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现状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552.31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一、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1. 生物质资源丰富: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如秸秆、森林木材、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
据统计,我国每年可利用生物质资源约10亿吨以上,其中以秸秆、木屑等农副产品为主。
2. 发展态势良好: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突破,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迅速发展。
目前,生物质能源已经在电力、热力、生物制氢、生物柴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 技术装备不足:尽管生物质能源产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技术装备不足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导致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4. 发展环境复杂: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复杂,受到国际油价波动、能源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的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也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二、战略思考1. 制定明确政策支持:为了推动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应当及时制定明确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明确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项目评审等方面的支持。
2. 投入科技创新:加大对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适应市场需求的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
3. 落实产业化发展: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推动产业化发展,建设一批具备规模效应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 加强企业合作: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开展联合研发、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
5. 加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要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环保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重视生物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三、总结与展望生物质能源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大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要加强与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确保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
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有机物直接发电的新能源技术,它可以有效替代传统燃煤发电。
由于其具有减少碳排放、污染少、投资少、运维费用低等优势,因而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高度关注。
在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发展进程中,我国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建立了完备的空间结构和体系支撑。
尽管我国在生物质直燃发电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生物质能源的供应不足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很多地方能源来源不充足,导致在建一个直接燃烧发电厂时无法承受充足的能源供应。
其次,生物质能源投资成本高昂,使许多小规模贫困地区难以承担大量投资建设。
此外,在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过程中,还存在着供给不稳定、价格不稳定、污染大等问题。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发,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燃烧发电机组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为外资投资创造条件。
此外,政府也应该制定完善发电和物流管理体系,合理分配燃料供应,在统筹资源利用的同时保持发电的稳定性,加快实施生物质能源供应机制的建立。
同时,政府也应完善法规监管机制,解决安全问题,加强对发电企业的技术审查,降低污染。
总之,生物质直燃发电是一种新型能源,因其相对于传统发电具有节能减排、投资低、污染少等优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生物质能源直接发电的发展。
我国生物质发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第一篇:我国生物质发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我国生物质发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1.生物质发电存在的问题从国内生物质电厂的建设和运行状况可以看出,制约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如下。
(1)建设及运行成本较高。
生物质电厂单位造价为1~1.5万元/kW・h,燃烧设备的费用高昂。
同时由于能量密度低,生物质燃料的预加工、运输和存储燃料所需的费用也很高。
另外,生物质电厂的有效税率为11%,而传统火电厂约6%~8%,小水电约3%。
(2)存在技术问题。
生物质发电复杂的燃料供应系统和锅炉燃烧技术,完全不同于常规火电机组,生物质发电主设备——锅炉本体及其他辅机均实现了国产化,但生物质的预处理和给料系统仍存在问题,对稻草麦草等软秸秆破碎不均匀比较严重,往往造成给料系统的问题。
进而直接影响生物质电厂运行。
目前的设备运行小时数都偏短,主要是燃料处理上料系统问题(燃料品质因数居多)和燃烧设备成熟度不高等因素造成的。
(3)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发展比较晚,技术还不够完善。
如何根据不同燃料成分选择可行的工艺流程关系到项目建成后机组的稳定可靠运行。
为适应我国同一生物质锅炉必须燃烧多种秸秆的现状,对国外引进设备,存在进一步技术改造的问题。
(4)政策问题。
虽然现存的法律和政策已经给生物质发电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但这些激励政策和措施是不够的。
ZF给出的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的补贴是以脱硫煤为基础,而生物质燃料和煤不同,政策不合理。
生物质电厂运行15年以后,不再享受补贴。
且2010年以后的可再生能源电厂享受的补贴逐年递减 2%。
另外,由于《京都议定书》中关于温室气体只规定了到2012年的减排目标,生物质发电项目的CDM销售收入也只能计入到2012年,影响效益。
生物质发电发展前景由于生物质发电与煤电、水电等存在价格上的劣势,缺乏市场竞争力,国家采取电价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发电的发展。
生物质发电厂上网电价为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0.25元/kW・h补贴电价。
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再生能源,指利用植物体中存储的化学能,通过各种方式转换成的可以直接供人类使用的能源。
从技术上讲,生物质能源包括木材、竹子、秸秆、藤蔓、水草、植物油、沼气和燃料酒精等可再生的能源。
一般而言,生物质能源的可利用程度比石油、天然气要低,但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解决污染、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等优点。
因此,国家正在努力加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1、产量大,利用率低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储量并不缺乏,例如,我国的木材能源储量占世界木材储量的51%,拥有较大的开采潜力;石炭补给能力大,2017年秸秆产量超过2亿吨,是世界最大的秸秆供应国;沼气储量大,沼气主要由气化沼气、瓦斯沼气和基因改造沼气三部分组成,其总储量占全球总沼气量的78%。
尽管储量较丰富,但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木材能源的利用率仅为40%,秸秆资源的利用率仅为38%,沼气的利用率仅为30%。
2、技术条件有限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在某些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例如秸秆资源利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沼气开发和利用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植物油制备技术开发尚不完善等。
这些技术发展不完善,不仅严重影响了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也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二、提升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对策1、加快技术创新我国应加强研究,推进技术创新,推动研发和应用国内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从而提升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和省节能减排工作。
2、加强相关管理一方面,完善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政策,加强管理,设立完善的产业标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期改善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开展质量监督检验,以提高生物质能源产品的质量。
3、积极开展宣传要大力宣传生物质能源的优越性,增强人们对生物质能源的重视程度,加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意识,努力推动生物质能源的普及使用。
分析我国生物质发电存在问题及对策生物质发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产业,生物质发电已成为欧美部分发达国家重要的发电方式。
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物质发电,这个前景光明的再生能源产业,在我国从无到有,其产业化的进程里,还存在一些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
从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看,煤炭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0%,石油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0%,天然气只有5%。
从能源生产和消费来看,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大量生产和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需求将快速增长,能源、环境和经济三者之间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因此,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在必行。
2生物质发电技术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和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物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生物质发电就是利用贮存在生物质里面能量来发电,把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其中利用最广泛的就是利用植物的枝干,秸秆,枝叶来发电。
其形式主要有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简称生物质发电)是世界上仅次于风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我国生物质资源生产潜力可达650亿吨/年,折合3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化石资源消耗总量的3倍以上。
大力加强生物质产业的开发与培育,对于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环境、扩大乡镇产业规模、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生物质发电产业化现存主要问题总体上看,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效益不乐观,市场竞争较弱,主要处在一下一些问题:3.1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发展生物质能源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由于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不足,目前我国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上仍有很多的挑战。
一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率低。
中国的生物质能源结构较为单一,主要包括秸秆、稻壳、果壳和其他废弃物等。
这些资源只能用于低效利用,如热能发电、气化技术等,生物质资源的最大利用量仍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技术缺乏。
生物质能源技术落后,运用率低,在可持续发展所需的高科技水平上仍有较大差距,未能完全发挥出生物质能源的潜力。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缺少新技术的支持,研发和实施成本过高,发展放缓。
三是资源环境保护弱。
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要求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但因有关政策不完善,一些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未能达到可持续的综合利用目的,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加明显。
四是投资问题。
由于生物质能源投资要求较高,且政府投资不足,在促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方面缺乏稳定的投资政策,从而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提出和实施正确的对策才能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首先,我国应加强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加快相关技术的进步,并大力支持其应用。
应加强生物质资源的调查统计,把握资源结构及其利用状况,进一步完善资源管理制度,保障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其次,要制定更为完善的发展策略,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引导企业投资、科技创新,建立生物质能源发展促进机构,落实发展资金,加强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确保发展。
此外,还要制定科学的综合利用政策,加大生物质能源的投资力度,建立生物质能源的价格机制,创新支持政策,特别是在社会资金的投入上,以及环境管理和资源保护上要加大力度,实现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应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推进生物质能源利用,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问题和建议
一、产业现状
1. 生物质发电是我国新兴的清洁能源领域之一,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运营。
2. 截至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5GW,分布在全国各地。
3. 生物质发电技术逐渐成熟,发电效率和经济性得到不断提高,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清洁能源。
二、存在的问题
1. 资金缺口:生物质发电项目需要高额的建设投资和资金支持,但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
2. 市场不完善:生物质能源市场不完善,存在的利润空间有限,难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3. 操控问题:生物质发电产业需要大量的秸秆和废弃物作为原材料,但原料的调节、应用和贡献存在一定的难度。
4. 工程技术难题:生物质发电水平现状对技术过程、设备和运维要求高,还有一些尚待突破的技术问题,如一些近几年发生的生物质失火等事故。
三、建议
1. 资金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生物质能源发电产业投资,吸引更多的
社会资金,促进生物质能源发电产业的稳步发展。
2. 市场优化:优化清洁能源回购、协调上下游企业利益,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生物质能源的市场规模。
3. 建立配套制度:建立生物质产业的操控、配套设施、应用标准等配套制度,以利于进一步的规范化生产。
4. 降低技术难度:搭建动态实验室和公共技术平台,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从科技层面降低生物质发电技术的难度,促进发电产业实现更为平稳的发展。
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庞大,能源日益成为支撑发展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能源耗竭,传统的化石能源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清洁能源,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能源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通过热反应以及化学等多种方法,转化为各类可利用能源而产生的能源。
它既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包括由褐煤、木屑、植物残渣等生物质材料制备的各类化学能源。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发电量接近13亿千瓦时,占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近77%。
显然,我国生物质能源行业发展非常快速,拥有巨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
然而,诸多因素导致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存在较多不足:一是我国财政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较小,仅有少量投资和补助政策,研发资金难以续费,创新动力不足;二是技术能力欠缺,生物质能源发电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较弱,相关技术试验、标准制定等力度不够;三是市场缺失和缺乏政策支持,许多地方仍然缺乏有力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管理机制,加之政策支持不到位,使项目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发电价格低于市场价,补贴率变化大,难以形成有力的市场动力;四是投资环境不足,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经济风险,投资者对此类投资项目的认识不够,投资环境相对落后,投资者缺乏对此类投资项目的信心。
基于以上分析,以下是改善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的建议和对策: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的开发;二是加快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市场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强市场领域的投资环境建设,改善相关投资环境;以及四,加强社会和民众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认可,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以上就是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相关内容,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我们能够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能源资源,减少碳排放,为构建绿色社会构筑基础。
收稿日期:2010-01-11浅谈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现状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汪 琼1,姚美香2(1.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2.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摘 要:通过对生物质能技术发电机理的概述,结合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现状,分析了生物质能发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关键词:生物质能;发电;现状;环境问题中图分类号:X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55(2011)02-0030-03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
世界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开始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秆等生物质发电。
自1990年以来,生物质发电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大发展。
例如美国在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有1000个左右燃木发电厂。
1 生物质发电的形式及机理生物质发电有3种方式: 生物质直燃发电,就是将生物质直接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用于发电或者热电联产。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在传统的内燃机发电技术上进行设备改型而实现的技术,该技术基本成熟并得到规模化商品运用,是生物质发电的主要方式; 生物质与矿物燃料(主要是煤的混合燃烧发电),混合燃烧可提高物质发电的效率,可达35%以上,且当生物质比重不高于20%时一般不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动,是未来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方向; 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生物质气化是在高温下部分氧化的转化过程。
该过程是直接向生物质通气化剂(空气、氧气或水蒸汽),使之在缺氧的条件下转变为小分子可燃气体的过程。
该技术还不成熟,有待于商品化。
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是生物质在锅炉中燃烧,产出的高压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的涡轮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其发电的机理(以秸秆为例)见图1。
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30 环境科学导刊 http ://h j k xdk yies org cn 2011,30(2)CN53-1205/X ISSN1673-9655电是将各种低热值固体生物质能源资源(如农林业废弃物、生活有机垃圾等)通过气化转换为燃气,再提供发电机组发电,其发电机理见图2。
2 生物质能发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从农业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我国废弃秸秆约有1亿t/a ,折合标准煤5000万t 。
此外,生物质能发电能有效带动农村生产模式和用能方式的转变,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来看,基于生物质燃料本身所具有的低灰、低硫特性,以及生物质生长、燃烧过程中的零排放机理,它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烟尘颗粒的排放上,分别是火电机组排放标准的1/5、1/10和1/28。
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属于清洁燃料,燃烧后二氧化碳排放属于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形成污染。
据测算,运营1台2 5万k W 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t/a 。
3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大有可为。
预计到2020年,全国秸秆废弃量将达2亿t/a 以上,折合标准煤1亿t/a ,相当于煤炭大省河南1a 的产煤量。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气,年生产生物质燃气2 107m 3。
2005年全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2000MW,山东单县25MW 生物质发电项目和江苏兴化5MW 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并网发电,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发改委已核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k W 。
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超过15个,在建项目30多个。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对生物质能发电上网给予0 25元/k W h 的补贴,这无疑提高了投资生物质发电的积极性。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效益不乐观,市场竞争力较弱,存在如下问题: 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上网电价难以支撑生物质能发电厂的正常运营; 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存在盲目上马问题。
目前,有些省份已出现了一个县、市布点多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或规划多台机组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
从已建成的生物质发电厂来看,暴露出了资源收集和管理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而生物质发电的高成本,正是由于生物质资源需要收集、运输和储存造成的,生物质发电要解决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工业生产的连续性的结合的问题。
4 生物质能发电产生的环境问题尽管生物质燃料本身具有低灰、低硫特性,但是在发电过程中或多或少对环境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4 1 直接燃烧发电、混合发电技术产生的问题以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上蔡生物质发电工程秸秆燃烧发电为例,运营期主要污染因素为: 大气污染物,包括烟尘、SO 2和NO X 的排放,灰场的环境影响,秸秆运输储存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化学酸碱废水、锅炉排污水、堆场初期雨水、循环水冷却系统排水等; 固体废弃物,主要固体废弃物为秸秆燃烧后产生的灰渣; 工程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汽轮机、发电机、引风机、送风机、循环水泵和锅炉排汽装置,噪声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1 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产生的环境污染量(kg)污染物生物质获取运输电场建设电厂运行合计烟粉尘15868852338334851498609SO 268453676849900124548NO X 6804365416062039292CO 23198883171819052905203125960061679527废水8311748446442230312782944180000371900487废渣131642070707813323109 117619553高炉渣875504 589834000092155054 2 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产生的环境问题目前,国内外在生物质气化方面仍然存在两大难题需要解决:一是气化过程中产出大量焦油无法处理,会排放一定量的化学污染物,造成光化学臭氧形成潜质和水体富营养化潜质的增大,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二是可燃气净化技术不过关,可燃气体中仍然含有焦油、微尘和烟灰,在应用上受到严重制约。
气化发电产生主要污染源排放量见表2。
表2 三种发电排放主要污染物量排放量直燃发电火电气化发电CO 2/t 4 6107 70SO 2/kg 9 3802 58NO X /kg2 9501 1131 http://hjkxdk y ies or g cn 浅谈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现状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 汪琼5 结语尽管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气化发电两种系统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都显著优于火电厂,但仍然会有一定量的污染物产生。
因此生物质发电项目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除生活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外,其他生物质发电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rief Talk on the Present Status of B io m ass Energy Po w erG enerati on and Environ m ental Proble m sWANG Q iong1,YAO M ei-x i a ng2(1.Southw 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 ing Yunnan650224Chi n a)Abst ract:The theory o f b i o m ass energy po w er generation is summ arized.The possible env ironm ental prob le m s re su lted fro m the po w er genera ti o n are ana l y zed based on the present status.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env iron m ental i m pact assess m ent for the bio m ass ener gy po w er generation projects is put for w ard.K ey w ords:bio m ass ener gy;po w er generation;present status;envir onm enta l prob l e m(上接第21页))Study on Calculation M ethod of Carbon D i oxide Em ission for a C ityXU Cong1,W E I B ao-ren1,TAHARA K iyotaka2,KOBAYASH I K ensuke2,SAG I SAKA M asayuk i2(1.Suzhou U 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 l o gy,Suzhou Jiangsu215011Ch i n a)Abst ract:A ca lculation m ethod of carbon d iox i d e e m issi o ns for a city w as studied i 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N I CE m odel developed by A IST Japan,po w er supply w as taken i n to accoun;t a power car bon e m ission coefficient for a c ity w as defi n ed and calcu l a ted i n a case study.The calculati o n w or k of carbon diox ide e m issi o ns in a c ity w as defi n ed and ca lculated i n a case study.The calcu l a ti o n work o f carbon diox ide e m issions i n a city w as for si x de part m ents involv i n g i n agricu lture,i n dustry,construction,terti a ry-i n dustry,transportation and the people s li v i n g.This m ethod a m ends the pr oble m ex isti n g i n trad itionalm ethods that neg lect accounting t h e e m issions of car bon diox ide produced duri n g exogenous po w er.F i n all y,the paper took the case o f Suzhou city as an exa m p le,and it is found that th is calcu lation m ethod is effic ient to aud it a city and also an i n dustrial park.K ey w ords:CO2e m issi o n factor o f electric ity supp l y;car bon d i o x ide e m issions o f city;calcu lation m ethod32环境科学导刊 http://h j k xdk yies org cn 第30卷 第2期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