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课堂-地球上的水1
- 格式:pptx
- 大小:17.71 MB
- 文档页数:6
大班科学《地球上的水》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知道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地球上的水分布及作用。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地球上的水分布及作用的理解。
2. 幼儿如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地球上的水分布图、水的作用图片等。
2. 教具:水杯、水壶等。
3.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水分布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的存在形式。
2. 讲解:教师讲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3. 互动: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水的知识。
4. 实践: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如关紧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等。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水的知识,并尝试运用到生活中。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地球上的水分布图2. 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地球上的水分布,了解各种水体的重要性。
3. 活动准备:地球仪、水分布图、各类水体图片等。
4. 活动过程:a. 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上的水分布。
b. 教师讲解各种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的特点和作用。
c.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各类水体的了解。
d.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水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七、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水的重要性2.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实物等。
4. 活动过程:a.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地球上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循环过程、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存在形式,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的循环过程。
重点:水的存在形式、保护水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水循环图、水样瓶、节水宣传画。
学具:彩笔、画纸、水杯、滴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上的水体,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水有哪些存在形式?(2)教师讲解水的存在形式,如:液态、固态、气态。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水循环图,讲解水循环过程。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水循环的意义?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水样瓶,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存在形式。
(2)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六、板书设计1. 地球上的水存在形式:液态、固态、气态水循环过程:蒸发、降水、流动、渗透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节水宣传画。
答案:幼儿自创,体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主题。
2. 课后实践:与家长一起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制定节水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地球上的水,培养了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节水小能手、水资源保护宣传等,进一步巩固幼儿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视觉吸引力;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