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结构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40.34 KB
- 文档页数:2
2020高考议论文的四种结构模式一、解说合理的论证结构,是指要把握住全文的总体设计。
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它们来决定写作的先后顺序,即文章的结构准确把握论证结构,有利于我们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议论文的常见论证结构类型1.并列式2.对照式3.启感式4.递进式(一)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例1.题目:《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意志不衰(意志)例2.题目: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
”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品读人生》为题写篇作文。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读的方法角度设置)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例3.材料: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请就以上材料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
第一个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了事,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第三个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然会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从工作态度、兴趣,热爱本职工作等方面提出论点结构示例: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专题07 议论文四大结构技巧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结构类型★一、并列式A.论点式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后,首先从道理或逻辑上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论证分论点,既可以用事例论证,也可以用因果分析、假设推理或比喻说理等方式展开论证;B.论据的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展开联想,寻找恰当的论据,然后再考虑如何通过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去扣题点题。
二、递进式1.按议论步骤递进(递进式结构)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三、对照式A.正反对比型:在本论部分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B.破立结合型: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采用先批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
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都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立面。
破的目的是为了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所以,文中所驳斥的观点一定要是与文中确立的论点针锋相对的。
破立结合,破是为了立,从反面证明正面的论点,以使正面的论点立得更稳,更令人信服。
四、启感式。
这种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变式写法有两种,每一步的内容与要求与常式写法相同,只是步骤有变化: l、“联”-“引”一“议”一“结”; 2、“引”-“联”一“议”一“结”。
★常见误区★一、结构不完整、不平衡一般议论文结构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首先鲜明地提出问题,领挈全文;然后,便分层展开论述,在总论点领辖下各分论点依次铺开,深入分析问题,这是论文的主体;最后是结论部分,依据论述的需要确定结尾的长短和详略,这就使论文浑然一体,布局完整。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核心语段写作技巧一、要掌握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模式:主题句+支撑句1、2、3、4……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
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
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例如: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
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
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证法。
由四个句子组成。
“主题句”是①,②③④是支撑句。
第2句和第3句是转折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是承接关系。
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主题句即观点句。
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
例如: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义。
一般人通常喜欢相信天命,在他们的意识里,任何事物都归于上天的安排:生命从上天获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饮食靠上天赏赐,利益有上天赠与。
过分地相信上天,结果把自己的主权毫无条件地送给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
只有自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黑暗的可以变成光明,悲伤的可以化为幸福,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铺成平坦光明的坦途。
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自己争取,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的支配不是更加实惠吗?【分析】观点要靠事实说话,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公式便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
要知道,再典型的事例也只是个案,现象的背后都可能包含普遍的道理,但需要科学的归纳,理性的提炼。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创新四法一对比层递式此种结构将常见的正反对比式和递进式结构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对比层递式”结构。
首先在文章开头段落确定论点,接着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设置分论点,并用一组正反对比的事例论证分论点。
然后站在上文正反对比基础之上再进一步,形成一种层进,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立一步,深入论证,最后结尾部分进行归纳小结。
结构示例1:《彰显自我的风采》结构总论点:人生天地间,要做一颗劲松、成危峰,顶天立地,真实洒脱。
正面论证:做人有真我风采,自己的事业才能有真我风采。
(举林语堂主张文章要求文人要有自我的风采的事例)反面论证:一味迎合别人,只能做一面镜子,花花绿绿的映出别人的欲望,独自一人时却只是一片空白。
(举楚宫中的妃嫔、宫女,只为楚王的喜爱而拼命束腰,更有甚者为此节食以致饿死的事例)递进论证:不仅如此,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爱慕。
做个至性之人,自成一家,才最有风采。
(举史湘云在芦雪庵割腥啖膻淋漓畅快、在芍药花丛中醉卧酣眠娇憨可爱;在贾母面前女扮男装英气逼人等“是真名士自风流”的事例)结尾照应:蓬蒿随风摇摆是为了迎合风的节奏,却往往因其根基过浅,即使努力迎合,最终难逃被风连根拔起的命。
而傲然屹立于山上的劲松,不屑于随风摇摆,坚持自我,却赢得了疾风的青睐,使疾风甘愿成为它遒劲的衬托。
通过示例1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采用了这种结构之后,改变了文章只有正反论证论证方法的单一结构,采用正反论证后的递进式论证,把“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欣赏爱慕”作为分论点,使说理更加深刻,形成了整体递进式的说理思路,全面提升了作文的思考深度。
二双层对比式这种结构是将传统的正反对比方法运用两次,两次之间呈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接下来设置第一个分论点,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证。
然后用过渡句承上启下,总结上一分论点,引出下个分论点,再用一组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进行论证,最后结尾点题总结。
2020高考作文之议论文开头(虎头)结尾(豹尾)写作技巧全解议论文之开头(虎头)结尾(豹尾)一、开头(虎头)结尾(豹尾)意义开头(虎头)像凤头,小巧精美;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结尾(豹尾)像豹尾,简洁有力。
高考议论文要求我们在关键处多制造亮点,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而精心设计开头(虎头)、结尾(豹尾)是作文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道“工序”。
一个亮丽的开头(虎头)能使人见之倾心,顿生好感;一个精彩的结尾(豹尾)亦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
二、开头(虎头)(一)开头(虎头)标准“开头(虎头)”要开得正,“题”要入得巧。
所谓“正”就是不能烟雾蒙蒙、离题万里;所谓“巧”就是新颖醒目、引人入胜,能激起阅读兴趣。
清代文学家李渔认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妙语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 可见,文章的开头(虎头)犹如一支部队的先锋,好比一出戏剧的序幕,对整篇文章起着奠基的作用。
1.明好的开头(虎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
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
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
”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2.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文章开头(虎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亮靶子” 、“引名言”、“摆问题”、“列排比”、“用博喻”等等。
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
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虎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
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虎头)是成功的一半。
”3.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
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
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日月星辰,各有其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二)开头(虎头)方法(日月星辰,各有其法)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好的开头(虎头)方法(日月星辰,各有其法)不妨在套用中逐渐掌握,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高考作文:议论文高分结构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导议论文高分结构写作指导角度一并列式结构议论文并列式结构要求文章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点,在本论部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并列关系的分论(在考场作文中一般以三个为最佳)分层论述观点,在结部分深化、总结论点。
【基本模式】第一部分:(引论)提出中心论点(解说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本论)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⑴提出分论点一懈说分论点一)举例或引理论论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
(2)提出分论点二(解说分论点二)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
(3)提出分论点三(解说分论点三)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
第三部分:(结论)重申全文中心论点,提出怎么办。
说明:第二部分论点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二至三个,最多四个。
分论点的句子一般放置在段落的开头或单独一段。
这样层次清晰,观点鲜明。
注意:并列式是面的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
(典题示范1)(2021全国卷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 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孑L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品悟范文1 1]新时代依然需要发扬劳动传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依然需要发扬劳动传统》。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是我们大家的共识。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结构技巧考场作文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掌握行文的结构模式十分必要。
下面我们就议论文的写作给同学们提供三种结构模式,供大家参考。
所谓层进式,即在提出问题或亮明观点后,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一层深入一层地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得出明确结论。
针对新材料作文,可以采用五字结构式:引,即引述所给材料,材料特别短的可以照抄,长的要进行精炼概括,并根据立意角度有针对性地引述;提,即在引述材料后,对材料进行精要分析,然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议,即围绕观点展开议论,紧扣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联,即由此及彼联系自然与社会,采用例证法、对比论证法等再次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结,即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或再次申明观点。
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恰当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使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语意连贯,不突兀。
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表现出色,又包揽了全部金牌,正是国人振奋之际,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知是对国家荣誉的麻木,对他人胜利的嫉妒,还是审美疲劳,他们指指点点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稍稍明智点的,则将自己提到了“理性”的高度,看似忧国忧民,又像杞人忧天,他们眉头颦蹙道:“这不利于世界乒乓事业的发展。
”【文章开篇运用描摹性的文字对所给材料进行精炼概述,生动形象(引)】呜呼!于情于理,我个人都不敢苟同。
【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反驳,亮明自己的观点(提)】
我要问问那些慷慨者,怎样才能“大家好”呢?难道故意输给人家不成?为了所谓的发展而忘掉根本的体育精神?
我要问问那些理性者,乒乓事业怎么就没发展呢?中国包揽金牌都多少年了,你能说现在就没有乃至产生不出“乒乓大家”?【连用几个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讲道理批驳谬论,论证观点(议)】
当然,中国的这种独揽确有让人深思之处。
有人担心,长久的绝对优势会使这个项目的竞争减弱,失去活力。
其实,体育上的独揽可以自然地让人想到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垄断。
体育不过是近百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运动,比之于那卷帙浩繁、硕果累累的经济学,则略显浅幼。
所以,将体育的长影投射到经济活动这面镜子上,也未尝不可。
从资本主义世界的跨国公司到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垄断都不可或缺。
美国的饮料行业曾被可口可乐独占鳌头,中国的经济命脉至今也仍被少数国有企业掌控。
可是,饮料行业依旧繁荣,中国经济照样腾飞。
可见,垄断并没有让竞争消失,不论内部还是外部。
内部,你永远不可能消除职工之间的业绩比拼;外部,你永远不可能消灭你的假想敌。
所以这并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永远没有失去活力的理由。
何其相似,让我们来看看这乒乓作响的小球。
于内,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的名额是少之又少,球员们之间的竞争是不言而喻;于外,哪个外国选手没有梦想过,自己会被这样载入史册:第一个打破中国乒乓球项目长期垄断的运动员。
所以,永远都有人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
【讲道理论证观点之后,考生由体育联系到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并回归材料,进一步论证观点,使论述更加深刻(联)】
国人对大小球有一种微妙的情感:对大球充满的是渴望,而对小球则是越来越不屑。
殊不知,这渴望源自一种仰人鼻息的自卑,而不屑是因为有掌控一切的自信。
他们更不可能知道,这种自信凝结了多少代乒乓英雄们的汗水!【文章结尾处再次强调观点,并指出部分国人扭曲心理的实质(结)】
这是一篇标杆范文。
文章之所以被定为标杆范文,除见解独到、议论深刻外,考生运用层进式结构行文,使得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给阅卷老师以审美愉悦。
所谓“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结论”式,即在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三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去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或再次强调观点。
运用这一模式时,应特别注意:中心论点的提出应紧扣所给材料的意旨,不能偏离材料;三个分论点的确立,要围绕中心论点且各有侧重,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但前后不能发生冲突;另外,分论点的议题绝对不能大过中心论点。
例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要求考生以“回到原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一考生在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回到原点”之后,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个分论点——回到人性善良的原点、回到灵魂无瑕的原点、回到心灵单纯的原点,在就三个分论点讲道理与举实例相结合分别进行分析论证后,结尾处再次强调观点:回到原点吧,去聆听我们生命最初的声音。
这种“主体并列式”结构能让文章层次十分清晰,且较容易掌握,因此颇得考生青睐。
但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结构的相似性,要拼的就是素材和论证语言了,所以,同学们还得在这两方面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