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73.04 KB
- 文档页数:2
脑血栓患者护理的优质护理措施分析脑血栓是指脑血管中的血栓阻塞造成的局部或全面的脑功能损害。
对于脑血栓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针对脑血栓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的分析。
1.及时评估和监测: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生命体征等项目。
还应注意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定期转位:脑血栓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因此需要定期转位,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耐受能力,制定合适的转位计划,并在转位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摩擦和剪断。
3.饮食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合理的饮食安排对脑血栓患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控制摄入食物的热量、蛋白质和盐的摄入量,增加果蔬的摄入,并注意保持水分的平衡。
4.药物管理:脑血栓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凝治疗,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合理给予药物,并注意监测药物的效果和患者的出血风险。
还需要注意对其他相关药物的管理,如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等。
5.早期康复:脑血栓患者的早期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和功能恢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进行康复训练,如早期活动训练、言语和吞咽功能训练等。
6.心理支持:患者在脑血栓发病后,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应注意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参与康复活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抗病能力。
脑血栓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及时评估和监测、定期转位、饮食护理、药物管理、早期康复和心理支持等。
通过正确执行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文献综述1.研究背景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脑梗塞的多发群体多为45~75岁的中老年人。
根据数据统计,脑血栓是脑梗塞较为常见的类型。
临床表现为昏迷不醒、言语障碍、视觉障碍、肢体障碍、智力障碍等,其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该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脑梗塞患者由于年龄、各功能缺损导致生活质量迅速下降,容易产生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常规的护理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及身体功能恢复的需要,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外,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内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发病后第1 周病情变化最快,进入发病后第2 周病情相对稳定,而脑卒中相关知识为病人入院初期需求最高的健康教育项目之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脑梗死患者病程越长,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和康复治疗内容的需求也越高,其自主进行康复训练以及对康复需求的意愿也越强烈[2]。
张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研究表明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开展专业健康教育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在健康教育方式上国内有学者开展研究,如乔瑞云[4]等人在护理基础上行专题活动式健康宣教,对脑梗死患者需掌握的疾病、自我管理、康复训练等知识进行整理,按专题进行知识分类,使患者可更加快速、准确获取该专常规题核心知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陈妍熙、翟清华[5]等人利用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结果表明微信平台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出院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得患者更易接受和学习到生活能力方面的健康指导,并在医护人员的持续提醒和监督下能够很好地实施健康锻炼。
老年护理学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1.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于哪一年创办( )A、1900B、1967C、1950D、1977正确答案:B2.尿失禁老人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不包括( )A、盆底肌锻炼B、排尿控制疗法训练C、训练自主排尿D、多饮水正确答案:D3.下列用于治疗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药物中,长期服用可引起水电解质素乱的药物是( )A、果导片B、石蜡油C、硫酸镁D、番泻叶正确答案:C4.对老年人生命休征描述正确的是( )A、测定时先半卧 10min后测血压,然后再直立测一次B、检查时应侧卧位血压和直立位血压C、老年人常见高血压,少见休位性低血压D、老年病人在感染时,常有发热的表现正确答案:B5.女性,55岁。
高血压20年,不规则服药。
某日晨突发头痛,意识不清,30分钟后送到医院。
体检昏迷,血压28/16kPa,双眼向右侧凝视,左足外旋位。
最可能的诊断是A、心肌梗死B、脑血栓形成C、蛛网膜下脑出血D、晕厥E、脑出血正确答案:E6.洼田饮水试验取坐位,患者喝下两三茶匙水,无问题,需要将( )ml 水,一口咽下。
A、10B、50C、40D、20E、30正确答案:E7.不属于观察性研究的设计类型是A、分析性研究B、非随机对照试验C、描述性研究D、现况调查正确答案:B8.晚期痴呆患者的护理重点是:( )A、定向力训练B、日常生活能力训练C、预防并发症D、记忆力训练正确答案:C9.髋关节置换术后6周患肢屈髋角度( )A、小于120度B、小于60度C、小于90度D、以患者能承受角度为准正确答案:C10.老年人社会健康评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角色评估B、环境评估C、职业评估D、家庭评估E、文化评估正确答案:C11.衰老的特点提法确切的是( )A、适应性减退、抵抗力低下、自理能力下降B、全身性的、多方面的、渐进性的变化C、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系统均发生退行性变化D、寒冷、疲劳等容易引起机体功能障碍E、体力减退、行动不便、反应迟钝,易外伤正确答案:B12.下列哪种理论认为机体自我识别功能障碍,可诱发一些严重疾病,加剧组织的老化?A、长寿和衰老理论B、差错灾难理论C、分子交联理论D、持续理论E、免疫理论正确答案:E13.认知障碍老年人掩饰沟通障碍的表现( )A、闲谈B、幽状C、喜欢忙着更换不同的谈论话题D、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D14.病人毫无根据地担心自己的健康及家人的安全,整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什么症状A、情感低落B、情感脆弱C、焦虑D、疑病妄想正确答案:C15.下列哪种方法是应该贯穿痴呆全程的治疗措施: ( )A、胆碱酯酶抑制剂B、营养神经药物物C、非药物治疗D、活血化瘀药物E、抗精神病药物正确答案:C16.为老年病人提供管喂饮食时,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插管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食道粘膜B、饮食配制必须无菌操作,温度适宜C、食道静脉曲张,食道梗阻的病人应填用管喂饮食D、长期鼻饲者,需每周进行一次口腔护理E、每次灌注前都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正确答案:D17.某患者,川癌治疗无效后死亡,为其尸体料理时,第二张尸体识别卡应系在( )A、腰部的尸单上B、腕部C、颈部D、踝部正确答案:A18.下列老年便秘病人的饮食护理中,不合理的措施是A、选用小米、薯类、玉米等杂粮B、食物宜切细煮软,少食多餐C、足量饮水D、食用精制面粉和糖E、防止偏食、进食太少正确答案:D19.镇痛药导致呼吸抑制及中毒症状,下列哪项有误?()A、呼吸次数<8次/minB、骨骼肌松弛C、皮肤干燥D、潮式呼吸,发绀E、针尖样瞳孔,昏迷正确答案:C20.老年人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 )A、80gB、25gC、40gD、30g正确答案:D21.老年人胃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60岁下降到正常水平的。
康复护理对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康复护理对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1~2012.1之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barthel评分。
结果:从疗效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9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2.1 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安排患者尽快融入治疗环境中,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期间都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在发病早期,由于病情进展较快,要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输液护理也要加强。
2.2 康复护理措施2.2.1 健康宣教首先要和患者多进行沟通,向患者说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活动。
对于患者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说明,鼓励患者多提问。
2.2.2 心理护理措施此类疾病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而且多合并有其他的慢性疾病,长期的病痛困扰导致患者缺乏对治疗的信心和存在一些不良的情绪[1]。
护理人员必须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开导患者,有针对性的排除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
对于一些比较固执或悲观的患者可以与其家属进行交流,从侧面帮助开导患者,减少患者的思想包袱,使配合治疗。
2.2.3 被动运动对于患者丧失活动能力的肢体进行按摩,促进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造成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长期受压的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
制定必要的康复活动计划,每天按照计划进行各个关节的按摩,有顺序的进行。
2.2.4 主动运动鼓励患者自主运动,在卧床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健侧肢体的关节活动,同时指导和鼓励患者用健侧肢体来帮助患侧肢体运动,实现防止功能退化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陪同下自行下地行走和上厕所,但是每日活动时间应当适量,按照计划进行,不要过度劳累。
老年脑血栓临床护理摘要:目的:对老年性脑血栓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和探索。
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对其进行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上,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
结果:7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通过人性化综合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性脑血栓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54-02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性,脑血栓具有发病急、恢复慢、易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对于老年脑血栓不仅应坚持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还应认真做好患者临床护理工作。
现对老年脑血栓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脑血栓确诊病例,患者年龄为65-87岁,平均年龄71.4岁,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7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能力,其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失语,有52例患者出现运动障碍。
2 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
老年脑血栓发病后,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减退,很多患者会出现语言及运动障碍。
患者身体功能的变化,必然引发患者心理上的一些波动。
临床中老年脑血栓患者多表现有抑郁和烦躁症状,一些患者甚至会失去治疗信心。
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疾病的康复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真诚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对患者给予认真的心理疏解。
主动向患者传导脑血栓医疗知识和疾病的预后情况,最大程度地消除患者的心理疑虑,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另一方面,用以亲人般的关怀,用更加周到热情的服务真诚地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尽力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要求,与患者建立互信关系,确保老年脑血栓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治疗。
2.2 监测病情。
脑血栓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护理经验。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41例脑血栓患者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141例脑血栓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肢体及语言等功能均有很大程度改善。
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可以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血栓;护理【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99-02脑血栓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发病后脑实质神经细胞受损,患者运动、感觉、言语、和认知等功能受到损害,导致丧失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1]所以,通过脑血栓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1. 临床资料本组141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男83例,女58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9岁;入院时根据barthel指数进行adl能力缺陷评分,[2]0-20分2人,25-45分16人,50-70分65人,75-95分53人,100分5人。
141例患者均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了临床护理。
2. 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脑血栓病人患病后,常因起病急,肢体和语言等功能障碍,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躁、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等。
因此,护理人员应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①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情感,针对个案问题进行脑血栓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促进康复。
②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并解决困难,证实其能力与价值的存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让家属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2.2 基础护理2.2.1 病情监测①血压监测: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保持血压平稳。
注意有偏瘫的患者要选择健侧肢体测量血压;用自动血压监测仪时注意避免桡神经损伤。
②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心率、体温、肌力、肌张力等变化。
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层支发生粥样硬化及血管壁炎症等病理改变,造成血管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脑局部供血区的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 护理评估1.1 病史了解患者有无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病史;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是否经过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注意是否长期摄入高盐、高动物脂肪,有无烟酒嗜好;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
1.2 身心状况1.2.1 症状及体征询问有无失语,有无肢体运动障碍及其部位,是否有复视、步态不稳、记忆障碍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然跌倒病史;评估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神志是否清楚,对人、物、地点、时间的定向判断能力如何。
注意有无四肢活动障碍和感觉障碍;有无步态不稳或不自主动作;四肢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
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语言表达能力、吐词是否清楚,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力是否准确无误,判断患者有无失语和构音障碍。
1.2.2 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偏瘫、失语等影响工作、生活而可能出现焦虑、自卑、依赖、悲观失望等心理反应。
因长期住院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或由于长期照顾患者而致家属身心疲惫。
2 护理措施2.1 一般护理2.1.1 环境病室环境应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声、光的刺激,保证患者休息。
2.1.2 休息与体位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清醒患者取平卧位以利脑部血液供应;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并将头部抬高。
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血管收缩,血流缓慢使脑血流量减少。
2.1.3 饮食鼓励能吞咽的患者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粗糙、干硬、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
如患者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不能进食时,给予鼻饲流质并给予相应护理。
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期的护理分析作者:郭丽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脑血栓在医学上还能够被称呼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称呼,其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并且其致残率非常高,可以形成很大的死亡风险。
在康复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脑血栓患者疾病的恢复提供帮助。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16—01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其食用过多糖含量和脂肪均很高的食物,进而使其血液中的糖与脂肪含量日益增高。
在劳动方面上,人们大多数时间只进行脑力劳动,而进行体力劳动的情况几乎很少。
受到这些原因的影响,从而致使近几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已成为能够对人们生存造成重要威胁的疾病之一,在一定程度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使其不断下降。
脑血栓的发病人群主要由中老年人组成,同时其发病情况紧急,死亡率并不低,另外还能造成多种后遗症的形成,导致人们出现功能性障碍的现象。
1 脑血栓临床特点脑血栓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患者长时间的失语和半身不遂,同时其认知能力不断下降,部分功能出现障碍,同时还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等。
其不仅可以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另外还可以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使其出现创伤现象。
长时间患上此种疾病的患者经常会伴随有害怕、不自信、抑郁以及忧虑焦虑等多种心理疾病,其能够导致患者疾病增重甚至出现死亡。
2 康复期护理2.1科学饮食科学的饮食能够对患者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一般伴有消化功能衰退和便秘等症状。
由此,医护人员需要劝说患者主要食用高纤维和高蛋白的流食,以及可以能够协助通便的蔬菜与水果之类的食物。
而进食存在困难的患者,在其处于清醒状态时,护理人员先把其调整至恰当的体位,并且能够使用勺子给其喂入合适的温水,之后再逐渐对患者喂入稀饭。
探讨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9-02T09:51:03.5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作者:吴桂华
[导读] 研究分析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2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
黑龙江省嫩江县山河农场医院 16142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2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观察其疗效。
结果 10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肢体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无严重伤残。
结论在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可减少伤残、死亡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脑血栓;临床护理体会;综合护理服务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102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on the basis of drug treatment,a comprehensive and high quality comprehensive nursing service was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all the 102 patient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the body and language function recovered to normal,and the life can take care of themselves,without severe disability. Conclusion on senil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ervice process,comprehensive,high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reduce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enile cerebral thrombosis;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comprehensive nursing service
脑血栓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以中老年人为主[1]。
老年人组织器官及生理机能减退、康复慢、并发症高、口角歪斜、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原因,极易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抵抗力低下[2]。
因此,掌握老年人脑血栓病的特点,在临床护理中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精神压力,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做好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老年性脑血栓治疗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63.2岁。
入院时患者有运动以及语言障碍,基本丧失自我生活的能力,其中发病1次患者56例,发病2次患者46例。
1. 2 方法对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102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 2. 1 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摆脱其心理负担,使其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
同时也要对患者窒息、血压的变化等情况实施监督,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时刻做好抢救的准备,在此基础上也要观察患者是否有烦躁、恶心、颅压增高等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有效的解决。
1. 2. 2 生活护理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卧床时间比较长,所以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压疮,要经常协助患者翻身,为患者维持舒适的卧床姿势。
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低糖以及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用开塞露、肥皂条帮助患者排便,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小便的同时,进而减小尿道感染的发生率[3]。
1. 2. 3 康复期的心理护理脑血栓形成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
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应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2. 4 机体功能康复训练训练与休息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密切观察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训练,预防并发症,加强保护,防止受伤。
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当患者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时再逐渐脱离助手。
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及早在床上进行脑血栓康复的功能训练。
训练要调动患者和陪护家属积极性,要循序渐进,有计划、按规范、持之以恒,并随着康复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和方法。
2 结果
10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肢体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无严重伤残患者。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4]。
近年来,脑血栓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大疾病,引起了临床上的高度重视,在该情况下就要针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5]。
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可以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基础护理为依据,对患者的生活以及机体功能的恢复进行更加有效的护理服务。
功能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肢体的自主运动,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机体早日恢复正常,以便其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6]。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10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肢体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无严重伤残患者。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伤残和死亡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明霞,王阳蓉,叶建兰,等.浅谈对脑血栓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2(28):87-88.
[2] 赵伟,杨敏,郭春妮,等.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76-277.
[3] 刘风华,朱新红,赵峰汶.13例脑血栓病人护理程序应用体会.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1,17(1):68-69.
[4] 莫玉芬,罗敏婵,潘小兰,等.应用自理模式护理脑血栓形成病人145例的体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10(8):77-78.
[5] 张向楠,孙博,白立丹.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体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1(7):158-160.
[6] 曹丽红,向红霞,万娟,等.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外医疗,2014,33(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