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申请表.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5
医者父母心--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教授郭水龙;朱圣韬【摘要】张澍田,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64年6月生于山东聊城。
1980年入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同时还担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委、《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曾获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专业和研究方向是消化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癌前疾病癌变的分子机制、干预措施及早诊、早治。
如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晚期肿瘤的支架置入,肝硬化出血的结扎和硬化、溃疡病出血的内镜下止血,胆结石的内镜下取石,胰腺炎的内镜治疗等。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384-386)【作者】郭水龙;朱圣韬【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编者按】张澍田,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64年6月生于山东聊城。
1980年入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同时还担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委、《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曾获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文章编号:1005-2194(2009)12-1080-03呕血黑便诊治的临床思维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上海电子信箱:duo w uzou @hot m ai.l co m邹多武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志码:A邹多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曾赴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附属皇家阿德雷德医院留学。
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 学组委员。
5中华消化杂志6及5中华消化内镜杂志6编委。
提要:呕血、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
其病因分为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是上消化道内镜。
本文就呕血、黑便的临床诊治做一综述。
关键词:呕血;黑便C li n ical th ink i ngs on th e d i agnosis and treat m ent of hae m atem esis and m elaena . ZOUD ou -wu.D e p ar t m ent of Gastroenterology,Changhai H osp it al ,Second M ilitary M edical Un i vers it y,Shangha i 200433,Ch i naSumm ary :H aema te m esis and me laena are the most com-m on symp t om s o f upper gastro i ntesti nal b l eeding .A ccordi ng to the e ti o l ogy o f upper gastro i ntesti na l b l eedi ng it is class ified as va ricea l upper gastro intestina l b l eeding and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 i ntesti nal bleed i ng.T he m ajor d i agnostic me t hod is endos -copy .T he c linical d i agnos i s and m anag e m ent of H ae m a te m esis and m elaena is rev i ew ed i n th i s pape r .K eyword s :haem ate m esis ;m e l aena呕血、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有黑便,但不一定呕血,呕血与出血的速度、出血量以及部位有关,一般来说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可只有黑便,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
胃食管反流不治可能癌变治疗费用很便宜*导读:相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这个名词知者甚寡,但这并不是说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新型疾病,沙卫红教授认为,之前胃食管反流病的稀有并不是发病少,而是因为诊断方法落后,导致确诊病例比较少。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有胃病,想想也是,至少我身边就有好几位。
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带来的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
超负荷的工作,不定时的饮食,频繁的应酬让城市人群的胃不堪重负,胃食管反流病即是其中一种典型表征。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沙卫红主任表示,依据广州人的生活节奏以及饮食习惯(爱吃夜宵,偏好肥腻食物)预估,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至少可达一成,也就是10个人当中即有一个患病。
但与之相反的是,它的认知率、就诊率和治疗率都很低。
她提醒大家,胃食管反流病长期不治有癌变的可能,当烧心反流经常发生并影响到生活质量的时候,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中山大学内科学博士,美国德州大学医学分部消化内科专业博士后,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尤其擅长于酸相关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肝硬化、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胃肠电生理、超声胃镜、小肠镜检查操作,内镜下球囊扩张、支架放置、胆总管取石、套扎及注射止血、息肉切除等各种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发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关于胃食管反流病,有这样两个数据: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5.77%,而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患病率则高达16.98%。
沙教授表示,这个数据是基本可信的。
她进一步补充道:在农村不发达地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相对较较低,而在城市,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繁重的精神压力、糟糕的饮食生活习惯,患病率远高于农村。
2024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解读要点(附图表)我国炎症性肠病(IBD)的患病率逐年增长,流行病学上表现为南方和沿海地区> 北方和西部,克罗恩病(CD)> 溃疡性结肠炎(UC),且IBD 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2023 年更新的《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专家发起,宁波诺丁汉GRADE 中心提供方法学指导。
指南主要制定人之一吴开春教授对要点进行了解读,现总结如下。
主要变化有:1新加入「治疗目标」的章节。
近年随着「达标治疗」的理念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接受,治疗目标也在指南中得到了体现。
2更新较多药物治疗内容。
2018年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在IBD 中的治疗研究有很大的进展。
3临床中的重症、复杂或疑难的内容列为单独章节。
如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SUC)、并发肛周及瘘管、围手术期治疗。
4强调了疾病的维持治疗和管理,并列为单独章节。
以下是吴开春教授的要点解读:诊断及鉴别诊断推荐意见9:诊断UC 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损伤,如感染性肠炎、阿米巴肠病、肠道血吸虫病、药物性肠病及结肠CD 等。
(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0:完整的UC 诊断应包括疾病分型、疾病活动程度、累及部位。
(Best Practice Statements,BPS)解读:与2018 年基本一致。
鉴别诊断中强调了与药物性肠病的鉴别,2018 版只提到了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新版提出最常见是NSAIDs 类药物,其他如霉酚酸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生素及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物等也可导致结肠炎症。
评估和预后推荐意见13 :临床UC 的内镜评分建议采用Mayo 内镜评分(表1),临床研究UC 内镜评分建议采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表2)。
内镜评分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可用于疗效监测和中远期预后评估。
(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解读:新增内容。
主讲简介: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委会会长。
2009年被搜狐网评选为“当代四大国学领军人物”之一,被誉为“国学修心第一人”。
主讲简介:马群,中药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农业部第六届兽药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主讲《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妆品学》等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新药及化妆品研发”,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
主讲简介:王珊珊,女,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公共外语部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会员。
研究方向:中医典籍翻译、大学英语教育。
迄今共主持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校级教育及科研课题,参加省部级及校级课题二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4部。
其中, 2015年主持的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的中医‘文化缺省’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2017年主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青年教师项目“基于小型语料库的四大名著中医药文化英译研究”科研成果丰硕,该课程内容便是基于这两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特别要求:欲选修及已选修《涉医文学英译赏析》课程的学生请勿选。
主讲简介:韩丽,女,生于1981年,助理研究员,中医学院,兼任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体质分会青年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着力从事养生保健的研究,推崇中医回归自然的、绿色的治疗方法。
中青年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质性研究左 静,李秋桦,刘艳群摘要 目的:对中青年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存在的自我感受负担,以期为今后制订炎症性肠病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 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复诊的14例中青年炎症性肠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归纳主题㊂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将中青年I B D 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归纳为三大主题,分别是疾病给自身造成的负担㊁疾病给他人造成的负担㊁对未来的担忧㊂结论:中青年炎症性肠病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医护人员应重视炎症性肠病病人精神心理状态,国家应完善其信息支持系统和医疗保障系统的建设,强化社会支持,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减少疾病复发㊂关键词 中青年;炎症性肠病;自我感受负担;质性研究K e yw o r d s y o u n g a n dm i d d l e -a g e d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s e l f -p e r c e i v e db u r d e n ;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8.036 炎症性肠病(i n f l a mm a t o r y bo w e l d i s e a s e ,I B D )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U C )和克罗恩病(C r o h n 'sd i se a s e ,C D )两种类型,青壮年多见㊂临床表现包括慢性腹泻㊁腹痛㊁肠梗阻㊁黏液血便等,并伴有营养不良㊁乏力等症状[1]㊂随着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发病人数不断增长,I B D 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2]㊂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I B D 患病率㊁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患病人数将达150万[3-4]㊂由于I B D 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具有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等临床特征,病人的社会功能受到疾病的严重干扰,导致病人在生活上需要家属照顾,在经济上依靠家属资助,在情感上依赖家属支持,在长期接受家人照顾过程中产生自我感受负担㊂自我感受负担是指由于个体的疾病和护理需求,担心会对照护者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病人出现抑郁㊁痛苦㊁自责㊁尊严丧失等负面情感反应[5]㊂自我感受负担可使病人产生内疚㊁自责㊁崩溃等强烈的负性情绪,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康复效果,甚至会增加病人自杀的风险[6]㊂目前,国内外针对I B D 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探讨以量性研究居多,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I B D 病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存在的自我感受负担,以期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改善病人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结合差异最大化原则,选取2023年8月 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复诊的I B D 病人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1)符合2018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 B D 学组制定的I B D 诊断标准[1];2)年龄18~59岁;3)语言表达能力良好;4)知情同意并自愿配合本次研究㊂排除标准:1)癌症病人,并发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2)患有精神疾病㊁认知障碍者;3)3个月内接受过精神类药物或心理咨询者㊂样本量以资料达到饱和,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为止㊂本研究无脱落病例,收集资料达12例时已不再有新的信息出现,为进一步确认信息是否达到饱和,增加2例访谈,无新主题出现,停止访谈㊂因此,本研究共访谈了14例病人,编号为P 1~P 14㊂本研究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 Y -Z C -2023-175号),受访者一般资料见表1㊂表1 14例受访者的一般资料编号疾病类型病程(年)有无造口有无鼻饲年龄(岁)性别职业婚育情况 家庭人均月收入P 1C D3无无20男学生未婚未育<2000元P 2U C 6无有28女待业 已婚已育2000~5000元P 3C D 1有无30男待业 未婚未育<2000元P 4U C 18无无59男退休 已婚已育>5000元P 5C D 7有无41男职员 已婚未育<2000元P 6U C 10无无38女药师 已婚已育2000~5000元P 7C D 2无无22女学生 未婚未育<2000元P 8C D 5无无25女教师 未婚未育2000~5000元P 9U C 12有无35男司机 离异已育<2000元P 10C D 1无有18男学生 未婚未育2000~5000元P 11U C 5无无33男律师 已婚未育>5000元P 12U C 15无无56女退休 已婚已育2000~5000元P 13C D 1有无25男待业 未婚未育<2000元P 14C D8无无35女销售员已婚已育2000~5000元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 -A 20230136㊂作者简介 左静,主管护师,本科,单位: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李秋桦㊁刘艳群单位: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左静,李秋桦,刘艳群.中青年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质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24,22(8):1540-1544.㊃045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r i l 2024V o l .22N o .81.2研究方法1.2.1确定访谈提纲根据研究目的检索相关文献,通过临床护理专家㊁心理学专家㊁课题组成员讨论后,初步拟定访谈提纲㊂选取2例病人进行预访谈,经课题组成员再次讨论㊁调整后,确定最终的访谈提纲㊂研究者以 您目前情况怎么样 为切入点,建立访谈关系㊂随后的访谈提纲内容如下:1)患病对您的生活㊁学习㊁工作有怎样的影响?2)患病对您的家人有怎样的影响?3)患病以来,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4)当您出现这些感受,通常是怎么做的?5)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您有什么样的担忧?6)您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担忧?1.2.2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一对一㊁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于病人住院第2天收集资料㊂研究者长期从事I B D临床护理工作,与受访者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㊂访谈开始前向受访者详细解释研究的目的㊁方法与保密原则,获得其知情同意㊂在消化内科会议室对受访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确保环境安静㊁舒适,访谈过程不受打扰,保护受访者隐私㊂访谈过程中采用录音设备全程录音,同时做好现场笔录,客观记录受访者面部表情㊁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资料㊂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尽量鼓励受访者表达真实感受㊁想法,研究者只做适时追问㊂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40m i n㊂1.2.3资料整理与分析访谈结束后24h内及时将访谈录音转录为文本,并结合现场笔记加以校对及补充㊂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同时进行,采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分类整理㊁归纳㊁提炼主题㊂2名研究者反复仔细阅读访谈资料,沉浸其中,获得对资料的整体感;对转录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将相似或相关的编码进行归类,形成主题和亚主题;对主题㊁亚主题㊁编码进行定义,从资料中找出相应的范例[7]㊂2结果2.1主题一:疾病给自身造成的负担2.1.1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I B D病人症状尚未得到控制时,常有腹痛㊁腹泻㊁解黏液血便㊁全身乏力等症状,对病人日常的饮食㊁活动㊁睡眠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㊂P6: 每天拉十多次大便,我每天只想在床上躺着,整个人都无精打采,晚上也睡不好㊂ P11: 以前晚上经常出去吃烧烤,现在不敢吃了,怕拉肚子㊂ P3: 我以前很爱打篮球,球场上每天都有我的身影,现在连下床上厕所的力气都没有(叹气)㊂2.1.2疾病对学习㊁工作的影响疾病与工作㊁学习发生冲突,病人常需要请假㊁离岗进行治疗,有些病人甚至因病休学㊁失去工作㊂P5: 我现在带个造口袋,去哪里都不方便,我很怕领导让我出差,坐动车㊁坐飞机都不方便清理㊁更换造口袋㊂ P14: 由于疫情影响,公司去年已经裁员了,我老是请假,担心会被炒鱿鱼㊂ P7: 我今年大学三年级,还有1年就毕业了,我的同学都在忙着写毕业论文和找实习单位,我现在还在住院,哎,急也急不来2.1.3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自我护理能力不足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疾病的观察㊁饮食的管理㊁造口护理㊁鼻肠管护理等方面知识匮乏㊂本研究中3例造口病人和2例鼻饲病人均表示对造口和鼻肠管的自我护理知识一知半解㊂P9: 我是自己上网后才对这个疾病有所了解的,但感觉内容很少,对疾病的指导意义不大㊂ P11: 我这个病好像对饮食方面要求很严格,医生护士告诉我,粗纤维㊁乳制品㊁海鲜都要避免,不知道我能吃什么,又不敢乱吃㊂ P2: 前段时间我的营养管堵了,又回来重新置管,我才知道可能是我没有按时冲管㊂2.1.4疾病所致不良情绪增加疾病确诊初期,病人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能接受患病事实,不相信医生,到处求医,逃避现实㊂P7: 我觉得我不一定是克罗恩病,我想去北京再检查一下㊂ P13: 我平时爱健身,也没有抽烟㊁喝酒等不良嗜好,会不会是医生诊断错误呀? 随着病程延长,病人身心疲惫,常常自我忍受痛苦,把内心想法藏在心底,不愿与人交流,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导致病人焦虑㊁抑郁,常表现为失眠㊁兴趣缺乏㊁社交退缩等㊂P2: 现在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我以前最爱逛街的,现在闺蜜约我,我基本都是找理由拒绝㊂ P6: 我常常夜里偷偷哭,我觉得老天太不公平,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抽泣) 大便失禁㊁使用激素㊁鼻肠管营养㊁术后肠造口等会给病人带来身体意象改变,病人因害怕受到外界的异样目光而刻意改变社交模式,主动孤立自己,封闭自己,致使其出现自卑㊁病耻感㊂P7: 我吃激素胖了一大圈,现在都快140斤了,总感觉同学会在背后议论我,并且我学习成绩也不好(低头)㊂ P5: 我已经快1年没和我老婆过夫妻生活了,我担心我的造口有异味,她会嫌弃我㊂ P10: 我有肛瘘,平时很怕会弄脏裤子被同学嫌弃,有时会用卫生巾,我不敢让同学看到,我怕他们笑话我(摸鼻子)㊂2.2主题二:疾病给他人造成的负担2.2.1照护者身体透支随着疾病进展,病人不适感增强,需要依赖家属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护,病人担心照护者体力不支,尤其照护者身体状况欠佳时,病人的愧疚感加重㊂P14: 我老公要上班,又要照顾家里面的小孩,周末还要跑医院来照顾我,我担心他身体吃不消㊂ P9: 我妈今年60岁了,本身就有高血压,现在还在医院陪我,在医院吃不好㊁睡不好,我担心她累垮了! P4: 这个病折磨了我快20年,也辛苦了我老婆20年,这些年她为了照顾我,也落了一身病(抹眼泪)㊂㊃1451㊃全科护理2024年4月第22卷第8期2.2.2照护者心理压力大自身不良情绪给照护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疾病不确定感对家人的心理打击,加重了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㊂P1: 我情绪不好,有时会无缘无故对父母发火,我觉得他们为我承受了太多(低头)㊂ P10: 上次医生说我的疾病属于重度,最近经常见我妈眼睛红红的㊁肿肿的,估计又为我的病发愁了(叹气),我心里也很难受㊂2.2.3家庭经济负担重I B D治疗费用是一笔持续㊁高额的开销㊂病人因不能承担家庭责任,影响家人生活质量而深深自责㊂本研究多数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使用生物制剂病人比例高,绝大多数病人均表示家庭经济压力大㊂P2: 我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真的很大㊂小孩上学要花钱,我父亲上个月刚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也需要长期吃药,我常年用药,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㊂ P13: 我是农村的,没有固定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较低,家里为了给我治病已经借了几万元外债了,哎,我都想放弃了! P10: 我现在每天要泵4瓶营养液,一天都要200多块钱,我妹妹还在上初中,我爸妈这么多年的积蓄都掏光了㊂ P12: 半辈子的积蓄都花在治病上了,天天省吃俭用就是为了看病时拿得出医药费㊂2.2.4家庭角色紊乱中青年肩负着家庭重任,他们是子女㊁是父母㊁是配偶㊂中青年病人因病不能正常履行家庭责任和义务,家庭成员负担加重,病人常常自责和愧疚㊂P5: 我本来是家里的顶梁柱,生病这几年,所有重担都压在我老婆身上,我挺对不起她的(低头)㊂ P8: 我刚参加工作,就得了这么一个 怪 病,还没孝敬父母,现在还要父母来照顾我(哽咽),我心里过意不去㊂ 2.2.5对家属依赖感强疾病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导致病人情感脆弱,自理能力下降,对家属有明显依赖感㊂P4: 医生交代我每天晚上都要灌肠,只有小孩能帮忙,小孩要是出差,我就没办法弄了(叹气)㊂ P5: 心情不好,只能和家人说说,生病以后和同事联系少了,毕竟把坏情绪带给别人也不好㊂2.3主题三:对未来的担忧2.3.1疾病复发和加重的担忧I B D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活动期可能造成出血㊁穿孔等并发症,还有可能发生癌变,疾病进展和恶化会加重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㊂P1: 听病友说,他上个月肠子穿孔,做了个大手术,切了一段肠子㊂我现在是缓解期,很担心以后也会像她那样㊂ P12: 得了这个病,不管饮食还是吃药,每天都小心翼翼地,不敢怠慢,就怕复发㊂2.3.2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忧由于疾病不确定感,病人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㊂P13: 医生说我的消化道有很多大的溃疡,不知道以后会怎样㊂ P9: 我现在还有一个造口,原来说3个月回纳的,现在医生又说暂时还不能回纳,走一步算一步了㊂2.3.3婚育的担忧I B D好发于青壮年,多数病人婚育年龄与疾病高发年龄重合㊂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婚育是人生大事㊂本研究中约一半病人面临着婚育问题,病人表示担忧婚姻给对方带来多方面负担㊁婚育引起疾病复发以及疾病对胎儿的影响㊂P11: 我三十多岁了,双方父母都催我们要小孩,但我觉得我用了那么多药,怕对胎儿有影响,一直不敢要㊂ P3: 着急也没用啊,有哪个姑娘愿意找个病人相守一生(苦笑)? P8: 今年年初,我男朋友父母就催我们结婚,但我一直犹豫,不是我不爱他,是我担心结婚后给他增加负担㊂3讨论3.1重视I B D病人心理护理,减轻病人自我感受负担I B D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㊁抑郁㊁自卑等负性情绪㊂其焦虑㊁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疾病活动期高于缓解期㊂病人的负性情绪与症状存在一定关联,负性情绪会加重病人肠道症状,引起疾病复发,病人的负性情绪越高,其自我感受负担越重[8-9]㊂因此,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动态评估该类病人的精神心理状况,多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倾听,了解他们的感受㊂医务工作者平时可通过建立病友微信群㊁组织病友会及联谊会等活动鼓励病人敞开心扉,表达自我内心感受,邀请 明星病友 讲述患病经历,给予病人正面鼓励㊁引导及更多的心理支持,促进其积极主动地面对疾病㊂同时,联合心理科专家,采用焦虑㊁抑郁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对明确存在负性情绪的病人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进行干预[10]㊂常用的心理干预方式包括家庭干预㊁正念认知治疗㊁认知行为疗法㊁音乐疗法㊁瑜伽等,这些干预方式有助于缓解I B D 病人负性情绪,促进病人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1-12]㊂3.2加强I B D的信息支持系统建设,做好I B D病人延续性护理本研究发现,I B D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需求迫切,但获取途径受限,主要通过医护人员和网络获得,与朱迎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㊂由于I B D在近20年来才逐渐引起重视,目前我国I B D的信息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国内大众对I B D的知晓程度低,病人难以获得系统㊁专业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疾病相关信息,而有计划㊁系统性的信息支持能够有效增强病人的健康意识㊁减少疾病复发[14]㊂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开展多样化健康宣教方式,增加I B D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从而达到自我监测疾病症状,减少复发的目的㊂国家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㊁专科医院㊃245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 r i l2024V o l.22N o.8应起到 领头羊 作用,通过制作宣传栏㊁宣传手册㊁视频号推送等方式完善I B D相关知识宣教模块㊂同时,鼓励大型医院多开展下基层的义诊活动,社区完善相关保健服务体系,向基层群众广泛普及I B D相关知识㊂通过大型医院㊁基层医院㊁社区医院等多方合作,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使病人获得更多的社会理解和支持,降低I B D病人病耻感水平[15]㊂2018年新修订的I B D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1]中,I B D治疗目标包括 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 ,强调 密切随访 ,突出了I B D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㊂可以通过电话随访㊁家庭访视㊁线下健康教育㊁I B D专病门诊和 互联网+ 等方式提高I B D病人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减少病人就诊次数,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提高病人自我效能,降低复发率,提升生活质量[16]㊂医护人员可结合病人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取病人易于接受的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方式㊂延续性护理内容涵盖疾病相关症状㊁治疗方案㊁并发症观察㊁用药情况㊁营养状态㊁社会心理问题㊁健康维护㊁造口护理㊁鼻肠管护理等多方面[17]㊂顺应时代的潮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得到中青年病人的青睐,使病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及时㊁专业的解答,并可与其他病友相互交流经验,提高了病人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生活质量[18]㊂3.3完善I B D医疗保障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建设本研究中,病人经济收入普遍偏低,大多数病人表示经济负担过重,与王咪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分析可能的原因:首先,I B D病程冗长,病人住院次数多,检查费用贵,营养支持费用高㊂近年来,生物制剂㊁粪菌移植㊁干细胞移植等[20]用于治疗I B D并取得良好疗效,但其价格昂贵,自费比例高,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㊂其次,中青年病人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肩负着赡养老年人和抚养孩子的重任,家庭支出大㊂再次,病人因病导致劳动力降低或丧失,使经济来源受限㊂经济负担会加重病人的负性情绪,降低病人的自我效能㊂一项2018 2019年通过微信在我国14个I B D中心对3000例I B D病人经济负担的调查显示,在过去1年中,每例I B D病人除医疗保险外的治疗费用约为8万元,大多数门诊和住院费用的平均报销率低于50%,而85.5%的病人每月收入低于10000元[21]㊂因此,呼吁国家完善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将I B D纳入慢性病医保报销范围,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㊂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病人得到的关心㊁帮助多来源于家庭,其获得的社会支持形式比较单一,与王泉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可能的原因:I B D病人患病后身体形象发生改变㊁负性情绪增加,病人改变社交方式,与他人的沟通减少,对同事㊁亲戚㊁朋友的支持利用度较低㊂提示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动员家属和亲戚㊁朋友主动给予病人情感㊁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㊂家属㊁亲戚㊁朋友是病人的主要情感支持者,平时可通过鼓励病人参加集体活动等方式来提高病人的能动性㊂国外学者通过邀请I B D家属㊁朋友观看I B D 相关视频,让家属㊁朋友了解I B D相关知识及病人的患病经历㊁感受,换位思考,运用同理心,提高了I B D 病人的家庭支持水平[23]㊂同时,鼓励病人接受和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提高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㊂其次,医护人员本身就是病人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应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的支持,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㊂4结论本研究对14例中青年I B D病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中青年I B D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医护人员应动态评估病人的精神心理状况,重视I B D 病人心理负担,并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㊂国家应加强I B D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强化社会支持,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减少疾病复发㊂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人进行了访谈,研究样本存在偏倚性,建议未来对多中心I B D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更多依据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中华消化杂志,2018,38(5): 292-311.[2] N GSC,S H I H Y,H AM I D I N,e ta l.W o r l d w i d ei n c i d e n c ea n dp r e v a l e n c e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 e a s e i nt h e21s tc e n t u r y: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o f p o p u l a t i o n-b a s e ds t u d i e s[J].L a n c e t,2017, 390(10114):2769-2778.[3]何琼,李建栋.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18):2962-2966.[4]钱家鸣,杨红.中国炎症性肠病研究的历史回顾现状和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9):727-730.[5] M C P H E R S O NCJ,W I L S O N K G,MU R R A Y M A.F e e l i n g l i k e ab u r d e n t oo t h e r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f oc u s i n g o nt h ee n do f l i f e[J].P a l l i a t i v eM e d i c i n e,2007,21(2):115-128.[6] W I L S O N K G,K OWA L J,C A I R D S M,e t a l.S e l f-p e r c e i v e db u r d e n,p e rc e i v ed b u r de n s o m e n e s s,a n d s u i c i d a l i d e a t i o n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 p a i n[J].R e v u eC a n a d i e n n eD eL aD o u l e u r, 2017,1(1):127-136.[7] E L OS,K Y N GÄSH.T h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c o n t e n t a n a l y s i s p r o c e s s[J].J o u r n a l o fA d v a n c e dN u r s i n g,2008,62(1):107-115.[8] S C HO U L T Z M,B E A T T I E M,G O R E L Y T,e ta l.A s s e s s m e n to fc a u s a l l i n k b e t w e e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a c t o r s a nd s y m p t o me x a c e r b a t i o n i ni n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 e a s e: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u t i l i s i n g B r a d f o r d H i l lc r i t e r i a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 p r o s p e c t i v ec o h o r t s t ud ie s[J].S y s tR e v,2020,9(1):169.[9] T A N GST,C H E NJS,C HO U W C,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o fs e v e r ed e p r e s s i v e s y m p t o m s i n c r e a s e s a s d e a t h a p p r o a c h e s a n d i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d i s e a s eb u r d e n,t a n g i b l es oc i a ls u p p o r t,a n dh i g hs e l f-p e r c e i v e db u r d e nt oo t h e r s[J].S u p p o r t i v e C a r ei n C a n c e r, 2016,24(1):83-91.[10] HUSR,C H E N Y P,C H E N Y,e ta l.D e p r e s s i o na n da n x i e t yd i s o r de r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J].F r o n t i e r s i nP s y c h i a t r y,2021,12:714057.[11]笪苗,谢新芳.炎症性肠病患者抑郁焦虑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18-20.㊃3451㊃全科护理2024年4月第22卷第8期[12]康宁宁,马超,王祺,等.家庭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韧性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13):70-72. [13]朱迎,林征,丁霞芬,等.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知识与需求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66-70.[14]顾洁,陆绚,钮美娥,等.炎症性肠病患者信息寻求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593-595.[15] H EDD,H E L Z,Y U A N Y J,e ta l.S t i g m aa n di t sc o r r e l a t e sa m o n gp a t i e n t sw i t hC r o h n'sd i s e a s e: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 i nC h i n a[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 S c i e n c e s,2023,10(3):318-324.[16]赵豫鄂,朱秀琴.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性护理教育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3):197-202.[17]朱秀琴,张素,王霞,等.成人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护理专家共识[J].护理学杂志,2022,37(8):1-6.[18]朱迎,樊慧丽,孟莹莹,等.基于网络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 2022,14(8):498-502.[19]王咪,林征,周美景,等.炎症性肠病患者经济毒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2):1667-1671. [20]周凤,吴静.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的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20):3149-3158.[21] Y U Q,Z HU CP,F E N GSY,e t a l.E c o n o m i cb u r d e na n dh e a l t hc a r ea c c e s s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e a s e si nC h i n a:w e b-b a s e ds u r v e y s t u d y[J].J o u r n a lo f M e d i c a l I n t e r n e tR e s e a r c h,2021,23(1):e20629.[22]王泉,熊丹莉.炎症性肠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7-9.[23] V A N D E E N W K,K H A L I LC,D U P U Y T P,e ta l.A s s e s s m e n t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 e a s ee d u c a t i o n a lv i d e o s f o r i n c r e a s i n g p a t i e n t e n g a g e m e n t a n d f a m i l y a n d f r i e n d s'l e v e l s o f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J].P a t i e n tE d u c a t i o na n d C o u n s e l i n g,2022,105(3):660-669.(收稿日期:2023-12-28;修回日期:2024-04-11)(本文编辑李进鹏)T A C 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希望水平㊁生活质量与家庭韧性的相关性韦小雪,庞永慧,韦巧玲,谭丹婷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 A C 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 H C)病人希望水平㊁生活质量与家庭韧性的相关性㊂方法:选取2023年7月 9月在医院接受T A C E治疗的125例P H 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㊁H e r t h希望量表(HH I)㊁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 O R T C Q L Q-C30)㊁家庭韧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F R A S-C)对行T A C E治疗的P H C病人进行调查㊂结果:T A C E治疗的P H C病人HH I㊁E O R T C Q L Q-C30总体健康状况㊁F R A S-C得分分别为(32.13ʃ4.20)分㊁(43.13ʃ28.42)分㊁(85.44ʃ14.02)分㊂家庭人均月收入㊁HH I总分㊁E O R T C Q L Q-C30的总体健康状况与家庭韧性呈正相关,与E O R T C Q L Q-C30的症状维度呈负相关(P<0.05)㊂结论:T A C E治疗的P H C病人家庭韧性和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临床医护工作者应重视症状管理及提高P H C病人希望水平,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家庭韧性水平㊂关键词家庭韧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希望水平;生活质量K e y w o r d s f a m i l y r e s i l i e n c e;t r a n s c a t h e t e r a r t e r i a l c h e m o e m b o l i z a t i o n;p r i m a r y h e p a t i c c a r c i n o m a;h o p e l e v e l;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4.08.037原发性肝癌(P H C)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1]㊂对于在首诊已处于疾病中晚期的病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 A C E)是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可以缩小肿瘤,使部分病人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2]㊂但由于肿瘤供血的多源性及治疗后侧支循环的形成等原因,病人需多次行T A C E治疗[3]㊂反复的侵入性治疗及治疗后的栓塞综合征严重影响病人生理㊁心理㊁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4]㊂生物-心理-社会医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 Z-A2022073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211460㊂作者简介韦小雪,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庞永慧(通讯作者)㊁韦巧玲㊁谭丹婷单位: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㊂引用信息韦小雪,庞永慧,韦巧玲,等.T A C 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希望水平㊁生活质量与家庭韧性的相关性[J].全科护理,2024,22(8):1544-1548.学模式相关研究表明,关注家庭韧性能促使病人动态调整应对能力,帮助其获取社会资源及情感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5]㊂希望属于积极心理学的重要部分,能够调节个体情绪及心理适应的内部力量,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家庭关怀及健康水平[6]㊂目前,我国关于肝癌家庭韧性的报道较少,且缺乏对T A C E 治疗的P H C病人家庭韧性及其与希望水平㊁生活质量的研究㊂本次研究旨在探索T A C E治疗的P H C病人家庭韧性㊁希望水平㊁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高T A C E治疗的P H C病人护理质量提供参考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7月 9月在医院接受T A C E治疗的P H 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1)知晓自身病情,年龄在18~80岁,且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P H C的诊断标准[7];2)住院接受T A C E治疗;3)沟通与理解能力无异常,且能够自愿自㊃445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 r i l2024V o l.22N o.8。
肝病学分会2021年全国肝病学术年会暨青年XX第三届青年论坛暨第六届中国—XX尼西亚联合肝病峰会会议纪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段钟平陈煜郑素军周莉刘梅时红波白丽由、肝病学分会、XX尼西亚肝病学会联合主办的“肝病学分会2021年全国肝病学术年会、肝病学分会青年XX第三届青年论坛暨第六届中国-XX尼西亚联合肝病峰会”,于2021年10月20日~10月22日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XX.本届会议以“**、协作、成就、挑战"为主题,近200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本次大会设置主题报告6个、学组与中国XX专题报告58个、青年论坛报告12个、壁报交流219个、书面交流389篇,收到XX641篇.会议内容不仅涉及到肝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制等研究,也涉及到药物性肝病、肝衰竭和人工肝、肝纤维化与肝硬化、肝移植、细胞移植及肝脏营养、肝癌、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诸多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问题。
下面按大会议程总结如下。
一、2021年10月21日8:30—12:20主会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贾继XX教授报告了今后十年中国HBV流行趋势及对策。
中国属于乙肝中流行区(HBsAg阳性率为2-8%),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乙肝疫苗接种和母婴阻断干预使得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慢性乙肝患者人数和HBV相关死亡人数明显降低。
2021年5月第六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2021—2021年全球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这项新战略第一次制定了针对病毒性肝炎的全球具体目标,其中包括到2021年将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新病例数减少30%,死亡率降低10%,到2030年分别降低90%和65%。
2021年和2030年的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升高至90%.到2030年,乙肝和丙肝的诊断率达90%,有80%患者能够得到治疗。
HBV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增加婴儿的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XX母婴阻断;XX乙肝疫苗接种;慢乙肝患者的大规模治疗;以及XX慢性乙型肝炎.DXXid Handojo Muljono教授报告了XX尼西亚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2021年以前的数据显示,乙肝流行率为4-20.3%,丙肝流行率为1%。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稿约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十二五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音ʌ2010ɔ660号)ꎬ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ꎬ中华医学会主办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CN11 ̄9312/RꎬISSN2095 ̄2015)ꎮ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消化与影像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ꎮ本刊为双月刊ꎬ逢双月以DVD ̄ROM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出版发行ꎮ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ꎬ图文声像并茂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ꎬ实现了传统纸质期刊与电子媒体的结合ꎬ除具有传统媒体的特性ꎬ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ꎬ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ꎬ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ꎬ还可以传递语音㊁视频ꎬ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ꎮ本刊编委会阵容强大㊁专家云集ꎬ由樊代明㊁李兆申㊁滕皋军㊁杨云生㊁李延青㊁吴云林㊁赵景民㊁周诚等国内国际一流的知名专家院士和各大医院的消化科与影像科主任㊁中青年骨干医师组成ꎮ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ꎬ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ꎬ及时反映我国医学界在消化与影像临床和科研工作方面的重大进展ꎬ以学术的原创性和专业的指导性促进国内外消化与影像的学术交流ꎮ本刊以广大消化与影像及消化与影像相关学科的临床㊁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ꎬ读者群覆盖全国各级医院㊁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医疗管理机关ꎬ杂志将着重报道消化与影像的临床研究论著ꎬ介绍新理论㊁新业务㊁新技术㊁新进展ꎬ同时兼顾消化与影像科基础研究ꎬ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ꎬ关注临床热点㊁难点和疑点问题ꎬ开展学术讨论ꎬ力争成为广大消化与影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科研人员的良师益友ꎮ一㊁征稿范围本刊征集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述评㊁讲座(视频)㊁临床研究㊁基础研究㊁短篇论著㊁经验交流㊁临床护理㊁病例报告㊁疑难病例分析㊁视频讲座㊁手术演示㊁综述㊁书评㊁快讯㊁会议纪要㊁学术争鸣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ꎮ二㊁投稿要求1.文稿应具创新性㊁科学性㊁导向性㊁实用性ꎮ2.来稿文字务求准确㊁精炼㊁通顺㊁重点突出ꎮ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㊁表和参考文献)ꎬ并附400字左右的中㊁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㊁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ꎻ讲座㊁综述㊁会议纪要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ꎮ3.稿件(含多媒体稿件ꎬ下同)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ꎬ并附单位推荐信ꎮ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㊁不涉及保密㊁署名争议等事项ꎬ并加盖公章ꎮ如涉及保密问题ꎬ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ꎮ切勿一稿两投ꎮ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ꎬ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ꎬ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ꎬ此3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ꎮ4.来稿时务请另页附注题名ꎬ所有作者的姓名㊁作者单位㊁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姓名㊁性别㊁出生年月㊁单位㊁详细通信地址㊁邮政编码㊁联系电话㊁传真号码和Email等信息ꎻ标明正文字数ꎬ并请附20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要文字介绍和1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电子版请发jpg格式)ꎮ5.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ꎬ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㊁删节ꎮ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ꎬ则提请作者考虑ꎮ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ꎬ视作自动撤稿ꎮ6.来稿一经接受刊登ꎬ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㊁«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视频稿件著作权转让协议书»ꎬ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ꎻ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㊁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论文ꎬ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ꎬ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ꎮ三㊁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ꎮ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ꎬ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㊁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ꎮ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ꎮ2.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㊁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ꎬ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ꎬ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ꎻ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ꎬ其间以 ꎻ 隔开ꎻ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ꎮ3.文题力求简明ꎬ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ꎮ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ꎬ尽量不设副标题和不用标点符号ꎬ尽量不使用缩略词ꎮ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个实词ꎮ4.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ꎬ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ꎬ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ꎮ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ꎬ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ꎻ(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ꎻ(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ꎬ在学术界进行答辩ꎬ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ꎮ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ꎮ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ꎬ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ꎮ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ꎬ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ꎮ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ꎬ附整理者姓名ꎮ5.论著性文章ꎬ应附中英文摘要ꎬ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㊁方法(Methods)㊁结果(Results)㊁结论(Conclusions)ꎮ用第三人称撰写ꎬ不列图㊁表ꎬ不引用文献ꎬ不加评论和解释ꎮ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㊁作者姓名(汉语拼音ꎬ姓每个字母大写)㊁单位名称㊁所在城市名㊁邮政编码及国名ꎮ作者应列出全部名字ꎻ前3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ꎬ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 ∗ ꎬ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 ꎮ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ꎬ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ꎮ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ꎬ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ꎬ可以略详ꎮ6.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ꎮ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ꎬ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ꎮ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ꎬ建议排在最后ꎮ有英文摘要的文章ꎬ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ꎮ关键词中的缩写语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ꎻ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ꎬ各词汇之间用 ꎻ 分隔ꎮ7.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ꎮ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ꎬ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㊁«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㊁«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ꎮ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ꎮ中医名词术语按GB/T16751.1/2/3 ̄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20348 ̄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ꎬ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12346 ̄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13734 ̄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ꎮ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ꎮ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ꎮ中药应采用正名ꎬ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ꎮ8.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 ̄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㊁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ꎬ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ꎮ9.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 ̄10 ̄31)»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ꎬ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ꎬ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ꎮ10.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 ̄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ꎮ1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 ̄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ꎬ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ꎬ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ꎬ排列于文后ꎮ内部刊物㊁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㊁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ꎬ确需引用时ꎬ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ꎮ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ꎬ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ꎮ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ꎻ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ꎬ后依文种加表示 ꎬ等 的文字ꎮ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㊁名字在后ꎬ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ꎬ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ꎻ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 ꎬ 隔开ꎬ不用 和 ㊁ and 等连词ꎮ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ꎮ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 ̄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ꎮ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ꎬ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ᶄsCitingMedicine(http:ʊ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ꎮ中文期刊用全名ꎮ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ꎮ举例:1李云飞ꎬ孙建明ꎬ汪龙凤ꎬ等.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07ꎬ22(1):35.2OdaqiIꎬKatoTꎬImazuHꎬetal.Examinationofnormalintestineusingconfocalendomicroscopy[J].JGastroenterolHepatolꎬ2007ꎬ22(5):658 ̄662.3王明.支气管哮喘[M]ʊ戴子英.实用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91:833 ̄840.12.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ꎮ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ꎮ以 临床试验注册 (Trial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㊁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ꎬ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ꎮ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 (http:ʊwww.consort ̄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ꎮ13.统计学方法:(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ꎬ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ꎮ(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ꎮ(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xʃ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ꎬ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ꎻ用统计表时ꎬ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ꎬ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ꎻ用统计图时ꎬ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ꎬ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ꎻ用相对数时ꎬ分母不宜小于20ꎬ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ꎮ(4)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ꎬ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㊁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ꎬ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ꎬ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ꎻ对于定性资料ꎬ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㊁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ꎬ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ꎬ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ꎮ对于回归分析ꎬ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ꎬ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ꎬ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ꎻ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ꎬ不应简单化处理ꎻ对于多因素㊁多指标资料ꎬ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ꎬ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ꎬ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㊁合理的解释和评价ꎮ(5)统计学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ꎬ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ꎬ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ꎻ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㊁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㊁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ꎬ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ꎬχ2=4.68ꎬF=6.79等)ꎻ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ꎬ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㊁P<0.05和P<0.01这3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ꎬ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ꎮ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㊁总体率等)时ꎬ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ꎬ再给出95%可信区间ꎮ14.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ꎮ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ꎮ例如:DNA㊁RNA㊁HBsAg㊁PCR等ꎮ不常用的㊁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㊁在文中多次出现者ꎬ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给出中英文全称ꎬ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ꎻ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ꎬ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ꎮ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ꎮ15.原稿中每3幅图表单占1页ꎬ集中附于文后ꎬ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ꎮ16.表: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㊁表头线㊁底线)ꎬ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分析内容(如t㊁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一条分界横线ꎻ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ꎬ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ꎮ17.静态图:电子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ꎬ彩色照片分辨率最小值为350ppi(像素/英寸)ꎬ图像尺寸大小为5inˑ7in(127mmˑ178mm)ꎻ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ꎻ图片若刊用人像ꎬ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ꎬ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ꎮ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ꎻ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ꎮ18.动态图:要求播放窗口大小适宜ꎬ画面清晰㊁连贯流畅ꎬ建议采用AVI㊁MPEG1㊁MPEG2或WMV格式ꎬ阳性表现或操作要点应有明显标志和标注ꎮ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ꎬ文中应标记为 动态图ˑ ꎮ19.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ꎬ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ꎬ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ꎻ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ꎮ说明文字应简短ꎬ不应超过50字ꎮ图题和图的说明应简洁明确ꎬ具有自明性ꎮ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ꎮ20.幻灯片:文字表述要求规范㊁简洁㊁准确无误ꎬ图表文字数据达到出版规范ꎮ21.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ꎬ播放流畅ꎬ色彩自然ꎮ可以配有背景音乐ꎬ但不能涉及侵权问题ꎻ解说声音与背景音乐效果要相匹配ꎬ声音与画面要同步ꎮ视频文件采用AVI㊁MPEG1㊁MPEG2或WMV格式ꎬ时长10~40分钟ꎮ四㊁稿件费用及其他相关规定1.稿件费用: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字数在1500字以下30元ꎬ1500字以上50元)ꎬ第一作者为本刊编委可免交处理费ꎮ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付相应版面费ꎮ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论著类2册ꎬ其他1册)ꎮ2. 快速通道 发表:对重大研究成果ꎬ将使用 快速通道 以最快时间发表ꎮ凡要求以 快速通道 发表的论文ꎬ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的创新性书面说明㊁查新报告和2位专家的推荐信ꎬ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ꎮ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ꎮ申请进入 快速通道 的稿件需交纳审稿费200~400元ꎮ3.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返回回执ꎬ作者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编号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ꎬ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ꎬ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书ꎬ系稿件仍在审阅中ꎮ作者如欲投他刊ꎬ应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ꎬ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ꎬ作退稿处理ꎮ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ꎬ一旦发现一稿多投ꎬ将立即退稿ꎻ一旦发现一稿两用ꎬ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ꎬ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ꎬ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ꎮ4.来稿或版面费请寄本刊编辑部ꎬ勿寄给个人ꎮ5.关于投稿:本刊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现已开通投入使用ꎬ敬请广大作者大力支持ꎬ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zhxhyyx.orgꎬ在投稿系统注册后进行投稿ꎮ使用本刊网上投稿系统过程中如需帮助ꎬ可电话联系本刊编辑部ꎮ联系电话:0086 ̄531 ̄51665254ꎮ编辑部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师范路25号㊀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ꎬ邮政编码:250031ꎬEmail:zhxhbyyxzz@126.comꎮ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