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八年级地理下册经济发展新版粤教版共2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5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快速发展的经济》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快速发展的经济》是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对我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经济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生动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引起学生对经济发展的兴趣,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深圳、浦东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经济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经济发展》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分析问题时,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统计图表等,直观地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
4.课堂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面临的挑战。
5.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解。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国经济发展1.基本特征2.发展阶段3.面临的挑战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经济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经济发展》》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济发展速度和特点,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历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情况,对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针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地位,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广东省的经济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广东省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历程、特点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历程、特点和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广东省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广东省的经济发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广东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讲解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历程、特点和地位,结合图文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广东省的经济发展。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省企业或产业,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广东省如何继续发挥优势,应对挑战。
5.总结提升: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总结,强调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地理下册8.2《经济发展》习题(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下册8.2《经济发展》习题(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下册8.2《经济发展》习题(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经济发展》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B.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D.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2。
下列各项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沿海经济开放区,有政策优势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D.珠江三角洲地区得到了国家大量投资3.珠江三角洲位于( )A.广东省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云南省D。
青海省4。
我国的“南大门”指的是( )A。
香港 B.台湾 C.长江三角洲D。
珠江三角洲5。
珠江三角洲位于哪条江的下游()A.长江 B.黄河C。
黑龙江D。
珠江6.下列不属于香港的主要产业部门是()A.旅游业B.转口贸易C。
机械制造D.金融业7。
下列城市与香港相邻的是( )A。
深圳 B.珠海C。
广州D.虎门8。
下列不属于香港和澳门的特征是( )A.人多地狭B。
第三产业发达C。
交通便利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9.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扮演“厂"的角色是( )A.澳门B.香港C.香港和澳门 D.珠江三角洲10.香港人多地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对这两种方式的正确理解是()①建设高层建筑②居住在船上③向月球移民④填海造陆A.①和③B.③和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