应当尽快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应用利尿剂、消炎药、盐酸甲基苄啶等药物,帮助羊排出结石,缓解症状。
2. 手术治疗: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尿路造影、结石碎石术、导尿术等。
3. 营养调理:给羊提供高质量的饲料,确保羊的正常生活,增强免疫力,增加身体抵抗力。
以上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羊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应用,有效缓解羊尿结石症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在进行治疗的还需要加强对饲养管理的注意,预防羊患上尿结石症。
四、预防措施预防羊尿结石症需要做好饲养管理,确保羊的生活环境卫生,合理搭配饲料,防止疾病的发生。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
羊尿结石症是由于饲料、水源中过量的钙、磷负荷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导致羊体内的
尿酸、草酸等产物过多,在排泄时结晶形成结石所引起的疾病。
常见于羊的肾、膀胱、输
尿管等部位,严重影响羊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临床表现:
1. 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早期症状;
2. 腰腹部部位疼痛、抽搐、排尿异常,如排尿困难、尿量减少、血尿等;
3. 慢性病例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消瘦、生长迟缓等自我感觉。
治疗:
1. 给羊用药,如利尿剂、解石剂、缓解肾脏炎症的抗生素等;
2. 将结石切开取出。
但是手术操作难度大,风险较高。
3. 注重饲养和预防。
加强饲料管理,如饲料控制、选择低磷高钙的饲料,饮水清洁、稀释,适当投放酸剂,保持环境卫生等,最终达到防止结石形成。
预防措施
1. 限制饲料中磷和尿氮含量,加重羊对钙、镁无机盐和钠盐的摄取,同时饲料应具
有一定的粗纤维。
2. 保证饮水清洁,高浓度尿液不要长时间滞留在羊体内。
3. 增加活动量和日照时间,促进羊群的生物节律。
4. 保持环境卫生,为羊提供一个清洁、干燥、舒适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污染源的
存在。
5. 定期检查体重、羊粪和水质,及时发现有问题及早处理。
综上所述,羊尿结石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消除病
因和减少症状的发生,因此,要根据病情和繁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提高
预防和治疗效果,从而保持羊群的健康和增强繁殖场的经济效益。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饮水不足、环境脏乱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对羊尿结石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一、病因分析1. 饲养管理不当:羊若饲养在粪便滞留、空气不流通、环境不清洁的存栏中,尿液容易受到污染,长期摄入脏物,容易形成结晶体。
2. 营养不良:草地或饲料缺乏必需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会使尿液成分失调,盐类和杂质含量过高,易形成结石。
3. 饮水不足:不足的饮水量会加快尿液浓度,增加尿结石的形成风险。
4. 喂食过度浓缩饲料:喂食过度浓缩饲料,促进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使尿液酸化,使结晶部位的钙离子沉积,形成尿结石的基础条件。
二、临床表现1. 疼痛:羊在排尿时,由于结石在排出体外时刺激尿道,容易引起尿道疼痛。
2. 异常排尿行为:羊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淋漓不尽等症状。
3. 尿液异味:羊的尿液中会散发一种难闻的恶臭气味。
4. 食欲下降:羊的食欲会受到影响,胃口不佳,影响生长发育。
三、治疗1. 输液治疗:使用温水冲洗尿道,让结石从尿道排出,避免尿道疼痛的发生。
2. 药物治疗:应用泻药、镇痛、抗炎等药物。
同时,还可以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使结石顺利排出。
3. 外科手术:针对尿结石较大或在膀胱中移动困难的情况,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避免对羊的肾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四、预防措施1. 饲养管理要做好:随时清理垃圾堆积、及时换草、干净饮水等,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2. 合理饲料供应:饲料应当做到合理供应,摄入足够的水分、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防止尿液成分失衡。
4. 引进良种:尽量引进品种高、抵抗力强的羊种,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羊尿结石症,应该加强对饲养管理的重视,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
如果出现了羊尿结石症的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发展。
同时,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也应该加强预防,减少病情的发生。
羊尿结石症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羊尿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羊体内尿液中的某些物质超过了饱和度,形成结晶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会形成结石。
结石的形成会对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羊尿结石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养殖户来说非常重要。
一、病因分析1. 饮水及饲料成分不合理羊在饮水和饲料中摄入大量的氧化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磷、钾、钙等,超出了体内的代谢能力,易形成结石。
2. 运动量不足长期饲养在圈舍内无法进行有效的运动,导致尿液排泄不畅,易形成尿液积聚,增加结石的形成几率。
3. 生活环境不良圈舍环境潮湿、通风不良、饲料不新鲜等因素都会影响羊的尿液排泄和代谢,从而增加羊尿结石症的发生率。
4. 牛羊混养如果牛和羊混养,牛的排泄物中的一些物质容易混入羊的饲料中,导致尿液中的成分过多,增加了形成结石的可能性。
二、临床表现羊患上尿结石症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表现:1. 尿液改变羊的尿液量减少,颜色或浑浊或淡黄,有时还带血尿。
2. 饮水量增加由于尿液中毒素增加,羊会感到口渴,出现饮水量明显增加的情况。
3. 活动不适羊因为尿结石症可能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或僵硬,行走时缓慢,甚至拒绝进食等症状。
4. 病情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尿结石症会导致羊的精神状态不佳,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
三、治疗方法1. 清除结石如果羊确诊为尿结石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采用特殊的药物溶解结石,排出体外。
2. 药物治疗对于患有轻度尿结石症的羊,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帮助消除结石,减轻羊的痛苦。
3. 营养调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羊进行营养调理,增强免疫力,加快康复速度。
4. 术后护理手术治疗后,需要对羊进行良好的术后护理,包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等。
四、预防措施1. 合理饮水和饲料要避免因为饮水和饲料中摄入过多的无机物质导致尿液成分不平衡,形成结石。
2. 加大运动量适当增加羊的运动量,促进尿液的排泄,减少尿液中物质的积累,降低结石发生的几率。
羊尿结石病怎么有用防治羊尿结石病系尿路中盐类结晶析出所形成的凝聚物,嵌入泌尿道而引起尿道发炎,排尿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本病多产生于成年羊,尤其是种公羊,无季候性.一.病因1.高钙.低磷和富硅.富磷的饲料长期饲喂高蛋白.高热能.高磷的精饲料,特殊是谷类.高粱.麸皮等,含磷高,缺少钙,易造成钙磷比例掉调,造成尿结石.长期饲喂豆饼的羊,极易形成磷酸盐尿结石.2.饮水缺少尿石的形成与机体脱水有关.是以,饮水缺少是尿石形成的重要身分,如气象寒冷,饮水缺少,机体消失不合程度的脱水,使尿中盐类浓度增高,促使尿石的形成.3、饲估中缺少维生素A可导致尿路上皮组织角化,促进尿石形成.特殊是长期饲喂未经加工的棉籽饼,导致结石的形成.4、沾染身分肾和尿路沾染,使尿中有炎性产品积累,成为变成结石的焦点.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周期性尿液潴留,大量运用磺胺类药物等均可促进尿石的形成二.尿结石发病机理1.尿石的焦点物资这是形成尿石的基质,多为黏液.凝血块.脱落的上皮细胞.坏逝世组织碎片.红细胞.微生物.纤维蛋白和砂石颗粒等,均可作为尿石的焦点物资,促使尿结石的形成.2.尿中溶质的沉淀当预防尿中溶质沉淀的呵护性胶体被损坏时,尿中大量矿物资盐类结晶产生沉淀,成为尿结石的实体,一般盐类结晶有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草酸盐和尿酸盐.它们以焦点物资为基本,围绕.逐渐沉积形成结石.3.导致尿石的身分尿液中的理化性质产生转变,可成为尿结石形成的诱因.如尿液的pH 值转变,可影响一些盐类的消融度.尿液潴留或浓稠,因个中尿素分化产生氨,致使尿变成碱性,形成碳酸钙,磷酸铵和磷酸铵镁等沉淀.酸性尿也轻易促使尿酸盐尿石的形成.尿中的柠檬酸盐的含量降低,易产生钙盐的沉淀,形成尿石.总之,尿石形成的前提是,有结石焦点物资的消失,尿中呵护性胶体情况的损坏,尿中盐类结晶不竭析出并沉积.今朝一般以为,尿石形成于肾脏,随尿液转移至膀胱,并在膀胱增大体积,常在输尿管和尿道形成壅塞.尿石形成后,于壅塞部位刺激尿路黏膜,引起黏膜毁伤.炎症.出血,并使局部的迟钝性增高,因为刺激,尿路腻滑肌消失痉挛性压缩,因而病畜产生腹痛,频尿和尿痛现象.当结石壅塞尿路时,则消失尿闭,腹痛尤为明显,甚至可产生尿毒症和膀胱决裂三.症状尿结石病畜重要表示为:1、刺激症状病畜排尿艰苦,一再作排尿姿态,叉腿,拱背,缩腹,举尾,阴户抽动,努责,嘶鸣,线状或点滴状排出混有脓汁和血凝决的红色尿液.2.壅塞症状当结石壅塞尿路时,病畜排出的尿流变细或无尿排出而产生尿潴留.因壅塞部位和壅塞程度不合,其临床症状也有必定差别.结石位于肾盂时,多呈肾盂炎症状,有血尿.壅塞轻微时,有肾盂积水,病畜肾区苦楚悲伤,运步强拘,步态重要.当结石移行至输尿管并产生壅塞时,病畜腹痛激烈.直肠内触诊,可触摸到其壅塞部的近肾端的输尿管明显重要并且膨胀.膀胱结石时,可消失苦楚悲伤性尿频,排尿时病畜呻吟,腹壁抽缩.尿道结石,当尿道不完整壅塞时,病畜排尿苦楚且排尿时光延伸,尿液呈滴状或线状流出,有时有血尿.当尿道完整被壅塞时,则消失尿闭或肾性腹痛现象,病羊一再举尾,屡作排尿动作但无尿排出.尿路探诊可触及尿石地点部位,尿道外部触诊,病畜有苦楚悲伤感.直肠内触诊时,膀胱内尿液充满,体积增大.若长期尿闭,可引起尿毒症或产生膀胱决裂.在结石未引起刺激和壅塞感化时,常不浮现任何临床症状.四、尿结石病理变更可在肾盂.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内发明结石,其大小不一,数目不等,有时附着黏膜上.壅塞部黏膜见有毁伤,炎症,出血甚至溃疡.当尿道决裂时,其四周组织出血和坏逝世,并且皮下组织被尿液浸润.在膀胱决裂的病例中,腹腔充满尿液.病程及预后:轻微的肾结石或继发尿毒症或膀胱决裂,预后不良;尿路结石,清除积石,合适治疗,预后优越.五.尿结石诊断非完整壅塞性尿结石可能与肾盂炎或膀胱炎相混杂,只有经由过程直肠触诊进行辨别.尿道探诊不但可以肯定是否有结石,还可判明尿石部位.还应重视饲料组成成分的查询拜访,分解断定做出确诊.六.尿结石治疗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清除结石,掌握沾染,对症治疗.经常运用下列办法和药物.1、中医药治疗中医称尿路结石为“砂石淋”.依据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病久者肾虚并统筹扶正的原则,一般多用排石汤(石苇汤)加减:海金沙.鸡内金.石苇.海浮石.滑石.瞿麦.扁蓄.车前子.泽泻.生白术等.2、水冲洗导尿管消毒,涂擦润滑剂,迟缓拔出尿道或膀胱,注入消毒液体,重复冲洗.实用于粉末状或沙粒状尿石.3、尿道肌肉松懈剂当尿结石轻微时可运用 2.5%的氯丙嗪溶液肌肉打针,羊2~4ml.4、手术治疗5.尿石壅塞在膀胱或尿道的病例,可实行手术切开,将尿石掏出.对草酸盐尿石的病畜,运用硫酸阿托品或硫酸镁内服.对有磷酸盐尿结石的病畜,运用稀盐酸进行冲洗治疗获得优越的治疗后果.七.尿结石预防1.地区性尿结石应查清动物的饲料.饮水和尿石成分,找出尿石形成的原因,合理调配饲料,使饲估中的钙磷比例保持在 1.2:1 或者 1.5:1 的程度.并留意饲喂维生素A丰硕的饲料.2、磁化饮水六畜饮水经由过程磁化后,pH 值升高,消融才能加强,不但能预防尿石的形成,并且能使尿石松散破裂而排出.水磁化后放入水槽中,经由 1h,让病畜自由饮水.3.器官炎症对六畜泌尿器官炎症性疾病应实时治疗,以免消失尿潴留. 4、豢养方法日常平凡应恰当增喂多汁饲料或增长饮水,以稀释尿液,削减对泌尿器官的刺激,并保持尿中胶体与晶体的均衡.5.药物预防在肥育犊牛和羔羊的日粮中参加小苏打对尿石的发病有必定的预防感化,同样,在饲估中填补氯化铵,对预防磷酸盐结石有令人满足的后果.。
羊尿结石治疗方法
1、尿结石的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有 :
一是羊饮用水水质硬度大
二是发病羔羊日常补充鲜牛奶的量大,或者草料营养造成羔羊饮水量不足。
三是运动场地小,羊运动缺乏。
四是公羊容易发病。
五是泌尿系统炎症。
2、尿结石的症状
发病羊最初表示为食欲减退,后肢屈曲叉开,强烈怒责,频繁做排尿姿势,排尿时间延长,尿频,滴尿,尿量减少,呈断续或滴状流出。
病羊叫声无力,触摸羊腹部耻骨前沿膀胱部位,可以摸到膀胱膨大,外部尿道触诊可发现结石。
1、调整日粮组成调整日粮结构,减少青贮的饲喂量,增加优质青干草饲喂量。
饲料中碳酸氢钠添加量由 1% 增加到 2% ,保证微量元素的平衡。
2、保证充分的饮水补饲的精料中添加食盐,保证羊食盐的日摄入量不低于 6 克,促使其饮水,提高羔羊的饮水量。
3、增加运动
4、尿结石的治疗
法一:手术治疗,简单的方法就是采取物理粉碎法,介于结石较小的情况下,直接捏碎,这也是效率最高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方法二:1 沿肛门下方至尿道口的方向用 0.1% 高锰酸钾热敷,每天三次,每次 15分钟以上。
2 饮水中加入 2-- 3% 碳酸氢钠,日饮 2 -
3 次。
3、肌注阿托品 4 -6mg/天。
羊尿结石的主要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尿结石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引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
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而肾盂结石、膀胧结石较少见。
种公羊和阉羊及舍饲育肥羔羊易于发生,母羊较少发生。
尿结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磷酸盐结石,钙结石,硅酸盐结石。
其成因是不同的。
羊尿结石的主要致病因素1、饲料、饲草因素: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
一般来说,钙、磷的比例应维持2:1,至少不低于1:1。
如果我们的日粮属于偏精料型日粮,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知道,谷物含有非正常的钙、磷比例,为1:4到1:6,因而日粮谷物比例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到尿中。
这首先是因为过多的磷进入羊体内。
更为重要的是反刍动物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
当我们饲喂偏精料型日粮时,由于精料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粗饲料就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使体内较多的磷随唾液进入消化道随粪排出体外),这样一来更多的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导致尿的磷酸盐结石产生。
在丰茂生长的三叶草牧地放牧的绵羊易于出现碳酸钙和草酸钙尿结石,这是因为这种牧草含有较高的钙,但磷的含量较低,而草酸含量却高。
草酸与钙的结合就生成不易吸收的钙,并使尿呈碱性,导致发展成钙结石。
在北美发现主要采食紫花苜蓿的山羊也出现尿结石。
大量采食甜菜的上部也会形成草酸钙结石。
粘蛋白是形成结石的母体(前体)。
饲粮中的雌激素物质或生长促进剂(己烯雌酚或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豆科植物)会增加尿的粘蛋白浓度,从而生成结石。
超过维持和生长需要的过多蛋白质会使肥育羔羊形成结石。
颗粒饲料也会增加尿中的粘蛋白浓度粘多糖与身体的迅速生长有关,通常也与结石的形成有关。
当饲喂某些饲料,如棉籽饼、西非高梁,会导致粘多糖的增加。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膀胱的上皮细胞脱落,从而作为结石的母体(或前体),最终形成结石。
2、饮水量:饮水量不足时,使尿的浓度增高,尿的矿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发生尿结石的危险因素。
3、阉割:由于尿道的长度和直径的原因,尿结石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
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到阴茎和尿道的发育。
早龄阉割的阉羊,因其尿道直径小,因而容易出现结石阻塞。
4、限食饲养:如果不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而采用每天饲喂1-2次,这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了尿的浓度,就存在形成结石的风险。
5、遗传性:遗传性也可能对于结石的发生有影响。
有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偏向于使磷在尿中的排出增加。
易患病体质个体也可能发生尿结石。
羊尿结石的预防措施:1、钙、磷比例要达到2:1,镁的含量少于0.2%,这可降低磷和镁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更多的磷、镁随粪排出,而不是随尿排出体外。
谷物是高磷低钙饲料,如果要饲喂则要添加钙。
为了预防钙结石的生成,公羊应主要喂给禾本科干草。
公羊也不能喂给大量的谷物,因为这会导致磷酸盐结石的产生。
总之要使钙、磷比例平衡是很重要的。
长茎饲草会增加唾液的分泌,使更多的磷随粪排出体外。
2、增加饮水量。
预防山羊尿道结石的最重要手段是增加它的饮水量。
新鲜、干净的水会增加羊的饮水量,从而降低尿中矿物质的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
夏季的凉水和冬季的温水能增加饮水量。
多设饮水点和经常更换饮水也能增加饮水量。
增加盐的喂量可促使饮水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
这也能预防磷与粘蛋白母体的粘合,从而防止形成鸟粪石(一种含水的磷酸盐矿物)。
建议盐的用量为日采食干物质量的3-5%或日粮的4%。
将盐直接混合到饲料中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但食盐不应加入水中,因为羔羊可能认为味道不好,导致饮水更少。
3、调整尿的PH值。
食草动物的尿通常PH值偏高。
而酸性尿却有助于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的溶解。
鸟粪石、磷酸钙和碳酸钙在酸性尿中的溶解度要比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高得多(草酸钙的溶解不受尿PH值的影响),因而使用尿的酸化剂是有益的。
氯化铵的作用是降低尿的PH值,使尿更偏向酸性,从而达到溶解尿结石的目的。
添加氯化铵添加剂对于鸟粪石的溶解是最有用的。
氯化铵对于碳酸钙和硅酸盐结石的溶解也是有用的。
其添加量为干物质的1%或总饲粮的0.5%。
也可采用每只每公斤体重40毫克用量。
对于30公斤的羔羊可每只每天给予7-10克。
不能将糖蜜作为促使山羊饮水更多的方法或者作为掩盖氯化铵气味的方法,因为它含有很多的钾,会降低氯化铵的效果。
但添加食糖是可以的。
长期喂给氯化铵的不利后果是会导致母羊骨骼的矿物质含量降低。
4、早龄阉割是出现尿道结石的一种危险因素。
如果可能的话,避免在3月龄前进行阉割。
5、自由采食是首选的饲喂方式。
因为每天饲喂1-2次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了尿的浓度。
6、补充维生素A:它可以减少膀胱上皮细胞的脱落,而上皮细胞正是形成尿石的母体(或称前体)。
附录“羊病学”书(李勇、王明成、李银燕等著)中有关尿结石内容:尿结石(石淋)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弓}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
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而肾盂结石、膀胧结石较少见。
种公羊多发。
临床以排尿障碍,肾区疼痛为特征。
病因:根据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该病常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溶解于尿液中的草酸盐、碳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等,在凝结物周围沉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石,结石的核心可能发现上皮细胞、凝血块、脓汁等有机物。
二是由尿路炎症引起的尿储留或尿闭,可促进结石形成。
三是饲料和饮水中含钙、镁盐类较多,饲喂大量的甜菜块根及渣粕,饲料中麸皮比例较高等,常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四是种公羊患肾炎、膀肤炎、尿道炎时,不可忽视尿结石的形成。
临床症状:尿结石常因发生的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
尿道结石常因结石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尿道,引起尿闭、尿痛、尿频时,才被人们发现。
病羊排尿努责,痛苦咩叫,尿中混有血液。
尿道结石可致膀耽破裂。
膀胱结石在不影响排尿时,无临床症状,常在死后剖检时,才发现肾盂处有大量的结石。
肾盂内较小的结石,可进人输尿管,使之扩张,使羊发生病痛症状。
显微镜检查尿液,可见有浓细胞、肾盂上皮、沙粒或血液。
当尿闭时,常可发生尿毒症。
对发生尿液少或尿闭以及患有肾炎、膀胧炎、尿道炎病史的公羊,不应排除有发生尿结石的可能。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尿液沉渣的检查。
防治:注意尿道、膀胧、肾脏炎症的治疗。
控制谷物、麸皮、甜菜块根的饲喂量,饮用水要清洁。
药物治疗一般无效果。
对种公羊,在尿道结石时可施行尿道切开术,摘出结石。
由于肾盂和膀胧中的小块结石可随尿液落人尿道,而形成尿道阻塞,所以在施行肾盂及膀胧结石摘出术时,对预后要慎重。
尿结石是指在肾盂、输尿管、尿道内生成或存留以碳酸钙、磷酸盐为主的盐类结晶,使羊排尿困难,并由结石引起的泌尿器宫发生炎症的疾病。
该病以尿道结石多见,而肾盂结石、膀胧结石较少见。
尿结石有磷酸盐结石、钙结石、硅酸盐结石三种类型。
种公羊和阉羊及舍饲育肥羔羊易于发生,母羊较少发生。
育肥羊群在舍饲条件下,尿结石症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一)发病原因1.饲料、饲草因素。
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是主要致病因素。
一般来说,钙、磷的比例应维持2∶1,不低于1∶1。
而谷物的钙、磷比例为1∶4~1∶6,因而日粮谷物比例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大量的磷进入到尿中。
羊的唾液含有丰富的磷,当饲喂偏精料型日粮时,由于精料不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粗饲料就能促进唾液的大量分泌,使体内较多的磷随唾液进入消化道随粪排出体外),这样一来更多的未能随唾液分泌的磷就只能从尿中排出,容易导致磷酸盐结石产生。
在长势好的三叶草牧地放牧的绵羊易出现碳酸钙和草酸钙尿结石,这是因为这种牧草含有较高的钙,但磷的含量较低,而草酸含量却高。
草酸与钙的结合就生成不易吸收的钙,并使尿呈碱性,导致发展成钙结石。
有些采食紫花苜蓿为主的山羊也会出现尿结石。
大量采食甜菜的上部也会形成草酸钙结石。
粘蛋白是形成结石的母体(前体),尿中粘蛋白浓度增加,也会形成尿结石。
饲粮中的雌激素物质或生长促进剂(己烯雌酚或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豆科植物)、超过维持和生长需要的过多蛋白质,以及颗粒饲料均会增加尿中的粘蛋白浓度。
粘多糖通常也与结石的形成有关。
饲喂棉籽饼、西非高梁等,会导致粘多糖的增加。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膀胱的上皮细胞脱落,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
2.饮水量。
饮水量不足时,尿的浓度增高,尿液中矿物质处于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发生尿结石的危险因素。
3.阉割。
由于尿道的长度和直径的原因,尿结石更多的是在公羊出现。
早龄阉割导致有关性激素缺乏,影响到阴茎和尿道的发育,尿道直径小,容易出现结石阻塞。
4.限食饲养。
如果不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而采用每天饲喂1~2次,会引起饲喂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的排出暂时性减少,从而增加尿的浓度,存在形成结石的风险。
5.遗传性。
结石的发生也有遗传性因素。
易患病体质个体也可能发生尿结石。
(二)羊尿结石的预防措施1.调节钙、磷比例。
饲料中钙、磷比例要达到2∶1,镁的含量少于0.2%,这可降低磷和镁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更多的磷、镁随粪排出,而不是随尿排出体外。
饲喂以谷物为主的饲料时,要适量添加钙。
为了预防钙结石的生成,公羊应主要喂给禾本科干草,同时,不能喂给大量的谷物。
多使用长茎饲草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使更多的磷随粪排出体外。
2.增加饮水量。
预防山羊尿道结石的最重要手段是增加其饮水量。
新鲜、干净的水会增加羊的饮水饮欲,从而增加饮水量;夏季使用凉水和冬季使用温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多设饮水点并经常更换饮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增加盐的喂量可促使饮水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建议盐的用量为日采食干物质量的3%~5%或日粮的4%,直接混合到饲料中即可,但不应加入水中,以免影响口感。
3.调整尿的pH值。
食草动物的尿通常pH值偏高,偏碱性。
不利于鸟粪石、磷酸钙和碳酸钙结石的溶解,因而使用酸化剂对防止结石的发生是有益的。
氯化铵的作用是降低尿的pH值,使尿更偏向酸性,从而达到溶解尿结石的目的。
其添加量为干物质的1%或总饲粮的0.5%。
也可采用每千克体重40毫克用量。
对于体重30千克的羔羊可每只每天给予7~10克。
可以添加食糖来促使山羊饮水或掩盖氯化铵气味,但不能使用糖蜜,糖蜜含钾量高,会降低氯化铵的效果。
氯化铵不宜长期饲喂。
除此之外,尽量避免在羔羊3月龄前进行阉割;首选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增加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