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CR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PCR扩增反应的操作第一节PCR扩增反应的基本原理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基本构成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指在引物指导下由酶催化的对特定模板(克隆或基因组DNA)的扩增反应,是模拟体内DNA复制过程,在体外特异性扩增DNA片段的一种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用于DNA作图、DNA测序、分子系统遗传学等。
PCR基本原理是以单链DNA为模板,4种dNTP为底物,在模板3’末端有引物存在的情况下,用酶进行互补链的延伸,多次反复的循环能使微量的模板DNA得到极大程度的扩增。
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与待扩增的DNA片段两端已知序列分别互补的两个引物、适量的缓冲液、微量的DNA 膜板、四种dNTP溶液、耐热Taq DNA聚合酶、Mg2+等。
反应时先将上述溶液加热,使模板DNA 在高温下变性,双链解开为单链状态;然后降低溶液温度,使合成引物在低温下与其靶序列配对,形成部分双链,称为退火;再将温度升至合适温度,在Taq 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TP为原料,引物沿5’→3’方向延伸,形成新的DNA片段,该片段又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如此重复改变温度,由高温变性、低温复性和适温延伸组成一个周期,反复循环,使目的基因得以迅速扩增。
因此PCR循环过程为三部分构成:模板变性、引物退火、热稳定DNA聚合酶在适当温度下催化DNA链延伸合成(见图)。
1.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加热到90~95℃时,双螺旋结构的氢键断裂,双链解开成为单链,称为DNA的变性,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变性温度与DNA中G-C含量有关,G-C间由三个氢键连接,而A-T间只有两个氢键相连,所以G-C含量较高的模板,其解链温度相对要高些。
故PCR 中DNA变性需要的温度和时间与模板DNA的二级结构的复杂性、G-C含量高低等均有关。
对于高G-C含量的模板DNA在实验中需添加一定量二甲基亚砜(DMSO),并且在PCR循环中起始阶段热变性温度可以采用97℃,时间适当延长,即所谓的热启动。
PCR 操作注意事项一、在样品的收集、抽提和扩增的所有环节都应该注意:1、戴一次性手套,若不小心溅上反应液,立即更换手套。
2、使用一次性吸头,严禁与PCR产物分析室的吸头混用,吸头不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避免气溶胶的污染。
3、避免反应液飞溅,打开反应管时为避免此种情况,开盖前稍离心收集液体于管底。
若不小心溅到手套或桌面上,应立刻更换手套并用稀酸擦拭桌面。
4、操作多份样品时,制备反应混合液,先将dNTP、缓冲液、引物和酶混合好,然后分装,这样即可以减少操作,避免污染,又可以增加反应的精确度。
5、最后加入反应模板,加入后盖紧反应管。
6、操作时设立阴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即可验证PCR 反应的可靠性,又可以协助判断扩增系统的可信性。
7、尽可能用可替换或可高压处理的加样器,由于加样器最容易受产物气溶胶或标本DNA的污染,最好使用可替换或高压处理的加样器。
如没有这种特殊的加样器,至少PCR操作过程中加样器应该专用,不能交叉使用,尤其是PCR产物分析所用加样器不能拿到其它两个区。
枪头应选用带滤芯的。
8、重复实验,验证结果,慎下结论。
二. 试剂准备阶段1、试剂准备是PCR 操作的第一个流程,需要在试剂贮存和准备区的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进行,用确保无污染的移液器、枪头及容器等进行分装。
2、所有的PCR 体系都应该在- 20℃保存,除了ddH2O 之外,其余的试剂组份需完全融化之后再加入,以免影响浓度。
3、配制反应体系应在快速进行,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体系配制完成之后应马上进行PCR 反应。
三.样本制备阶段1、样本制备是整个PCR 反应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接收样本时一定要确保样本的密封性以及样本编号的唯一性。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加样操作,操作时候尽量少说话或者不说话。
3、所有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前后生物安全柜需要进行紫外灯消毒,注意生物安全柜中物品的排放。
4、戴手套并勤于更换,要有「无核酸观念」。
pcr 操作流程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用于复制DNA片段的技术,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出数百万份特定DNA序列。
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医学诊断、法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PCR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PCR反应体系。
PCR反应需要的基本组成包括DNA模板、引物、dNTPs(四种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缓冲液和水。
引物是PCR反应的关键,它们是用来识别目标DNA序列并引导DNA聚合酶合成新链的短链DNA片段。
其次,进行PCR反应。
PCR反应通常分为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在变性步骤中,将PCR管中的混合物加热至95°C,使DNA双链解旋成两条单链。
在退火步骤中,将反应温度降至50-60°C,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结合。
在延伸步骤中,将反应温度升至72°C,DNA聚合酶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新链。
最后,进行PCR产物的分析。
PCR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PCR产物进行分析。
凝胶电泳可以用来检测PCR产物的大小和纯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用来定量PCR产物的数量。
在PCR反应中,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引物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污染的防止等。
此外,PCR反应的结果也需要谨慎解读,避免误判。
总的来说,PCR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DNA复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科研和临床实验中。
熟练掌握PCR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PCR实验实训报告-V1PCR实验实训报告一、实验背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以DNA为模板,通过酶促反应在体外大量合成目的DNA片段的方法。
PCR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基因检测、疾病诊断、品种识别、犯罪鉴定等领域。
二、实验目的通过PCR实验,掌握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PCR实验中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DNA提取试剂盒2. PCR反应盒3. 实验动物组织样本4. PCR仪5. DNA电泳仪6. 紫外光源四、实验步骤1. 根据PCR反应盒中的使用说明,将反应盒从冰箱取出,放置于室温下解冻。
2. 萃取DNA。
将实验动物的组织样本(如脾脏、肝脏、心肌组织等)切成小块,加入DNA提取试剂盒中,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 PCR反应准备。
将PCR反应盒的组分加入PCR管中,将DNA模板加入反应管中。
认真查看反应管盖子是否完好,并放置在PCR仪中进行反应。
4. PCR反应。
按照PCR反应条件设置的要求,进行PCR反应。
反应结束后,可以将反应产物贮存在冰箱冷冻保存。
5. DNA电泳。
将PCR反应产物进行DNA电泳。
将PCR产物加入凝胶槽中,在电泳仪中运行电泳。
电泳结束后,进行凝胶染色。
通过紫外光源来检测并记录凝胶图像。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PCR反应和DNA电泳的处理,我们得到了PCR产物的凝胶图像。
根据PCR产物的带型,我们可以对实验样本进行分析。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多个PCR引物对不同组织中的DNA进行扩增,通过电泳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不同组织样本的PCR产物带型不同,说明了不同组织样本的DNA序列差异。
六、实验结论1. PCR技术可用于大量扩增DNA片段。
2. PCR产物通过电泳可得到不同DNA序列差异的信息。
3. 在实验中通过凝胶电泳,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组织样本的PCR产物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带型差异,说明了不同组织样本的DNA序列存在差异。
七、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掌握了PCR反应组分的配制方法以及PCR反应的实验技巧。
pcr证操作流程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
PCR技术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准确的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PCR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PCR反应体系。
通常PCR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dNTPs(四种脱氧核苷酸)、聚合酶、缓冲液和水。
将这些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制备PCR反应混合液。
接着,将PCR反应混合液分装到反应管中。
每个反应管中通常包含50-100微升的反应混合液,确保每个反应管中的成分均匀混合。
然后,在PCR仪中设置反应条件。
PCR反应的温度循环通常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根据引物的熔解温度和DNA片段的长度,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参数。
接下来,将反应管放入PCR仪中开始反应。
PCR仪会根据预设的温度循环程序,自动控制温度的变化,使DNA片段在每个循环中被扩增。
在PCR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管取出,进行电泳分析。
通过电泳可以检测PCR反应产物的大小和纯度,验证扩增是否成功。
最后,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
如果需要对扩增的DNA片段进行测序,可以将PCR产物送至测序中心进行测序,以获取DNA序列信息。
总的来说,PCR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PCR反应体系、设置PCR反应条件、进行PCR反应、电泳分析和测序分析。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流程,可以确保PCR反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PCR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分析、疾病诊断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pcr实验操作顺序有哪些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技术,通过扩增DNA片段,可以快速生成大量特定DNA序列。
下面将介绍PCR实验的操作顺序。
1. 物料准备在进行PCR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物料: - DNA样本:待扩增的DNA片段 - 去离子水:用于稀释和配制各种试剂 - 酶:如Taq聚合酶和限制性内切酶 - 引物:具有特异性序列的两段DNA,用于起始扩增反应 - 脱氧核苷酸(dNTPs):四种单核苷酸,用于DNA合成 - 缓冲液:提供适合酶活性的pH和离子浓度2. PCR反应体系准备按照实验设计和所需扩增片段的大小选择合适的PCR反应体系,通常包括以下组分: - DNA模板:待扩增的DNA样本 - 引物:用于扩增特定片段的引物 - dNTPs:提供四种单核苷酸 - 缓冲液:提供适当pH和离子浓度的缓冲环境 - 聚合酶:通常使用Taq聚合酶 - 去离子水:稀释试剂的溶剂3. PCR反应体系配制根据所需扩增片段的大小和PCR反应体系的要求,按照以下步骤配制PCR反应液:1. 首先,在无菌环境下配制PCR反应体系所需的缓冲液,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和去离子水。
2. 加入合适浓度的dNTPs到反应管中。
3. 加入DNA模板,注意控制反应液的浓度。
4. 加入引物,确保引物的浓度适合扩增反应。
5. 最后加入适量的聚合酶。
4. PCR反应条件设定根据所需扩增片段的大小和PCR反应体系的要求,设置PCR反应的条件: - 温度:根据所用聚合酶的适宜温度设定反应温度。
- 反应周期数:通过一系列循环进行扩增,每个循环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步骤。
- 每个循环的时间:根据所用引物的长度和所选聚合酶的活性设定每个步骤的时间。
- 温度变化时间:确保在不同步骤之间温度的快速变化。
5. PCR反应将配制好的PCR反应液加到PCR管或反应管中,并将其放入热循环仪中进行PCR反应。
PCR原理与操作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重复扩增DNA序列的技术,它能在非酶切条件下,从微量的DNA模板扩增出大量的DNA片段。
PCR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学诊断、基因工程、犯罪侦查等领域。
本文将对PCR的原理和操作进行详细介绍。
PCR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扩增。
在PCR过程中使用的关键反应物包括模板DNA、引物(primers)、dNTPs(脱氧核苷酸三磷酸盐)和DNA聚合酶。
变性是PCR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DNA双链分离成两条单链。
通常在一个高温环境(约为95℃)下进行变性反应,其中包括一个变性步骤。
高温会破坏DNA的氢键,使DNA融化成两条单链。
退火是PCR的第二步,其目的是使引物与目标DNA序列互补结合。
引物是一个短的DNA片段,它们与目标DNA序列的两个互补区域能够形成氢键结合。
退火温度一般为50-65℃,并且退火时间一般为30-60秒。
扩增是PCR的第三步,其目的是在每一个循环中使目标DNA序列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来合成新的DNA片段。
在每一次扩增的循环中,DNA聚合酶将引物的3'端与目标DNA序列互补结合,并延伸引物,合成新的DNA 链。
扩增温度一般为60-72℃,并且扩增时间因目标片段的长度而有所不同。
PCR过程是通过不断重复上述三个步骤来扩增目标DNA片段的。
每一次循环都会在原来的DNA模板基础上扩增出新的DNA片段,从而指数级地增加DNA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PCR反应会进行20-40个循环,使目标DNA数量增加约106倍以上。
PCR的操作主要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反应体系的组装和PCR仪的设置。
首先,实验者需要准备一系列的试剂和仪器。
试剂的准备包括模板DNA、引物、dNTPs、DNA聚合酶、缓冲液和蒸馏水等。
PCR仪是一种特殊的温控设备,用于提供变性、退火和扩增所需的温度循环。
其次,实验者需要组装PCR反应体系。
pcr科室操作流程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用于复制DNA片段的技朮,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法医学等领域。
PCR科室是进行PCR实验的地方,操作流程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PCR科室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PCR实验前,实验人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试剂包括PCR反应液、DNA模板、引物、酶等,设备包括PCR 仪、离心机、恒温水浴等。
实验人员需要确保试剂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实验要求。
接着,实验人员需要准备样本,提取DNA并进行纯化。
样本可以是血液、组织、唾液等,提取DNA的方法根据样本的性质而定。
提取的DNA需要进行纯化,以保证PCR反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后,实验人员需要设计PCR实验方案。
方案包括PCR反应的温度、时间、引物浓度等参数的设定。
实验人员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接下来,实验人员需要进行PCR反应。
首先将PCR反应液配制好,包括DNA模板、引物、酶等。
然后将反应液分装到PCR管中,放入PCR仪中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PCR反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实验人员需要进行PCR产物的分析和验证。
通过电泳、测序等方法对PCR产物进行分析,验证PCR反应的成功与否。
实验人员需要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研究。
总的来说,PCR科室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试剂和设备、提取DNA、设计PCR方案、进行PCR反应和分析验证PCR产物等步骤。
实验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实验,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CR技术的应用将为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pcr简要步骤
PCR,即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特异性的体外DNA序列扩增技术。
以下是PCR的简要步骤:
1.变性:通过加热使DNA双螺旋结构解离成单链DNA。
变性温度一般在90~96℃,此温度既能使DNA双链模板变性,又能保持DNA聚合酶活力。
2.退火:在变性后突然使温度降低,使引物与其互补的模板形成杂交链。
退火温度可根据公式Tm=4(G+C)+2(A+T)进行计算,一般退火温度为Tm-5℃,温度太低易出现非特异性扩增,一般范围在50~65℃之间。
3.延伸:在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酸存在的条件下,耐热的DNA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点的DNA链的延伸。
延伸温度常用70~74℃,延伸时间根据扩增DNA的长度而确定。
以上三个步骤形成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的产物又和原始模板一起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因此目的DNA产物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
PCR的循环次数一般在20~40次,循环次数过多将增加非特异产物,循环次数过少则会导致产物量减少,达不到最佳扩增效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一、开机在确认接通相应电源后,打开仪器电源开关,仪器发出“嘟”声,表明电源已通,此时屏幕显示开机界面,然后仪器将进行系统自检,自检完成后进入待机界面。
图1 开机界面图2 待机界面二、文件在“主菜单”界面里选择“文件”,进入“文件”界面可以选择“打开文件”或者“创建文件”。
(如图3)图3注:“创建文件”——创建新的文件。
“打开文件”——打开已保存过的文件。
三、设置在“主菜单”界面里选择“设置”,进入“运行参数设置”界面。
(如图4)图4注:其中升降温速率范围为:℃/S~℃/S。
低温保存的温度范围℃~℃。
温控方式有:样品座温控方式和模拟管温控方式两种。
四、热盖在“主菜单”界面里选择“热盖”,进入“热盖功能设置”界面。
(如图5)、图5注:其中热盖温度范为:20℃~110℃。
五、梯度在“主菜单”界面里选择“梯度”,进入“梯度查看”界面。
(如图6)图6注:其中心温度范围为:31℃~99℃,梯度值范围为:1℃~15℃,中心温度值与梯度范围值的代数和的范围为:30℃~100℃。
设置完成后用户可查看对应模块12 列的各列温度值。
由于384模块梯度功能不可用,所以如果放入的是384 模块,则不可查看梯度分布表。
六、网络在“主菜单”界面里选择“网络”,进入“网络设置”界面。
(如图7)图7注:网络设置主要是设置与上位机网络连接的IP 地址和端口号。
端口号11126 为固定值。
IP 地址设定好后,需与上位机保持一致。
七、日志在“主菜单”界面里左击“日志”子菜单,进入“日志查看”界面。
(如图8)图8注:若当前所建文件数≤200 个,则在该界面显示当前所有文件信息。
若当前所建文件数﹥200 个,则在该界面显示最近新建200 个文件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文件名、运行时间、新建日期等。
八、系统在“主菜单”界面里选择“系统”,进入“系统参数设置”界面。
(如图9)图9注:在该界面下按移位键选择系统日期时间、提示音、文件列表排序方式等设置项。
pcr技术工作流程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s a widely use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 that allows for the amplification of a specific DNA sequence. It is a versatile tool with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edical diagnostics, genetic research, and forensic analysis. The workflow of PCR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thermal cycling, and analysis of the amplified products.英文回答:The first step in the PCR workflow is sample preparation. This involves obtaining the DNA template that contains the target sequence to be amplified. The DNA can be extrac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blood, tissue, or cell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like phenol-chloroform extraction or commercial DNA extraction kits. The quality and purity of the DNA template are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PCR.Next, the DNA template is mixed with a pair of primers, which are short DNA sequences that flank the target region. These primers are designed to be complementary to the specific DNA sequence of interest. The primers serve as starting points for DNA synthesis during PCR.The PCR reaction mixture also contains nucleotides (dNTPs), which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DNA, and a heat-stable DNA polymerase enzyme. The DNA polymerase is usually derived from thermophilic bacteria, such as Taq polymerase, that can withstand the high temperatures used in PCR.The thermal cycling step is the core of the PCR process. It involves a series of repeated temperature changes that enable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target DNA sequence. The thermal cycling typically consists of three main steps: denaturation, annealing, and extension.During denaturation, the reaction mixture is heated toa high temperature (around 95°C), which causes the double-stranded DNA to separate into two single strands. This stepensures that the DNA template is available for the subsequent steps.The next step is annealing, where the reaction mixtureis cooled to a lower temperature (around 50-65°C). At this temperature, the primers bind to their complementary sequences on the single-stranded DNA template.Finally, during the extension step, the temperature is raised to the optimal range for the DNA polymerase (usually around 72°C). The DNA polymerase synthesizes new DNA strands using the primers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rocess is repeated for multiple cycles, typically 25-35 cycles, to amplify the target DNA sequence exponentially.After the thermal cycling, the PCR products are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of the amplification. Various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this purpose, such as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which separates the PCR products based on their size, or real-time PCR, whichallows for quantification of the amplified DNA in real-time.PCR has revolutionized molecular biology and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many areas of research and diagnostics. Its ability to amplify specific DNA sequence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has opened up new avenues for understanding genetic diseases, identifying pathogens, and studying gene expression.中文回答: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可以扩增特定的DNA序列。
pcr实验基本流程
一。
PCR 实验准备工作那可是相当重要。
1.1 首先得把实验材料备齐喽,像引物、模板 DNA、dNTPs、Taq 聚合酶,还有各种缓冲液,缺了啥都不行,这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2 仪器设备也得准备妥当,PCR 仪得性能良好,离心机、移液器都得调试好,不然关键时刻掉链子,那可就麻烦大了。
二。
实验操作得一丝不苟。
2.1 先把反应体系配好,各种成分的量都得严格按照要求来,多了少了都可能影响结果,这就好比做饭,盐多了太咸,盐少了没味。
2.2 加样的时候得小心谨慎,千万别把样品弄混了,一旦出错,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2.3 把样品放进 PCR 仪,设置好反应程序,温度、时间都得精准,这就像开车掌握好油门和刹车,才能稳稳当当到达目的地。
三。
实验结束后的工作也不能马虎。
3.1 反应结束后,要对产物进行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就是常用的方法,通过电泳图谱能看出实验结果好不好。
3.2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看看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不理想,就得找找原因,是操作失误还是实验设计有问题,“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PCR 实验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斗,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操作精准,才能取得胜利,得到满意的结果。
一步一步教你做PCR整天谈论测序,那测序里面关键的一环是什么呢?当然是PCR了。
呵呵,本次小编就写给只会做分析而不会做实验的的生物信息小伙伴们。
很重要奥,所有的分析最终都要落到验证上奥!一、实验原理PCR是体外人工选择性扩增DNA的一种方法,它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
在生物体内DNA复制需要模板、引物、DNA聚合酶、DNA解旋酶、dNTPs;而体外PCR反应同样需要类似的成分,有模板、引物、PCR Buffer、Taq酶、dNTPs。
其中引物是人工设计的特定序列,实现对特定位置的扩增;PCR Buffer提供一个反应的缓冲环境;反应过程同生物体内一样,DNA双链打开,引物结合模板,延伸形成新链。
而这些过程在生物体内靠DNA解旋酶解链,而在体外在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实现的。
如常用94℃变性模板DNA打开双链,在退火温度处引物结合到模板上,最后在72℃完成延伸,并反复重复此过程即可实现对特定片段DNA的大量扩增。
到第三循环开始才产生出和靶DNA区段相同的DNA分子,进一步循环地产生出靶DNA区段的指数加倍。
在扩增后期,由于产物积累,使原来呈指数扩增的反应变成平坦的曲线,产物不再随循环数而明显上升,这称为平台效应。
平台期(Plateau)会使原先由于错配而产生的低浓度非特异性产物继续大量扩增,达到较高水平。
因此,应适当调节循环次数,在平台期前结束反应,减少非特异性产物。
到达平台期(Plateau)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二、主要的成分模板1.模板可以是多种形式,主要包括基因组DNA、质粒DNA、携带病毒的基因组DNA、PCR产物,cDNA等,但不能为RNA。
对于不同类型的模板,其主要不同在于预变性的时间以及模板的量。
一般对于大的基因组DNA预变性时间10min足够,质粒DNA2min、携带病毒的基因组DNA预变性2min、PCR产物预变性2min即可。
注意cDNA为单链DNA,但仍可做PCR的模板,只不过在第一轮循环时只有一个引物结合,合成另一条链。
pcr操作流程笔记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
下面是PCR操作流程的笔记: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PCR反应所需的DNA模板,可以是从细胞、组织或者其他来源提取的DNA。
确保DNA质量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2. 反应体系准备:根据实验设计确定PCR反应的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dNTPs(四种脱氧核苷酸)、缓冲液和DNA聚合酶等。
根据实验要求调配反应体系,确保每个试管中的成分比例正确。
3. 反应条件设定:根据引物的Tm值(熔解温度)确定PCR反应的退火温度,通常在50-65摄氏度之间。
确定PCR反应的延伸温度,通常在70-75摄氏度之间。
确定PCR反应的循环次数,通常为20-40次。
4. PCR反应:将准备好的反应体系加入PCR仪器中,设置好反应条件,开始PCR反应。
PCR反应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循环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在每个循环中,DNA双链解旋,引物结合,DNA聚合酶合成新的DNA链。
5. PCR产物分析:PCR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者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PCR产物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PCR 产物的大小和浓度,可以判断PCR反应的效果和DNA扩增的成功与否。
6. 结果解读:根据PCR产物的分析结果,可以判断DNA扩增的效果,验证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分析DNA序列等。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或者数据分析。
总结:PCR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准备、反应体系准备、反应条件设定、PCR反应、PCR产物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步骤。
正确操作PCR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扩增DNA片段,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PCR技术在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荧光定量PCR操作流程一、RNA提取准备物品:无RNA酶大中小枪头;一套枪;trizol试剂;无RNA酶EP管(1.5mL、200uL);DEPC水;氯仿;75%DEPC乙醇;异丙醇等1、1mLTrizol样品加200uL氯仿,用力晃动15s2、冰上静置5min3、4℃12000rpm 离心15min4、小心吸取上清水相400-500uL至新的无酶EP管5、按照体积1:1加异丙醇,颠倒混匀6、置于冰上30min7、4℃12000rpm 离心10min8、倒掉上清,加入500uL75%DEPC乙醇,轻弹管底使RNA沉淀漂起9、4℃12000rpm 离心5min10、吸上清弃掉,尽量吸干净11、12000rpm 离心5min12、吸上清弃掉,尽量吸干净,开盖超净台内凉置5min13、每管加20uLDEPC水溶解,弹管底使溶解混匀14、56℃助溶10min15、置于冰上测RNA浓度(Gen5 核酸检测执行)16、擦手纸蘸蒸馏水擦RNA浓度检测板加样孔,再用擦镜纸擦干17、1234孔各加2uLDEPC水,检测,本底为绿色即可继续测样本(2uL)18、依次按编号加入2uL样本,软件关闭后重新打开,选择样本检测19、批准出结果260/280=1.8-2则样品合格二、反转录qPCR准备物品:无RNA酶大中小枪头;无RNA酶EP管(1.5mL、200uL);RTmix;DEPC水1、计算1000ng(反转录RNA上样量1000ng)的RNA体积,必要时稀释2、反转录体系20uL(RTmix 4uL ;RNA样品约2uL ;DEPC水补齐20uL )3、弹管底混匀瞬时离心4、Bio-rad 中间选项takaraRT run 16min5、dd水稀释cDNA,使cDNA浓度约为10ng/uL,100uL分装后-20℃保存三、荧光定量PCR准备物品:8联管;引物;cDNA;200uLEP管;无菌枪头1、引物稀释dd水溶解稀释引物,旋涡混匀,引物储存浓度10nM/uL2、定量PCR10uL体系引物F 0.4uL引物R 0.4uLcDNA 1uL(终浓度为1ng/uL)SYBR 5uL(含染料、DNA扩增酶、DNTP、Mg2+、扩增缓冲液等)dd水3.2uL3、布板一个指标三个重复4、取10个200uL无酶EP管,按顺序编号123456789105、按照一个指标:六个孔+2个孔(防止枪误差导致各孔不均)=8孔的剂量配制混合:引物F 0.4uL*8=3.2 uL引物R 0.4uL*8=3.2 uLSYBR 5uL*8=40 uLdd水3.2uL*8=25.6 uL6、按照布板依次加入8联管中(置于冰上),最后每孔加1 uL cDNA(P5 P10 cDNA不同),设置不加cDNA模板的阴性对照。
PCR技术原理、实验步骤和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移液枪和PCR仪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由美国PE Cetu s公司的Kary Mullis在1983年(199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建立的。
这项技术可在试管内的经数小时反应就将特定的DNA片段扩增数百万倍,这种迅速获取大量单一核酸片段的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
它不仅是DNA分析最常用的技术,而且在DNA重组与表达、基因结构分析和功能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PCR可以被认为是与发生在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似的技术,其结果都是以原来的DNA为模板产生新的互补DNA片段。
细胞中DNA的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参与复制的有多种因素。
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基本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相似,但反应体系相对较简单。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做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 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三、实验试剂与器材模板DNA、2.5mmol/L dNTPTaq DNA聚合酶(5U/μL)、SSR引物10 ×buffer、15mmol/L Mg2+、ddH2OPCR仪、移液枪、PCR板四、实验步骤1、配制20μL反应体系,在PCR板中依次加入下列溶液:模板DNA 2μL引物1 1μL引物2 1μLdNTP 1.5μLMgCl2 2μL10×buffer 2μLddH2O 10μLTaq酶0.5μL2、设置PCR反应程序。
PCR操作流程
1.从冰箱取出所需试剂、样品,放置在冰盒上,解冻试剂、样品,点动离心。
2.取所需数量小EP管(200 μl),按附录所示配制反应体系。
3.加完所有试剂和样品后,点动离心,去除管内气泡。
4.在PCR仪上设定合适参数,具体见仪器操作手册。
参数设置完成后,将反
应管放入PCR仪内小EP管位,根据所用EP管调整热盖位置,盖紧上盖。
5.启动程序,做好记录。
6.完成后及时取出反应管,关闭仪器。
7.用0.5×TBE配制琼脂糖胶,100 V,电泳15-25 min,紫外灯下观察条带,必
要时拍照记录。
注意事项:
1.节约试剂,所有试剂使用前都应点动离心;若为探索条件或鉴定试验,推荐
25μl反应体系。
2.含酶试剂应尽量保持低温,从冰箱取出解冻后,应尽量放在冰盒里,每次吸
完后也应放回冰盒。
3.加试剂及样品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应在最后加入;自加引物开始,每次吸样
前都必须更换吸头。
4.注意移液器正确使用,吸取或排出微量液体时,应注意保证吸取或加入量的
准确性。
5.加完所有试剂后去气泡应彻底。
6.及时记录仪器使用及状况。
7.琼脂糖胶浓度可根据目的条带大小做适当调整,具体见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
流程附录。
附:PCR常用反应体系
如所用试剂为Takara ExTaq/rTaq试剂,则反应体系如下(50 μl):
ddH2O35.5/34.5 μl
10*Buffer 5 μl
2.5mM dNTP S 4 μl
引物1 2 μl
引物2 2 μl
Taq酶0.5 μl
模板1/2 μl
如所用试剂为Mix则反应体系如下(50 μl):
ddH2O20/19 μl
2*Mix25 μl
引物1 2 μl
引物2 2 μl
模板1/2 μl
注:反应体系可按比例调整;斜杠后的体系为菌液PCR体系;若使用Takara试剂,菌液PCR使用rTaq酶,其余样本使用ExTaq酶,反应中使用的其它试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