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6.82 KB
- 文档页数:21
五、水资源(一)水资源概况市内降雨形成的水资源量平均每年为9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约为20~30亿立方米,过境水量约为1300亿立方米。
水资源特点为:自产水量多,过境水量多,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湖区水质差,资水水质较好;水能主要集中在资水干流和桃江、安化境内的支流上;水资源消耗水以地表水为主,湖区以地下水为主。
(二)地表水资源市境地表水主汛期5~7月因降雨集中,水资源量多且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8、9、10月因少雨多晴,水资源短缺,易形成干旱。
水资源利用主要在工业、农业、生活3方面。
工业利用主要是水能发电、造纸、纺织、煤电等行业;农业主要是水稻浇灌、渔业等方面。
市内耗水率在40~50%之间。
地表水水质:山区好于湖区,资水平水期好于洪水期。
资水平水期水质在一、二类之间,主要污染物有氨氮、挥发酚等。
湖区水质低于三类水,个别地域达五类水,水质污染日趋严重。
(三)地下水资源市境地下水资源总储量为442.77亿立方米,其分布山区少于湖区。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3种。
孔隙水主要储存于湖区和资江沿岸一、二级地砂卵石层孔隙中,分布面积4788.9平方公里,净储量412.98亿立方米;补给水源以河流、湖泊为主,年平均地面下渗补给量为20.22亿立方米,埋藏深度一般在0.6米以下,水位变化比河湖水位稍滞后,低洼地带,汛期高水时地下水溢出地表。
裂隙水多储藏于山丘岗地及平原浅丘地带,分布面积6316.8平方公里,年平均储水量为7.07亿立方米;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一般埋藏较深,水位外流量随地面变化而变化,多以下降泉形式排出。
岩溶水储藏于安化、桃江和赫山区的石灰岩地带,分布面积1038.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量2.5亿立方米,其补给来源和水位变化情况与裂隙水相似,埋藏较深,有的于山坡呈悬挂式外排,有的在谷底以上升泉或下降泉形式排出。
(四)水资源供需状况境内以农业用水最多,生活与工业用水次之。
因水资源丰富,绝大部分工业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可保证供应,农业用水因地域和水利设施差别,湖区供给有余,山区则显不足。
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根据《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工作方案》(环发[2003]141号)和《2003年-2005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环办[2003]36号)精神,现制定《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本大纲是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应参照本大纲编制辖区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分流域水系、行政区两个层次汇总、分析,处理好省内市界的衔接关系,提出省界要求和依据,对环境容量大、跨市界的河流进行整体测算,在汇总分析过程中完成对辖区数据合理性校核。
各地市(区)技术报告可作为省级报告附件参加技术复核,有关基础数据仅作参考。
技术报告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报告应包括数据准确性分析,并将其作为各类数据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性要求各地水环境容量核定提交的基础数据完备、信息表达一致;系统性要求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各类数据相互匹配、相互照应;报告中图表数据要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数据结论要与计算方法、关键参数选择相结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报告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第一章总论1.1工作过程列出本次工作的组织机构、技术组成员及分工、时间进度等情况,应附联系方式,说明省、市、县工作分工和相互衔接情况。
附各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实施方案、各省组织审查情况、有关文件等。
介绍本省内有关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期工作积累情况及其有关数据。
1.2 工作内容叙述基本的工作思路,列出技术路线,并分步骤说明相应的工作重点及技术要求。
对影响计算结果关键的技术环节应特别说明,包括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模型选择、计算的依据等。
1.3 主要结论对控制单元划分、水质评价、污染源调查、水环境容量测算、剩余环境容量等分别做出结论。
湖南省益阳市面临枯水危机的形势分析与对策治水之路没有止境。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显现出来。
三峡工程的建成,对洞庭湖腹地的益阳市在一般年份可大大减轻防汛压力,但长江入湖流量也相应减少,面对“枯水危机”的常态化,益阳市对堤垸、江河湖泊的综合整治思路也应进行调整,扩充三峡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消除不利影响。
标签:三峡枢纽工程;治理;形势分析;益阳市对策一、三峡枢纽工程运行后“枯水危机”迫近三峡工程建成后对益阳市的影响总体来说,将大大减轻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
过去,水患一直是益阳市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心腹大患,每年汛期,人们便寝食难安。
后据统计,近60年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平均1.5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
1950年至2000年的51年中,益阳市发生溃垸的年份有16年,其中重灾6年。
三峡工程的建成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分洪量减少,减轻了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为根治洞庭湖区百年水患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三峡工程投入运行后,长江进入洞庭湖的泥沙锐减,洞庭湖淤积量将大幅减少,这对维持洞庭湖调蓄容积和延长洞庭湖寿命十分有利。
这种形势的转变固然是三峡工程的效益体现,但在益阳市,日益显现的水资源短缺而面临的枯水危机,成为了综合治理洞庭湖的新课题。
据湖南省及益阳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显示,近年来长江入洞庭湖三口河系衰退特征已十分明显。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长江入湖水量多年平均径流1501亿立方米,而1990年至1998年长江入湖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已减少至621亿立方米,减少880亿立方米。
三峡枢纽工程蓄水以来,长江入湖流量进一步减少。
水文资料表明:淞滋河东支沙道观从1974年开始出现断流,2002年以前平均断流150天,2003年至2007年平均断流骤增至205天;虎渡河弥陀寺由2002年前的断流127天增加至155天,而南闸以下一般断流时间达到280天以上;藉池河西支进康家岗由断流241天增加到近几年的平均每年255天,其中2006年断流长达338天,是有记载以来最长断流记录。
益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益阳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益阳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5.08.26•【字号】益环[2015]36号•【施行日期】2015.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益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益阳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益环[2015]36号各县(市)区环保局、各分局、局属各二级机构、各科室、各相关单位:《益阳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实施办法》已经通过市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益阳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实施办法益阳市环境保护局2015年8月26日附件益阳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根据湖南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湘环发[2013]1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的通知》(湘环函[2015]233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与管理,所有建设项目(不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厂、生态类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需进行审核与管理。
第三条本实施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项国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以及铅、镉、砷、铬、汞等五项我省重点重金属污染物。
第四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全市(不含省直管县)所有建设项目(不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厂、生态类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省直管县建设项目在环保部门体制未调整前,照此执行。
主动优化调整,促进益阳水产业发展一、益阳水产业现状分析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北,湘、资、澧三江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资源。
益阳水产业主要以淡水水产养殖为主,主要生产鱼、虾、蟹等水产品,其中以养殖鲤鱼为主。
益阳市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产值不断增加,成为益阳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益阳水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水产资源的利用率不够高,养殖方式比较传统,养殖效益不高。
养殖技术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水质的监测和保护不够严格。
市场开发不够主动,产品销售渠道相对狭窄,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益阳水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乏整体的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难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二、促进益阳水产业发展的途径1. 创新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益阳市水产养殖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水产养殖户规范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推动养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 加强水产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大对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力度,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严格的水产资源管理制度,保护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
3. 拓展水产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推广益阳水产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水产产品的品牌形象,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益阳水产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4. 完善水产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优化水产产业链布局,推动水产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水产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提高益阳水产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5. 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推动水产产业的健康发展。
制定水产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鼓励和支持水产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配套服务,激发水产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创建益阳水产产业发展的新局面1. 建立水产技术培训基地,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资水及益阳地区的总体概况本文主要描述资水的地理位置、益阳段的地理气候水文特征及益阳当地鱼类资源研究现状地理位置资水又名资江。
资水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
有两源:西源赧水源出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北;南源夫夷水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越城岭,两水在邵阳县双江口汇合。
流经邵阳、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县市,于益阳市甘溪港入洞庭湖。
长653千米,流域面积2.81万平方千米。
中、上游,穿行于山区,河道弯曲、狭窄,水流湍急。
马迹塘以下为下游,河谷开阔,水流缓慢。
桃江以下可通航。
流域年降水量1200~1800毫米,集中在4~8月。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50亿立方米。
水力蕴藏量224万千瓦,可开发量148万千瓦。
已建成的柘溪水电站,在安化县城西,设计装机容量44.75万千瓦。
地质地貌资水,西南以雪峰山脉和沅水交界,东隔衡山山脉与湘水毗邻,南以五岭山脉和广西桂水流域相接。
流域形状南北长而东西窄;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
流域内丘陵、盆地约占40%,大部分布在上游和下游,山丘区约占50%,主要分布在中游,其余为平原湖区。
资水有两源:左源赧水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青山,右源夫夷水发源于广西资源县越城岭,两水于邵阳县双江口汇合,流经邵阳、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市县,于益阳市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全长653公里,流域面积28142平方公里。
左源赧水发源地深切高山峻岭,为高山峡谷区,坡陡流急,但到武冈附近即进入山间盆地,地势平坦开阔,坡度平缓;武冈以下至双江口,两岸多低矮山岭,只有局部峡谷,大部河谷平缓;至小庙头(位于邵阳市下游34公里)为资水上游。
小庙头至马迹塘为资水中游,河道穿越雪峰山脉,两岸高山对峙,海拔平均高度1000米左右,河谷陡峭,基岩裸露,河床险滩礁石密布,流态紊乱,航道弯曲狭窄,最大流速达3.9米每秒;河谷由前泥盆系变质岩及泥盆系砂岩等坚硬岩体构成,为开发水力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
马迹塘以下为资水下游,河谷开阔,地形平坦,多近代冲积台地和丘陵,益阳市以下为洞庭湖冲积平原。
益阳市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王灵珏;范毅;何阳;刘一鸣;徐定芳;熊雄
【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卷),期】2024(42)2
【摘要】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城市可能面临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本文以益阳市为例,阐述中心城区供水现状,并圈定中心城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提出有效的取水、供水与保护方案,以提高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开发利用潜力,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确保水资源供应正常。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王灵珏;范毅;何阳;刘一鸣;徐定芳;熊雄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调查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8
【相关文献】
1.邢台市城市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
2.杭州市龙坞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3.我国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分析
4.华北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供水前景分析
5.长春市伊通河河谷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阳市环境监测站201766主编部门:益阳市环境监测站编制日期:二O 一七年六月站长:倪骥签发:李清审定:李清审核: 谭芳校核:涂淑兰、唐艺源编写人员:谭芳、潘笑舟数据提供单位:安化县环境监测站桃江县环境监测站南县环境监测站沅江市环境监测站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益阳市环境质量监测月报2017年6月1、6月环境质量概况1.1河流水质本月,资江流域益阳段水质总体为优。
干、支流3个国控断面和9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2个,占100%。
环洞庭湖河流南茅运河、藕池河东支所设2个省控断面和藕池河中支所设入境断面水质均为Ⅲ类。
1.2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本月,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龙山港监测断面除锑外其他所测指标均达标。
1.3湖泊水质本月,湖泊水质共监测8个断面。
其中,南嘴断面和小河嘴断面水质均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总磷,湖体营养状态均为中营养;万子湖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湖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
洞庭湖4个内湖中,皇家湖水质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湖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三仙湖水库水质为Ⅴ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湖体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后江湖水质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湖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大通湖水质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湖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
城市景观内湖梓山湖水质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湖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
益阳市环境质量监测月报2017年6月1.4城市环境空气本月,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100%。
优占56.7%,良占43.3%。
与上月相比,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25.8%。
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3.3%。
1.5酸沉降本月,城区点共采集降水样品12个,市中心城区降水pH月均值为5.50,降水酸雨发生频率为75%。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益阳市环境保护局二OO四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污染源调查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第四章水环境容量核定成果利用第一章总论一、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与情况1、工作背景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过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排放总量控制阶段。
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没有建立水污染物排放量和水体水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按照水体水质保护目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控制的水平,也没有解决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提下,进行容量总量控制。
2、工作目标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污染源水陆对应关系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的分类调查,通过建立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通过模型正向模拟,得到全河段符合不同区域水质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校核、分析、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河流、流域、行政区域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总量分解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奠定基础,为制定水环境保护各专业规划提供依据。
3、工作过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局的统一安排,我市从2003年11月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3.1 成立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罗文副组长:余德涵成员:熊明民邓智明李桂更粟剑斌3.2 2003年11月6日至7日,市环保局选派3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培训,各区(县)市环保局也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通过培训,明确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全面、准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3.3 各区(县)市环保局完成基本表格数据调查,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排放量,将基础数据上报市环保局。
3.4 市环保局校验并最终确定各类源强系数和入河系数,对各区(县)市环保局上报基本表格进行校核后,进行汇总和计算,将结果上报省局。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益阳市环境保护局二OO四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污染源调查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第四章水环境容量核定成果利用第一章总论一、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与情况1、工作背景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过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排放总量控制阶段。
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没有建立水污染物排放量和水体水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按照水体水质保护目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控制的水平,也没有解决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提下,进行容量总量控制。
2、工作目标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污染源水陆对应关系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的分类调查,通过建立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通过模型正向模拟,得到全河段符合不同区域水质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校核、分析、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河流、流域、行政区域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总量分解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奠定基础,为制定水环境保护各专业规划提供依据。
3、工作过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局的统一安排,我市从2003年11月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3.1 成立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罗文副组长:余德涵成员:熊明民邓智明李桂更粟剑斌3.2 2003年11月6日至7日,市环保局选派3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培训,各区(县)市环保局也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通过培训,明确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全面、准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3.3 各区(县)市环保局完成基本表格数据调查,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排放量,将基础数据上报市环保局。
3.4 市环保局校验并最终确定各类源强系数和入河系数,对各区(县)市环保局上报基本表格进行校核后,进行汇总和计算,将结果上报省局。
3.5 根据省局确定的容量计算模式和参数,市环保局完成全市容量计算和核定(其中洞庭湖水系容量由省局统一计算核定),并编写水环境容量分析报告。
二、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背景1、水系概况益阳市有大小溪河293条,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是资水,自西南蜿蜒向东北经安化、桃江、益阳市区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流长239公里,流域面积635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历年最高洪水位为42.13m,最枯水位为27.13m。
沅江、南县及大通湖区环临洞庭湖水域,洞庭湖居湖南省东北隅,湖泊形状近似“U”形,相应岳阳站水位33.50米时,面积2625km2,平均水深6.39米,蓄水量167亿立方米,具有“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特征。
入湖径流由四口、四水及区间三部分组成,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3018亿立方米,由于年内4月下旬~7月,洞庭湖的四水流域进入雨汛期,6月~9月为长江流域的多雨季节,因此湖泊汛期长约6个月,9月进入平水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2、地形地貌益阳市地貌形态多样,山丘、岗、平原、湖俱全,以山地、平原为主体,西南部山高坡陡,中部丘岗起伏,东北部平坦宽阔。
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递降,朝洞庭湖倾斜,相应形成中低山、丘岗、平原三级阶梯。
最高峰为安化县九龙池,海拔1622米,陆地最低点在沅江市,海拔24米。
主要土壤有红壤、水稻土、山地黄壤、潮土、黄棕壤。
从土壤养分含量看,有机质含量为1.457~4.7%,全氮含量为0.09~0.21%,土地肥沃。
3、气象益阳市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特色明显的东亚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
年平均气温16.5℃,历年最高气温43.6℃,历年最低气温-13.2℃,年均降雨量1465mm,年最小降雨量965.2mm,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1%。
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历年最大风速20m/s,全年主导风向频率为13%(NNW)。
4、水环境功能区评价我市共划定136个水环境功能区,其中资江干流31个,资江支流57个,洞庭湖水域39个,水库9个。
资江干流设龙山港、万家嘴、桃谷山和柘溪水库4个省控常规监测断面,洞庭湖流域设南嘴、目平湖、小河嘴、万子湖4个省控常规监测断面,分别作为相应水环境功能区的控制断面,对于暂时没有常规监测断面的水环境功能区,采用各种一次性监测数据和各类研究分析报告数据进行评价。
水质评价基准年为2002年。
水环境功能区评价结论如下:①资江干流水质良好,所有功能区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标准。
②资江支流除新河、哑河外,其余支流均达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
③洞庭湖流域大通湖区域内5个水环境功能区均未达标,沅江市区域内除蓼叶湖、石矶湖外,其余水域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
④水库除鱼形山水库不达标外,其余均达标。
⑤主要控制水期为枯水期。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调查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解工作的基础。
污染源调查的结果,直接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时各功能区划河段的输入因子,同时污染源调查和水质评价、容量计算一起,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
一、污染源调查技术路线1、污染源分类①工业污染源(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②城市生活源;③农村生活源;④农田径流污染源;⑤城市径流污染源;⑥矿山径流污染源。
2、调查基准年:2002年(考虑新增污染源)3、调查表分类:分3套,分别为基本表格、计算表格和汇总表格4、调查基本单元:各水环境功能区对应的陆域范围。
分区、县(市)进行污染源调查,所有调查数据对应到相应的基本单元。
5、非点源按汇水面积分摊原则分解到各个水环境功能区,不进行面源的模型计算。
6、调查方法:从分析水体上下游关系入手,按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陆地汇流区域三个层次,进行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域的对应关系调查,明确影响水域水质的主要入河排污口和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污染源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污染达标状况。
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量。
二、污染源排放去向调查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将县域作为污染源调查的基础单元,进行污染源的调查、分析、确定各主要污染源的排放对应的具体水环境功能区。
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功能区划水域的对应关系的调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1、参考全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数据;2、借助地形、城市管网、河流等特征,经过经验和直观判断确定;3、从污染源入手,按照重点污染源清单,逐一分析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同时,也从入河排污口向陆上反推,按照每一个功能区必须有入河排污口和主要污染源的原则,确定汇入入河排污口的主要污染源,水陆结合,相互对接,具体确定相互关系。
4、采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排污申报、环境统计等日常管理中积累的污染源、入河排污口、功能区划水域等相关数据。
三、污染源基础数据调查1、工业污染源调查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企业的排污情况,包括企业名称、行业性质、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排放浓度、月平均排水量、年排放量、有无处理设施,年处理量、污水排放去向等,并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各企业达标情况。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养殖种类和数量、年用水量及排水量、排污方式及处理工艺。
规模化养殖定义为:猪大于100头,或蛋鸡大于3000只,或肉鸡大于6000只,或奶牛大于20头,或肉牛大于40头。
不足以上数量则定为畜禽散养型。
3、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调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人均社会综合用水量(包括社会各企业事业单位用水量)和排水量、生活污水排放浓度和排放去向等内容。
4、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调查农村社会综合用水量和排水量、农业人口数量、人均综合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散养型畜禽养殖数量。
5、农田径流污染源调查调查各水环境功能区的农田面积,土地坡度、农作物类型、土壤类型、化肥施用量、年降雨量等。
6、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调查城市地形特征、植被特征、降雨量、非农业人口数、建成区面积、单位面积公路里程、下水管网覆盖率等。
7、矿山径流(固体废物)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煤矿、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的位置、尾矿堆积面积、成分、坡度、当地年降雨量等指标。
8、污水处理控制能力调查调查城市供水管网、排水管网、雨水管网建设情况,城市集中与分散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和收费情况。
9、入河排污口调查入河排污口是连接水上功能区和陆上污染源的纽带,是输入响应的中心环节。
主要调查确定主要污染源位置和排污量等属性数据。
四、各类源强系数、计算系数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各类源强系数、计算系数由省局统一确定,详见下表。
五、数据汇总分析经汇总统计,全市工业污染源COD年排放量为121650.54吨,NH3—N年排放量为829.05吨,城市生活污染源COD年排放量为17689.7吨;NH3—N年排放量为3277.76吨;非点源COD年排放量为275939.15吨,NH3—N年排放量为46183.81吨。
经入河系数修正计算后,全市工业污染源COD年入河量为108031.96吨,NH3—N年入河量为590.68吨;城市生活污染源COD年入河量为15510.24吨,NH3—N年入河量为3005.96吨;非点源COD年入河量为12225.2吨,NH3年入河量为2160.52吨。
六、污染源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差异及分析说明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污染源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2002年)比较,资江流域调查数据基本相符,但洞庭湖流域调查数据差异较大,分析原因如下:1、位于大通湖区的金北顺造纸厂于2003年投入生产,其生产规模目前为3万吨/年。
根据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结论,其COD年排放量为19405.3吨/年。
考虑该厂污染负荷较大,我市将其纳入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污染源调查范围,而该厂未纳入2002年环境统计。
2、洞庭湖区域造纸企业较多,本次污染源调查中大多采用实际监测数据,而统计中按经验系数填报,二者比较差异较大。
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一、水环境容量核定模型应用1、水环境容量定义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的确定是水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的依据,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
2、容量计算模型容量计算为浓度的逆运算,当控制点的浓度为给定的目标浓度时,污染物的排放量即为水环境容量。
①一维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污染物进入河流后,假定在排污口断面瞬间完成均匀混合,按一维问题概化计算条件,建立水质模型。
一维模型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为:Wi=31.54*(c*e kx/86.4*u-Ci)×(Qi+Qj)式中:Wi——第I个排污口允许排放量,t/a;Ci——河段第I个节点处的水质本底浓度,mg/L;C——沿程浓度,mg/L;Qi——河道节点后流量,m3/s;Qj——第i节点处废水入河量,m3/s;u——第i个河段的设计流速,m/s;X——计算点到第i节点的距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