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墙内管路敷设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10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顶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顶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顶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顶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顶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06-C2-004(1)
填写一式四份,交班长、工地安全员、公司安全科各一份。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06-C2-004(2)
填写一式四份,交班长、工地安全员、公司安全科各一份。
14.1 钢管敷设工程本节适用于建筑物内电气系统供电线路的钢导管明、暗敷设工程;不适用于具有酸、碱等腐蚀介质场所的配管工程。
14.1.1 施工准备14.1.1.1 技术准备1. 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齐全。
2.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3. 施工前应组织参施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并进行技术、环境、安全交底。
14.1.1.2 材料准备1. 钢导管: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焊缝均匀,无凹扁和严重锈蚀现象,并应有产品材质证明和合格证。
2. 通丝管箍、锁紧螺母(根母):外形完好无损,丝扣清晰。
3. 护口:应与钢导管配套且符合设计要求。
4. 铁制开关盒、灯头盒、接线盒等:壁厚应符合要求,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焊接脚齐全,并有产品合格证。
5. 圆钢、扁钢、角钢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材质证明。
6. 螺栓、螺母、垫圈等应采用镀锌制品。
14.1.1.3 机具准备1. 手动工具:煨管器、手锤、錾子、钢锯、钢锉、活扳手、压力案子、套丝板、套丝机、鲤鱼钳、射钉枪、拉铆枪等。
2. 电动工具:开孔器、切割机、电锤、电钻、台钻等。
3. 测试器具:铅笔、皮尺、水平尺、粉线袋、线坠等。
4. 其他工具:油桶、油刷、高凳等。
14.1.1.4 作业条件1. 暗管敷设作业条件(1) 土建砌体施工过程中。
(2) 土建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过程中。
2. 明管敷设作业条件(1) 预埋件、支架及穿墙洞安装完毕,满足安装要求。
(2) 土建初装修完毕。
3. 吊顶或护墙板内管路敷设作业条件(1)预埋件安装完毕。
(2)吊顶标高线已弹好。
14.1.2 施工工艺14.1.2.1 工艺流程1. 暗管敷设测量定位预制加工盒、箱固定管路敷设穿带线2. 明管、吊顶内、护墙板内管路敷设测量定位预制加工支、吊架安装盒、箱固定管路敷设穿带线14.1.2.2 操作工艺1. 测量定位:根据施工图及土建弹出的水平500mm线为基准,确定盒、箱实际位置和管路走向。
2. 预制加工:根据盒、箱实际位置和尺寸、管路走向及安装位置,加工好各种支架、管件。
装修砌筑技术交底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小区XX号楼XX单元XX号房参与人员:砌筑工:XXX助理工:XXX监理人员:XXX一、项目背景与目的本项目为XXXX小区XX号楼XX单元XX号房的装修砌筑工作,旨在明确各项砌筑技术标准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技术交底内容1.相关文件和图纸的讲解项目负责人向砌筑工、助理工、监理人员展示并讲解了相关文件和图纸,包括施工图纸、装修方案、施工规范等。
重点强调了施工图纸上的砌筑要求、尺寸标准和材料要求。
2.砌筑基本要求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砌筑的基本要求,包括砌筑的水平、垂直度要求、墙面平整度要求等。
强调了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墙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砌筑材料要求项目负责人详细说明了砌筑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要求,包括砖块、砂浆、砂子、水泥等。
强调了材料的质量要求,要求砌筑工和助理工在使用材料时要细心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4.砌筑工艺项目负责人对常见的砌筑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基础砌筑、墙体砌筑、梁柱砌筑等。
重点强调了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交界处的处理和墙体与地面的连接方式,确保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5.施工安全措施项目负责人重点强调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要求砌筑工和助理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鞋和手套,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同时强调了在高空作业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要求大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6.工程后的清理工作项目负责人强调了砌筑工和助理工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清理,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特别要求对切割砖块产生的废料要进行妥善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技术交底的效果评估砌筑工、助理工和监理人员对以上技术交底内容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互动。
所有参与人员对技术交底的内容有了更为明确的理解和把握。
四、技术交底记录的保存与备查本次技术交底记录将保存在项目档案中,供以后的参考和备查。
需要的人员可以随时查阅。
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记录一、施工范围本次施工范围为砖砌体工程,具体包括建筑物内外墙体、隔墙、烟囱、水池等砖砌体工程。
二、施工材料1.砖砌体材料:砖、石灰、沙、水泥等;2.使用工具:切割机、建筑剪、拖把、砂轮机等。
三、施工方法1.基准线的确定: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基准线的位置,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检查,然后在墙壁上标出基准线的位置。
2.砖墙体施工:1)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在基准线上通过放线确定砖墙的外形和位置。
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墙基的挖掘和回填工作,在墙基上铺设水泥砂浆,然后放置砖头。
3)使用砂浆或水泥将砖和砖之间以及砖和墙基之间填补,确保墙体的牢固性。
4)在墙体完成后,使用平整工具对墙面进行调整,确保墙体的平整和垂直度。
5)按照设计要求,在墙体上开孔,安装门窗等配件。
3.隔墙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隔墙的位置和尺寸,在基准线上放线。
2)使用水泥砂浆或粘结剂将砖头按照设计要求摆放,确保隔墙的牢固性。
3)在隔墙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原有墙体的衔接,确保连续性和牢固性。
4.烟囱和水池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在合适的位置在墙体上开孔,确保通风管道的通畅性。
2)在开孔处使用专用的砖头和砂浆进行烟囱和水池的施工。
3)砖砌体的烟囱和水池需要达到强度和耐热、耐磨性能,确保使用安全。
五、技术要求:1.砖头和砂浆的配比要合理,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2.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砖头的排列,确保墙体的平整和美观;3.施工现场要定期清理,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4.对于墙体的检查和调整要及时进行,确保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5.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保证工人的安全。
六、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开始施工;2.砖头的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不能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砖块;3.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4.施工现场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确保人员安全;5.施工期间要注意保护墙体,避免墙体受到损坏;6.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工种进行协调配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 硬质阻燃型塑料管(PVC)暗敷设工艺标准(302—199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内的照明系统,在混凝土结构内及砖混结构暗配管敷设工程(不得在高温场所及顶棚内敷设)。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凡所使用的阻燃型(PVC)塑料管,其材质均能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应有检定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阻燃型塑料管,其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厂标,管里外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气泡;内外径尺寸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管壁厚度应均匀一致。
2.1.3 所用阻燃型塑料管附件及暗配阻燃型塑料制品,如各种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端接受能力头、管箍头,必须使用配套的阻燃型塑料制品。
2.1.4 阻燃型塑料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均应外观整齐,开孔齐全,无劈裂损坏等现象。
2.1.5 辅助材料:镀锌铁丝,专用粘接剂等。
2.2主要机具:2.2.1 铅笔、皮尺、卷尺、尺杆、线坠、小线、水平尺。
2.2.2 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刀锯、半圆锉、活扳子、水桶、灰桶、灰铲。
2.2.3 弯管弹簧(简称弯簧),剪管器,手电钻、钻头、压力案子、台钻等。
2.2.4 电锤、热风机、电炉子、开孔器、绝缘手套,工具袋,工具箱,煨管器、高凳等。
2.3 作业条件:2.3.1 配合土建砌体(如砖混结构加气砖、矿渣砖等)施工时,根据电气设计图要求与土建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安装管路和盒箱。
2.3.2 配合土建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大模板、骨模板施工混凝土墙、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设计图要求预埋套盒及管路,同时办理隐检手续。
2.3.3 在气混凝土楼板、圆孔板、应配合土建调整好吊索装楼板的板缝时,同时根据设计图进行配管。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弹线定位:3.2.1 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砖墙、大模板混凝土墙、滑模板混凝土墙、木模板混凝土墙、组合钢模板混凝土墙等处,确定盒、箱位置进行弹线定位,按弹出的水平线用小线和水平尺测量出盒,箱准确位置并标出尺寸。
室内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技术交底记录1. 工程介绍本工程为某商业建筑的室内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总长度约为2000米。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排水管道、检查井、水泥混凝土地面及排水沟的铺设。
2. 施工方式2.1 排水管道类型排水管道将采用PVC排水管道,其管径为50-200mm。
在弯曲、分支等部分采用弯头、三通、四通等管件。
2.2 施工步骤1.确定施工区域,并划定安装路线。
2.开挖槽口,并确保槽口边缘整齐,无明显裂缝和凸起。
3.安装管道。
管道应垂直铺设,管道间距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管道与墙面、地面接触部位应使用防水胶粘。
4.安装检查井。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在管道的拐弯处、分支口、水平方向改变处安装检查井。
5.测试管道。
在管道安装完成后,使用水泵进行水压试验,确保管道密封无漏水情况。
6.进行修整工作。
对于管道连接处、弯曲处等不平整部位,需进行修整工作,保证管道平整美观。
7.安装水泥混凝土地面及排水沟。
在管道安装完毕之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地面及排水沟铺设工作。
3. 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作业。
2.工人应当正确定位、稳固用脚,使用尽可能多的工具和专用设备,并固定好工具和设备。
3.工人应遵守工程现场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4.施工期间,应严格遵守环保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和噪声。
4. 工程验收及保养4.1 工程验收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压试验,确保管道密封无漏水情况。
同时,还应对管道安装质量、安装位置、接口是否牢固等进行验收。
4.2 工程保养本工程的管道安装需要长期使用,因此在验收结束后,还要加强管道的日常保养。
保养内容包括清洗、排水、除菌、维护管道密封性等。
5.本工程涉及面广,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工程要求,严格遵守施工规定,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要注意工程保养,延长工程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