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内在关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江苏能源消耗的碳排放估算及趋势检验马珩;孙涛【摘要】在文献综述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弱“N”型变化趋势,说明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治理投资存在明显不足。
需要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制定长期的环境治理投入计划,重点控制大型污染源,利用新的技术与工艺提高环境治理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中的碳排放量,促进江苏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向倒“U”型转化。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 this paper estimated the carbon emission amount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 and carried ou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 amount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 amount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Jiangsu followed the weak changing rule of letter“N”, which meant that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vestment wa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y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is relationship to change towards inverse “U” type, it is necessary for Jiangsu province to furt her increa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overnance investment , formulate long-term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vestment plan, emphatically control largepollution sources , use new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ffect , and minimize carbon emission in energy consumption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江苏【作者】马珩;孙涛【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0 引言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及其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其影响的程度与规律也有很大的不同。
省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而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因此能源消耗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笔者想就省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展开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长情况我国28个省份中,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河北、湖南、湖北、安徽。
这些省份的经济总量都超过了2万亿元。
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的经济总量均超过了8万亿元。
而其他省份的经济总量则都在1万亿元以下。
不过,虽然这些省份经济总量规模不同,但是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非常快。
例如,2019年,全国仅有9个省份实现了GDP增速超过6%的目标,而排名前十的省份中,除了安徽外,其他省份的GDP增速都在6%以上。
二、不同省份的能源消耗情况不同的省份所需的能源数量和类型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沿海省份主要使用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一些内陆地区则更依赖于水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
以原煤消耗量为例,2020年,全国原煤消耗量预计将达到4.49亿吨。
其中,排名前十的省份消耗量分别为:山西、河北、内蒙古、甘肃、陕西、新疆、安徽、辽宁、湖南、吉林。
这些省份的原煤消耗量占到全国总量的70%以上。
三、省级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关系可以看出,随着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是,这种相关性并不是绝对的。
以广东为例,虽然广东的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耗量都相对较高,但广东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在港口经济等方面,广东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尽管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但广东的经济总量增速相对较快,能源占比则相对较低。
另外,随着科技水平和技术进步的提高,未来也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分离的情况。
例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推广,未来可能出现能源消耗水平不断降低,经济总量仍能稳步增长的情况。
四、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协调当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协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不言而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能源的供给和需求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能源是生产的基础。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能源是生产的重要要素,没有足够的能源供给,生产活动将无法进行。
能源的供给不足会导致生产活动的停滞,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
其次,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能源的充足供给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能源的供给不仅关系到生产活动,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
能源的充足供给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能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能源也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能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现代社会的生活离不开能源,能源的供给不足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能源的充足供给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
其次,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能源的充足供给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的进步。
再次,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能源的供给不仅关系到生产活动,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
能源的充足供给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没有足够的能源供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能源的充足供给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能源的充足供给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王崇梅【摘要】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但是,目前产业结构仍以能源消耗较大的工业为主.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利用脱钩理论评价模式,基于脱钩指数分析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以1990-2007年历史数据为样本,得出结论:在一定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处于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阶段.【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0(020)003【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经济增长;能源消耗;脱钩【作者】王崇梅【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620世纪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始将脱钩的概念引入到农业政策研究,并逐步拓展到环境等领域。
近年来,台湾学者在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能源与环境项目研究时将“Decoupling”理解为脱钩,大陆学者目前开展脱钩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仅见于探讨生态环境指标和循环经济时提及。
台湾学者李坚明等针对台湾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进行了研究;贺秀斌等则将其引入到大陆的农业生态环境评价领域[1],初步显示了其重要价值。
中国大陆学者诸大建认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对照先进的“四倍数”理论,判断中国的脱钩现象是否形成,如果没有脱钩,则意味着循环经济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率,并以此提出了中国发展的C模式[2]。
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一、研究背景能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能源消费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而在能源消费的过程中,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也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关系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个话题上,经济学家们探究的主要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破坏环境,如何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能源消费结构的类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分为单一能源结构、混合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结构等三种类型。
1. 单一能源结构单一能源结构是指使用一种能源来满足全部需求。
在短期内,单一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消费成本,提高供给能力,符合快速增长社会的需要。
但是,单一能源结构在长期来看,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混合能源结构混合能源结构是指使用多种能源来满足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混合能源结构可以依照时段和条件的需要进行替代,出现一种能源消费不足或者能源生产过剩的情形,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进行补偿。
3. 可再生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结构是指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消费主要来源,促进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的新型的能源消费结构,该模式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特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也被广泛推广。
对于单一能源结构,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常常会受到短期目标影响,在单位消耗降低的情况下,会更多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混合能源结构则会更多地体现出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因为它考虑了长期的发展和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更具有灵活性。
混合能源结构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助力。
可再生能源结构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它目前还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的限制。
即使如此,它仍然是未来的潜在选择之一。
2021年第4期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双向长期回归关系分析徐蔚蓝,郭承龙(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摘要: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导致碳减排和环境压力较大。
基于1996〜2019年的统计数据,在通过2阶稳定性检验后,江苏省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 兰杰原因,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即两者存在双向格兰杰原因。
江苏省经济 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长期回归关系,即能源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则引起1.4个单位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每增加一个单位,则引起0.683个单位新增能源消费。
总体上能源消 费推动经济增长贡献大于经济增长的回弹效应。
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的“双控”,调整产业时,使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调整能源品种等时需要关注经济增长与能源 消费长期关系降低相关政策效果。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长期回归关系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丨003-2355-(2021)04-0075-06D oi:10.3969/j.issn. 1003-2355.2021.04.011Abstract:Jiangsu province is not only a big economic province in China, but also a big energy consumption province, which causes great pressure 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96 to 2019, after passing through 2 order stability test, energy consump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s a granger cau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namely there is two-way granger reas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re is a two-way long-term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Each unit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 will lead to 1.4 units of economic growth; each unit of economic growth increase will lead to 0.683 units of new energy consumption. On the whole, the contribu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s greater than the rebound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When the dual control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non-fossil energy to replace fossil energy during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djustment of energy varieties are carried out, it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the above policies.Key words: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Long-term Regression Relationship收稿日期:2021-04-11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江苏省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的影响因素及政策研究”(编号:2020SJA0156) ; 2020 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建立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机制研究”(编号:20S Y B-104);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 练项目“基于2030年碳减排目标下的高耗能产业碳减排策略研究”(编号:202(^?1^?01>0660),作者简介:徐蔚蓝,女,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
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内在关联分析【摘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致命的负面影响,如何利用好能源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构建协整性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来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时间序列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性,并且存在着单向的从经济发展到能源消耗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一、引言实践证明,人类的发展史便是一部能源利用的演变史。
拥有了能源,人们的生产生活便有了保障,社会经济才有了发展的动力。
然而,能源的使用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形成推动作用的同时,又因自身供给短缺以及产生的环境问题而给人们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由此,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期的江苏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旺盛,一味地从国外省外购买能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间的矛盾。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成为了研究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研究方法。
Kraft J和Kraft A (1978)利用此种方法对美国1947—1974年间能源消耗总量与GNP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次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从GNP到能源消耗总量的单向因果关系。
此后,各国学者陆续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如Yu和Choi(1985)发现了韩国存在着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与其他计量模型进行结合,以期获得更为具体深入的结果,Asafu-Adjaye(2000)基于协整性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了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存在从能源消费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以及菲律宾和泰国两国存在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国内学者林伯强(2003)采用生产函数、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以及从电力消费到GDP 的单向因果关系。
基于此,本文借助协整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构建一套衡量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指标间内在关联的模型,以进行更为细化的定量研究,为区域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二、模型构建协整指的是对于两个都是随机游走的变量序列,如果这两个序列的某个线性组合是稳定的,则称这两个序列为协整的。
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同阶单整,需对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
序列的平稳性是指一个序列的均值、方差以及自协方差是否稳定,如果一个时间序列具有稳定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则这个序列就是稳定的,否则就是非稳定。
通常情况下,时间序列都是非稳定的,需要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分别对时间序列的水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以及二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以判断这些序列是否具有稳定性。
具体操作是建立某一时间序列X的回归方程:△xt=?茁xt-1+■?姿j△xt-j+?着t (1)ADF单位根检验法的关键是对方程(1)中的系数β进行检验。
当β=0时,说明该时间序列X包含单位根,是不稳定的;当β显著小于0时,说明该时间序列X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可能,是稳定的。
假如某一时间序列本身的水平序列ADF检验是非平稳的,而其n阶差分序列检验出来是平稳的,那么此n阶差分序列可称为n阶单整序列,记作I(n)。
在确定两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的基础上便可进行协整性检验。
此处,以经济增长量(GDP)代表经济发展程度,以能源消费量(EC)代表能源消耗程度,采用E-G两步法对GDP与EC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性检验。
第一步,建立GDP与EC的回归方程。
同时,为了消除变量存在异方差,各变量均取对数:lnEt=?琢+?茁lnt+?着t(2)其中,Gt表示第t年国民(地区)生产总值GDP,为解释变量;Et表示第t年国家(地区)能源消费总量EC,为被解释变量;?着为随机扰动项。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估算方程(2),得:ln■t=?琢+?茁ln■t+■t (3)第二步,通过对回归残差■t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来判定lnEt和lnGt的协整关系。
如果■t的序列具有平稳性,那么lnEt和lnG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在确定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对序列内在联系进行更进一步的剖析。
基本思路:先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在具有平稳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如果包含了变量X、Y的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的预测效果,即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
建立回归方程:lnEt=■?琢ilnGt-i+■?茁jlnEt-j+?着1t (4)lnGt=■?琢ilnGt-i+■?茁jlnEt-j+?着2t (5)假设1:随机扰动项?着1t、?着2t互不相关;假设2:方程(4)中当前lnG与lnG自身以及lnE的过去值有关,即原假设为?琢1=?琢2=……=?琢m=0;假设3:方程(5)中当前lnE与lnE自身以及lnG的过去值有关,即原假设为?茁1=?茁2=……=?茁n=0。
那么,检验结果存在四种可能情况(见表1)。
三、实证分析选取《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1985—201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1980年可比价)和能源消费量EC(万t标煤)。
同时,为了消除变量存在异方差,各变量均取对数,分别记为lnGDP和lnEC。
采用ADF 检验方法分别对lnGDP和lnEC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lnGDP和lnEC的水平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两者的二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均属于二阶单整,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可以进一步检验两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建立江苏省经济增长量与能源消费量间的回归方程:lnEC=α+βlnGDP+ε (6)利用Eviews估算方程(6),得:lnEC=4.671+0.564lnGDP+ε (7)t=18.6847 F=349.117R2=0.936 DW=0.1469结果可知,t值为18.6847,说明系数有95%以上的可能性不为零;R2为0.936,调整后的R2值为0.933,约为1,说明该方程的拟合度较完美,显著性非常高,对于能源消费具有全局的解释作用;DW为0.1469,远小于2,说明江苏省经济增长量与能源消费量间存在着正相关。
方程中的系数为0.564,意味着江苏省每增加1%的GDP,便需要消耗0.564%的能源量。
由于两变量在原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所以还需要排除方程存在伪回归现象,即需对其残差序列(?着=lnE-0.564?鄢lnG-4.671)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在1%的显著水平下残差序列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故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从而确定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
同时,江苏省经济增长量与能源消费量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LN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EC”被拒绝而“LNEC do 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被接受,意味着两者之间只存在着从经济增长量到能源消费量的单向因果关系,证明了江苏省属于非能源依赖型经济。
四、结语现阶段,江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直接导致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
而从本质上看,消耗大量能源并非江苏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江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积极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逐步加大能耗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产业新格局。
第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与科技创新两方面着手,在政府与企业双方共同努力下,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能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大力优化能源结构。
在传统能源方面,不断提高天然气、电能的使用比重,将以煤炭利用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步改变成以石油与煤炭为主、天然气与电能为辅的利用结构,如加快居民区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在新能源方面,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替代的清洁能源,积极推进相关工程的建设,如加快江苏沿海风能产业带的建设。
【参考文献】[1] Kraft J,Kraft 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78(3).[2] Yu E S H,Choi J Y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85(10).[3] Asafu-Adjaye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2000,22(6).[4]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5] 薛艳、唐建荣: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22(5).[6]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22(12).[7] 李金恺:循环经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J].财经论丛,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