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1914-1989)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16
名词解释(来自人大精品课程网站)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自由民权运动:1874——1889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主要要求开设国会、减轻地税和修订条约。
重要代表人物是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大隈重信等人。
在政府的残酷镇压和分化瓦解下,最后以失败结束。
自由民权运动在日本首次向国民推广了民权和革命思想,并促使法定地价和买卖地价完全分开。
巴尔干战争:欧洲现代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称之为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
1912年10月,巴尔干半岛民族国家由于土耳其拒绝其民族独立要求,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国与土耳其交战,战争的结果是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封建统治,土耳其丧失了除色雷斯以及伊斯坦布尔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地。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土耳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为另一方,在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挑唆下,于1913年6月开战。
战争的结果是保加利亚失败,丧失其在马其顿以及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至此战争结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巴尔干半岛的国际紧张局势,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为激烈。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志士普林齐普刺杀。
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拒绝。
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
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
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
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
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协约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帝国主义争夺中,1893年,为了抵御并对抗德奥同盟国集团,夺取更大的欧洲战略优势地位,沙皇俄国与法国缔结条约,结成俄法同盟。
(完整版)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1566-1581尼德兰革命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17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6-1794。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1794法国热月政变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海地宣布独立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1830法国七月革命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美国内战1864第一国际成立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1871普法战争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1871.3-5巴黎公社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1889第二国际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俄国十月革命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9.3.1朝鲜三一运动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建立1919.1-6巴黎和会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1922.12苏联成立1925.10洛迦诺会议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8.9慕尼黑会议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6法国投降1940秋不列颠之战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1941.6苏德战争爆发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秋大西洋宪章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1942莫斯科保卫战1942.6中途岛战役1942.7-1943。
九上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15-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资助,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大陆。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启蒙运动核心思想是“自由”“平等”,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7月4日,是美国国庆日。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1900年美美国生产电话机85万部,美国成为世界上电话最为普及的国家。
1904年德法英同盟形成1905年德以德国为核心的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形成。
——>《同盟条约》——>法西斯轴心国形成。
1905年德德国投降1907年德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形成。
1911年美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科学的基础。
1913年美工业产品已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比英法德日四国的总量还多,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1913年德德国成为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帝国主义强国。
1914年美“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设立。
1917年3月二月革命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1917年11月7日(俄历11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3月俄首都迁至莫斯科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918——1922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18——1933年德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德魏玛共和国——共和制1919年德国民会议在魏玛召开,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当选为总统,会议制定并通过魏玛宪法。
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新经济政策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上台1922年底苏联成立列宁逝世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经济大危机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苏联完成农业集体化,毕加索《格尔尼卡》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940年4、5月德军进攻欧洲西部1941年6月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诺曼底登陆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4月苏联对柏林发动总攻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1947年3月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1947年8月实行“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建立以色列建立,“马歇尔”计划,第一次中东战争北约建立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斯大林逝世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匈牙利事件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20世纪60年代初—1973年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非洲独立年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1968年苏联出兵占领捷克尼克松上台战略收缩1979年12月苏占领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戈尔巴乔夫上台1989年苏从阿富汗撤军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1991年8月19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1991年底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7年—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3—6月科索沃战争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袭20世纪70年代英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保守党女领袖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一)通史类: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李植枬等主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当代分册),湖南出版社19903、李植枬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上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7、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8、帕尔默《20世纪历史辞典》社科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0、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2、方连庆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二)理论类:1、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6、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7、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9、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介绍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介绍近现代历史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对世界各国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现代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时期。
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具规模的冲突之一。
它涉及了包括欧洲大陆和殖民地在内的全球范围。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摧毁了很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
同时,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重塑了欧洲和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为二战埋下了伏笔。
2. 俄国革命(1917年)俄国革命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它废除了沙皇制度,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场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俄罗斯国内外的政治格局,对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和政治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十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也被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它标志着十月革命胜利,即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的政权夺取。
这场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革命运动带来了启示,成为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4. 纳粹德国崛起(1933年)纳粹德国崛起是指纳粹党在1933年取得政权,并由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统治。
纳粹德国实施了极端种族主义和专制主义政权,并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5.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破坏性的冲突之一,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几乎所有大国。
大战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摧毁了灾难性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并引发了各种政治和社会变革。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经历了巨大的重塑。
6. 赖比瑞亚革命(1949年)赖比瑞亚革命是中南美洲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标志着哥斯达黎加获得了长期稳定和民主。
这场革命对中南美洲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革命。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时间跨度是三年:一战(1914)和十月革命(1917)。
狭义上讲: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
广义上讲: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所以现代史开端是二十世纪初,而不是十九世纪初。
1。
中外近现代史大事对照年表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14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逐渐形成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新航路开拓〔世界近代史揭开序幕〕1583年利玛窦抵达广东,开始传教一、17世纪中——19世纪中,资本主义初步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时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根底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康熙帝创始盛世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1804年拿破仑称帝公布?拿破仑法典?1840——1919年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39年林那么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二、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开展,扩展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产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年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垄断资本、资本全球扩张1882年德意奥三国缔结同盟1883—19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兴中会成立1895—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清末新政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1913年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开始四、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1919年—1927年〔五四、建党、国民革命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五、1919——1929年,凡——华体系形成,战后资本主义稳定开展时期1919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921年华盛顿会议新经济政策推行中共成立〔一大〕1922年苏联成立中共二大1923 中共三大1924 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1925 五卅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夭折2、1927年—1937年〔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28年宁汉合流东北易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六、1929——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各种矛盾激化1930—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五次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淞沪抗战1933年希特勒上台罗斯福新政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会议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193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3、〔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形成“七·七〞事变“二战〞在亚洲拉开序幕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方案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八·一三〞事变淞沪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慕尼黑会议正面战场四大会战?论持久战?发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拓1939年?苏德互不进犯条约?德国突袭波兰欧战爆发1940年法国败降不列颠空战开始百团大战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二战〞扩大汪伪政府建立皖南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中共采取一系列稳固解放区的措施1942年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结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形成1943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投降日本投降结合国成立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获得成功八、1945——1991年二战后雅尔塔体制形成,美苏冷战4、〔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中共七大重庆会谈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及重点进攻1947年美国宣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方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947年国共大决战〔三大战役〕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经互会成立渡江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德、东德成立蒋介石逃往台湾中国现代史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煤钢共同体条约? 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 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道路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全国一届人大召开1955年万隆会议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社会主义建立的探究时期〔1957——1966年〕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五年方案超额完成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总道路等三面红旗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柏林墙建立党中央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5年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的3、文革时期〔1966——1976年〕1966年文革开始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结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中日建交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越战完毕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完毕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等地试办“经济特区〞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中英?结合声明?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根本道路1989年东欧剧变中苏关系正常化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九、1991年——至今冷战完毕一超数强新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汪辜会谈〞1995年世贸组织开始正式运作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参加“世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历史世界著名历史事件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它们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法国大革命(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现代欧洲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它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和民主政治的兴起。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公民平等和人民主权的原则。
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动荡,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也是现代战争的开端。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它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推动了一系列社会和政治变革,对二战爆发起到了重要的导火索作用。
3. 十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的最后一幕,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一个以工人和农民为基础的共产主义政权。
十月革命对于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励了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争取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和破坏力的战争,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场战争造成了包括犹太人大屠杀在内的各种人权惨剧,同时也导致了原子弹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本质和人类的未来。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调整,新的超级大国崛起,冷战的格局形成。
5. 柏林墙的倒塌(1989年)柏林墙是东西德分割的象征,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象征。
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东德和西德的统一,以及冷战的结束。
柏林墙的倒塌不仅象征着德国的统一,也象征着世界的变化,国际关系由对抗走向合作,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6. 九一一袭击事件(2001年)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一。
初中历史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整理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整理世界现代史是指从16世纪以后至今的历史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段时期内,人类历经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对世界现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整理。
1.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大量杰出的艺术家、思想家和发明家,他们对欧洲的文化和知识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的标志性事件包括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的崛起、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创作以及人文主义的兴起。
2. 宗教改革(16世纪)宗教改革是指一系列对天主教教义的批判和改革运动。
最重要的宗教改革者是德国的马丁·路德,他公开质疑教会的做法,并提出了新的信仰理念。
这一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转折点,导致了新的教派的兴起,例如新教。
宗教改革改变了欧洲的宗教和政治格局,并对今天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之一。
这场战争是清朝与日本帝国间的战争,日本以强大的军力击败了落后的中国军队。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的军事和经济衰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4.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全球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重新定义了世界政治格局。
这场战争结束了多个帝国的统治,为新的国家和政治体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埋下了二战的种子。
5. 十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事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使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关注。
同时,十月革命还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 柏林会议(1884年至1885年)柏林会议是欧洲列强对非洲进行瓜分和殖民化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近代世界历史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对单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对全球产生了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通过回顾这些重要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世界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
本文将介绍几个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以帮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摧毁了欧洲的经济与基础设施,为世界格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此次战争主要由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与竞争引发,包括军备竞赛、民族主义的高涨以及殖民地争夺等因素。
此次战争结束后,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协议应运而生,试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
二、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以列宁为首的革命者夺取了政权,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全民教育、工人自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十月革命不仅对俄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纳粹德国兴起(1933年)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上台,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的法西斯独裁者。
纳粹政权的建立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和毁灭性的战争之一。
纳粹德国的兴起和战争期间发生的大屠杀事件,如犹太人大屠杀,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也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四、冷战的兴起(1947-1991)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逐渐升级,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形成冷战态势。
冷战导致了世界的两极格局,西方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达到了顶峰。
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国际政治版图重新洗牌。
五、柏林墙的倒塌(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是冷战的象征之一,标志着东欧剧变的开始。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破坏,德国重新统一。
中国及世界近现代历史事件时间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结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向西方开放。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标志着德国统一。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签署《巴黎和约》,西班牙割让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俄国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被动摇,日本崛起为亚洲强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开了近代世界的大幕。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1919年: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中国东北,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开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全球范围内的战争蔓延。
1945年: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国际秩序进入新的阶段。
1947年:印巴分治,英属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是冷战期间的重要冲突之一。
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提出了对斯大林的批评,标志着苏联的“去斯大林化”运动。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标志着美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961年:柏林墙建成,标志着冷战中东西德的分裂。
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取代了台湾。
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东西德重新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1997年:香港回归,英国将香港交还给中国。
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引发了全球反恐战争。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展示了实力。
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英国决定退出欧盟。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全球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这次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
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占压倒优势。
2.《凡尔赛和约》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开幕。
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3.《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9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
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3万人;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1922年确定。
4.《讷依和约》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
确认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关于南多布罗加给罗马尼亚的条款;将马其顿的部分地区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保失去爱琴海出海口;陆军减至2万人;保同意赔款4.45亿美元,于37年内偿付。
5.《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6月4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
匈牙利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王国;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陆军限为3.5万人;赔款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
世界現代史(1914-1989)一、指定教科書Grenville, J.A.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enlarged ed.,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二、授課方式、規則、考察辦法1.講授、討論2.課前發予授課大綱3.期中考(20%)、期末考(30%)、讀書報告(30%)、課堂討論與課堂出席(20%)4.課堂規則:勤出席、維持課堂秩序、避免製造噪音、不作弊、不抄襲,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踴躍發問。
5.課業輔導時間:每週一8:00-10:00,並開放預約時間。
三、課堂議題1.短暫的二十世紀?轉型的世紀?--導論2.巴黎和會與現代趨勢之發展3.第一次大戰後民主之發展--英、法、美、其他小國4.戰後極權政治之發展--蘇、義、德5.社會福利國與大眾文化之發展6.經濟恐慌與國際危機7.第二次世界大戰8.戰後之國際情勢9.戰爭之社會、經濟與文化影響10.冷戰與超級強國之發展11.歐洲之復興與獨立認同之掙扎12.第三世界之興起與挑戰13.後冷戰時期14.新世紀新議題四、參考書目1.王曾才,《世界現代史》,臺北:三民,1992,2冊。
2.Hobsbawm, Eric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臺北:麥田,1996,2冊。
3.王曾才,《西洋現代史》,臺北:正中,1986。
4.李邁先,《西洋現代史》,臺北:三民,1995。
5.Robert Paxton著,劉京建譯,《西洋現代史》(台北:五南,1990,2冊)6.Robert Paxton著,王曾才等人翻譯,《二十世紀歐洲史》,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黎明出版,1984。
7.蔡東杰著,《西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2001。
8.愛德溫〃何伊特(Edwin P. Hoyt)著,李宛容譯,《墨索里尼的帝國:法西斯主義的興亡》(Mussolini’s Empir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ascist Vision),台北:麥田,1995。
9.Albrecht-Carrie, Rene, A diplomatic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the Congress ofVienna,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3.10.Ambrosius, Gerold, A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Europ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11.Blecourt, Willem de, Ronald Hutton, and Jean La Fontaine, Witchcraft andMagic in Europe: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99. 12.Brooker, Paul, Twentieth-Century Dictatorship: The Ideological One-PartyState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5.13.Browder, Rober P. and Alexander F. Kerensky, ed. The Russian ProvisionalGovernment.14.Fischer, Conan, the Rise of the Nazis, 2nd. e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15.Hayes, Paul, ed. Themes in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1890-1945, London:Routledge, 1995 (D 395/ H29)16.Hoffmann, Stanley, The European Sisyphus: Essays on Europe, 1964-1994.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5.17.Howard, Michael, and Wm. Roger Louis,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8.Kershaw, Ian, The ‘Hitler Myth’: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Third Reich,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1987.19.Kindleberger, Charles Poo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fore, Laurence, The Long Fus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s of World WarI,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 1971.21.Lloyd, T.O.,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95, 2nd. ed.,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6.22.Lloyd, T.O., Empire, Welfare State, Europe: English History, 1906-1992, 4th ed.,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23.MacArthur, Brian, ed. The Penguin Book of Twentieth-Century Speeches.London: Penguin Books, 1993.24.Mommsen, Hans; trans. By Philip O’Connor, From Weimar to Auschwitz,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1991 (DD240/M567?1992)25.Morgan, Kenneth O., ed.,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ain, 2nd. e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26.Palmer, R. R., and Joel Colton,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9th ed. NewYork: Knopf, 2001.27.Paxton, Robert O.,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Harcourt, 1975.28.Pollard, Sidney, ed., Wealth & Poverty: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29.Roberts, J. M., Europe, 1880-1945,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198930.Robers, J. M., Europe, 1880-1945, 2nd. ed. . London: Longman, 199231.Sontag, Raymond J., A Broken World, 1919-1939. London: Harper, 1973.32.Sternhell, Zeev, The Birth of Fascist Ideology: from Cultural Rebellion toPolitical Revolu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33.Wiener, Philip P., ed.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York: CharlesScribner’s Sons, 1974, 5 vols.34.Williamson, Philip, National Crisis and National Government: British Politics,the Economy and Empire, 1926-193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35.Wright, Gordon, and Arthur Mejia, Jr., An Age of Controversy: DiscussionProblems in Twentieth Century European History, New York: Dodd, Mead,1963.36.Wrigley, Chris, ed. Challenges of Labour. London: Routledge, 1993.本學期所用參考書目世界現代史一、授課教材、方式、規則、考察辦法首先是教科書的問題,我不打算以強制方式指定哪一本,因為市面上至少有三本教科書,都相當優秀,內容也條理清晰、簡單易瞭。
這三本是王曾才教授著的《世界現代史》(台北:三民,1992,2冊)和《西洋現代史》(台北:正中,1986),以及李邁先教授著的《西洋現代史》(台北:三民,1995)。
你們可以任擇一本予以精讀,作為課堂的基本教材,也可以分組閱讀,再互相交換意見。
事實上,這門課的基本內容、史實敘述也都不脫這三本書的範疇。
另外還有幾本翻譯本,也不錯。
例如,最近相當暢銷的《極端年代》(由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鄭明萱翻譯,台北麥田書局出版)。
這本書史觀深入,相當有見解,但是個人色彩也稍嫌濃厚一點。
而且,若是基本史實發展、人物認識不足的話,唸起來相當辛苦,也容易被誤導。
所以建議你們在讀完上述的基本教材後,再詳讀這本書。
我個人則是相當欣賞這本書,也頗有同感。
此外,五南書局也出了幾本翻譯作品,有空時也可以拿來看看。
例如,劉京建譯的《西洋現代史》(原作者為Robert Paxton),這也是美國大學較流行的一本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