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4.56 KB
- 文档页数:8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资料(新教材)历史与社会八下第六单元复习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金”掀、“书”传、“路”断、“教”传)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掀起了对黄金的追求。
(根本原因)②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
③《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使传统商路被阻断。
⑤传播基督教2、新航路开辟所具备的条件:(“指针学说”、“技术支持”、“精神智慧”)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事业、地圆学说的流行、先进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3、西班牙、葡萄牙最早进行新航路的探索,最早进行海外殖民掠夺。
往东走的航线得到葡萄牙王室支持,往西走的航线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
航线:(迪好哥美,达印麦球):结合《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①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②达。
伽马——到达印度③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④麦哲伦——环球一周(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①积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洲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负面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进行殖民扩张,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英国在殖民竞争中,抢占殖民地最多,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文艺复兴(14世纪):1、背景:中世纪的欧洲在天主教会的统治下,神权至上;14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2、兴起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后传播到法、德、英等欧洲其他国家。
3、内容: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的含义─—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与需要;4、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绘画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奥赛罗》。
5、性质及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6、意义: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5.3.1: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2)《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3)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西欧人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2)积累了丰富先进的航海技术(3)罗盘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4)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3、新航路的开辟(1)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非洲好望角(2)1492—1502 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美洲大陆(3)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印度(4)1519—1522 麦哲伦(葡萄牙):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4、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1)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2)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促进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5.3.2~5.3.3:全球联系的加强~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1、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1)掠夺财富和土地,毁灭印第安文明(2)贩卖黑奴(3)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和贫穷2、欧洲殖民者的罪恶(1)掠夺财富,灭绝种族,贩卖黑奴(2)海上马车夫—荷兰人荷兰是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3)黄金海岸—非洲加纳海岸(4)移民之父—哥伦布(5)“日不落”殖民帝国——英国5.4.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始2、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3、主要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查理一世王朝)4、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5.4.2: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独立战争)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2、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成立,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3、主要战役:1776年,萨拉托加大捷4、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5、1787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共和政体6、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7、美国国旗星条旗8、美国的共和体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5.4.3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1、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全复习资料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最惨烈的战役一战的转折点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①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②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③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④结果:1945年,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⑤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战争。
死亡达6000万。
⑥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生产过剩”的危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表现和影响: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的美国开始。
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3.本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的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By halo第五单元第一课明清帝国的更替明朝的建立:背景: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建立: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统一中国: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
此后,明军先后平北等地统一中国。
明朝统治政策(重点):政治上:朱元璋和朱棣通过废除丞相、创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等措施强化皇权。
经济上:!.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治,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
2.明代前期,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围的先进地位。
3.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明末农民起义原因:1.明朝后期政府官员腐败,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往。
2.后金用兵,连年天灾*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保护了农民的利益】17世纪初努尔哈赤建立“大金”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自成(闯王)攻入,推翻明朝。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推翻明朝的不是清军而是自成的起义军!!!!!!!!!!!!清初经济恢复:原因:清初各名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
结果: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济迅发展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但是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缓慢】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抗倭:日本海盗骚扰中国东海沿岸地区,16世纪中期俞大猷奉命抗倭最终取胜收复:原因:17世纪初荷兰侵占收复:1662年回归祖国1684年清政府设置府反抗沙俄入侵: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流域建立殖民据点经过:1685~1687年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入侵者结果:两方和平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和乌里江流域为中国领土】明长城:目的:为了抵御蒙古骑兵,保护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八年銀下册历史鸟社会第五单无第一礫明请帝国的更替f免頼耒耳,阶怨孑盾鸟氏族孑盾激化,激起?;规撲的宋氏起丈。
建昼:£68片,来免璋卑獭起丈军稚劉免麹建昼蹈麹,虧都凌夭。
宋免璋就是明£祖。
it-(0 z 136? 4秋,鋼军攻占丈嘟,滎冷孩余势力逃隹漢北。
此后,鋼军屯后年定血北劣地铳一屮国。
鋼頼紘箔政策(章点八政腿上:未免璋和未隸通过廣除餵相、创內闾、殺厂R特务机枸、迁都北京普措施强化皇权。
綾湃上〃.闕初铳箔者实施奖呦垦荒,経徭諱赋和提老手工(2身涪菁政箔,使牡会務济得创全面恢夏和安屐。
耒棣在佞期同,牡佥妥虧国家1;强,啟拓屮国七代历史上久一强武时期。
2明代谕期,郑知下血洋卄孵亚殊诲上通道牡举,彖鋼了明頼对国外的强女影响和虚世界范®鰭屯进地佞。
M闕報屮后期遊一步改革<«衣剌激商晶殘济农晨,推幼市旗弦、靳宙衣繁滎。
明耒农民起丈原S :A鋼頼后期政府官员鬲败,土地猱弄悪世农屐,犬啖金氏破产逛彳2。
2后金用鸟,逐耳夭灾*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保护了农民的利益】77世纪刼男金哈赤建昼“丈金”眩%弄皇匕怨在盛玄隸帝,改国号怎惰腕劣耳瘤自就(闯壬丿攻入此亲,推舖鋼飆。
今迄总亠昊三槿引济鸟入关,击畋超丈军料i翻明麹的本足法年而足兹包臥的廷丈算////////////惰初證渝恢夏;原®:惰刼各名族人氏的抗济歼芋侵使铳诒希调懑野企总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務济的倒退。
楮臬:凍豐、瘫正、乾整三頼径涪迅安晨达到屮国历史上新冏老呀【侄是啊M宋业务2要證滸泉舷,社会安展後慢】仇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国乌安展抗僅;日凉诲釜藤範屮国家诲沿岸地区,力世紀屮期命?;欲秦令杭倭最终取肚收義台灣:恳(9: 77世紀初育罡侵占台隽收药:磁耳台隽回归祖国16%耳旅政府殺置台隽府反抗沙俄入侵:背术;”世紀申期沙俊侵入亶龙江况域建罡璇民据点務过.,花&576&7耳侖次逸觅卷乏战打败了沙俄入侵者楮臬;鬲方和年伤商签订《尼怖蹩条狗》【从佐律上确良了里龙江和鸟放里江饥域务屮国獭土】鋼黑城’10的:怎了抵禅蒙七騎亠,保护屮原地&的綾滸农展。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 )。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1662年( )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资料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一、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P4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2、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3、手工工场的物点:①出现了雇佣劳动②工人多、分工细、重合作③生产规模大、产量高4、中国的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5、手工工场的影响: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②促进了贸易的发展③促进了阶级、阶级结构的7、富商→早期的资产阶级8、工人阶级的前身是雇佣工人9、在16世纪的西欧,新诞生的社会阶层有手工工场主、工人,没落的社会阶层是贵族二、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宠蒙娜丽莎的微笑欧洲的文艺复兴1、中世纪时,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下2、“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5、杜丽娘是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教皇奶牛的解放德国的宗教改革1、奶牛指的是德国,原因P11底2、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马丁•路德其创立的:路德新教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通之处:①时代背景相同都在西欧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矛头直指天主教会②两者都从古代文化中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
近代科学的诞生1、文艺复兴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布鲁诺提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3、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主要贡献:万有引力、理性之光1、启蒙运动时间17、18世纪,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主要代表:1、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
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绵远不绝的中华文明(三)1、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开始,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3、明朝的统治表现影响明代前期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明代前期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明代前期外交上: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清两朝的民族政策: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清朝: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农业的兴盛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步成熟。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
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的繁荣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2、商帮的形成(徽商、晋商)海外贸易的发达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8,进步思潮a 、代表人物:黄宗羲主张:批判专制皇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追求个性解放,主张平等民主。
b、以四大徽班、湖北的汉调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剧种——京剧朝代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清朝文字狱(目的:控制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1. 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小作坊就发展成为手工工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手工工场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扩展到西欧的其它国家。
2.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的比较表格4.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1)提高生产效率(2)改善人们的生活(3)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4)促进阶级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5.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哪些阶层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答:发生变化的阶层有:商人、贵族和农民。
变化情况:①商人的变化: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担任英国伦敦市长。
②贵族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
③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2.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以新航路开辟为起点1.新航路的开辟(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统治有关。
)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创立新体制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被称为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也是革命不彻底的结果。
这一政体首先在英国确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并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日本、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泰国等。
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先后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的西岸。
独立后的美国,通过战争、赎买等方式,夺得英国、法国、西班牙和俄国在北美的大片殖民地,领土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一个西邻太平洋,东到大西洋,并拥有太平洋上夏威夷群岛和加拿大西面的阿拉斯加,面积居世界第四的国家。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一、明清帝国的兴替1、明朝(1368-1644):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定都应天(江苏南京)(1)明朝的兴盛表现(明朝的统治措施)①政治: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影响:强化皇权)②经济: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影响: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③对外交往密切:郑和下西洋。
(影响: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大影响。
)④市镇经济繁荣:赋役制度的改革。
(影响: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明末农民起义:①背景:赋税繁重、土地兼并严重、长期对后金用兵、自然灾害②爆发:1627年;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③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清朝(1616-1912):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该国号为清。
1644,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1)清初的统治:①清初的弊政: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和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等。
②民众的抗清:反清复明③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④启示:统治政策要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明清民族政策:(1)明:防御政策①增修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6300多公里。
)②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倭(日本)。
③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2)清:较积极主动,怀柔政策,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1)对内:①通过册封达赖(顺治帝)、班禅(康熙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②通过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帝),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新疆)的管理。
③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乾隆帝)。
④西南实行改土归流。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一、工厂从这时发展而来1、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哪些不同?最根本的不同: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3、作用:(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A、商人的变化: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经营方式: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甚至可担任市长变化原因: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B、贵族的变化: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之中,走向没落C、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4、其它知识点:(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2)西欧手工工场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3)中国明清也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一、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对象:天主教会2、原因:(1)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
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概念)(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3、代表人物及作品: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四大悲剧)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亚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5、评价: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6、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牡丹亭》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1、领导人:马丁路德兴起国家:德国时间:16世纪对象:天主教会2、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全复习资料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最惨烈的战役一战的转折点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①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②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③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④结果:1945年,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⑤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战争。
死亡达6000万。
⑥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生产过剩”的危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表现和影响: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的美国开始。
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3.本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的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物质文明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精神文明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西欧)出现的原因:随着商业的发展,小作坊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小作坊发展成为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出现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标志。
特点:①规模大,产量高;②工人多,分工合作;③本质区别出现雇佣劳动。
(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 明清时期,中国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作用: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例:时钟的历程)②促进了贸易的发展;③促进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手工工场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发展尤其迅速。
但是,农业仍然是当时的主要产业,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
)所有者劳动者生产方式规模相互关系生产效率性质手工作坊作坊主作坊主、家人、学徒作坊主全过程工作小学徒依附于师傅低封建主义手工工场工场主工人工人分工合作,工场主负责管理大被雇佣与雇佣高资本主义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和专制主义,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一、文艺复兴运动(蒙娜丽莎的微笑)【人被发现】1、时间:14世纪2、地点:意大利3、原因: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他们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4、内容:以人为本(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5、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肖像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②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剧作家,其中著名的剧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③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创作了同样思想内容的作品《牡丹亭》,杜丽娘是女主角。
6、性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即明太祖。
2、明朝的疆域:P23、明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废丞相,设厂卫制度,迁都北京,强化皇权专制。
(2)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3)对外政策上: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
4、明朝衰落:明后期爆发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均田免粮,大顺政权)等领导的农民起义。
5、清的建立:(1由女真族建立。
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后统一中国。
2·1 (2)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时,经济发达、社会繁荣。
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6、明清的民族政策:(1)明代统治者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如修长城;(2)清统治者采取“怀柔”政策,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是清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经常联络感情的场所。
7、明清时政府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重点)(1)对东南沿海的管理。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取得胜利。
(2)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巩固东北疆域。
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入侵者。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4)平定北疆:明修长城,防范北方蒙古族的侵扰。
(5)平定西北:①粉碎蒙古准噶尔贵族葛尔丹和天山南路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②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
(6)加强对西藏的统治:①清初期,皇帝赐予西藏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②1727年,清朝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③1792年,清政府规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的选择,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确定,这就是金瓶掣签制。
页眉内容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中国在明清时期(16世纪),在江南地区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24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整个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荷兰誉为海上马车夫。
美洲——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6、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清流传“湖广熟,天下足”。
一方面表明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发达,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国农业的发展。
这时期出现了大的商帮——徽商和晋商等。
中国古代的传统出口商品——丝绸、茶叶和瓷器。
对外贸易出超,经济实力世界第一。
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7、“明修长城清修庙”,表明明朝的边防政策侧重于防御,清朝则主张对边远民族实行“怀柔”“德化”政策(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清朝时期,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册封西藏的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并设立驻藏大臣。
也平定了蒙古族的准噶尔贵族和回族贵族的叛乱。
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两国边界。
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的疆域版图。
8、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后来设置东、西两厂和锦衣卫特务机构,加强皇权。
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皇权强化达到顶峰。
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大胆批判君权神授思想。
9、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传教士郎世宁,参与圆明园的设计。
1553年葡萄牙强占澳门,1999年回归。
17世纪初,荷兰强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清朝的对外政策是闭关自守,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广州。
、19世纪被誉为是“科学的世纪”。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主要观点是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
初二历史与社会(下)期末复习纲要一、填空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丁—世纪的,早期的手工工场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中。
2、16世纪西欧新诞生的阶层有、,没落的阶层是.2、《》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的代表作。
3、相关连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哥白尼一日心说;布鲁诺一宇宙无限;(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一天赋人权4、、是最早进行海上探险和殖民活动的国家。
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受西班牙派遣,1492年意大利人最早达到美洲大陆;葡萄牙人船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其后、、英国等国也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颁布《》来限制王权。
建立了由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被称为。
1776年7月4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6、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8世纪前期,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7、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乾隆时,是中国惟•的对外通商口岸。
8、—年,建立了明朝;1644年,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时,中央开始派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方,进行—管理。
1405-1433年明成祖派率领船队土次下西洋,成为航海史上的壮举。
9、1661年抗清将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获台湾。
10、18世纪60年代—的棉纺织业出现了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叫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开始的,最早出现在纺蛆行业。
英国机械师制成了改良蒸汽机,人类社会进入到时代。
11、发明蒸汽机车,比利时人发明电动机,美国爱迪生发明, 发明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飞机。
12、世纪40年代,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19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By halo
第五单元第一课
明清帝国的更替
明朝的建立:
背景: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建立: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统一中国: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
此后,明军先后平北等地统一中国。
明朝统治政策(重点):
政治上:朱元璋和朱棣通过废除丞相、创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等措施强化皇权。
经济上:!.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治,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
2.明代前期,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围的先进地位。
3.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明末农民起义原因:
1.明朝后期政府官员腐败,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往。
2.后金用兵,连年天灾
*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17世纪初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自成(闯王)攻入,推翻明朝。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
*推翻明朝的不是清军而是自成的起义军清初经济恢复:
原因:清初各名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
结果: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济迅发展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但是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缓慢】
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抗倭:日本海盗骚扰中国东海沿岸地区,16世纪中期俞大猷奉命抗倭最终取胜
收复:
原因:17世纪初荷兰侵占
收复:1662年回归祖国1684年清政府设置府
反抗沙俄入侵:
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流域建立殖民据点
经过:1685~1687年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入侵者
结果:两方和平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和乌里江流域为中国领土】
明长城:
目的:为了抵御蒙古骑兵,保护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影响:长城北部蒙古兵无法轻易攻破但又迫切需要中原的农产品转而积极同中原地区发展贸易,出现了长期稳定和平的交往局面准噶(这个字念“嘎”)尔:天山以北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落在沙俄的支持下屡次向清政府挑衅,被打跑了
大小和卓:天山以南,爆发叛乱,被教育了还设立了伊犁将军(何必呢)
西南地区的名族政策:
改土归流【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的交流联系
*相关练习:通过戚继光、成功和雅克萨之战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出自课时集训】
答:中国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从清初统治者政策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出自课堂作业本】
答: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和民意;发现问题是应及时调整
中考真题:(2014·江)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C )
①1684年,清朝设置府②清朝设置乌里雅台将军和伊犁将军③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亮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农耕文明的繁盛
手工业的发展:
1.棉纺织业的推广
2.榨油,粮食加工,制瓷,冶铁,造船等行业高度繁荣
3.规模扩大: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了官办工厂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商业繁荣
商业市镇兴起:
1.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2.大批人口涌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
3.商帮形成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文字狱(重点)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定义:统治者故意从诗文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对象:获罪的大多数是下层知识分子
原因:满腹牢骚,爱发评论;僻居乡村,不知忌讳;吟诗作文,用字不慎
危害:制造了严重的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
八股取士(难点)
含义: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围命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
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学问。
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了皇帝的忠实的奴仆。
相关练习: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早期启蒙进步思潮
明清统治极端腐败,正统礼教遭到怀疑,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市民的工商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的进步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思潮。
代表人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知法”废“一家之法”
顾炎武王夫之都主个性解放,平等
古代统治者主以农为本,甚至重农抑商,明朝中期以后这种观念受到挑战
相关练习:分析这种观念受到挑战的原因
原因1:明清人口日渐增大,科举名额相应增加,走科举之路的成功率降低
原因2: 晚明以后四民界限日益模糊
原因3:人民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商人阶层
随着商业化程度日益加深,拜金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这种观念反应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这种奢侈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明清小说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名著”
详情见书本P16(京剧形成在19世纪中期)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时珍《本草纲目》医学、药物学、生物学
徐光启明朝后期《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揭示各地区的地貌特征
详情见书本P19、20
晚明涌现的科技群英,重视实验但同西方比起来已远为逊色。
尤其是入清后,在文化专制的影响下科学技术非但不复再现晚明时期的短暂辉煌,就连晚明已经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也被埋没。
中国和西方的科技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
第三课
皇权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皇权膨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重农抑商
1.清朝前期,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围仍占主导地位
2.尽管社会上早已出现“工商皆本”的观念,但清朝统治者仍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
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闭关政策(难点)
原因:
1.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买卖
2.防”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
影响:
积极: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的差异,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相关练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答: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结合本单元容说说“乾隆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我就不打了QAQ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回答就好了么么哒(づ ̄3 ̄)づ)
详细容见书本P26
第五单元完
第六单元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重点)
根本原因: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西欧社会贵金属货币的需求大增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有关中国等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在欧洲广为流传,欧洲人把寻找金银财富的目光投向了
直接原因:当时的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发达的地区。
对的贸易被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操纵。
很多西欧人渴望开辟一条通往的新航路
原因:传播基督教也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重点)
1.人民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先进的航海技术,已经能够制造
适合远洋航行的大船了
2.中国的指南针已经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3.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4.王室支持
5.当时的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和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见书本P35
相关练习: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船队是麦哲伦的船队
第二课
文艺复兴的兴起
时间:14~16世纪
地点: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等地
含义:一些文学艺术家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通过文学创作宣传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影响:
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代表人物:
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为《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诗人,代表作《大卫》blbl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等
启蒙运动
背景: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掌握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科学
发展促使人们对社会进行思考,同时也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依据和看法。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