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验试题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41.15 KB
- 文档页数:17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 工业革命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其经济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在工业革命后日益凸显,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
选项C最准确地反映了这一理论背景。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实践性D. 科学性【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使得它区别于以往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探讨世界的旧哲学。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即选项C。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实践的D. 发展的【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即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创造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上层建筑【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并且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商品是()。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 用来消费的使用价值C. 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D.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商品概念的理解。
选项A,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商品的定义。
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即人类劳动的结晶;其次,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而不是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的。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科学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C、唯物史观的形成D、剩余价值论的提出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观点是:A、物质观B、意识观C、实践观D、真理观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A. 唯物主义自然观B. 历史唯物主义C. 德国古典哲学D.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属于:A. 唯心主义历史观B. 唯物主义历史观C. 不可知论D. 唯物主义自然观7、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指()。
A.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科学社会主义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8、下列哪个思想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
A.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资本主义异化理论C.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 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
A. 工业革命时代B. 资本主义时代C. 社会主义时代D. 认识论时代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D.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1、题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概念的核心含义是:A.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C. 人类思想观念的形成D.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12、题干: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 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社会主义性质的哲学1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科学性B、阶级性C、革命性D、实践性14、以下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物质决定意识原理B、阶级斗争原理C、辩证唯物主义原理D、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15、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历史文化的进步B. 科技的飞速发展C. 阶级斗争D. 生产力的发展1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以下特征:A. 纯客观性B. 纯主观性C. 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D. 无可捉摸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参见教材P46。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3、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B、制度保证C、技术保证D、理论保证【答案解析】:答案选A。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见教材P50。
4、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
A、生活B、职业C、道德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A。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5、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参见教材P51。
6、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
A、道德理想B、社会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参见教材P51。
7、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的口号。
A.民主科学B.建立共和国C.民族独立D.自由发展【正确答案】:B2、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哲学的贫困》B.《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C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哲学的贫困》B.《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D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A.《国家与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我国革命》D.《论我国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答案】:B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A.《论欧洲联邦口号》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D.以上均错【正确答案】:C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B.公然申明了自己的阶级性C.坚决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D.整个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正确答案】:A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正确答案】:B8、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正确答案】:C9、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
A.长期理想、近期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B.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长期理想、近期理想C.生活理想、长期理想、近期理想、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正确答案】:D10、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为根本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个专题测验参考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判断题(每题6分,共计60分)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选择一项:●对●错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选择一项:●对●错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选择一项:●对●错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选择一项:●对●错5.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选择一项:●对●错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选择一项:●对●错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选择一项:●对●错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选择一项:●对●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对●错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B )。
选择一项:A. 重要矛盾B. 基本矛盾C. 次要矛盾D. 主要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革命理论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理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由谁创造的?A. 资本家B. 工人C. 政府D. 消费者答案:B4.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实现共产主义D. 实现国家富强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文化传承D. 宗教信仰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D. 物质和意识可以互相转化答案:A7.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是什么?A.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B. 提高生产效率C. 减少生产成本D. 增加商品售价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什么决定的?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文化传统D. 宗教信仰答案:B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是谁首次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亚当·斯密D. 大卫·李嘉图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阶级之间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阶级性B. 实践性C. 革命性D. 科学性答案:B D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和剩余价值C. 国家和革命D. 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答案:A B D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意识形态答案:A C15. 下列哪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A.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C. 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D. 个人主义的彻底消灭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的总和。
A. 生产关系B. 社会关系C. 经济关系D. 政治关系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神秘主义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消灭阶级、国家消亡C. 生产资料公有制D. 按需分配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C. 理论基础不同D. 哲学方法和任务不同5、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哪一学说?A. 剩余价值学说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积累理论D. 社会再生产理论6、下列哪个概念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虚拟资本D. 货币拜物教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主体性哲学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C. 资本与剩余价值D.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指: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B.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必然实现C. 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兴起D. 资本主义必然进步,社会主义必然衰落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不同C. 历史观的根本变革D. 对自然界的认识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A. 实践B. 真理C. 客观实在D. 感性认识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内容不同D. 历史使命不同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哲学、伦理学、美学C. 哲学、逻辑学、历史学D.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 以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B. 以人类社会实践为研究对象C. 以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D. 以人的思想意识为研究对象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哲学的基础B. 哲学的核心C. 哲学的出发点D. 哲学的最高原则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实践观点18、下列关于“三大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C.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规律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规律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两大基石是:A.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和社会发展规律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被视为:A. 社会存在的基础B. 真理的标准C. 思维的源泉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2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 哲学化的世界观B. 科学化的世界观C. 群众化的世界观D. 人文主义的世界观2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恩格斯B. 列宁C. 毛泽东D. 马克思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实践观24、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历史唯物主义B. 实践性C. 批判性D. 唯心主义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C、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试1~5《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测验记录最后得分:26分做题时长:1分钟23秒测验时间:2022年-2-7 16:41:10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2.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这倾向属于() A.本本主义B.人本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正确答案】C3.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威廉?配第D.费尔巴哈【正确答案】D4.空间的特点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四维性【正确答案】C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正确答案】C6.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先验论B.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正确答案】D7.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否具有新形式、新特点D.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本质和现象的表述错误的是()A.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B.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C.现象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正确答案】C9.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科学实验B.教育实践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物质生产实践【正确答案】D10.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诡辩论D.客观唯心主义【正确答案】C11.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D.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B12.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是() A.黑格尔B.圣西门 C.康德D.费尔巴哈【正确答案】A13.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
2023年自考公共课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汇编(共289题)1、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
(单选题)A. 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B. 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C.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 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试题答案:C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单选题)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政治经济学D.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答案:D3、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单选题)A. 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 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 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 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试题答案:B4、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单选题)A. 实体性因索B. 运筹性因素C. 渗透性因素D. 准备性因素试题答案:A5、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单选题)A. 绝对剩余价值B. 超额剩余价值C. 相对剩余价值D. 超额利润试题答案:A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单选题)A. 共产主义者同盟B. 布尔什维克C.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D. 中国共产党试题答案:A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单选题)A. 政党制度B. 选举制度C. 国家制度D. 文官制度试题答案:C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 )(单选题)A. 不变资本B. 可变资本C. 流通资本D. 流动资本试题答案:A9、社会意识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单选题)A.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B.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D. 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试题答案:A1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 )(单选题)A. 黑格尔B. 费尔巴哈C. 马克思D. 恩格斯试题答案:C11、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单选题)A. 社会主义社会B. 共产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信息网络社会试题答案:B12、下列各项不属于认识客体的是()(单选题)A. 已经探测到的引力波B. 已经揭秘的史前文明C. 已经观测到的银河系D. 尚未发现的地下矿藏试题答案:D13、唯物史观认为,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单选题)A. 物质财富的多寡B. 历史作用的大小C. 天赋才能的有无D. 社会阅历的深浅试题答案:B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单选题)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 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 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 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试题答案:C15、19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单选题)A. 法国的圣西门B. 法国的傅立叶C. 英国的欧文D. 英国的莫尔试题答案:D1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的口号。
A.民主科学B.建立共和国C.民族独立D.自由发展【正确答案】:B2、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哲学的贫困》B.《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C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哲学的贫困》B.《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D.《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D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A.《国家与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我国革命》D.《论我国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答案】:B5、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A.《论欧洲联邦口号》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D.以上均错【正确答案】:C6、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B.公然申明了自己的阶级性C.坚决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D.整个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正确答案】:A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正确答案】:B8、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正确答案】:C9、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
A.长期理想、近期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B.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长期理想、近期理想C.生活理想、长期理想、近期理想、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正确答案】:D10、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为根本方向。
A.最高理想B.社会主义C.共同富裕D.经济发展【正确答案】:A11、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A.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是否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正确答案】:C1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基本形式B.存在前提C.基本保证D.存在方式【正确答案】:D13、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劳动实践B.医疗实践C.教育实验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A14、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是()。
A.劳动实践B.物质生产实践C.教育实验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B15、促使了人脑的形成,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是()。
A.劳动B.实验C.探索D.思考【正确答案】:A16、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叫做()。
A.矛盾B.统一C.联系D.发展【正确答案】:A1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
A.客观性、普遍性B.主观性、现实性C.客观性、现实性D.主观性、普遍性【正确答案】:A18、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它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社会规律B.行为规律C.发展规律D.自然规律【正确答案】:D19、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指的是()。
A.求真务实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三大法宝【正确答案】:A20、实事求是是()的目的。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独立自主D.求真务实【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在内的统一整体。
A.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B4、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论“左派”幼稚性和+资产阶级性》、《国家与革命》B.《论我国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论我国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D.《国家与革命》、《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正确答案】:A6、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正确答案】:D8、通常说,()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A.信念B.理想C.梦想D.空想【正确答案】:B9、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这是()理想。
A.长期B.职业C.近期D.社会【正确答案】:D0、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正确答案】:B11、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是长期的远大的最高理想。
A.共产主义B.共同富裕C.社会主义D.全面小康【正确答案】:A13、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在各方面素质中,()起着统领作用。
A.道德素质B.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C.科学文化素质D.政治素质【正确答案】:B14、世界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
A.综合国力革命B.知识智力革命C.军事革命D.教育革命【正确答案】:B17、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叫矛盾的()。
A.不平衡性B.同一性C.特殊性D.普遍性【正确答案】:D18、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A.意识B.反映C.判断D.推理【正确答案】:A19、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
A.求真务实B.独立自主C.群众路线D.实事求是【正确答案】:D20、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指的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独立自主D.求真务实【正确答案】:A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以上均错【正确答案】:C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
A.创新的观点B.探索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运动的观点【正确答案】:C1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A.是否承认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C.是否承认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19、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指的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独立自主D.求真务实【正确答案】:A阶段测验二(第2~3章)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正确答案】:A2、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层次。
A.低级B.中级C.高级D.中高级【正确答案】:A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4、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指()。
A.教育B.决策C.自然科学D.劳动资料【正确答案】:C5、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下列不属于这三个层次的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精神世界【正确答案】:D6、下列不属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划分出的社会形态的是()。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答案】:D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社会基本矛盾B.阶级斗争C.技术革命D.社会改革【正确答案】:A8、革命和改革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B.阶级斗争的尖锐化C.技术革命的巨大推进D.社会政治制度的完善【正确答案】:A9、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B.思想标准C.经济标准D.社会标准【正确答案】:C10、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A.和平演变B.会议选举C.暴力革命D.和平交接【正确答案】:C11、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国两制D.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A1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不包括()。
A.改革B.发展C.稳定D.科学【正确答案】:D1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是动力。
A.改革B.发展C.稳定D.科学【正确答案】:A14、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A15、如下对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B.认识主体具有超越性C.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D.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正确答案】:B16、从主体方面来看,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有()。
A.事物本身的复杂性B.人的认识受到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C.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D.事物的本质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正确答案】:B17、人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永远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完毕,除了望着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出神外,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A.具有曲折性B.具有反复性C.具有无限性D.具有有限性【正确答案】:C18、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
A.唯心论B.辩证法C.唯物论D.实用主义【正确答案】:C19、真理()的功能是真理最突出的价值,因为它是最能获得成功的,这种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
A.指导实践B.再认识C.教育D.激励【正确答案】:A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C.坚持矛盾的观点D.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A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叫做()。
A.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C.地理环境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A3、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不包括()。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C.渗透性因素D.完成性因素【正确答案】:D5、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A9、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