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
周三晚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学院:商学院班级:会计11-4姓名:李秀学号:201108041148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李秀 201108041148商学院摘要我们生活的地球,海洋面积占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广阔的海洋给了我们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人们可以利用它们做食品、药物工业原料等。
但由于近几年的过度开发及海洋环境污染严重,使得海洋生物资源急剧减少,有些种类甚至灭绝。
所以,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海洋生物资源;鱼类资源;植物资源;保护1 引言21世纪,在科技高速发展、人口剧烈膨胀、资源急剧短缺的今天,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减少,人类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海洋中有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蕴藏的资源量约3.42×1010t,海洋植物1.7×109t海洋生物每年可生产1.35×1011t有机碳,并在生态平衡允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3×109t水产品。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空间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大的待开发领域。
人类从海洋取得的食物只占1%,但它提供了人类动物蛋白的22%,海底石油占地球总储量的45%,天然气占地球总储量的50%。
【1】因此,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会成为新世纪的主要目标。
1.1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又指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
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人类发展水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海洋生物有20多万种(17万余种动物,2.5万余种植物)主要的门类有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海兽类和藻类。
【2】1.1.1 海洋鱼类资源鱼类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并且分布广泛,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万米左右的深渊都有分布,海洋鱼类约有2万多种。
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 ,开发海洋 ,向海洋索取资源 ,尤其是海洋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将从海洋微生物的特点、海洋微生物的重要意义、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药用开发前景、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与研究、海洋微生物酶的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产品和学科展望方面来介绍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关键词】:海洋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酶Key words: Marine microorganisms Resources Marine microbial enzymes一.微生物的特点海洋微生物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
自八十年代起海洋生物技术蓬勃发展,“向海洋要药物”是新世纪海洋生物技术提出的口号。
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几年也受到了普遍重视。
海洋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一下特点:(1)分布极为广泛;(2)种类多;(3)独特的生态适应性。
二.微生物的重要意义1.微生物中发现了有重要价值的代谢物(1)从海洋细菌中分离到含溴量高达70%的抗生素。
(2)从海洋放线菌分离到罕见的含硼化合物(aplasmonhodide)抗生素,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3)从海洋真菌中发现许多结构新颖,有抗菌、抗癌和神经心血管活性物质。
如:头孢菌素C,大环交脂,生物碱等。
2.海洋动物中的活性物质的真正来源是海洋微生物如:河豚毒素、海葵毒素等。
研究培养繁殖这些微生物,能大量提取珍贵的活性物质。
3.海洋微生物研究有益于海产养殖业的发展如:虾卵的表面细菌能够产生保护虾卵的3-吲哚啉二酮。
者哩鱼身上表面发现一种放线菌streptomyces sp,产生两种奇特的肽类,能选择性抗革兰阳性菌。
4. 海洋微生物能产很多新的生化产品如:热稳定的耐盐的酶,细菌视紫红质以及生物塑料等。
此外,也利用海洋微生物处理海洋环境污染。
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分布海洋生物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或海洋水产资源。
一、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又称海洋水产资源。
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
海洋生物资源按种类分为:①海洋鱼类资源,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88%。
其中以中上层鱼类为多,约占海洋渔获量的70%,主要有鳀科、鲱科,鲭科、鲹科、竹刀鱼科、胡瓜鱼科和金枪鱼科等。
底层鱼以鳕产量最大,次为鲆、鲽类。
经济鱼类中,年渔获量超过100万吨的有:狭鳕(明太鱼)、大西洋鳕、毛鳞鱼、远东沙瑙鱼、美洲沙瑙鱼、鲐、智利竹荚鱼、秘鲁鳀、沙丁鱼和大西洋鲱等10种;②海洋软体动物资源,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7%,包括头足类(枪乌贼、乌贼、章鱼),双壳类(如牡蛎、扇贝、贻贝)及各种蛤类等;③海洋甲壳类动物资源,约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5%,以对虾类(如对虾、新对虾、鹰爪虾)和其它泳虾类(如褐虾、长额虾科)为主,并有蟹类、南极磷虾等;④海洋哺乳类动物,包括鲸目(各类鲸及海豚)、海牛目(儒艮、海牛)、鳍脚目(海豹、海象、海狮)及食肉目(海獭)等。
其皮可制革、肉可食用,脂肪可提炼工业用油。
其中鲸类年捕获量约2万头;⑤海洋植物,以各类海藻为主,主要有硅藻、红藻、蓝藻、褐藻、甲藻和绿藻等11门,其中近百种可食用,还可从中提取藻胶等多种化合物。
当前世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很不充分,捕捞对象仅限于少数几种,而大型海洋无脊椎动物、多种海藻及南极磷虾等资源均未很好开发利用;捕捞范围集中于沿岸地带,仅占世界海洋总面积7.4%的大陆架水域,却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90%以上。
据估计,海洋中有机物平均单产为50克碳/米2·年,每年有200亿吨碳转化为植物;海洋每年可提供鱼产品约2亿吨,迄今仅利用1/3左右。
第13讲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考纲要求](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2)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知识讲解]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洋资源类型〔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
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热带、地势、背风坡。
〔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3〕矿产资源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深海锰结核,是将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宏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
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2、海洋渔业消费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人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海上钻井平台——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