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作文《盲人摸象》400字(共7页PPT)
- 格式:pptx
- 大小:1009.09 KB
- 文档页数:7
附小幼儿园《盲人摸象》PPT课件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故事情节梳理•互动环节设计•知识拓展与延伸•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01课程介绍与目标讲述了一群盲人摸象,由于只摸到象的一部分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古代印度寓言故事寓意故事启示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
030201《盲人摸象》故事背景让孩子们了解《盲人摸象》的故事内容,理解其中蕴含的寓意。
知识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引导孩子们树立全面的观念,避免片面看问题。
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与意义寓意解析(10分钟)0102030405通过谜语或图片导入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生动形象地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通过引导孩子们思考、讨论,解析故事中蕴含的寓意。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观察事物要全面的重要性。
课程安排与时间故事讲述(10分钟)课程导入(5分钟)课程总结(5分钟)互动环节(10分钟)02故事情节梳理0102030405盲人们被带到一头大象前,开始摸索。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认为大象像一根柱子。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认为大象像一把扇子。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认为大象像一条大蛇。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认为大象像一堵墙。
盲人摸象过程描述不同角色心理分析盲人们由于视觉障碍,只能通过触觉感知事物,因此容易产生片面的理解和判断。
旁观者能够看到整个大象,理解更全面,但也容易忽略盲人的视角和感受。
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就妄下结论,否则容易产生误解和偏见。
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观点,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
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故事寓意及启示03互动环节设计游戏目的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盲人摸象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想象力。
四年级盲人摸象作文-4篇盲人摸象作文【第1篇】盲人摸象作文500字-学校四班级作文一个周六的下午,我来到作文班学习作文。
下课后,老师对我们说:“今日,我们没有作文课。
我们来玩个嬉戏叫‘盲人摸象’”。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兴奋得跳啊跳。
首先,我们来听听老师的嬉戏规章:两个人要瞎,其他人要当大象,盲人要在指定的位置抓一头大象。
假如一个盲人抓不到大象,那个人永久是瞎子。
大象只能在指定的位置躲避盲人。
老师讲完规章,就带我们去楼下的空地玩。
我们来到空地上,老师问:“谁想瞎?”这时有两个男同学主动要求举手,于是老师拿来一块布遮住了两个男同学的眼睛。
开头玩嬉戏,老师喊,全部的大象都走进了规定的盒子。
有些大象很胆小,躲在角落里不出声,却在心里想,来,你来抓我,你还在做你手里的动作。
有的大象胆子大,从盲人胳膊下走过,有的则时不时用手摸摸盲人的头。
其次轮盲人摸大象,两个盲人一开头就纠缠在一起,一个男同学说抓到了一头大象,脱下布一看原来是自己人。
笑起来真的很伤同学的胃。
嬉戏结束了。
今日的嬉戏《盲人摸象》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评论:全文思路清楚,过程详细,动作描写细致,是一个观看力敏锐、敬业的人。
导师:徐芳【第2篇】“盲人摸象”作文500字-学校四班级作文在我玩过的嬉戏中,我最喜爱玩“盲人摸象”这个嬉戏。
没有,周六,我和伴侣去操场又玩了一次这个嬉戏。
规章是:一个人是指挥官,一个是“瞎子”,一个是“瞎子的助手”,剩下的就是“大象”。
(指挥官抓不到)。
嬉戏开头了。
首先,两个“盲人”蒙住眼睛,“大象”在指定的位置跑来跑去,避开“盲人”。
突然,“瞎子”闫亮——一头钻进水里,抓住了一只胖胖的“小象”——一亭。
这个时候“盲助手”也抓住了小胖象,双手同时遇到了王一婷,这让她平常觉得很尴尬,双手捂着头,想笑却不敢笑。
看着她的表情,我们在她身边笑了。
但就在这时,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吹进了我的耳朵。
“嘿!这么胖,确定是王一婷!”回头一看,原来是博明端在喊。
盲人摸象作文三百字《盲人摸象》篇一从前有几个盲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象长啥样,这就像我有时候对一些复杂的事物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清状况。
有一天,他们听说有人牵来了一头大象,就决定去摸摸看,想知道大象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们走到大象跟前,就开始动手摸了起来。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大声地说:“嘿,这大象啊,就像一根大柱子,又粗又壮的,我觉得这大象肯定是个很笨重的家伙,整天杵在那一动不动,就像我们村头的老槐树一样。
”这时候我就想啊,他就摸到一条腿,怎么就能这么肯定大象的样子呢?也许是因为他摸到的部分给他的感觉太强烈了吧。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立刻反驳第一个盲人:“你说的不对,大象哪是什么大柱子啊,大象像根绳子,细细长长的,我一抓还能甩一甩呢。
”他边说边得意地晃着大象的尾巴。
我在旁边看着就觉得好笑,这尾巴能代表大象的全貌吗?就像我有时候只看到事物的一个小细节,就以为自己懂了全部,真是太天真了。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子,他慢悠悠地说:“你们俩都错啦,大象就像一堵墙,又宽又大,平平的,我这一摸就感觉它特别结实。
”他还用力地捶了捶大象的身子,好像在展示自己发现的才是真理。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常常就像这些盲人一样,只根据自己接触到的那一小部分就下结论。
这多不靠谱啊!比如说我上次做数学题,只看到了题目中的一个条件,就以为自己能解出来,结果错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盲人摸象的翻版。
这几个盲人就这么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
周围的人听着他们的争论都觉得特别滑稽。
我看着他们,也不禁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总是以偏概全。
这就好比我看一个人,可能只因为他一次的表现不好,就觉得他是个坏家伙,却忽略了他其他时候的善良和努力。
这真的是很不应该啊。
我们应该尝试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事物,而不是像这些盲人一样,仅仅根据自己摸到的那一点点就认定大象的模样。
可是,话又说回来,在生活中要做到全面了解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真的是很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