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6
金属材料检测或试验标准大全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X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 4698.X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GB/T 5121.X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GBT 6987.X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GB/T 13748.X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GB/T 3246.1—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302—1991钢中石墨碳显微评定方法GB/T 13305—2008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 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GB/T 13825—2008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单位面积称量法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4979—1994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GB/T 15711—1995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GB/T 30823—2014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试验方法GB/T 14999.1—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1部分:纵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14999.2—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2部分: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14999.3—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3部分:棒材纵向断口检验GB/T 14999.4—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4部分:轧制高温合金条带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YB/T 4002—2013连铸钢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2—2015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GB/T 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GB/T 235—2013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201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9.1—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41—2007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GB/T 242—2007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GB/T 244—2008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GB/T 245—2008金属管卷边试验方法GB/T 246—2007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 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GB/T 2039—2012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GB/T 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2358—1994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3250—2007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及铆钉线铆接试验方法GB/T 3251—2006铝及铝合金管材压缩试验方法GB/T 3252—1982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3771—1983铜合金硬度和强度换算值GB/T 4156—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GB/T 4158—1984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GB/T 4160—2004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GB/T 4161—2007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2—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4340.3—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4341.1—2014金属材料肖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7—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GB/T 5028—200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GB/T 5482—2007金属材料动态撕裂试验方法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GB/T 6400—2007金属材料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7314—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GB/T 7732—2008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GB/T 7733—1987金属旋转弯曲腐蚀疲劳试验方法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GB/T 10622—1989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GB/T 10623—2008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12347—2008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GB/T 12778—2008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GB/T 1323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332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4452—19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GB/T 15824—2008热作模具钢热疲劳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17104—1997金属管管环拉伸试验方法GB/T 17394.1—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17394.2—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17394.3—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17394.4—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GB/T 17600.1—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GB/T 17600.2—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法GB/T 1786—2008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2970—2016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3310—2010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GB/T 5097—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 5126—2013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 5193—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5248—201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GB/T 5616—2014无损检测应用导则GB/T 5777—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GB/T 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GB/T 6519—2013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7233.1—2009超声波检验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GB/T 7233.2—2010铸钢件超声检测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GB/T 7734—2015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GB/T 7735—2016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GB/T 7736—2008钢的低倍缺陷超声波检验法GB/T 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8651—2015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9443—2007铸钢件渗透检测GB/T 9445—20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0121—2008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GB/T 11259—201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和控制方法GB/T 11260—2008圆钢涡流探伤方法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6—1989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12604.2—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GB/T 12604.3—2005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GB/T 12604.5—2008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GB/T 12604.6—2008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GB/T 12604.7—2014无损检测术语泄漏检测GB/T 12604.8—1995无损检测术语中子检测GB/T 12604.9—2008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GB/T 12604.10—2011无损检测术语磁记忆检测GB/T 12604.11—2015无损检测术语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GB/T 12605—2007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GB/T 12966—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GB/T 12969.1—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12969.2—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 14480.1—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GB/T 14480.2—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GB/T 14480.3—2008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GB/T 15822.1—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15822.2—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GB/T 18694—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GB/T 18851.1—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18851.2—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GB/T 18851.3—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GB/T 18851.4—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GB/T 18851.5—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验证方法GB/T 19799.1—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GB/T 19799.2—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2号校准试块GB/T 23911—2009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金属材料腐蚀试验方法GB/T 1838—2008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0123—200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GB/T 13303—19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GBT 15970.X系列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X部分。
ASME铁基材料焊接工艺评定试样检验合格标准1.拉伸试样:试样的抗拉强度不小于:(QW-153 .1)(a)母材的规定最小抗拉强度(b)如母材是由两种规定最小抗拉强度不同的材料构成,则取较小值。
(c)焊缝金属的规定最小抗拉强度(当相关卷允许使用室温强度低于母材的焊缝金属时)。
(d)如果试样断在焊缝或焊缝界面以外的母材上,只要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最小抗拉强度的5%。
可认为试验满足要求。
2.导向弯曲试验:(QW-163)在弯曲后的凸面上沿任何方向测量,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内都不得有超过1/8in(3。
2mm)的开口缺陷。
但试样在试验中出现的边角部位开口缺陷除外,除非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它们是由于未熔合、夹渣或其他内部缺陷所造成时方应予考虑.ASME铁基材料焊接技能评定试件(样)检验合格标准1. 拉伸试样:(QW—153 。
1)试样的抗拉强度不小于(a)母材的规定最小抗拉强度(b)如母材是由两种规定最小抗拉强度不同的材料构成,则取较小值。
(c)焊缝金属的规定最小抗拉强度(当相关卷允许使用室温强度低于母材的焊缝金属时)。
(d)如果试样断在焊缝或焊缝界面以外的母材上,只要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最小抗拉强度的5%。
可认为试验满足要求。
2。
导向弯曲试验:(QW—163)在弯曲后的凸面上沿任何方向测量,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内都不得有超过1/8in (3。
2mm)的开口缺陷。
但试样在试验中出现的边角部位开口缺陷除外,除非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它们是由于未熔合、夹渣或其他内部缺陷所造成时方应予考虑。
3.射线探伤检测:(QW—191。
2)(A)线性指示:(1)任何型式的裂纹或未熔合和未焊透。
(2)任何长度大于下列值的条形夹渣:(a)如果板厚t≤3/8in.(10mm),夹渣场为1/8in.(3mm)。
.(b)如果板厚t3/8in。
(10mm)<t≤21/4(57mm),夹渣长为1/3t。
(c)如果t>21/4(57mm),夹渣长为3/4in.(19mm)。
金属材料表面粗糙度标准一、表面粗糙度基本术语表面粗糙度是指物体表面微观不平度的程度,也称为表面微观不平度或表面粗糙度。
在机械制造领域,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为Ra,其意义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是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和两点间距的算术平均值。
在实际应用中,Ra的数值通常会被列出,用以描述表面粗糙度的程度。
三、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包括: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内,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轮廓最大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的最大值。
3.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4.轮廓均方根粗糙度Rq:在取样长度内,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的均方根值。
四、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通常按照ISO 4287和GB/T 1031-2009等标准进行。
根据这些标准,表面粗糙度的数值范围从Ra 0.008 μm到Ra 100 μm不等。
具体数值取决于零件的使用要求、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
五、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触针法和非触针法两大类。
其中,触针法是利用触针划过被测表面,根据划过的曲线变化来测量表面粗糙度;而非触针法则利用空气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检测环境和零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六、表面粗糙度对性能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表面粗糙度会降低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同时也会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能。
因此,在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表面粗糙度,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
七、表面粗糙度与其他参数的关系表面粗糙度与其他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表面粗糙度会降低;而随着进给量的增加,表面粗糙度也会降低。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 概述1.1 测量方法依据G B/T 4340.1-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1.2 评定依据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4340.2-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 2 部分:硬度计的检验》;GB/T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
1.3 环境条件根据GB/T 4340.1-2009 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 ℃~35 ℃范围进行(除非另有规定)。
本例评定的试验温度为26 ℃±2 ℃,湿度为60%RH。
1.4 测量设备应采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维氏硬度计,其准确度必须满足G B/T 4340.2-2009 的规定。
本例使用经计量单位检定合格的F V-700 型(日本)硬度计。
1.5 被测对象采用满足国家标准G B/T 4340.1-2009 要求的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样。
1.6 测量过程根据G B/T 4340.1-2009,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对于满足标准要求的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样借助于计量合格的维氏硬度计,选用方法标准规定的合适的试验力和压头下降速度,采用标准规定的试验力保持时间及合适的压痕测量装置放大倍数测试压痕对角线平均值,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到所测硬度值。
作为实例,本文选用98.07 N 试验力、力保持时间为15 秒,在自动加力的情况下,测定维氏硬度值(HV10)。
2 建立测量模型根据G B/T 4340.1-2009 标准,维氏硬度测试原理的测量模型为:(1)式中F ―试验力,Nd ―两压痕对角线长度d1 和d2 的算术平均值,mm3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和d2 算术平均值d的测量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两压痕对角线长度d1分量;试验力值误差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测量结果进行数值修约所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
金属材料属于冶金产品,从事金属材料生产、订货、运输、使用、保管和检验必须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冶金产品标准。
对从事金属材料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标准的有关内容。
我国冶金产品使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代号为"国标"GB"")、部标(冶金工业部标准"YB"、一机部标"JB"等、)企业标准三级。
一、包装检验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形状、尺寸、精度、防腐而定。
1.散装:即无包装、揩锭、块(不怕腐蚀、不贵重)、大型钢材(大型钢、厚钢板、钢轨)、生铁等。
2.成捆:指尺寸较小、腐蚀对使用影响不大,如中小型钢、管钢、线材、薄板等。
3.成箱(桶):指防腐蚀、小、薄产品,如马口铁、硅钢片、镁锭等。
4.成轴:指线、钢丝绳、钢绞线等。
对捆箱、轴包装产品应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二、标志检验标志是区别材料的材质、规格的标志,主要说明供方名称、牌号、检验批号、规格、尺寸、级别、净重等。
标志有;1.涂色:在金属材料的端面,端部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主要用于钢材、生铁、有色原料等。
2.打印:在金属材料规定的部位(端面、端部)打钢印或喷漆的方法,说明材料的牌号、规格、标准号等。
主要用于中厚板、型材、有色材等。
3.挂牌:成捆、成箱、成轴等金属材料在外面挂牌说明其牌号、尺寸、重量、标准号、供方等。
金属材料的标志检验时要认真辨认,在运输、保管等过程中要妥善保护。
三、规格尺寸的检验规格尺寸指金属材料主要部位(长、宽、厚、直径等)的公称尺寸。
1.公称尺寸(名义尺寸):是人们在生产中想得到的理想尺寸,但它与实际尺寸有一定差距。
2.尺寸偏差: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值叫尺寸偏差。
大于公称尺寸叫正偏差,小于公称尺寸叫负偏差。
在标准规定范围之内叫允许偏差,超过范围叫尺寸超差,超差属于不合格品。
3.精度等级:金属材料的尺寸允许偏差规定了几种范围,并按尺寸允许偏差大小不同划为若干等级叫精度等级,精度等级分普通、较高、高级等。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X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698.X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GB/T 5121.X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GBT 6987.X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GB/T 13748.X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GB/T 3246.1—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302—1991钢中石墨碳显微评定方法GB/T 13305—2008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 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GB/T 13825—2008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单位面积称量法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4979—1994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GB/T 15711—1995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GB/T 30823—2014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试验方法GB/T 14999.1—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1部分:纵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14999.2—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2部分: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14999.3—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3部分:棒材纵向断口检验GB/T 14999.4—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4部分:轧制高温合金条带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YB/T 4002—2013连铸钢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2—2015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GB/T 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GB/T 235—2013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201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9.1—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41—2007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GB/T 242—2007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GB/T 244—2008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GB/T 245—2008金属管卷边试验方法GB/T 246—2007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 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GB/T 2039—2012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GB/T 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2358—1994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3250—2007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及铆钉线铆接试验方法GB/T 3251—2006铝及铝合金管材压缩试验方法GB/T 3252—1982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3771—1983铜合金硬度和强度换算值GB/T 4156—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GB/T 4158—1984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GB/T 4160—2004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GB/T 4161—2007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2—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4340.3—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4341.1—2014金属材料肖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7—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GB/T 5028—200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GB/T 5482—2007金属材料动态撕裂试验方法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GB/T 6400—2007金属材料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7314—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GB/T 7732—2008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GB/T 7733—1987金属旋转弯曲腐蚀疲劳试验方法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GB/T 10622—1989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GB/T 10623—2008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12347—2008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GB/T 12778—2008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GB/T 1323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332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4452—19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GB/T 15824—2008热作模具钢热疲劳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17104—1997金属管管环拉伸试验方法GB/T 17394.1—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17394.2—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17394.3—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17394.4—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GB/T 17600.1—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GB/T 17600.2—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法GB/T 1786—2008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2970—2004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3310—1999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GB/T 5097—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 5126—2001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 5193—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5248—200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GB/T 5616—2014无损检测应用导则GB/T 5777—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GB/T 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GB/T 6519—2013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7233.1—2009超声波检验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GB/T 7233.2—2010铸钢件超声检测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GB/T 7734—2004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GB/T 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GB/T 7736—2008钢的低倍缺陷超声波检验法GB/T 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8652—1988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9443—2007铸钢件渗透检测GB/T 9445—20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0121—2008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GB/T 11259—201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和控制方法GB/T 11260—2008圆钢涡流探伤方法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6—1989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12604.2—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GB/T 12604.3—2005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GB/T 12604.5—2008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GB/T 12604.6—2008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GB/T 12604.7—2014无损检测术语泄漏检测GB/T 12604.8—1995无损检测术语中子检测GB/T 12604.9—2008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GB/T 12604.10—2011无损检测术语磁记忆检测GB/T 12604.11—2015无损检测术语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GB/T 12605—2007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GB/T 12966—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GB/T 12969.1—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12969.2—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14480.1—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GB/T 14480.2—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GB/T 14480.3—2008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GB/T 15822.1—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15822.2—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GB/T 18694—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GB/T 18851.1—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18851.2—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GB/T 18851.3—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GB/T 18851.4—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GB/T 18851.5—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验证方法GB/T 19799.1—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GB/T 19799.2—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2号校准试块GB/T 23911—2009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金属材料腐蚀试验方法GB/T 1838—2008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0123—200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GB/T 13303—19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GBT 15970.X系列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X部分。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X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698.X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GB/T 5121.X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GBT 6987.X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GB/T 13748.X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GB/T 3246.1—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302—1991钢中石墨碳显微评定方法GB/T 13305—2008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 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GB/T 13825—2008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单位面积称量法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4979—1994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GB/T 15711—1995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GB/T 30823—2014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试验方法GB/T 14999.1—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1部分:纵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14999.2—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2部分: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14999.3—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3部分:棒材纵向断口检验GB/T 14999.4—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4部分:轧制高温合金条带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YB/T 4002—2013连铸钢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2—2015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GB/T 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GB/T 235—2013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201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9.1—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41—2007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GB/T 242—2007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GB/T 244—2008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GB/T 245—2008金属管卷边试验方法GB/T 246—2007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 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GB/T 2039—2012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GB/T 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2358—1994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3250—2007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及铆钉线铆接试验方法GB/T 3251—2006铝及铝合金管材压缩试验方法GB/T 3252—1982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3771—1983铜合金硬度和强度换算值GB/T 4156—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GB/T 4158—1984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GB/T 4160—2004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GB/T 4161—2007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2—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4340.3—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4341.1—2014金属材料肖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7—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GB/T 5028—200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GB/T 5482—2007金属材料动态撕裂试验方法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GB/T 6400—2007金属材料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7314—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GB/T 7732—2008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GB/T 7733—1987金属旋转弯曲腐蚀疲劳试验方法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GB/T 10622—1989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GB/T 10623—2008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12347—2008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GB/T 12778—2008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GB/T 1323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332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4452—19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GB/T 15824—2008热作模具钢热疲劳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17104—1997金属管管环拉伸试验方法GB/T 17394.1—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17394.2—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17394.3—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17394.4—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GB/T 17600.1—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GB/T 17600.2—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法GB/T 1786—2008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2970—2004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3310—1999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GB/T 5097—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 5126—2001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 5193—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5248—200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GB/T 5616—2014无损检测应用导则GB/T 5777—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GB/T 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GB/T 6519—2013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7233.1—2009超声波检验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GB/T 7233.2—2010铸钢件超声检测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GB/T 7734—2004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GB/T 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GB/T 7736—2008钢的低倍缺陷超声波检验法GB/T 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8652—1988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9443—2007铸钢件渗透检测GB/T 9445—20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0121—2008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GB/T 11259—201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和控制方法GB/T 11260—2008圆钢涡流探伤方法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6—1989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12604.2—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GB/T 12604.3—2005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GB/T 12604.5—2008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GB/T 12604.6—2008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GB/T 12604.7—2014无损检测术语泄漏检测GB/T 12604.8—1995无损检测术语中子检测GB/T 12604.9—2008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GB/T 12604.10—2011无损检测术语磁记忆检测GB/T 12604.11—2015无损检测术语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GB/T 12605—2007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GB/T 12966—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GB/T 12969.1—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12969.2—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14480.1—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GB/T 14480.2—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GB/T 14480.3—2008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GB/T 15822.1—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15822.2—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GB/T 18694—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GB/T 18851.1—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18851.2—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GB/T 18851.3—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GB/T 18851.4—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GB/T 18851.5—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验证方法GB/T 19799.1—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GB/T 19799.2—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2号校准试块GB/T 23911—2009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金属材料腐蚀试验方法GB/T 1838—2008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0123—200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GB/T 13303—19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GBT 15970.X系列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X部分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CNAS-CL01-A01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Competence Accreditation Criteria in the Field of MetallicMaterial Testing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CNAS根据金属材料检测的特性而对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1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1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CNAS-CL01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代替CNAS-CL19:20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与CNAS-CL19:2010相比,本次修订对文件内容做了实质性调整,主要变化为:——按照CNAS的统一要求调整文件编号为CNAS-CL01-A011;——根据CNAS-CL01:2018重新编排条款号;——修改“1范围”,扩大适用范围;——增加对样品、人员、质量监控、记录和报告的要求,提出了对设施环境、方法、设备等方面的细化要求。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验及微观结构分析、腐蚀与防护试验、不需要溶样前处理的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下简称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物理性能检测。
对需要溶样前处理的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特殊要求见CNAS-CL01-A00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对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特殊要求见CNAS-CL01-A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金属材料腐蚀检测标准大全一、检测规范和方法1.1 检测规范在进行金属材料腐蚀检测时,应遵循相关的检测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腐蚀检测规范:●GB/T 19292.1-2003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腐蚀试验的一般规则●GB/T 16545-199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试样的失重测定●GB/T 17731-200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耐海水腐蚀试验1.2 检测方法金属材料腐蚀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重量法:通过测量试样的失重情况来评估金属材料的腐蚀程度。
●表面观察法:通过观察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颜色等特征来评估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
●电化学方法:通过测量试样的电化学性质如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来评估金属材料的腐蚀倾向和腐蚀速率。
●X射线衍射法:通过分析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来评估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
●金相法:通过观察试样截面的金相组织形貌来评估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
二、检测原理金属材料腐蚀检测的原理主要是基于金属材料在腐蚀过程中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例如,在电化学方法中,金属材料作为电极参与反应,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等电学参数来评估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
在重量法中,通过测量试样失重情况来推算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
三、检测标准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腐蚀条件,金属材料腐蚀检测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腐蚀检测标准:●GB/T 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0123-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GB/T 4334-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腐蚀疲劳试验●GB/T 4335-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酸性氯化物溶液试验●GB/T 4336-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点蚀试验四、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是金属材料腐蚀检测的最终结果,应包括以下内容:●试样信息:包括试样的名称、材质、规格等基本信息。
摘要硬度是评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硬度的实质是材料抵抗另一较硬材料压入的能力。
硬度检测是评价金属力学性能最迅速、最经济、最简单的一种试验方法。
硬度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测定材料的适用性,或材料为使用目的所进行的特殊硬化或软化处理的效果。
对于被检测材料而言,硬度是代表着在一定压头和试验力作用下所反映出的弹性、塑性、强度、韧性及磨损抗力等多种物理量的综合性能。
由于通过硬度试验可以反映金属材料在不同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性能的差异,因此硬度试验广泛应用于金属性能的检验、监督热处理工艺质量和新材料的研制。
金属硬度检测主要有两类试验方法。
一类是静态试验方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缓慢而无冲击的。
硬度的测定主要决定于压痕的深度、压痕投影面积或压痕凹印面积的大小。
静态试验方法包括布氏、洛氏、维氏、努氏、韦氏、巴氏等。
其中布、洛、维三种试验方法是应用最广的,它们是金属硬度检测的主要试验方法。
另一类试验方法是动态试验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动态的和冲击性的。
这里包括肖氏和里氏硬度试验法。
动态试验法主要用于大型的,不可移动工件的硬度检测。
关键词:硬度;物理量;试验方法;力学性能Abstract第1章引言 (5)1.1金属材料硬度的定义 (5)1.2硬度试验的作用和特点 (5)1.3常用硬度试验方法的分类 (6)第二章金属材料硬度的检测方法 (8)2.1 洛氏硬度检测方法 (8)2.1.1原理 (8)2.1.2符号和计算公式 (8)2.1.3检测过程及其示意图 (9)2.1.4洛氏硬度标尺及技术参数 (12)2.1.5标尺的应用原则 (12)2.1.6应用范围及其特点 (13)2.1.7检测及注意事项 (13)2.2布氏硬度检测方法 (18)2.2.1原理 (18)2.2.2计算公式 (18)2.2.3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19)2.2.4 K值于K常数的选用 (20)2.2.5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21)2.2.6检测方法和技术条件 (21)2.3维氏硬度检测方法 (24)2.3.1原理 (24)2.3.2范围、符号和说明 (24)2.3.3 计算公式 (25)2.3.4相似原理 (26)2.3.5应用及其特点 (27)2.3.6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28)2.3.7试样最小厚度于检测力间关系 (29)第三章方法选用和硬度要求 (30)3.1硬度检测方法的选用 (30)第四章金属硬度检测技术现状及其展望 (34)4.1硬度计发展现状 (34)4.2现代硬度计量测试的发展趋势 (35)4.3现代硬度计的展望 (35)附录A 部分发达国家有关硬度试验方法标准号(不是全部) (37)第1章引言1.1金属材料硬度的定义硬度是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中最常见的一个性能指标。
CNAS-CL01-A01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Competence Accreditation Criteria in the Field of MetallicMaterial Testing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CNAS根据金属材料检测的特性而对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CNAS-CL01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CNAS-CL01中章、节条款号和名称,对CNAS-CL01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代替CNAS-CL19:20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与CNAS-CL19:2010相比,本次修订对文件内容做了实质性调整,主要变化为:——按照CNAS的统一要求调整文件编号为CNAS-CL01-A011;——根据CNAS-CL01:2018重新编排条款号;——修改“1范围”,扩大适用范围;——增加对样品、人员、质量监控、记录和报告的要求,提出了对设施环境、方法、设备等方面的细化要求。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验及微观结构分析、腐蚀与防护试验、不需要溶样前处理的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下简称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物理性能检测。
对需要溶样前处理的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特殊要求见CNAS-CL01-A00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对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特殊要求见CNAS-CL01-A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DIN EN 444金属材料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检测基本规则DIN EN 444 英文版欧洲标准EN 444:1994 对DIN标准拥有同等地位。
逗号为十进制标记。
国家性前言该标准由CEN/TC 138制定。
参与本标准编写的德国团体为材料测试标准委员会。
需要注意的是此标准并不能代替DIN 54111第一部分:关于铸件和熔焊焊缝的射线探伤和DIN 54111第二部分:关于铸件和熔焊焊缝的射线探伤。
相应的欧洲标准正在准备中。
涉及到的标准请看参考资料关键词:冶金产品,无损探伤,射线照相分析,X射线,γ射线,缺陷,射线照相底片。
英文版本金属材料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检测基本规则该欧洲标准由CEN于1994年2月7日批准。
CEN完全遵守CEN/CENELEC内部条例,没有做任何修改和调整,这些条例规定了使该欧洲标准成为国家标准的所需条件。
通过向管理中心或者任何CEN成员进行申请,可以获得与此类欧洲标准相关的最新清单和文献资料。
欧洲标准有英语、法语和德语三种官方版本。
如果CEN成员负责将其翻译成其本国语言,并通知管理中心,该译本与官方版本拥有同样地位。
CEN成员为各国标准团体,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目录前言 (3)介绍 (3)1. 范围 (3)2. 参考标准 (4)3. 定义 (4)4. 射线照相技术分级 (4)5. 概述 (5)6. 推荐的射线照相技术 (5)7. 检测报告 (11)前言该欧洲标准由CEN/TC 138“无损探伤”欧洲铸造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编写,该委员会的秘书处由AFNOR控制并管理。
需要经过正式投票,并得到肯定的结果。
此欧洲标准是CEN在欧洲交流委员会和欧洲自由贸易组织的授权之下起草的,遵守EC指示的基本要求。
通过出版同样的文章或者是进行批准,赋予该欧洲标准以国家标准的地位,最迟在1994年8月之前完成,同时要此时间之前收回与其有冲突的国家标准。
金属材料标准代号实用钢铁材料手册1.铸造用生铁[YB(T)14—199」2.炼钢用生铁(GB/T717—1998)3.球墨铸铁用生铁(GB/T1412--1985)4.铸造用磷铜钛低合金耐磨生铁(YB/T5210—1993)5.含钒生铁(YB/T5125—1993)6.脱碳低磷粒铁(YB/T068一1995)一.铁合金1.硅铁(GB/T2272—1987)2.锰铁(GB/T3795—1996)3.金属锰(GB/T2774—1991)4.电解金属锰(YB/T051—1993)5.铬铁(GB/T5683—1987)6.金属钻(GB/T3211—1987)7.氮化铝铁(YB/T5140—1993)8.真空法微碳铬铁(GB/T5684--1987)9.钨铁(GB/T3684一1996)10.钼铁(GB/T3649—l987)11.氧化钼块(YB/T5129—1993)12.钒铁(GB/T4139—1987)13.钒渣(YB/T008—1997)14.五氧化二钒(GB/T3283—1987)15.钛铁(GB/T3282-1987)16.铌铁(GB/T7737--1997)17.铌磷半钢(YB/T4025—1991)18.硼铁(GB/T5682—1995)19.磷铁(YB/T5036-1993)20.锰硅合金(GB/T4008—1996)21.硅铬合金(GB/T4009—1989)22.硅铝合金(YB/T065一1995)23.硅钙合金(YB/T5051—1993)24.硅钡合金(GB/T066一1995)25.硅钡铝合金(YB/T(We-Q巧)26.硅钙钡铝合金(YB/T067一1995)27.钒铝合金(GB/T5063—1985)28.铌锰铁合金(YB/T5216-1993)29.稀土硅铁合金(GB/T4137—l993)30.稀土镁硅铁合金(GB/T4138~l%3)三.铸铁l.灰铸铁(GB/T9439-1988)2.球墨铸铁(GB/T1348—1988)3.可锻铸铁(GB/T9440-1988)4.蠕墨铸铁(JB4403—1987)5.耐磨铸铁(YB/0362—1992)6.抗磨白口铸铁(GB/T8263—1987)7.耐热铸铁(CB/T9437-1988)8.高硅耐蚀铸铁(GB/T8491—1987)9.铸铁轧辊(GB/T1504-1991)四.铸钢l.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GB/T11352—1989)2.焊接结构用碳素铜铸件(GB/T7659一1987)3.合金钢铸件(JB/ZQ4297一1986)4.高锰钢铸件(YB/T036.4-1992)5.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锈钢铸件(GB/T6967—1986)6.耐热钢铸件(GB/T8492一1987)7.电渣熔铸合金工具钢模块(YB/T155—l999)8.铸钢轧辊(GB/T1503~199I)五.锻钢1.锻制圆钢和方钢(GB/T908—1987)2.锻制扁钢(GB/T16761—l997)3.高速工具钢大截面锻制钢材(GB/T9942—1988)4.锻件用结构铜牌号和力学性能(GB/TI7107-l997)5.塑料模具钢模块(YB/T129-1997)6.高温合金锻制圆饼(GB/T14997—1994)7.高温合金环件毛坯(GB/T14998—1994)8.耐蚀合金锻件问(YB/T5264—1993)9.焊管轧辊(YB/T128—1997)八.钢坯1.初轧坯(YB/T001一1991)2.热轧钢坯(YB/T002一1991)3.薄板坯(YB/T003一1991)4.初轧坯和钢坯(YB/T004一1991)5.连续铸钢板坯(YB/T2012—1983)6.碳素结构钢板坯(YB/T16-1986)7.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钢连铸方坯和矩形坯(YB/154-1999)8.优质碳素钢圆管坯(YB/T5222—1993)9.合金结构钢圆管坯(YB/T5221—1993)10.高压用无缝钢管圆管坯(YB/T5137—1998)11.无缝气瓶用钢坯(GB13447—1992)12.氧气瓶钢坯[YB(T)71—1987]13.铁路机车.车辆用车轴钢坯「YB(T)57—1987」14.锻件用不锈钢坯(YB/T508(f--199)第三章钢的品种及技术性能一.结构钢1.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2.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比B/T1591—l994)4.合金结构钢(GB/T3007—1999)5.保证淬透性结构钢(GB/T5216-1985)6.高耐候性结构钢(GB/T4171—1984)7.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4172-1984)8.易切削结构钢(GBry8731—1988)9.非调质机械结构钢(GB/T15712—1995)10.弹簧钢(GB/T1222—1984)11.冷微钢(GB/T6478—1986)12.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GB/T3078—1994)二.工具钢1.碳素工具钢(GB/T1298—1986)2.合金M具钢(GB/T1299-1985)3.高速工具钢(GB/T9942—1988)三.轴承钢l.高碳铬轴承钢[YB/Tl—1980]2.高碳铭不锈轴承钢(GB/T3086—1982)3.渗碳轴承钢(GB/T3203—1982)四.特种钢1.不锈钢(GB/T1220-2007)2.耐热钢(GB/T1221一2007)五.专业用钢l.船体用结构钢(CB712—1988)2.桥梁用结构钢[YB(T)10-1981]3.汽轮机叶片用钢(GB/T8732—1988)4.内燃机气阀钢(GB/T12773一1991)5.矿用钢(YB/T5047—1993)6.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GB/T10560-1989)第四章型钢一.通用型钢1.热轧圆钢和方钢(GB/T702—1986)2.热轧六角钢和八角钢(GB/T705—1989)3.银亮钢(GB/T3207—1988)4.冷拉国钢.方钢.六角钢(GB/T905一l994)5.热轧扁钢(GB/T704-19886.优质结构钢冷拉扁钢(YB/T037—1993)7.塑料模具用扁钢(YB/T094-1997)8.热轧等边角钢(GB/T9787—1988)9.热轧不等边角钢(GB/T9788--1988)10.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GB/4227—1984)11.热轧工字钢(GB/T706-1988)12.热轧槽钢(GB/T707—1988)13.热轧L型钢(GB/T9946-1988)14.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11263—1998)1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YB/T111—l997)16.汽轮机螺栓用合金结构钢棒(YB/T158—1999)17.电梯导轨用热轧型钢(YB/T157—l999)18.热轧环件(YB/T4068—1991)一.专业用钢1.标准件用碳素热轧圆钢(GB/715—1989)2.工业链条用冷拉钢比(GB/T13700-1992)3.冷拉异型钢门(GB/T13791—1992)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5.冷轧带助钢筋(GB13788—1992)6.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1984)7.手表用不锈扁钢(YB/T5134-1993)8.窗框用热轧型钢(GB/T2597一1994)9.汽车车轮轮辆用热轧型钢(YB/T5227—1993)10.汽车车轮挡圈用热轧型钢(YB/T039-l993)11.汽车车轮锁圈用热轧型钢(YB/T040—1993)12.拖拉机大梁用槽钢(YB/T5048—1993)13.农用复合钢(YB/T5003一1993)14.农业机械用特殊截面热轧型钢(YB/T5007一1993)15.机5口犁烨用热轧型钢(YB/T5006-1993)16.履带板用热轧型钢(YB/T5034--1993)17.船用锚链圆钢[YB(T)66-1987」18.造船用球扁钢(GB/T9945一1988)19.铁路钢轨[GB/T2585.GB/T181-183.YB(T)68]20.轻轨(GB/T11264-1989)21.起重机钢轨(YB/T5055—1993)22.煤机用热轧异型钢(GB/T3414-1994)23.矿用工字钢[YB(T)24-1986]24.矿山巷道支护用热轧U型钢(GB/T4697—1991)25.凿岩针杆用中空钢(GB/T1301—1994)三.冷弯型钢l.通用冷弯开口型钢(GB/T6723一198)2.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GB/T6728—1986)3.货运汽车冷弯型钢(GB/T6726一198)4.客运汽车冷弯型钢比(GB/T6727一198)5.卷帘门及钢窗用冷弯型钢(YB/T5l61—l993)四.线材1.热轧盘条(GB/T14981—1994)2.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一1997)3.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GB/T4354-1994)4.琴钢丝用盘条(YB/T5100-1993)5.焊接用钢盘条(GB/T3429-1994)6.不锈钢盘条(GB/T4356-1984)7.焊接用不锈钢盘条(GB/T4241—1984)8.无扭控冷热轧盘条(ZBH4400—11988)9.低碳钢无扭控冷热轧盘条(YB/T4027—l99l)10.制钢丝绳用无扭控冷热轧盘条(ZBH44004一1988)11.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YB/T146-1998)第五章钢板和钢带一钢板1.热轧钢板和钢带(GB/T709-1988)2.冷轧钢板和钢带(GB/T708一1988)3.热连轧钢板和钢带(GB/T2519-1988)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1986)5.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和冷轧薄钢板及钢带(GB/T912-1989和GB/T11253—1989)6.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GB/T711一1988)7.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CB/T710-1991)8.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T13237—199)9.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GB/T11251—1989)10.合金结构钢薄钢板(YB/T5132—1993)11.高强度结构钢热处理和控轧钢板.钢带(GB/T16270—1996)12.弹簧钢热轧薄钢板(GB/T3279—l989)13.碳素工具钢热轧钢板(GB/T3278—1982)14.高速工具钢钢板(GB/T9941—1988)15.不锈钢热轧钢板(GB/T4237—2007)16.不锈钢冷轧钢板(GB/T328(y--199)17.耐热钢板(GB/T4238—1992)18.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T8165—1997)19.不锈复合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T17102一l997)20.铜一钢复合钢板(GB/T13238—1991)ZI.镍一钢复合板(YB/T108—l997)22.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1991)23.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1985)24.花纹钢板(GB/T3277—1991)25.单张热镀锌薄钢板(YB/T5l31—1993)26.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1988)刀.连续热镀铝硅合金钢板和钢带(YB/T167—2000)28.连续电镀锌冷轧钢板及钢带(GB/T15675—1995)29连续热浸镀锌铝稀土合金镀层钢带和钢板(YB/T052—1993)30.连续热浸镀铝锭硅合金镀层钢带和钢板(GB/T14978一l994)31.电镀锡薄钢板和钢带(GB/T2520-1988)32.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钢板(YB/T5130—1993)33.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T2513—1985)34.汽车制造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3275—1991)35.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GB/T3273—1989)36.犁壁用热轧三层钢板和宽钢带(GB/T1252—1989)37.锅炉用钢板(GB713—l997)38.压力容器用钢板(GB6654-1996)39.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GB3531—1996)40.焊接气瓶用钢板(GB6653—1994)41.压缩机问片用热轧薄钢板(CB/T11254—1994)42.塑料模具用热轧厚钢板(YB/Tl07—l997)43.日用搪瓷用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T13790-1992)44.200L油桶用热轧碳素结构钢薄钢板(YB/T5037—1993)45.200L油桶用冷轧薄钢板和热镀锌薄钢板(YB/T055一1994)二.钢带1.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T716--19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GB/3524—1992)3.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GB/T8749—l988)4.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T3522-1983)5.低碳钢冷轧钢带(YB/T5059-1993)6.热处理弹簧钢带(YB/T5063—1993)7.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YB/T5058一1993)8.不锈钢热轧钢带(YB/T5090-1993)9.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GB/T4239-1991)10.弹簧用不锈钢冷轧钢带(GB/T4231—1993)11.磁头用不锈钢冷轧钢带(YB/T085一1996)12.彩色显像管弹簧用不锈钢冷轧钢带(YB/T110-1997)13.电镀铅铝合金钢带(YB/T5195—1993)14.宽度小于700rum连续热镀锌钢带(GB/T15392—1994)15.压力容器用热轧钢带(GB/T5139-1993)16.自行车链条用冷轧钢带(YB/T5064一1993)17.自行车用热轧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党钢带及钢板(YB/T5066-1993)18.自行车用冷轧碳素钢党钢带和钢板(YB/T5065一1993)19.自行车用热轧钢带(YB/T5068一l1993)20.自行车用冷轧钢带(YB/T5067一1993)21.手表用碳素工具钢冷轧钢带(YB/T5061—1993)22.手表用不锈钢冷轧钢带(YB/T5133—1993)23.刮脸刀片用冷轧钢带(YB/T5060-1993)24.工业链条用冷轧钢带(GB/T13795—1992)25.锯条用冷轧钢带(YB/T5062—1993)26.机器锯条用高速工具钢热轧钢带(YB/T084-l996)27.销装电缆用冷轧钢带(GB/T4175l—1984)28.销装电缆用镀锌钢带(GB/T41752—1984)29.销装电缆用钢带(YB/T024一1992)30.同轴电缆用电镀锡钢带(YB/T5088-1993)31.灯头用冷轧钢带(YB/T026—l992)32.金属软管用碳素钢冷轧钢带(YB/T023—1992)33.包装用钢带(YB/T025一1992)第六章钢管和铸铁管一.无缝钢管1.无缝钢管(GB/T17395一1998)2.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08)3.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5—l994)4.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5.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l994)6.不锈钢小直径钢管(GB/T3089-1982)7.不锈耐酸钢极薄壁无缝钢管(GB/T3089-1982)8.冷技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GB/T3639-1983)9.冷技无缝异型钢管(GB/T3094一1982)10.汽车半轴套管用无缝钢管(YB/T5053—1993)11.船舶用碳钢和碳锰钢无缝钢管(GB/TT5312—1999)12.柴油机用高压无缝钢管(GB/TAN3—1986)13.液压和气动缸商用精密内径无缝钢管(GB/T8713—1988)14.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3087—1999)1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GB5130—1995)16.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13296—1991)17.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1986)1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9948—1988)19.金刚石岩芯钻探用无缝钢管(YB/T5052—l993)20.液压支柱用热轧无缝钢管(GB/T17396-1998)二.焊接钢管1.直维电焊钢管(GB/T13793—1992)2.双层卷焊钢管(GB/T11258—198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和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3092-1993.GB/3091—1993)4.低压流体输送用大直径电焊钢管(GB/T14980-1994)5.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防(GB/T12771—l991)6.低中压锅炉用电焊钢管(YB4102-2000)7.换热器用焊接钢管(YB4103一2000)8.传动轴用电焊钢管(YB/T52—1993)9.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00-1991)10.带式输送机托辊用电焊钢管(GB/T13792—1992)11.深井水泵用电焊钢管(YB/T4028一1991)12.矿用流体输送电焊钢管(GB/T14291—1993)13.普通碳素钢电线套管(GB/T3640-1983)14.to型镀锌金属软管(GBH3bol—1983)15.S型针焊不锈钢金属软管(B/T3op一1983)三.铸铁管1.砂型离心铸铁管(GB/T3421—1982)2.连续铸铁管(GB/T3422—1982)3.柔性机械接口灰口铸铁管(GB/TM3—1986)4.梯唇型橡胶圈接口铸铁管(GB/T8714-1988)5.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GB/T13295一1991)第七章钢丝和钢丝绳885一.钢丝1.冷技圆钢丝.方钢丝.六角钢丝(GB/342—1997)2.一般用途低碳钢丝(GB/T343—1994)3.重要用途低碳钢丝(YB/T5032—l993)4.通信用镀锌低碳钢丝(GB/T346-1984)5.光缆用镀锌碳素钢丝(YB/T125—1997)6.销装电缆用镀锌低碳钢丝(GB/T3082—1984)7.优质碳素结构钢丝(GB/T32-1982)8.合金结构钢丝(GB/T3079-1993)9.碳素工具钢丝(GB/T5952—1986)10.合金工具钢丝(YB/T095—1997)11.高速工具钢丝(GB/T3080—l982)12.碳素弹簧钢丝(GB/T4357—1989)13.合金弹簧钢丝(GB/T5218—1999)14.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GB/T4358—l995)15.非机械弹簧用碳素弹簧钢丝(YB/T5220-1993)16.阀门用油淬火.回欠碳素弹簧钢丝(YB/T5102一l993)17.阀门用油淬火.回火铬硅合金弹簧钢丝(YB/T5105—l993)18.阀门用油淬火一回人钻钒合金弹簧钢丝(YB/T5008—1993)19.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丝(YB/T5103—1993)20.油淬火一回火硅锰合金弹簧钢丝(YB/T5104-1993)21.阀门用铝钒弹簧钢丝(YB/T5136-1993)22.弹簧垫圈用梯形钢丝(GB/T5222—1985)23.不锈钢丝(GB/T4240—1993)24.弹簧用不锈钢丝(YB/T11—1983)25.焊接用不锈钢丝(YB/T5092一1996)26.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1994)27.冷镦钢丝(GB/T5953—1999)28.冷顶锻用不锈钢丝(GB/T4232—1993)29.轴承保持器用碳素结构钢丝(YB/T5144-1993)30.高碳铬不锈钢丝(YB/T006-1997)31.汽车车身附件用异型钢丝竹(YB/T5183—1993)32.软轴用扁钢丝(YB/T5184一1993)33.内燃机用肩钢丝(YB/T5185—1993)34.乐器用钢丝(YB/T5218—199到35.家庭缝纫机机针用钢丝(YB/T5187-1993)36.弹性针布钢丝(YB/T056-1994)37.医用缝合针钢丝(YB/T5219-1993)38.幅条用钢丝(YB/T5005—1993)39.伞骨钢丝(YB/T097—1997)40.胎圈用钢丝(GB14450-199)41.橡胶软管增强用钢丝(GB/T11l82-1989)4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l995)43.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YB/T038—l993)44.制绳用钢丝(GB/T8919-1996)45.电梯钢丝绳用钢丝口(GB/T5198—l993)46.钢芯铝绞线用镀锌钢丝(GB/T3428—1997)47.铝包钢丝门(GB/T123一1997)48.桥梁缆索用热镀锌钢丝(GB/T17101—1997)二.钢丝绳l.钢丝绳(GB/T8918—1996)2.密封钢丝绳(GB/T352—1988)3.面接触钢丝绳比(GB/T16269—1996)4.不锈钢丝绳(GB/T9944-1988)5.电梯用钢丝绳(GB8903—1988)6.操纵用钢丝绳(GB/T14451—l993)7.航空用钢丝绳(YB/T5197-1993)8.镀锌钢绞线(YB/T5004-1993)9.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YB/T152一1999)10.铝包钢绞线(YB/T124—l997)1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一1995)第八章特殊含金和钢材一.电工用钢l.电磁纯铁棒材(GB/T6983—1986)2.电磁纯铁热轧厚板(GB/T6984-1986)3.电磁纯铁冷轧薄板(GB/T6985—1986)4.电工用热轧硅钢薄钢板GB/T5212一1985)5.家用电器用热轧硅钢薄钢板(YB/T5287—1999)6.晶粒取向硅钢薄带(YB/T5224—1993)7.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出B/T2521—1996)二.高温合金1.高温合金牌号(GB/T14992一1994)2.转动部件用高温合金热轧捧材防(GB/T14993—1994)3..普通承力件用高温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YB/T5245—1993)4.高温合金冷拉棒材(GB/T14994一1994)5.高温合金热轧钢板(G/T14995一1994)6.高温合金冷轧薄板(GB/T145996—1994)7.一般用途高温合金管(GB/TI5062一1993)8.冷域用高温合金冷拉丝(YB/T5249—1993)三.耐蚀合金1.耐蚀合金牌号出(GB/T15007一1994)2.耐蚀合金棒(GB/T15008—l994)3.耐蚀合金热轧板(GB/T15009一1994)4.耐蚀合金冷轧薄板(GB/T15010一1994)5.耐蚀合金冷轧带(B/T15012—l994)6.耐蚀会金冷轧(拔)无缝管(GB/T15011—1994)四.精密合金1.精密合金牌号(GB/T15018—l994)2.快淬金属的分类和牌号门B/T150l9—1994)五.软磁合金l.软磁合金门(GB/T15001—1994)2.耐蚀软磁合金(GB/T14986-1994)3.铁铝软磁合金(GB/T15004一l994)4.铁镍软磁合金(GBn198—1988)5.高硬度高电阻高磁导合金(GB/T14987—l994)6.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GB/T15002一l994)7.恒磁导率合金(CB/T15003—1994)8.磁温度补偿合金(GB/T15005—l994)9.磁头用软磁合金冷轧带材(YB/T086-1996)10.软磁合金带卷绕环形铁心(YB/T5251—1993)六.变形永磁合金l.变形永磁钢(GB/T14991—l994)2.铁钻机永磁合金(GB/T14989-1994)3.铁钻钥磁滞合金热轧(或锻)棒材(GB/T14990—l994)4.磁滞合金冷轧带(GB/T14988—l994)5.变形铁镐钻永磁合金(YB/T5261—1993)6.烧结钛铁硼永磁材料(ZBH8003—l990)七.弹性合金1.弹性合金(GB/T15006-l994)2.弹性元件用合金3J1和3J53(YB/T5256—1993)3.发条用高弹性合金3j9(GB/T5153—1993)4.弹性元件用合金3J21(YB/T5253—1993)5.轴尖用合金3J2丝材(YB/T5252—l993)6.抗震耐磨轴尖合金3J40(YB/T5243—1993)7.频率元件用恒弹性合金刀刀和3J58(YB/T5254-1993)8.手表游丝用恒弹性合金3J53Y丝材(YB/T5262—1993)9.频率元件用恒弹性合金3Jod(YB/T5255—l993)10.正温度系数恒弹性合金(YB/T5244-l993)八.膨胀合金1.膨胀合金(GB/T14985一1994)2.铁镍铬.铁镍封接合金(YB/T5235—1993)3.铁铬玻封合金4J28(YB/T5235一1993)4.铁镍钻玻封合金4J29和4J44(YB/T5231—1993)6.瓷封合金圳刀.4J34(YB/T5234—1993)7.铁镍铜玻封合金4J41(YB/T5237一1993)8.杜美丝芯合金4J43(YB/T5236一一1993)9.低钻定膨胀瓷片合金4Jto(YB/T5236一1993)10.线纹尺合金(YB/T5238—1993)11.无磁磁凤基体用铁锰合金(YB/T5239-1993)12.无磁定膨胀瓷封合金4J784J80和4J82(YB/T5233—1993)13.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4J42K合全冷轧带村(YB/T100—l997)九.精密电阻合金l.镍铬电阻合金丝(YB/T5259-1993)2.镍铬基精密电阻合金丝(YB/T5260-1993)十.热双金属和其他特殊含金l.热双金属带村(GB/T4461—1992)2.高电阻电热合金(GB/T1234-1995)3.电真空器件用天磁不锈钢Ocr16Ni14(YB/T5250-1993)。
常用HV、HB、HRC硬度对照表,硬度检测到底有多少种?一文看懂常用HV、HB、HRC硬度对照表金属材料的硬度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它是衡量材料软硬的指标。
按测试方法的不同,硬度分为三种类型。
①划痕硬度。
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矿物的软硬程度,方法是选一根一端硬一端软的棒,将被测材料沿棒划过,根据出现划痕的位置确定被测材料的软硬。
定性地说,硬物体划出的划痕长,软物体划出的划痕短。
②压入硬度。
主要用于金属材料,方法是用一定的载荷将规定的压头压入被测材料,以材料表面局部塑性变形的大小比较被测材料的软硬。
由于压头、载荷以及载荷持续时间的不同,压入硬度有多种,主要是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显微硬度等几种。
③回跳硬度。
主要用于金属材料,方法是使一特制的小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被测材料的试样,并以试样在冲击过程中储存(继而释放)应变能的多少(通过小锤的回跳高度测定)确定材料的硬度。
金属材料最常见到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属于压入硬度,硬度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另一物体压入时所引起的塑性变形的能力;回跳法(肖氏、里氏)测量硬度,硬度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能的大小。
1、布氏硬度 Brinell Hardness用直径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压头,以相应的试验力F压入试件表面,经规定的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得到一直径为d的压痕。
用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所得值即为布氏硬度值,符号用HBS或HBW表示。
HBS和HBW的区别是压头的不同。
HBS表示压头为淬硬钢球,用于测定布氏硬度值在450以下的材料,如软钢、灰铸铁和有色金属等。
HBW表示压头为硬质合金,用于测定布氏硬度值在650以下的材料。
同样的试块,当其它试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试验结果不同,HBW值往往大于HBS值,而且并无定量的规律所循。
2003年以后,我国已经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取消了钢球压头,全部采用硬质合金球头。
EN1321欧洲标准(德文版)关键词:焊缝,无损试验,微观检测,宏观检测,焊接缺陷,样件准备,工作方法,符号金属材料焊缝的无损检测焊缝的微观和宏观检测本欧洲标准在1996-09-27由CEN批准。
CEN成员一定要符合CEN/CENELEC内部规则,规定给予本欧洲标准为国家标准,而不能作任何修改。
关于国家标准的最新的著书目录参考可向中央秘书处或任何CEN成员申请获得。
本标准有三个正式版本(英语,德语,法语)。
任何其它语言的翻译版本在由CEN成员负责下翻译成其本国语言并通知中央秘书处后,可与享受与正式版本同样的地位。
CEN成员为比利时,丹麦,德国,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的国家标准机构。
目录前言1.使用范围2.标准参考3.定义4.原则5.缩写6.检测目的7.选择样件8.检测方法8.1 概述8.2样件准备8.3表面状况8.4酸洗方法8.5酸洗剂8.6安全措施9.检验10. 符号11. 检验报告附件A(参考)检验报告前言本欧洲标准由CEN、TC121技术委员会制定。
本欧洲标准必须通过出版识别性文本或通过至1997年4月有效的认可保持国家标准的状态。
一些可能与之相对立的标准必须在1997年4月前收回。
根据CEN/CENELEC行业规则,以下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须保存本欧洲标准: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法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
1.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样件准备,检验方法以及宏观和微观检验的检测目的。
2.标准参考本欧洲标准通过在日期或无日期的参考资料包含了其他出版物的规定。
本标准参考在文本的有关的地方被引用。
在有日期的参考文献中,如果有变更或修改,则均属于对本标准的的变更或修改。
对于无日期的参考文献,则以最近的出版为准。
EN288-3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要求和认可-第3部分:钢材氩弧焊的焊接工艺检验EN288-4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要求和认可-第4部分:铝材和铝合金的焊接工艺检验EN26520金属熔焊不规则性的分类和说明(ISO6520:1982)CEN CR12187焊接材料分类的原则CEN CR12361金属材料焊缝的无损检验―宏观和微观检测的酸洗。
标题:八大重金属和RoHS标准概述
一、八大重金属
1. 铅(Pb)
2. 汞(Hg)
3. 镉(Cd)
4. 六价铬(Cr6+)
5. 多溴联苯(PBB)
6. 多溴二苯醚(PBDE)
7. 邻苯二甲酸酯(DEHP)
8. 砷(As)
二、RoHS标准
RoHS是《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缩写,其目标在于提高电子电气产品的环保标准。
RoHS针对的是电子电气设备中的有害物质,包括:
1. 铅(Pb)
2. 汞(Hg)
3. 镉(Cd)
4. 六价铬(Cr6+)
5. 多溴联苯(PBB)
6. 多溴二苯醚(PBDE)
7. 邻苯二甲酸酯(DEHP)
三、物质分析
对于上述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先进的仪器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可以准确地测定出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四、材料鉴别
对于不同材料,其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鉴别材料类型也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塑料、金属、玻璃等不同类型的材料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五、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的重金属和材料类型,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保证准确性的关键。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六、检测标准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参照相应的检测标准进行。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明确适用的检测标准。
例如,欧盟RoHS指令和中国RoHS标准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定期更新和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最新动态,以确保持续符合相关要求。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302—1991钢中石墨碳显微评定方法GB/T 13305—2008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 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GB/T 13825—2008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单位面积称量法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4979—1994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GB/T 15711—1995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GB/T 30823—2014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试验方法GB/T —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1部分:纵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2部分: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GB/T —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3部分:棒材纵向断口检验GB/T —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4部分:轧制高温合金条带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YB/T 4002—2013连铸钢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015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GB/T 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GB/T 235—2013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201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012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41—2007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GB/T 242—2007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GB/T 244—2008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GB/T 245—2008金属管卷边试验方法GB/T 246—2007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 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GB/T 2039—2012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GB/T 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2358—1994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3075—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 3250—2007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及铆钉线铆接试验方法GB/T 3251—2006铝及铝合金管材压缩试验方法GB/T 3252—1982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3771—1983铜合金硬度和强度换算值GB/T 4156—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GB/T 4158—1984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GB/T 4160—2004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GB/T 4161—2007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GB/T 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GB/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201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2014金属材料肖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7—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GB/T 5028—200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GB/T 5482—2007金属材料动态撕裂试验方法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GB/T 6400—2007金属材料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 7314—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GB/T 7732—2008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GB/T 7733—1987金属旋转弯曲腐蚀疲劳试验方法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GB/T 10622—1989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GB/T 10623—2008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12347—2008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GB/T 12778—2008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GB/T 1323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3329—2006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4452—19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GB/T 15824—2008热作模具钢热疲劳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17104—1997金属管管环拉伸试验方法GB/T —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2012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 —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GB/T —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GB/T —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法GB/T 1786—2008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2970—2004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3310—1999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GB/T 5097—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 5126—2001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 5193—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5248—200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GB/T 5616—2014无损检测应用导则GB/T 5777—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GB/T 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GB/T 6519—2013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2009超声波检验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GB/T —2010铸钢件超声检测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GB/T 7734—2004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GB/T 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GB/T 7736—2008钢的低倍缺陷超声波检验法GB/T 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8652—1988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9443—2007铸钢件渗透检测GB/T 9445—20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0121—2008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GB/T 11259—201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和控制方法GB/T 11260—2008圆钢涡流探伤方法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6—1989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GB/T —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 —2005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GB/T —2005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GB/T —2008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GB/T —2008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GB/T —2014无损检测术语泄漏检测GB/T —1995无损检测术语中子检测GB/T —2008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GB/T —2011无损检测术语磁记忆检测GB/T —2015无损检测术语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GB/T 12605—2007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GB/T 12966—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GB/T —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GB/T —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GB/T —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GB/T —2008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GB/T —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 —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GB/T 18694—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GB/T —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GB/T —200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GB/T —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4部分设备GB/T —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验证方法GB/T —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GB/T —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2号校准试块GB/T 23911—2009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金属材料腐蚀试验方法GB/T 1838—2008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0123—200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GB/T 13303—19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GBT 系列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X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