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轨道回风顺槽巷道局部瓦斯情况汇报表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
各位领导:3105工作面已安全回撤,为更好地指导以后的通防工作,根据本人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请审核。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赵厚春6月14日E3105工作面回撤通防工作总结报告一、概况3105工作面位于东一采区南翼,北邻-870轨道石门,南邻F90断层,里面已于07年11月回采完,西邻3103面(已于2006年8月回采完),东邻F60断层。
工作面标高-781.9~-892.0m,走向长487m,倾向长90m;煤层厚度3.5m~11.0m,平均7.33m;煤层倾角15~32°,平均24°。
煤尘爆炸指数为38.90%,具有强爆炸性;经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分院鉴定为自燃煤层,西安科技大学大煤样实验在起始温度为27.7℃时的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为52天。
3105工作面为一进一回的“U”通风系统,供风量800-850m3/min,后退式低位放顶煤回采工艺,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
自2007年11月27日开始回采,6月1日结束。
二、措施编制情况1、E3105工作面撤面造条件措施;2、E3105外面末采及回撤期间通防安全技术措施;3、E3105里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三、回撤防火过程1、回撤前在距停采线50、30、20m沿工作面铺设间隔9m预设一三通的出浆口,轨道顺槽距停采线56、18m铺设一路注浆管;轨道顺槽在距停采线11、20、30、39、50m,运输顺槽在距停采线11、15、24、34、43m各施工隔离墙5道。
2、对采空区注浆管注粉煤灰胶体或水玻璃凝胶,具体注浆情况见附件2。
3、5月19日中班停止移架后对架后、架间分2组打眼,20日夜、早班两顺施工隔离墙,并对挡墙、防火钻孔注凝胶封堵。
4、5月22日早班开始回撤,工作面缩风500m3/min。
5、对已施工的防火钻孔大流量分流器注胶,并用井下移动注胶泵连续注胶。
29日早班后以检测为重点,不再注胶。
6、5月26日夜班开始回撤支架,5月27日夜班开启局部通风机,中班实现双级运转,对运顺在开启风机的状况下施工防冲墙及密闭墙,6月3日结束。
府谷县弘建煤矿有限公司3105工作面主运顺槽、辅运顺槽掘进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加盖公章)2018年5月6日目录第一部分 3105工作面概况 (1)第二部分 3105工作面掘进设计 (4)第三部分 3105工作面主运顺槽、辅运顺槽掘进安全风险辨识 (5)第四部分 3105工作面主运顺槽、辅运顺槽重大安全风险 (11)附件1 (12)第一部分 3105工作面掘进设计概况一、地形地貌整合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毛乌素沙漠东缘,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单元。
地表因经受长期的冲刷与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交错,梁峁连绵起伏,坡陡壁峭,典型的“V”字型沟谷呈树枝状分布,地形支离破碎,冲沟陡峻狭窄。
在冲沟两侧底部出露有延安组第四、五段地层,其上覆盖着第三系红土和第四系黄土,仅在山梁平缓处局部有第四系风积沙沉积,而山顶为黄土与风积沙相间分布的独特黄土梁峁沟壑地貌景观。
整合区内最高处位于与能东煤矿整合区交界的火赖沟与板深沟沟脑之间的山梁,海拔1360m,而最低处位于东南边界之大板兔川河谷,海拔1150m,一般标高为1200~1300m,相对最大高差210m。
该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东北部。
陕北斜坡被围于西部天环坳陷、北部伊盟隆起、东部晋西挠折等构造体系之中。
神府新民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向斜东翼,除翼部边沿地带倾斜较陡外,主要发育构造多呈宽缓短轴状背斜,地层倾角1°~3°,岩层倾向北西、北西西。
3105工作面在地面位于井田西北部,其地表无自然散户村庄、荒地、水井及水窖。
3105工作面为矿井第五个工作面,在井下位于主运大巷以北、紧邻3105工作面以东,其北部为井田边界。
二、地质构造及断层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
煤层整体为一走向西北的单斜构造,倾向南西,倾角小于1°的单斜构造,未发现落差大于30m断层和明显的褶皱构造,也无岩浆活动,属简单构造。
3103工作面两顺槽掘进过程中,未发现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现象。
外U进风顺槽瓦斯治理专项措施一、工作面现状根据矿井建设计划安排,掘进外U进风顺槽,本掘进工作面沿3#煤层底板掘进,(巷道为矩形巷道,规格:掘宽4.6m,高3.5m),采用锚网支护。
二、工作面瓦斯、地质情况1、根据防突措施检验报告得知,外U进风顺槽掘进处煤层瓦斯压力为0.102Mp,煤层瓦斯含量为7.3110m3/t,抽采达标。
2、地质情况:外U进风顺槽地质构造简单,未见断层、陷落柱和滑塌构造等。
3、根据瓦斯和地质情况分析,该区域煤层瓦斯含量相对较高,为了有效治理瓦斯,达到安全施工,对该工作面现制定瓦斯专项治理措施如下。
(一)抽放及施工方法:抽放方式:本煤层预抽瓦斯用VLD-1000型千米钻机对外U进风顺槽(0-150米)施工抽放钻孔,覆盖外U进风顺槽和巷道以外15米。
施工方法:(1)施工前对设备进行检修,排除故障。
(2)机电工负责钻机接火,检查电器设备的完好,并搞好整定工作。
(3)确定方位或与巷道中心线拉夹角确定方位,用液压支柱按向山倾角,稳固钻机。
(4)钻孔施工采用VLD-1000型千米钻机,钻孔直径为96mm。
(5)施工过程中,通风科要安排瓦斯员对钻场瓦斯进行巡回检查,并认真填写牌板。
(6)施工时,在钻场上风侧设警戒牌、安装监控系统,报警、断电、复电值均为0.5%;同时在钻场内悬挂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7)正常钻进到设计深度后,逐节退出钻杆。
(8)封孔,接入抽放系统。
(二)外U进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区域效果检验对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采用DGC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瓦斯含量对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进行检验。
具体检验方法如下:采用取芯钻杆采集检测测试点煤样,测定煤层残存瓦斯含量。
在掘进小于10米拐弯段设置一个检验点;检验深度25m,预留不小于15m措施孔超前距;在掘进小于30米的拐弯段设置两个检验点,一次检验50m,允许掘进30米,预留20m措施孔超前距;大于30米的设置3个检验点,检验深度70米,允许掘进50米,预留20m 措施孔超前距。
巷道排查情况汇报表
根据上级安排,我单位于近期对所辖巷道进行了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进行
汇报如下:
一、排查时间及地点。
本次排查工作于2022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在我单位所辖巷道进行,共
计排查了10条巷道。
二、排查人员及装备。
排查工作由我单位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共派出10名专业人员参与排查工作,
每名人员配备了通讯设备、防护装备和排查工具。
三、排查内容及发现情况。
1. 巷道结构排查。
对巷道内部结构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了部分巷道存在裂缝、渗水等问题,已
做好标识并进行了初步处理。
2. 照明设施排查。
对巷道内的照明设施进行了检查,发现有部分照明设施损坏或亮度不足的情况,已立即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消防设施排查。
对巷道内的消防设施进行了检查,发现有部分灭火器过期或损坏,已立即进行
更换和维修。
4. 安全出口排查。
对巷道内的安全出口进行了检查,发现有部分安全出口被堵塞或标识不清晰的情况,已立即进行整改。
五、排查后续工作。
1.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制定了整改方案,已安排专人负责跟进整改工作。
2. 加强对巷道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巷道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对巷道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巡查工作,确保巷道安全稳定。
以上就是本次巷道排查情况的汇报,我单位将继续加大对巷道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确保巷道安全稳定,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松藻煤矿
瓦斯员巡回作业图表
二O一二年十二月
松藻煤矿瓦斯员巡回作业图表执行说明
一、松藻煤矿现有采煤工作面6个(2225采面、2223采面、2311-2采面、2122-1采面、2124-2采面、3211N采面),掘进面16个(一区大倾角上山+80联络巷、一采区-225茅口巷及钻场、一区-150大倾角上山、3212N运巷(N4#~N2#段)、3212N运输巷(N2#~N4#段)、2313-2切割上山、2313-2运输巷(S4#~S3#段)、2313-2运输巷(190S3# ~ S4#段)、二区+175N5#石门、3211N运输巷(主~N2#段)、2226-2运输巷及钻场、+90总回风巷、6#主回风上山、二采区人行下山、2225回风巷沿空掘巷、2118-2切割上山),备用采掘工作面9个(一区-150S茅口巷、一采区-150N 茅口巷、一区-75主石门、3211S运输巷(S2#~主石门)、2118-1回风巷清理(主石门)、+300N4#石门、2124-1回风巷、二区+5N2#石门、2121回风巷(主石门~S))
二、瓦斯员交接班及汇报地点:
(1)二水平一区:各阶段茅口石门及局扇处;
(2)二水平二区、三水平一、二区:各阶段茅口石门及局扇处;
(3)各特殊作业地点交接班地点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4)各头面瓦斯检查汇报在检查点就近电话汇报。
三、各采掘工作面无人作业时,本班只检查一次瓦斯,如采掘头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编制新的巡回作业图表。
会审签字。
郑煤集团大平煤矿“10.20”事故原因基本查明善后工作顺利结束本报郑州11月13日电记者戴鹏、曲昌荣报道:国务院郑煤集团大平煤矿“10·20”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赵铁锤今天向新闻媒体通报,河南省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10·20”事故原因基本查明。
经过初步的调查分析,这是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而引发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挥下,事故善后工作也顺利结束。
2004年10月20日,河南省郑州煤业(集团)公司大平煤矿,发生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而引发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极为重视,胡锦涛、温家宝、黄菊、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率国务院工作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事故发生后,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安排善后。
10月22日,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王显政为组长的国务院“10·20”事故调查领导小组成立,并聘请了1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协助调查。
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厅局的人员也参与了事故调查工作。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调查组初步认定,煤与瓦斯突出的地点在距地表深612米的21岩石下山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时间为2004年10月20日22时9分,属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之后,引发瓦斯爆炸,引发瓦斯爆炸时间为2004年10月20日22时40分。
瓦斯爆源点,在西大巷与11轨道石门交汇点附近的西大巷内。
瓦斯爆炸波及矿井西翼11、13、15采区和井下爆破材料库。
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初步分析认为,21岩石下山掘进工作面进入矿井深部,处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带;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对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可能带来的瓦斯等级升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到目前为止,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