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53.50 KB
- 文档页数:18
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5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根据位移关系分析两车位置关系.可结合几何知识分析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并求出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
【详解】
A. 根据“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1s到3s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故A错误;
B. 由图象可知,甲的加速度a甲=△v甲/△t甲=20/2=10m/s2;乙的加速度a乙=△v乙/△t乙=(20−10)/2=5m/s2;0至1s,甲的位移x甲=12a甲t2=12×10×12=5m,乙的位移x乙=v0t+12a乙t2=10×1+12×5×12=12.5m,△x=x乙−x甲=12.5−5=7.5m,即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故B正确;
C.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1=10m/s,乙车的速度v′=10+5×1=15m/s;1−2s时,甲的位移x1=10×1+12×10×12=15m;乙的位移x2=15×1+12×5×1=17.5m;在1s时两车并联,故2s时两车相距2.5m,且乙在甲车的前面,故C错误;
D. 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1=10m/s,1到3s甲车的位移为:x=vt+12a甲t2=10×2+12×10×22=40m,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故D错误。
故选:B
2.竖直放置的肥皂膜在阳光照耀下,由于前后表面反射光通过的路程不同,形成两列相干光,薄膜上会呈现出彩色条纹.若一肥皂膜由于受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共同影响,其竖直方向的截面如图所示,则光通过该肥皂膜产生的干涉条纹与下列哪个图基本一致(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故从肥皂薄膜的观察到水平干涉条纹,用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由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密,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薄膜干涉的原理和现象,抓住薄膜干涉的形成原因:前后两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是考试的重点.
3.分别用波长为和34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
A.hc B.2hc C.23hc D.3hc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01khcEW
2043khcEW
由题意2112kkEE,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023Whc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拴接着质量为M的木块A,开始时木块A静止,现让一质量为m的木块B从木块A正上方高为h处自由下落,与木块A碰撞后一起向下压缩弹簧,经过时间t木块A下降到最低点。已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木块A与木块B碰撞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于从两木块发生碰撞到木块A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时的过程中弹簧对木块A的冲量I的大小正确的是( )
A.2()2IMmgh B.2()gtIMm
C.2()2IMmgh D.222()ImghMmgt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B下落h时的速度为
2Bvgh
物块B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
()BmvMmv
以向下为正方向,则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到达最低点过程中由动量定理
1()0()MmgtIMmv
从两木块发生碰撞到木块A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时的过程中弹簧对木块A的冲量I的大小为
I=2I1
联立解得
222()ImghMmgt
故选D。
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细直硬棒长为2L,其一端O点用铰链与固定转轴连接,在细棒的中点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甲,在细棒的另一端固定质量为m小球乙。将棒置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棒与球组成的系统将在竖直平面内做无阻力的转动。则该系统在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
A.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B.系统中细棒对乙球做正功
C.甲、乙两球所受的向心力不相等
D.乙球转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比甲球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只有重力做功,只发生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A错误;
B.在转动过程中,甲、乙两球的角速度相同,设转到竖直位置时,甲球的速度为v1,乙球的速度为v2,由
vr
同轴转动ω相等,可得
212vv
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知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可得
22121122222mgLmgLmvmv
解得
143vgL,2163vgL
设细棒对乙球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
22122WmgLmv
解得
23WmgL
可见,系统中细棒对乙球做正功,B正确;
C.甲、乙两球所受的向心力分别为 2112vFmL
F2=m222vL=m2122vL=2m21vL
则
12FF
C错误;
D.由上分析知,乙球转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比甲球大,D错误。
故选B。
6.木箱内的地板上放置一个5kg的物体,钢绳吊着木箱静止在某一高度处。从计时时刻开始钢绳拉着木箱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至第3s末钢绳突然断裂,此后木箱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竖直下落,7s末落至地面。木箱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地板始终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秒末物体的重力增大到70N
B.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70N
C.第4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50N
D.第6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第2秒末,物体的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但物体的重力不会随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C.第4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故BC错误;
D.第6秒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0,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A以速度0v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现让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B(如图乙所示), 物体A以02v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则( )
A.A物体的质量为3m
B.A物体的质量为2m
C.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032mv
D.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0mv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图甲,设物体A的质量为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弹簧压缩x时弹性势能EP=12M20v;对图乙,物体A以20v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仍为x时,A、B二者达到相等的速度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02vn=(M+m)v
由能量守恒有:EP=12M202vn-12(M+m)2v
联立两式可得:M=3m,EP=12M20v=32m20v,故B、D错误,A、C正确.
故选A、C
8.如图所示,用橡胶锤敲击音叉,关于音叉的振动及其发出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
B.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波频率增大而增大
C.音叉周围空间声音强弱的区域相互间隔
D.换用木锤敲击,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音叉振动发出声波的原理可知,音叉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故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故A正确;
B.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不会随波的频率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音叉振动发音时两个叉股是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产生的波发生干涉,所以音叉周围空间声音强弱的区域相互间隔,故C正确;
D.音调与音叉的材料有很大关系,音叉材料没变,所以音叉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没变,而换用木锤敲击时没有缓冲减震作用,音叉振幅较大,所以音叉的响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AC。
9.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将一小磁针悬挂在直导线正上方,开关未闭合时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
B.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
C.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
D.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断出直导线中电流方向为由南向北,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小磁针处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A正确;
BC.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左侧线圈中磁通量不变,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为零,直导线中电流为零,小磁针恢复到原来状态, BC错误;
D.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后的瞬间,左侧的线圈中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直导线中电流方向为由北向南,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小磁针处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D正确.
10.如图甲所示,由一根导线绕成的矩形线圈的匝数n=10匝,质量m=0.04 kg、高h=0.05 m、总电阻R=0.5 Ω、竖直固定在质量为M=0.06 kg的小车上,小车与线圈的水平长度l相同。线圈和小车一起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并以初速度v0=2 m/s进入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0 T,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始终垂直。若小车从刚进磁场位置1运动到刚出磁场位置2的过程中速度v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