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专项设计方案审查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516.16 KB
- 文档页数:7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与审查要点黄兆汀一. 施工组织设计1.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主要内容1. 工程概况。
2. 施工部署。
3. 施工进度计划4. 施工准备、资源配置计划。
5. 主要施工方案。
6. 总平面布置图。
7. 主要管理计划(措施),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
1.2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要求1. 承包单位中标以后应立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不得以投标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大纲代替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2. 承包单位应于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开工前七天,办理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手续,填报《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表A3.1),并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应有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1.3.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的主要方法1. 程序性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程序符合规定要求,签字手续完善,经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
2. 符合性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应基本完整,无大的缺项;质量、工期目标、施工项目组织机构健全,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应符合投标时的承诺,并满足工程施工需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齐全,责任制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得有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内容。
3. 针对性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较好的针对性,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能指导施工,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的实现。
1.4.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查的主要内容(技术性审查)1. 施工部署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专业分包队伍的选定和分工安排、总进度计划控制、施工原则要求、施工顺序流向或分期分段施工计划安排以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等。
(1) 流水段的划分、施工顺序合理,施工程序必须遵循“先准备后施工, 先地下后地上, 先土建后安装,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并符合工艺逻辑关系。
(2)对于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并从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作出安排。
(3) 对于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做出部署,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应提出技术及管理要求。
深基坑安全管理十大要点
深基坑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提供十个要点供参考:
1. 施工方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按规定审核、审批。
特别是开挖深度超过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以及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 审核和审批: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3. 专家论证:超过一定规模条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4. 环境变化:如果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5. 汽车运土:在基坑周边,汽车运土或装载机铲土时,应有人指挥,遵守现场交通标志和指令,严禁在基坑周边行走运载车辆。
6. 锚杆拉固:基坑开挖过程,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配合做好锚杆拉固工作。
7. 基础施工: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及时进行基础施工,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
8. 石方爆破:开挖过程,如需石方爆破,应制定包括药量计算的专项安全作业方案,报公安部门审批后才准施爆,并严格按有关爆破器材规定运输、领用、存放和管理。
9. 安全措施:深基坑内应有通风、防尘、防毒和防火措施。
10. 人员安全: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接受了必要的安全培训,熟悉工作环境和安全规程,并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查要点----内容主要来自20190517监理协会深基坑培训内容摘录汇总1、关于专家论证范围。
根据建办质[2018]31号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需专家论证的超危工程深基坑方案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根据甬建发[2009]16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需专家论证的超危工程深基坑方案是指开挖深度超过4m(含4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4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对于消防水池、水泵房等小基坑,施工方往往认为,卸土至开挖面至槽底(底板垫层底),挖深<4m,即可避免开挖方案专家论证。
建议监理判断观点:应当按卸土区域是否超过基坑影响范围(基本要求:围护桩开始计算卸土宽度是否超过受影响的基坑周边环境,根据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按基坑施工安全等级的不同,基坑边需保护的周边环境是指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来界定。
否则卸土只能算放坡卸载。
2、危大工程专项方案审批注意点。
根据住建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一条“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危大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与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监理审核建议:施工单位是否加盖公章,存在分公司或者分包的是否加盖其单位公章(公章应是到工商部门备过案的单位印章,不应是公司普通工程工程技术章或项目章)。
若无公章,则不予审核,避免施工单位未经公司审批直接报专家论证。
此外若项目距离地铁较近,则论证前还需施工方提交当地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审核并出具意见,并根据地保办意见要求施工单位增加地保措施。
专家评审后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顶管施工方案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顶管技术进行施工的方案,通过顶管的支护来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对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
首先,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目标和需求。
方案中应明确基坑的设计要求、开挖深度、土质情况、地下水位等信息,并指明工程目标,如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周边建筑物的不受影响等。
此外,方案还应充分考虑现场条件,如开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和风险,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其次,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详细的施工流程和方法。
方案应明确顶管的施工顺序和步骤,如地下水的排除、顶管的安装、支护结构的施工等。
方案中还应明确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如测量设备、顶管机械等,以及施工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此外,方案应考虑工期和施工速度,以确保工程的按时完成。
第三,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应注重施工质量控制。
方案中应描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对土层和地下水进行采样测试,对顶管的质量进行监控等。
方案中还应明确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如顶管的精度、土壤的稳定性等。
此外,方案中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如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应注重安全控制。
方案中应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和事故,如土层塌方、地下水突出等,并明确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措施。
方案中还应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如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警示标识的设置等。
此外,方案中应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最后,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应考虑环境保护和施工效率。
方案中应明确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如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保护等。
方案中还应着重考虑施工效率的提高,如提前储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工期等。
综上所述,深基坑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应具备明确工程目标和需求、详细的施工流程和方法、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等要素,并注重环境保护和施工效率。
基坑工程专项方案审查意见一、项目概况某基坑工程项目位于XX市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有多个地铁站和公交站点,交通便利。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XX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和地下停车场等。
基坑最大深度约XX米。
二、专项方案审查内容根据项目情况,本次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坑支护方案2. 地下水处理方案3.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4.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5. 基坑监测方案三、专项方案审查意见1. 基坑支护方案根据项目情况,基坑支护方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以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专家建议在基坑支护方案中应明确采用深基坑支护工程(如钢支撑和深基础)或者浅基坑支护工程(如护土墙和支撑平台)以及分级开挖等措施来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2. 地下水处理方案在基坑周边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浅,项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如何处理?专家认为地下水处理方案应根据项目的地下水情况而定,应该合理利用抽水井和沉井对地下水进行有效处理。
3.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基坑开挖时,应如何设置临时支撑及适量保留周边土壤,以确保周边建筑和地铁的稳定和安全?专家指出在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中,应设定临时支撑措施,限制开挖速度,并采取合适的方案保留周边土壤,以确保周边建筑和地铁的稳定和安全。
4.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地下连续墙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人员和工艺方面应该如何考虑?专家认为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应考虑到设备、材料、人员、工艺等方面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5. 基坑监测方案为确保基坑施工期间周边建筑和地铁的安全,应设置何种监测措施?专家建议基坑施工期间应设置周边建筑和地铁的监测措施,如设置测斜仪、位移仪等,及时监测基坑周边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某基坑工程专项方案审查意见主要包括基坑支护、地下水处理、基坑开挖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和基坑监测方案等方面。
在审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划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深基坑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主要内容范本一、基本情况1. 深基坑的位置、规模及设计深度。
2. 基坑围护结构的材料和施工方式。
3. 山体、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4. 承包单位及设计单位的资质及人员配备情况。
5. 基坑周边的交通状况。
6. 临时配电设备及用电情况。
7. 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员的资质。
8. 工地简要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二、施工许可证及相关证件审查1.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取得了合法的施工许可证。
2. 检查施工单位和承包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证书。
3. 验证设计单位是否符合规定的资质要求。
4. 核实工地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到期。
三、工地基础设施检查1. 检查工地临时工程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包括临时排水、临时供水、临时供电等设施。
2. 检查工地施工道路及周边交通状况,确保交通安全。
3. 核实工地安全设备是否齐全,包括排风设备、防护设施、灭火器材等。
四、基坑围护结构检查1. 检查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材料及工程质量,确保围护结构稳定可靠。
2. 核实围护结构的施工过程是否遵循设计要求和管理制度。
3. 检查围护结构的防水措施和排水设施是否完善。
五、山体土质和地下水情况调查1. 调查山体土质和地下水的稳定性情况,并评估对基坑施工的影响。
2. 核实施工单位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少山体滑坡和地下水渗透的风险。
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情况检查1.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实行了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志标识。
2. 核实承包单位是否配备了足够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 检查现场工人是否配备了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4.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要求立即整改。
七、电气安全检查1. 检查临时配电箱及线路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检查临时用电设备和电气设备是否经过安全鉴定并合法使用。
3. 核实现场是否对电气设备及线路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八、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1. 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善,包括消防器材、消防栓、疏散通道等。
深基坑专项设计方案审查要点审查内容1 资质资格审查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设计、监测资质,相关审查文件图章含出图章、注册章是否齐全、有效,各级责任人签章应齐全、有效.外地单位应提交进市登记手续,具有合理的技术人员班子.2 设计条件相关设计资料标有建筑红线的地形图、地下建筑平面图与剖面图、基础结构施工图、桩位图等,结构设计对基坑围护的要求、地质资料等.周边环境条件1周边管线类型、材质、规格、埋深及与基坑的相对关系;周围道路性质、路面结构、载重情况、流量等;周边现有建构筑物的基础与结构形式,与基础的相对关系,现有位移、开裂情况;临近水体、边坡与基坑的相对关系;与本基坑相邻近的基坑工程、桩基工程的施工进度,可能对本基坑产生的影响,以及双方协调的情况.2临近道路、管线、水体及其他建构筑物的结构质量的检测资料及对环境保护要求;3位于地铁、隧道等大型地下设施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基坑工程,以及城市生命线或位移有特殊要求的精密仪器使用场所附近的基坑工程的特别保护要求.3 支护设计设计原则1建筑基坑的安全等级原则上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并应结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的有关规定确定.2基坑支护设计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平面特征、周边环境、时空效应,对挡土、支护、防水、挖土、监测和信息化施工作总体设计,一级基坑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法.3满足边坡和支护结构强度、稳定性及安全度的要求.4安全系数的选取与基坑的安全等级相匹配.5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设计,应当与主体工程设计密切配合,依据工程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文件资料进行设计,并考虑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基础沉降的适应性.荷载取值1计算土压力、水压力的有关参数指标取值合理,并与具体工况相适应.2一般地面超载、影响区范围内建构筑物荷载取值应真实、可靠,并考虑施工荷载及临近施工的影响3对于作为主体结构一部分的支护结构,应考虑地震作用;基坑支护设计验算支护结构设计验算应从稳定、强度、变形三个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应有不同软件的互校.1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受力特点进行土体稳定性计算;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压、受弯、受剪计算;当有锚杆或支撑时,应对其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2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及对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定的二级基坑,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进行变形验算.3应对不同工况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进行比较验算.4 地下水控制设计设计原则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土层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并满足支护结构设计的要求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变形及环境影响要求,选择的地下水的控制方案安全、经济、合理.设计及验算1地下水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2进行降、排、止水的多方案分析,设计的地下水的控制方案是否合理,并满足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要求.3进行降水设计的基坑,应估算基坑涌水量,并预测降水对临近建筑的影响.降水井与回灌井的类型、布局、深度是否经济、合理,降水井的结构构造及施工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与地方经验相适应.4对于基坑支护的截水设计,采用的止水帷幕类型、布局、长度、厚度,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其结构构造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 5地下水的控制设计时应进行抗渗稳定性验算、基坑底抗突涌验算.5 土方开挖的控制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应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施工单位提出基坑在围护施工及土方开挖阶段的具体要求,如提前降水时间,堆土区范围,泵车停靠位置,施工道路出土通道及土方开挖的顺序要求等,以保证土方开挖与设计工况相适应,确保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6 监测与应急预案1对监测的要求、监测项目的选择应与基坑的安全等级及具体特点相适应,监测方法、监控值及报警值能满足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要求.2应急预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合理性.7 基坑支护设计图件及计算书基坑围护设计计算书选择若干典型支护剖面,根据支护结构型式,使计算值小于监控值.各种工况下的计算书根据需要包括如下计算项目:1基坑整体性、稳定性验算;2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计算;3锚、撑的承载力计算与稳定性验算;4周边环境的变形验算;5基底抗隆起、抗渗流稳定性验算;6基坑突涌稳定性验算;7根据支护结构要求进行的地下水控制计算,包括基坑降水或围护墙的抗渗流稳定性验算等.设计文件和资料基坑围护设计应提供下列图件和资料:1基坑围护设计总说明;2基坑周边环境图;3基坑围护平面图,做到在各种开挖深度范围内,支护形式明确,标高无误,标识明确;4支护剖面图,能体现挖深、土性、支护结构变化,能体现支护结构与坑内被动区加固、止水帷幕、周边环境、土层分布间的关系;5基坑支撑平面图、支撑节点详图、支撑与腰梁间的连接关系;6降隔水系统、观测井、回灌井平面布置图含降水井、观测井、回灌井构造图;7监测点平面布置图;8支撑体系内力平面分布图弯矩、剪力、轴力、配筋等;9其它需要表达的图件;。
监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要点国务院于2003年11月12日针对建筑行业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中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在第五十七条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认真贯彻《条例》、指导和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做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理工作,切实加强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建设部于2006年10月16日又下发了《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第一、(一)3条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监理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主要内容,这是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监理事前控制,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
本文就依据“意见”中要求审查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作予表述。
1、安全技术措施是安全生产活动的保障(1)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保证安全施工的纲领性和操作性文件。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特点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施工阶段不同、露天高空及作业环境不同等特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参与人员不同,所以要求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分析可能出现不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以严密的计划组织来保障安全施工,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要做好对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
监理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履行安全监理职责重要性的认识,在专业上要掌握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内容,要有一定的专业工作经验,要熟悉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强制性条文,才能做好对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才能发现和判别其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对安全生产有保证。
深基坑专项设计方案审
查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深基坑专项设计方案审查要点审查内容
1 资质资格审查
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设计、监测资质,相关审查文件图章(含出图章、注册章)是否齐全、有效,各级责任人签章应齐全、有效。
外地单位应提交进市登记手续,具有合理的技术人员班子。
2 设计条件
2.1 相关设计资料
标有建筑红线的地形图、地下建筑平面图与剖面图、基础结构施工图、桩位图等,结构设计对基坑围护的要求、地质资料等。
2.2 周边环境条件
(1)周边管线类型、材质、规格、埋深及与基坑的相对关系;周围道路性质、路面结构、载重情况、流量等;周边现有建(构)筑物的基础与结构形式,与基础的相对关系,现有位移、开裂情况;临近水体、边坡与基坑的相对关系;与本基坑相邻近的基坑工程、桩基工程的施工进度,可能对本基坑产生的影响,以及双方协调的情况。
(2)临近道路、管线、水体及其他建(构)筑物的结构质量的检测资料及对环境保护要求;
(3)位于地铁、隧道等大型地下设施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基坑工程,以及城市生命线或位移有特殊要求的精密仪器使用场所附近的基坑工程的特别保护要求。
3 支护设计
3.1 设计原则
(1)建筑基坑的安全等级原则上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并应结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的有关规定确定。
(2)基坑支护设计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平面特征、周边环境、时空效应,对挡土、支护、防水、挖土、监测和信息化施工作总体设计,一级基坑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法。
(3)满足边坡和支护结构强度、稳定性及安全度的要求。
(4)安全系数的选取与基坑的安全等级相匹配。
(5)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设计,应当与主体工程设计密切配合,依据工程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文件资料进行设计,并考虑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基础沉降的适应性。
3.2荷载取值
(1)计算土压力、水压力的有关参数指标取值合理,并与具体工况相适应。
(2)一般地面超载、影响区范围内建(构)筑物荷载取值应真实、可靠,并考虑施工荷载及临近施工的影响
(3)对于作为主体结构一部分的支护结构,应考虑地震作用;
3.3 基坑支护设计验算
支护结构设计验算应从稳定、强度、变形三个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应有不同软件的互校。
(1)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受力特点进行土体稳定性计算;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压、受弯、受剪计算;当有锚杆或支撑时,应对其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2)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及对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定的二级基坑,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进行变形验算。
(3)应对不同工况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进行比较验算。
4 地下水控制设计
4.1 设计原则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土层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并满足支护结构设计的要求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变形及环境影响要求,选择的地下水的控制方案安全、经济、合理。
4.2 设计及验算
(1)地下水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
(2)进行降、排、止水的多方案分析,设计的地下水的控制方案是否合理,并满足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要求。
(3)进行降水设计的基坑,应估算基坑涌水量,并预测降水对临近建筑的影响。
降水井与回灌井的类型、布局、深度是否经济、合理,降水井的结构构造及施工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与地方经验相适应。
(4)对于基坑支护的截水设计,采用的止水帷幕类型、布局、长度、厚度,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其结构构造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
(5)地下水的控制设计时应进行抗渗稳定性验算、基坑底抗突涌验算。
5 土方开挖的控制
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应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施工单位提出基坑在围护施工及土方开挖阶段的具体要求,如提前降水时间,堆土区范围,泵车停靠位置,施工道路出土通道及土方开挖的顺序要求等,以保证土方开挖与设计工况相适应,确保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6 监测与应急预案
(1)对监测的要求、监测项目的选择应与基坑的安全等级及具体特点相适应,监测方法、监控值及报警值能满足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要求。
(2)应急预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合理性。
7 基坑支护设计图件及计算书
7.1 基坑围护设计计算书
选择若干典型支护剖面,根据支护结构型式,使计算值小于监控值。
各种工况下的计算书根据需要包括如下计算项目:
(1)基坑整体性、稳定性验算;
(2)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计算;
(3)锚、撑的承载力计算与稳定性验算;
(4)周边环境的变形验算;
(5)基底抗隆起、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6)基坑突涌稳定性验算;
(7)根据支护结构要求进行的地下水控制计算,包括基坑降水或围护墙的抗渗流稳定性验算等。
7.2 设计文件和资料
基坑围护设计应提供下列图件和资料:
(1)基坑围护设计总说明;
(2)基坑周边环境图;
(3)基坑围护平面图,做到在各种开挖深度范围内,支护形式明确,标高无误,标识明确;
(4)支护剖面图,能体现挖深、土性、支护结构变化,能体现支护结构与坑内被动区加固、止水帷幕、周边环境、土层分布间的关系;
(5)基坑支撑平面图、支撑节点详图、支撑与腰梁间的连接关系;
(6)降隔水系统、观测井、回灌井平面布置图(含降水井、观测井、回灌井构造图);
(7)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8)支撑体系内力平面分布图(弯矩、剪力、轴力、配筋等);
(9)其它需要表达的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