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93 MB
- 文档页数:10
第—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在学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有的认为是“教育事实〞;有的认为是“教育规律〞等。
还有的认为是上述三者中的两项或三项。
事实上,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又并非全部的教育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研究教育现象并不是教育学的根本目的,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开展变化的必定趋势。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含宏观的和微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根底上,说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在理论上,教育学要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援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调整教育方针X;在方法论方面,教育学要给予实际教育工作者以指导,援助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提高教育科学质量。
三、教育学的历史和未来〔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1.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教育学一词,X于古希腊语“Pedagogue〞,是从古希腊伴随儿童学习所用的“教仆〞派生出来的。
按其词源来说,教育学就是照顾、照看儿童的学问。
现在,在英语国家中,教育学已由过去使用“Pedagogy〞逐渐转向使用“Education〞一词,“教育〞〔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Pedagogy〞一词已被“Education〞一词取代。
不过,在欧洲,“Pedagogy〞和“Education〞两词仍区别使用,把“教育〞〔Education〕理解为对儿童的培养过程,把“教育学〞〔Pedagogy〕理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概述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区分)2.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3.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无论从一个教育活动完成的,还是从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的角度,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
)(对比掌握)4.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媒介指构建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为基本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教育的构成要素与课堂的教学系统要素(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是两个不同的知识点。
二、教育的起源5.关于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主要观点: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社会学家;英·沛西·能教育学家主要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学家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苏联教育学家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其中,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劳动起源说被认为是科学的起源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很多主要集中在苏联和中国。
《 教育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是( )。
A )王夫之 (B )孔子答案:B、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 )《师说》 (B )《颜氏家训》(C )《学记》答案:C、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 )《普通教育学》 (B )《爱弥儿》答案: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守原则是()。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巩固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把教学看成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类的全部艺术”。
A )《理想国》 答案:B、将教学看成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是哪一位教育家( )。
( (C )朱熹(D )颜之推2( (D )《进学解》3( (C )《教育漫话》 (D )《民主主义与教育》4( 5( (B )《大教学论》(C )《教育漫话》(D )《大教育论》6 ( A )杜威 答案:B、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发展。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答案:D、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
(B )夸美纽斯(C )布卢姆(D )布鲁纳7 ( (C )教育现象(D )教育问题8 ( A )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C )凯洛夫的《教育学》 (B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D )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答案:B、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教育现象 (B )教育方针9 ( (C )教育政策(D )教育理论 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 )。
( ( ( ( ( A )面向学生 B )面向未来 C )面向现代化 D )面向 21世纪 E )面向世界 答案:BCE、义务教育是一种()。
2( ( ( ( ( A )普及性教育 B )自愿性教育 C )强制性教育 D )淘汰性教育 E )选拔性教育 答案:AC三、判断题1 、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B、斯宾塞C、布鲁纳D、克鲁普斯卡娅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教育学》《教育学》 B 、《论共产主义教育》《论共产主义教育》C 、《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教育论》《教育论》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斯宾塞的《教育论》A、斯宾塞的《教育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
A 、凯洛夫、凯洛夫 B、赞可夫B、赞可夫 C 、马卡连科、马卡连科 D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11.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
A.A.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B. B. B.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科学C. C. C.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D. D.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教育原理12.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 B.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C.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D. D. D.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13.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A.A.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B. B. B.家庭活动家庭活动家庭活动C. C. C.交往活动交往活动交往活动D. D. D.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社会现象14.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A.A.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B. B. B.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义务教育C. C. C.学年教育学年教育学年教育D. D. D.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15.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A.A.《大学》《大学》《大学》B. B. B.《中庸》《中庸》《中庸》C. C. C.《论语》《论语》《论语》D. D. D.《孟子》《孟子》《孟子》16.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学生走就是( ))A.A.博学于文博学于文博学于文B. B. B.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开而弗达C. C. C.强而弗抑强而弗抑强而弗抑D. D. D.道而弗牵道而弗牵道而弗牵17.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 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A.A.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B. B. B.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C. C. C.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D. D. D.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18.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A.A.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B. B. B.康德康德康德C. C. C.杜威杜威杜威D. D. D.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9.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 ))A.A.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B. B. B.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C.C.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D. D. D.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20.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附答案)(同名43308)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 ____,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 ___》。
3.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____ _》,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4.1806年,德国教育家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拉伊和。
6.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他被视为“”的代表。
7.1939年,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
8.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和到规律,加以认识,从而更好地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6.()大狼带小狼捕食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
7.()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的学科。
8.()赫尔巴特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10.()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
2.你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3.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4.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五、案例分析题有同学说:“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将来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而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
因此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六、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学记;3.大教学论;4赫尔巴特;5.梅伊曼;6.杜威、《学校与社会》或《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7.凯洛夫;8.鲍尔斯二、单项选择题C A C B C A B B BD B D B D A三、判断题×√√×√××√√×四、简答题:1.教育学的萌芽期;教育学的成形期;教育学的发展期。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本质1.“教育”一词的由来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3.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历史性(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二、教育的基本要素(一)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
(二)学校教育三要素的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总之,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三、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定义教育学是一门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任务)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问题是指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有价值的问题。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的规律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战国末期,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专著;(2)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西方第一部教育法论著,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1)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教育学”被作为独立的学科提出来;(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3)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4)特普拉,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教育学研究》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基本形成(5)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派别(6个)(一)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的发展及其教育关系的理论)基本观点:①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的教育学。
②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
③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
④主张用统计、实验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及其智力发展,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题一:请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改革与发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内容。
题二:请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其中,实证研究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基于实际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并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描述和分析教育问题。
题三:请简述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构建主义和人本主义等。
行为主义认为教育是外界刺激对学生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认知主义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知识获取;社会构建主义强调学生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和发展;人本主义关注个体的综合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题四:请阐述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社会性、个别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
这些观点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并提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题五:请简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三个阶段。
古代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学开始关注教育的实践问题,建立了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教育学则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教育的各个方面。
试题答案:一、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改革与发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
教育学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附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 ____,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 ___》。
3.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____ _》,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4.1806年,德国教育家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拉伊和。
6.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他被视为“”的代表。
7.1939年,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
8.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和
到规律,加以认识,从而更好地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6.()大狼带小狼捕食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
7.()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的学科。
8.()赫尔巴特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10.()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
2.你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
3.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
4.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五、案例分析题
有同学说:“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将来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而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
因此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
六、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2.学记;
3.大教学论;4赫尔巴特;5.梅伊曼;6.杜威、《学校与社会》或《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7.凯洛夫;
8.鲍尔斯
二、单项选择题
C A C B C A B B B
D B D B D A
三、判断题
×√√×√××√√×
四、简答题:
1.教育学的萌芽期;教育学的成形期;教育学的发展期。
2.从19世纪中叶起,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更为多样,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
一些如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也都成为研究教育的视角和方法。
有关教育学的各种流派纷呈,形成了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如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教育学进入了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不仅从教育学中分化出一些学科,而且由于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而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分支学科。
各门教育学科的分化和发展,成为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主流。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研究问题领域急剧扩大,分化出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非正规教育等专门研究领域;其次,形成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如教育哲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等;再次,加强对自身的反思。
也正因为各教育学科发展的繁盛,对教育学本身的反思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3.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学科体系,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在广阔的学科视野下不拘形式地进行学习。
4.对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教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1)“教育说”。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这一观点太过笼统,未能明确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是教育的什么;(2)“教育事实和现象说”。
教育现象是教育学潜在的研究对象,但不一定是教体育学现实的研究对象;(3)“教育的特殊矛盾和规律说”。
教育规律是教育的科学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的、必然的本质联系。
教育研究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教育、把握教育,因而是指向探讨教育规律,揭示教育规律;(4)“教育问题说”。
教育问题是从教育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作为科学研究的问题。
教育问题隐含着教育事实和教育价值两个方面,教育学不仅仅要研究教育问题中的教育事实方面,还必须研究教育问题中的教育价值方面。
综合以上,我们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潜在研究对象的教育现象和现实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
5.解释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五、案例分析题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而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是事实。
但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的教师也可能通过教育实践的锻炼和教育经验的积累逐步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通过学习教育学可以缩短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进程,从而帮助我们迅速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六、论述题
基本要点包括: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学习教育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并适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