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认知思维看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语言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9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图形设计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食品的喜爱程度,也可以增加孩子对食品的兴趣。
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儿童食品包装中图形的趣味性应该如何制作,以及图形的趣味性对儿童的影响。
一、儿童喜欢的图形元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体现在图案和色彩上。
儿童喜欢的图形元素包括卡通形象、动物、植物、卡通场景等。
这些元素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选择图形元素时,设计者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喜好,尽量使用他们喜欢的图案和色彩,这样才能让包装更加吸引孩子们。
卡通形象是儿童包装设计中常见的图形元素。
卡通形象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或者卡通人物,它们常常会配备一些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孩子们在观看时感到有趣。
在儿童食品包装中出现的卡通形象,不仅能够增加包装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给儿童一个愉快的食用体验。
除了卡通形象,动物、植物也是常见的图形元素。
儿童对于动物和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加入这些元素,可以让包装更加生动有趣。
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特点和孩子们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作为图形元素,来设计包装,这样更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卡通场景也是一个吸引孩子们的趣味性图形元素。
在包装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喜好,设计一些有趣的卡通场景,比如海底世界、森林冒险等,这样可以增加包装的趣味性,也可以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空间,让他们在欣赏包装的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快乐。
二、图形的趣味性对儿童的影响图形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包装上的有趣图形,孩子们可以联想到各种有趣的故事和场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让他们在食用食品的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启发。
图形的趣味性还可以影响孩子们的消费行为。
在众多食品产品中,包装设计往往是孩子们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近年来,随着儿童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
在这种背景下,图形这一设计元素成为了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图形的趣味性不仅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还能够让他们更容易地接受和喜欢这些食品产品。
本文将从儿童食品包装设计视角上,探讨图形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趣味性。
一、图形设计要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儿童的兴趣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儿童食品包装中,设计师应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和性别,选择适合的图形进行设计。
比如3-6岁的孩子,他们对动物等生物的认知较为浅显,对于颜色较亮、明显对比的图案比较感兴趣;而7-12岁的孩子,他们对于个性化的、更加复杂的图形,如卡通形象、人物等,更加感兴趣。
因此,设计师应该注重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从而设计出更贴合他们兴趣爱好的图形。
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提高,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应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设计符合其认知能力的图案。
比如,对于3-6岁的孩子,设计师可以采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进行设计,如基本几何形状、简单的动物图案等;而对于7岁及以上的孩子,设计师可以采用更加复杂、更具有创意的图形,如3D立体效果的卡通人物等。
只有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食品包装更具有吸引力。
四、图形设计要具有趣味性总之,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设计非常重要。
一个充满趣味、具有创意、符合儿童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的图形设计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使商品销售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因此,设计师应通过深入研究儿童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图案和色彩进行设计,从而打造出更加优秀和富有创意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
论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包装造型一、儿童心理特性对特殊包装的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五种主要感觉中,其吸收信息的比率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肤觉占1.5%,味觉占1%,”由此可见视觉吸收信息的比率是最大的。
“包装设计由于是在有限的面积和空间中进行的,同时又因为他必须让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注意、接受并且产生购买行为,因此它具有极强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
正是这种局限性就要求包装设计必须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潜在的消费者。
”它较之其他表现语言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诱人的独特魅力。
包装造型作为商品包装的重大元素,不仅起着美化商品包装的作用,并且强烈吸引消费者眼球,在商品营销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营销功能。
对于儿童食品营销来说,儿童食品包装是一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能使你的品牌得到儿童的认可和父母购买,你就拥有了终身的客户。
儿童对销售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购买产品本身,儿童对父母的购买决定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项随机调查显示,儿童对父母购买决定的影响力高达43%。
了解儿童的需求,了解什么样的包装造型能够鼓励儿童经常使用这些产品,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也是现代包装设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其大部分消费行为都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不但要抓住儿童的心理,更要注意到父母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对儿童的影响作用。
家长作为理性消费的一方,他们一般比较考虑食品的卫生、口感、风味、质量及价格等全面因素,并有明显的“品牌产品”购买行为,“产品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是其购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坚持把儿童父母的消费心理附加其中,这也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独特的方面。
高明的包装造型设计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儿童的喜爱,这是不言而喻的;二则是父母的信任,要使他们确信这个产品是安全的、有营养的和绝对非暴力的。
二、儿童食品包装的表现形式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导致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存在着区别于其他食品包装设计的问题,造型作为包装设计的一个重要包装设计元素,在表现包装的趣味时,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食品包装设计中视觉元素分析儿童是社会中最为可爱的一群,他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本文将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分析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元素,探讨如何根据儿童心理特征进行食品包装设计,让食品包装更符合儿童的喜好和认知特点。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1.好奇心强: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对外界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应尽量添加一些新颖、有趣的元素,引起儿童的兴趣。
2.天真无邪:儿童天真无邪,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比较简单,容易被外观所吸引,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应该避免过于复杂的图案和色彩,保持简洁、明快的风格。
3.喜欢活泼的色彩:儿童喜欢明亮、活泼的颜色,这些色彩能够让他们感到愉悦和快乐,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应该尽量选用明快活泼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绿色等。
4.喜欢有趣的图案:儿童对有趣的图案非常感兴趣,这些图案能够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应该尽量添加一些有趣的、富有童趣的图案,如卡通形象、动物形象等。
5.对美味食物的向往:儿童对美味食物充满向往,他们喜欢看到好吃的食物图案,这能够引起他们的食欲,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应该尽量突出食物的美味和诱人的特点。
1.色彩的运用还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色彩。
甜品可以选用粉色、橙色等温暖明亮的色彩,让儿童一看到包装就能想到美味的甜品;蔬菜水果可以选用绿色、黄色等清新明快的色彩,让儿童觉得这些食品是健康的、美味的。
2.图案的设计还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图案。
甜品可以添加一些甜美可爱的卡通形象,蔬菜水果可以添加一些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让儿童觉得这些食品不仅好吃,还是充满趣味的。
3.字体的选择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字体也是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应该选择简洁明快的字体,让他们一眼就能够读懂包装上的信息。
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食品包装设计中视觉元素分析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审美观念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食品包装设计,特别是针对儿童市场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注重视觉元素的运用,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购买欲望。
本文将从儿童心理特征和视觉元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指导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实践。
一、儿童心理特征分析1. 好奇心强烈:儿童对未知事物和新奇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色彩斑斓、形状独特和有趣的包装更具吸引力。
食品包装设计应该注重创意和趣味性,通过独特的形状、丰富的色彩和有趣的图案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2. 想象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丰富,他们能够从简单的线条或形状中联想到具体的事物。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可以运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案和形状,让儿童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想象空间,增强包装的吸引力。
3. 注重感官刺激:儿童对于感官刺激的需求较高,他们喜欢触摸、嗅闻和品尝新事物。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可以运用质感丰富的材料,如凹凸感强、柔软度高的材质,以增加包装的触感和立体感。
4. 喜欢色彩丰富的事物:儿童对色彩的感知更加敏锐和活泼,喜欢鲜艳、充满活力的颜色。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可以运用明亮的颜色和丰富的色彩搭配,使包装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
5. 短暂的注意力: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需要注意信息的简洁明了,避免包装信息过于复杂和繁琐,以便儿童能够快速获取到关键信息。
二、视觉元素分析1. 形状设计:儿童对形状的感知较为敏感,他们喜欢丰富多样的形状。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可以运用各种有趣的形状,如动物形状、卡通人物形状等,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色彩运用:色彩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可以运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如红色、橙色、蓝色等,以增加包装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色彩的搭配也要注重协调和平衡,避免过于花哨和刺眼。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儿童食品包
装设计来说,图形的趣味性尤为重要。
一个好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孩子们的
注意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愿意尝试新的食品。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
形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趣味性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儿童是天性好奇的,他
们总是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心。
而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设计层出不穷,为了能
够脱颖而出,设计师们也是不断研究各种各样的图形设计,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孩子的注意力。
一个有趣的图形设计通常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愿意去了解和尝试这款食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趣味性也能够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
一个好的图形设计不
仅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图形设计来打造产品的品牌形象。
一个有趣、独
特的图形设计能够帮助产品树立起鲜明的形象,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更容易被认知
和接受。
图形设计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趣味性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提升产
品的品牌形象。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趣味性对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
有趣、独特的图形设计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产品的亲和力,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应该注重图形的趣味性,不断创新,为孩子们带来更多有趣的食品包装设计。
【2000字】。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摘要】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趣味性是设计师在选择图形设计元素、运用色彩、表现立体感等方面的考虑,以及与儿童喜好的结合和安全性的考虑。
这些因素不仅让包装更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也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
图形的趣味性对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吸引消费者,增加销量。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更加注重创意和个性化,以及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儿童的喜好和需求。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趣味性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可以带来更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图形趣味性、图形设计元素、色彩运用、立体感、儿童喜好、安全性考量、设计重要性、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定义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趣味性是指在包装设计中运用各种有趣、引人注目的图形元素,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些图形可以是与食品本身相关的形象或图案,也可以是具有趣味性的卡通角色或游戏元素。
通过精心设计的图形元素,儿童食品包装不仅可以在视觉上吸引孩子们,还可以营造愉快的氛围,使他们更愿意选择这些产品。
图形趣味性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可以为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愉悦的消费体验。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成为了每个品牌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趣味性不容忽视,它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品牌形象,是设计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的重要因素。
1.2 重要性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在整体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图形的趣味性不仅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加产品的吸引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图形设计成为了品牌与产品区分度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图形设计,品牌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以前,食品包装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护并方便消费者。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注重包装设计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儿童食品市场。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需要克服孩子们的善变情绪,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
因此,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包装设计需要引起儿童兴趣的视觉元素。
儿童对色彩、简单图形和可爱动物形象更容易感兴趣。
彩虹色、粉红色与蓝色都是常见的基础颜色和喜爱的颜色。
设计人员利用色彩、图案、形状和字体等方面,创造一个吸引人的视觉效果。
好的包装设计必须具有醒目性和可识别性,以便消费者(包括孩子和家长)在决策的瞬间记住并购买该产品。
其次,包装的设计应该让孩子们有想要探索的地方。
比如在糖果包装上,有时会加入一些小游戏,可以考验儿童的观察能力、智能和记忆力,吸引孩子们购买和收集。
通过小图形、趣味短语、宝藏地图,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品牌,提高品牌认知度。
另外,还可以在包装上或者让孩子们自己完成,贴上一些纸质贴纸、画图,增强儿童互动和DIY的乐趣。
最后,包装的设计应该让孩子们能够容易地辨认和理解,特别对于不识字的孩子。
因此,简单的图案和大字体设计很重要,以简化包装的语言和传达易懂的信息。
不仅如此,充分考虑包装对儿童的安全问题,必须避免吞咽和呼吸方面的危险。
设计师可以采用大胆的图案和大尺寸的物品,以确保孩子们玩耍时不会吞咽食品包装。
总之,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趣味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视觉效果、趣味性和容易识别性,以便营造有趣的消费体验和建立品牌忠诚度。
同时,设计人员也必须时刻关注产品的安全性,确保包装设计也符合儿童产品的使用和销售法规。
从儿童认知思维看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语言特性摘要: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生机勃勃、商机无限的消费市场,随之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也兴荣发展。
作为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图形,承载着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和避免商品的同质化重任,由此图形语言的表现的呈现着多样性,有生动具象的逼真版,有抽象概括的浓缩版,有连环故事性的装饰版等。
笔者站在儿童心理学的视角,从儿童的认知过程和思维特性解读图形语言生动具象性、抽象概括性和装饰故事性三个方面的特性及其归因。
关键词:儿童认知思维;自我中心性;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图形语言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生机勃勃,商机无限的消费市场。
儿童食品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动着包装市场的发展。
有人曾言,儿童食品市场的锦上添花不得不归因于“非常6+1”(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人集宠爱与一人)[1]现象的出现,独生子政策,让儿童食品市场锦上添花,活力更加四射。
我国现有的儿童食品包装已从原来的不尽人意发展为整体水平有大的进步,“人性化”的儿童包装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上。
包装设计是以视觉的形式,通过刺激人们的视觉系统,将产品的内容传达给消费者。
在刺激视觉系统过程中,人们会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接受。
作为包装设计中重要元素视觉传达要素――图形语言,其表达必受儿童认知思维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之前,应充分了解儿童的认知过程和思维运转特性。
1儿童认知思维特性儿童认知思维是指0~14岁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当纷繁复杂的外界信息刺激感觉器官时,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过程,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核心。
儿童的认知思维和成人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儿童时期,其认知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注意力多被写实性的形象所吸引;其思维天马行空,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是任何成年人都无法比拟的。
近代最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感知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感知运算阶段,他们应用身体动作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前运算阶段,其认知具有“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的思维和不可逆性思维等特性;具体运算阶段,认知过程开始着眼于抽象概念,有着敏锐的直觉和超强的概括性;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摆脱了现实的影响,创新思维迅速发展。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过程和思维特性。
1.1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儿童的认知停留在具象实物的真实写照上。
儿童时期,儿童的思维理解能力偏弱,认知还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只能从表面的特性去辨认。
因此儿童对于周围事物的理解大多数来源于具象的图形,只有真实可靠的图形才可能带来正确的认知。
在儿童的感知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活动主要通过身体和动作的方式利用事物的表象建立事物的新格式。
[2]前运算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譬如,苹果从外面看是苹果,如果切开看剖面,苹果不再是苹果。
受这种认知思维的影响,儿童的学习亦倾向于表象的图片,“3~6岁的儿童喜欢用图片了解世界,7~12岁的小学生通过有着大量的浓缩的彩色图片、素描图、摄影作品、示意图等图片学习。
”[3]1.2自我中心性在儿童的视界中,一切皆有可能,被其感知的表象,经过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被减化、被压缩、被“添油加醋”成新的形象。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特征不是什么都与外界事物相符合。
”前运算阶段,“儿童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4]1.3游戏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游戏和儿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儿童在游戏中娱乐,游戏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练习新的运动、社会性、智慧和情绪方式”。
[5]游戏是形成和扩大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主导着幼儿的认知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2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语言的特性及其心理归因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媒介和载体,作为设计师的表现语汇,越来越多的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沟通的新语言。
这是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传播的“非言语性符号”,不同于“语言符号”,诉诸人的理性思维,准确无误的陈述。
图形语言是感性的,但又不是人们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一种惯性的识别,文化的积淀,经验的积累。
它承载着一定的信息量,各个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在这种语言中,按自己的方式解读出图形的内涵。
[6]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就是利用图形要素自身的直观易读性、简洁性和趣味性特征,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迅速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并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强烈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由心理反应引导购买行为,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的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图形语言的快速沟通能力无疑使得图形语言备显举重轻足。
特别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由于消费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图形语言的表达被寄予更高的要求。
这种向消费者传播信息的媒介和手段,必须具备相当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设计是为人的设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好的图形语言的表达必定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和思维逻辑特性。
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设计者应按儿童的思维出发,以儿童的认知思维为导向。
2.1具体形象思维――具象与写实写实性即对自然物、人造物的形象用具体的描绘手法进行创造表达,具有直观的艺术效果且能够逼真地反应形象特征。
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常采用一些动物、植物或者人物形象替代繁琐的解说性文字,通过最易记忆和识别的图形元素将商品信息传达给儿童。
这种写实性语言一般通过摄影或者绘画予以表达。
摄影是利用构图的远近、虚实、动静、留白、特写等手段产生具体形象的不同印象,利用不同角度、强度、色彩的光线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光色氛围与情调意趣,[7]从而诱导顾客心理,促进购买行为。
绘画则是运用也或素描也或色彩也或速写等不同形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塑造。
不管是摄影捕捉到的逼真,还是绘画描绘出的写实,这种图形语言都符合儿童认知特征和审美偏好。
在这个商业竞争激烈的时代下,谁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能在儿童认知思维和视觉传达之间找到契合点,谁将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方面赢得先机。
儿童时期,其认知和理解有限,无法集中注意力去识别包装设计上的繁琐文字信息,图形语言正好弥补了文字解读的繁琐;其思维发展,首先通过表面特性的把握逐渐开始,其对事情的认知和把握多来自于写实性的形态,因此具象性的形象更容易吸引儿童的眼球。
2.2自我中心性――抽象与概括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具体的图形言语外,还有抽象的图形表达。
抽象即运用无意义的点、线、面和色彩进行组合搭配也可以是对具体实物的进一步萃取,根据自然界中的形象做大胆的提炼、取舍、夸张的加工,是具象在视觉上的折衷。
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经常看到圆形或者方形的元素和色彩的搭配,一般圆形或者棱角转折光滑的造型图案,传达软、温的感觉。
而刺激性大,口味厚重的食品包装则采纳方形或者三角形,表达出硬,干、脆的特性。
尽管有人认为抽象的造型会让孩子们不知所指,尽管图形和包装内置物没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孩子们的想象不是你能所想象的,对于这种“无意义”,儿童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丰富想象力解读图形的内涵。
形象事物的变形、扭曲或者夸张,是为儿童创造了想象的空间,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天真幼稚的想象思维。
譬如,旺仔牛奶包装上的头像,以夸张的手法对人物的眼睛和嘴巴变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由此旺仔成为孩子们的新宠。
任何设计都是为人的设计,满足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符合认知习惯方可大行其道饱受欢迎。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亦是如此。
2.3游戏心理――装饰与故事性不需要语言只凭借单纯的视觉形式,来满足人们交流和获取知识的需求的图形语言越来越被人们需要。
这种图形语言的表达可以是具象写实的,可以是抽象概括的,也可以是具有装饰意味的故事情景再现。
装饰性故事的叙述一般表现为人物主体和场景的搭配,人物也不是片面的有生命的人类,在儿童的世界中,“泛灵论”作祟,一切事物都具有生命,“太阳公公”、“大树爷爷”和“花儿姐姐”就是最好的诠释。
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带有情境意味的包装设计,主体形象融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食品不同的口味。
一个图形,儿童看云是马,让儿童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一个故事性情境的世界,儿童置身于故事情景中。
设计者多用游戏心理去吸引儿童的注意,因为儿童的时代就是游戏的时代,儿童的思维就是游戏的思维。
[8]3结语儿童的认知过程和思维特性和成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儿童的认知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大量信息作用于其感觉器官,有限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具象实物信息首当其冲被接受,儿童用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赋予事物新的生命和内涵,以游戏着的心态去认知世界。
图形元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既丰富了包装的视觉语言,为消费者迅速传达商品信息,又添加了儿童食品包装的艺术魅力。
从儿童的认知过程和思维发展特性探究儿童食品包装的图形语言,有助于我们解剖出图形语言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规律和手法,找到图形语言和儿童食品包装的契合点,创造出更多既符合儿童心理特性和审美规律又实用的食品包装。
参考文献:[1] 李小茹.论趣味心理要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苏州大学,2012.[2]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13.[3] 佟秀丽,等.国外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的最新研究述评[J].心理学科,2006(3):225229.[4]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15.[5]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42.[6] 宫六朝.视觉传达艺术设计[M].石家庄:花山文出版社,2002:24.[7] 曹方.视觉传达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22.[8]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2003:21.作者简介:罗位芝(1987―),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与文化研究。
曾珑(1987―),男,湖南郴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