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密码学基础(8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21 MB
- 文档页数:23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密码学基础曹健密码学基础•术语和背景•经典密码学–代换密码–置换密码•经典密码的机械阶段——转轮机转轮机术语用户A 用户B 传输介质transmission medium 传送给B 的信息B 收到信息截取伪造攻击篡改中断入侵者C术语用户A 用户B 传送给B 的信息B 收到信息传输介质解密算法明文明文加密算法密文(网络信道)解密密钥K d加密密钥K e 攻击密码分析入侵者C术语密码(Cipher \Secret code)•明文( Plaintext) :被隐蔽消息,就是网络中所说()的报文\消息(Message)。
•密文(Ciphertext)或密报(Cryptogram):明文经密码变换成的一种隐蔽形式。
•加密(Encryption):将明文变换为密文的过程。
:将明文变换为密文的过程•解密(Decryption):加密的逆过程,即由密文恢复出原明文的过程。
出原明文的过程术语信息加密传输的过程术语密码学(Cryptology):是关于加密和解密变换的一门科学,是保护数据和信息的有力武器。
门科学是保护数据和信息的有力武器h密码编码学(Cryptography)研究的是通过编码技术来改变被保护信息的形式,使得编码后的信术来改变被保护信息的形式使得编码后的信息除指定接收者之外的其他人都不可理解。
h密码分析学(Cryptanalytics)研究的是如何攻破一个密码系统,恢复被隐藏起来的信息的本来面目。
术语一个密码系统(密码体制)由5部分组成:明文空间全体明文的集合解密算法一组由C 到M 的解密变换MD 密文空间C全体密文的集合密钥空间K 全体密钥的集合加密算法C E(M K E 一组由M 到C 的加密变换 加密: C = E(M, K e )解密: M = D(C, K (,d )背景密码学的发展经典密码学计算机密码学古典密码现代密码背景数据的表示方法古典密码现代密码文字图形二进制数据图像声音背景经典密码体制的两种基本技术:–代换/替代(Substitution cipher)S b tit ti i h将明文字母替换成其它字母、数字或符号。
《密码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Fundamentals of Cryptography)课程编号: 1223527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后续课程:总学分:2学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教学目的密码学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其一是密码编码学,研究编写出好的密码系统的方法;其二是密码分析学,研究攻破一个密码系统的途径,恢复被隐蔽信息的本来面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密码编码学的知识、了解密码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密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公钥密码,分组密码,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序列密码,数字签名等等。
要求重点掌握各种密码算法和密码协议及其设计原理,掌握密钥管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散列函数等核心技术。
二、课时安排三、教学内容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安全模型;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的关系;密码学的发展方向。
理解:密码学的发展与分类;密码学的基本概念;现代密码学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①对安全威胁的被动攻击(截获)与主动攻击(中断、篡改、伪造);②信息安全的三个特性(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③密码学的分类(密码编码学、密码分析学、密码密钥学);④密码编码学的分类(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⑤密码分析及对密码系统攻击能力等级。
2. 分组密码(4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DES;对DES的攻击方法;分组密码设计的一般原理;IDEA;Double-DES,Triple-DES;AES的产生背景。
理解:DES算法;分组密码(DES)的使用模式;IDEA的总体结构;AES算法;逆元的计算;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
(2)教学内容①DES算法的整体结构(重点);②初始置换、逆初始置换、乘积变换、16轮迭代、函数f、S-盒、P置换;③子密钥的生成及DES的解密过程;④DES的雪崩效应、DES的弱密钥及半弱密钥、对DES的攻击;⑤Double-DES与Triple-DES;⑥分组密码设计的一般原理及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ECB、CBC、CFB、OFB);⑦IDEA的总体结构,8轮迭代、输出变换、密钥调度、乘积运算;⑧逆元的计算;⑨DES,Double-DES,Triple-DES,IDEA的安全性;⑩AES分组密码算法(轮变换、加轮密钥、密钥调度、密钥扩展等)。
《密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密码学》是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数学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密码编码学、密码分析学、密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密码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密码学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并提高学生的密码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目标1、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的基本方法。
2、掌握对称密码、非对称密码、哈希函数等常见密码体制的特点和实现原理,了解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码等应用密码学技术。
3、熟悉密码学在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了解密码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密码学方案。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密码学概述1、密码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2、密码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3、密码学的分类和基本概念第二章密码编码学基础1、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的特点和原理2、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的概念和应用3、加密算法的设计原则和评估指标第三章对称密码体制1、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原理和应用2、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的原理和应用3、分组密码和流密码的特点和实现方法第四章非对称密码体制1、RSA算法的原理和应用2、ElGamal算法和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的原理和应用3、椭圆曲线密码学的原理和应用第五章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1、SHA-1、SHA-256等常见哈希函数的原理和应用2、RSA数字签名算法的原理和应用3、其他数字签名方案的原理和应用,如DSA、ECDSA等第六章应用密码学技术1、数字证书和PKI系统的原理和应用2、消息认证码(MACs)和完整性校验算法的原理和应用3、零知识证明和身份基加密方案的概念和应用第七章密码分析学基础1、密码分析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密码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统计分析、频率分析、差分分析等3、对称密码分析和非对称密码分析的特点和难点第八章密码管理基础1、密钥管理的概念和原则,如密钥生成、分发、存储、使用和销毁等2、密钥管理技术在企业和个人中的应用,如公钥基础设施(PKI)、加密磁盘等3、密码政策和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