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 5的乘法口诀 (6)
- 格式:doc
- 大小:67.51 KB
- 文档页数:4
2. 2~6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P52例1,完成教科书P52“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中第1~6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一些简单规律,增强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通过5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经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是在哪里举行的吗?(北京)对,在我们的首都北京。
那是一场世界关注的体育盛会,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运动员奋力拼搏,获得了许多金牌。
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最会听讲,会动脑筋,表现好的学生,老师也会发“奖牌”——小红花。
2.数一数。
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1。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福娃)对,福娃是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数一数,上面一共有几个福娃?师:5个福娃装1盒。
1盒里就有5个福娃,那么2盒里有几个福娃?3盒?4盒?5盒呢?要数出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怎样数?【学情预设】5个5个地数。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学生填空。
(出示课件)3.算一算。
师:2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20是几个5相加的和?25呢?【学情预设】有了乘法初步认识的基础,学生能很容易说出结果。
课件显示结果。
(教师适当板书)师:要算出5盒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我们用加法加了好几次,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本节课从数福娃的个数入手,依次说出2个5相加是10,3个5相加是15……并独立完成连加计算,初步感知关于5的乘法,为进一步探究5的乘法口诀打基础。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一、教材简析表内乘法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重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同时,表内乘法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 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四、单元课时安排:(14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 ................. 3课时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 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4课时6的乘法口诀....................... 4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儿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表内乘法(- )(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经历编1~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识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5的乘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5.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在情感、态度方面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1.乘法口诀编排上与传统相比:(1) 1~6的乘法口诀,7~9的乘法口诀→1~9的乘法口诀整体编排。
(2)口诀由1句、2句...句→9句、8句...1.句。
(3)书写时不考虑因数位置,无“乘”与“乘以”之分。
(4)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探索新知中迁移旧知。
(5)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1)利用情景图为学生编乘法口诀提供素材。
(P8例1图表P13例1图表P21例1图表P25例1图表P37例1图P42例1图表)(2)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积穿插编排。
(P9例2开始,每学完几的乘法口诀,就紧接着用口诀求出两个乘法算式的积)(3)将乘法口诀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提示1.重视“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乘法口诀的教学莫定基础。
(1)体会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算简便。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4X6=24读作:四乘六等于二十四口诀: 四六二十四。
2.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感受规律,发现规律。
3.教给学生迁移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第47页。
学习目标1、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2、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2、5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教育中乘法知识的基础部分。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2的乘法口诀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乘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乘法知识还是全新的内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
同时,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化的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背诵2、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背诵2、5的乘法口诀,并掌握口诀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和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乘法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2.探究规律:学生观察、操作,发现2、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学习口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2、5的乘法口诀,学生跟读、记忆。
4.练习应用:学生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口诀、算式等方式,将2、5的乘法口诀展示给学生。
四、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6~48页【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也是后续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
因此,本节在整个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到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计算的简便方法。
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法、减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数连加,引出乘法运算,使学生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相同的数相加与乘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1.出示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你们高兴吗?(多媒体出示主题图)2.观察画面。
师: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看到游乐场里有小火车、过山车、转椅、高空观览车。
生2:看到小火车有4个车厢,每个车厢里有6个人。
……师:你能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小飞机里有多少人?生2:小火车上有多少人?生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生4:活动木马上有多少人?……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
谁能解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3=156+6+6+6=242+2+2+2+2+2+2=14……【探究新知】1.教学例1。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的《6的乘法口决》。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下面,我先谈谈自己对教材地位分析:《6的乘法口诀》这一课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至5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本学期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的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灵活处理教材,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结合三维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与小组交流活动、集体探讨,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通过课堂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基本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和相乘的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我认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但注意力不稳定。
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口诀教学比较单一,要上好本节课,最需要的是创设生动的情境,采用有趣的小游戏和小竞赛,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空间,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三、说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以学生为中心。
2024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通过口诀学习,初步掌握乘法计算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过程,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准确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熟记和灵活运用。
•理解乘法口诀中“每多一个5,就多一个10”的规律。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乘法口诀表、练习题、图片等)。
•乘法口诀卡片。
•实物模型或教学道具(如小棒、积木等)。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已学过的乘法概念和简单乘法计算,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通过实际问题(如购买苹果,每个苹果5元)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应用,从而引入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在本单元中,不涉及特定的生字识记,因此此环节可省略。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乘法口诀表,初步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内容。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展示5的乘法口诀表,让学生整体感知口诀的排列和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如“每多一个5,就多一个10”的规律。
4.教学活动•口诀接龙: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接龙说出5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记忆。
•实物操作:利用小棒、积木等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和应用。
•小组竞赛:分组进行乘法计算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最准确地完成计算任务。
•探究规律:引导学生探究5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如“每多一个5,就多一个10”的规律,并尝试用其他方式表达这个规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2、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2、5的乘法口诀,主要让学生掌握2、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的基础知识,对于数学计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口诀。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乘法口诀的应用。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2、5的乘法口诀卡片。
2.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2、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展示2、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初步感知口诀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口诀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4.巩固(10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让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巩固对口诀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2、5的乘法口诀,还有其他的乘法口诀吗?让学生尝试发现更多的规律。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2、5的乘法口诀及其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2、5的乘法口诀,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6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5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5和6的乘法口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乘法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规律可能一开始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记忆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5和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和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5和6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例题,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2.采用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5和6的乘法口诀。
六. 教学准备1.准备5和6的乘法口诀的图片和例题。
2.准备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5和6的乘法口诀。
2.呈现(10分钟)讲解5和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口诀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加深对5和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记忆和练习,熟练掌握5和6的乘法口诀。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5和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2~6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 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做一做”及第53页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2.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小棒、图片、三角形图片,电脑课件。
【复习导入】提问: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
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2+2+2+2+2+2+2=14(次)想法二:2×7=14(次)想法三:7×2=14(次)继续提问:2×7为什么等于14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2×7可以当做7+7,7+7=14想法二:2×7=2+2+2+2+2+2+2=14导入课题: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
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
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它们的积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都会又准又快了。
(出示课题)【进行新课】知识点 5的乘法口诀1.学习例1。
(1)通过操作得出:1×5=5,5×1=5。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学生活动:一个盒子里有5个福娃。
讨论:①一个盒子里有几个福娃?(5个)②就是几个5?(1个)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5或5×1)④由此可以知道:1×5等于几?5乘1等于几?小结:1×5=55×1=5(2)通过观察得出:2×5=10,5×2=10。
师:2个盒子里有几个福娃?讨论:①2个盒子一共有多少个福娃?(10个)②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5或5×2)③2×5或5×2的积是多少?(10)小结:2×5=105×2=10(3)通过想象得出:3×5=15,5×3=15。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编排是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
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还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重点:知道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能用加法和乘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内容。
课件、小棒、常规学具。
1.活动引入。
师: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两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
课件出示算式:2+4+5=4+4+4=6+6+6+6=6+5+8=5+8+1=2+2+2+2+2=提出要求:观察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
老师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行。
4+4+4=6+6+6+6=2+2+2+2+2=师: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去找一找。
1.教学第4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小飞机图。
)师: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
)师: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生:列式3+3+3+3+3=1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表内乘法(一)》教案(共13课时)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单元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重新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介绍、重新认识。
教材在选曲上紧紧抓住新旧科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娴熟而钟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几个相同加数议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鼓励学生观测、分析、比较,从而创建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更多同数相乘的情况,带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交流同数相乘与乘法的联系,表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融合具体内容的事例,唤起学生操作方式、观测等探究性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开展存有意义的自学,并使学生能增进对乘法的认知和重新认识。
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晓得乘法与乘法的联系。
2、恰当读取乘法算式单元课时精心安排:(13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备考和整理1课时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47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知乘法的含义,晓得谋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则表示比较方便快捷,重新认识乘号、可以念,写下乘法算式教学准备工作:小棒、练习本、题卡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星期天至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使我们来看看吧。
这就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兴趣。
二、重新认识乘法创建概念1、出示插图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20存有1+1+??+1+1=20几个1相乘?20个1相加2)每个吊厢挤4人,一共存有5个4相乘,4+4+4+4+4+4=20除了别的算法吗?3)2+2+2+2+2+2+2+2+2+2=2010个2相乘4)6+6+6+6+6+6=366个6相乘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对呀,太麻烦了.为了更方便快捷地则表示像是这种存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去自学一种代莱计算方法板书:“乘法”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家不信,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乘的算式精简,例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下上一个符号“×”,叫做乘号。
编号:85989385000400012744523444276565
学校:施理本市模工同镇高录小校*
教师:英物记*
班级:启明星玖班*
2.2~6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5的乘法口诀
两个算式编写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板书:一五得五)
(3)一五得五表示什么?一五表示什么?得五又表示什么呢?(4)两个盒子里有多少个福娃?是几个5?谁能写出乘法算式?可以编一句什么口诀呢?三幅图?四幅图?五幅图呢?(3)小组讨论“一五得五”中各个
数字的意义,交流后明确:“一五得
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
“一”
和“五”表示乘法算式中的1和5
这两个乘数,“得五”的“五”表示
乘法算式中的积。
这两个“五”表
示的意思不一样。
(4)按照编写“一五得五”的乘法
口诀的方法自主尝试编制其余乘法
口诀,通过交流明确口诀表示的意
思。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你能列出多少个算式?运用了哪
句乘法口诀?
4×5=205×4=20
四五二十
5.连一连。
6.每只小狗吃3块骨头,5只小狗
一共吃了多少块骨头?(列出乘法
算式并计算得数)
3×5=15(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
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第53页第
“练习十”第1、2、3
题。
3.动手操作。
请用5根小棒拼摆一幅
自己喜欢的图案;拼摆
完成后根据所摆图案编
制一首5的乘法口诀的
儿歌。
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
做”第2题,并全班交流。
2.学生自主完成,并汇报,集体订
正。
3.学生分组动手拼摆自己喜欢的图
案,拼摆完成后在全班展示作品,
并朗诵自己小组内编制的儿歌。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
1.说一说本节课的
收获。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总
结。
2.布置作业。
五、
教学
板书
六、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乘法的意义、来源和用途,所以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二个,剩下的留给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快的记忆速度和最佳的记忆牢固程度。
这样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多方面记忆的发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