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电防护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直击雷的防护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还会对电力设施和通讯设备造成损失。
因此,了解直击雷的防护措施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1. 什么是直击雷?直击雷是指闪电直接打在物体上的现象,也叫做“正常模式”,它是闪电中最危险的一种模式。
直击雷引起的损失往往比间接雷弱电流和感应电压的影响更加严重。
2. 雷电的危害在人类历史上,雷霆一直是被人们所畏惧的自然现象之一。
雷雨天气容易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人身安全人类身体对电流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但遭受直接击雷时尤为危险。
因为直击雷电能够导致电击、烧伤、呼吸衰竭、心肺停顿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当发现有雷电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在户外或者在开放场地,特别是在高地或树林、水塘、高耸物体等有电势差的区域呆着,更要避开一些金属制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2.2 电力设备损坏雷电产生的强电场和强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于传统的电力设施来说,这种电压是难以承受的,会造成设备闪电击穿,引起短路等故障,同时也会严重危害设备的寿命和技术经济性。
2.3 天线设备的损坏天线设备也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因为天线处于高空,很容易成为雷电的打击区域。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雷电会直接冲击到电视接收、通讯等设备,并破坏其电路。
3.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了解了直击雷的危害,我们应该了解一些防护措施以避免被直接雷击。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防护措施:3.1 安全地点如果你在雷雨天气下,被困在户外或者在开放场地,应该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点,一般可以进入带金属网罩的建筑物,大型车辆,铁路隧道、路桥下、山洞、树丛等地方躲避。
3.2 用普通绝缘物封闭如果没有室内藏身之处,就必须用普通的绝缘物封闭身体。
注意,要用绝缘物如塑料布、绝缘衣物封住全身,其中厚度不能过薄,也要保证绝缘材质完好无缺。
3.3 特殊器材在经常遭受雷击的设施或者区域,需要采用专门的防雷设备,例如避雷针、耐雷措施、避雷器、避雷线等。
防雷电安全知识1、雷电时,要关闭电视、音响、影碟机、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并断开电源及信号线路。
2、雷电时,不要触摸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3、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自行车等.4、雷电时,在野外要立即寻找躲蔽场所。
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
5、雷电时,在野外不要挤在一起.6、雷电时,不能停留在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旁,制高点等场所.7、雷电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电时,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9、尽快进入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切不可停留在楼的顶面上。
10、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它带电设备。
11、在电源和电话.及电视等室外引入的信号纹没装避雷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也不要用其它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
13、坐在车厢里是安全的,千万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那是十分危险的。
14、不要进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岗亭躲雨。
15、离开大树或电线杆三米以上.16、尽量不要打手机电话。
17、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
18、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因其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旁避雨;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19、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雷雨交加时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
20、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要切断电源,并要把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地线连接。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范文一:防雷电安全知识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最近,雷雨多发,雷声轰鸣、暴雨倾注将接踵而至,每年人畜被雷击的事件时有发生,为增强防雷自护能力,特向同学们介绍一些防雷电安全知识小常识。
一、户内防雷须知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9、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二、户外避雷须知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
雷电火灾的预防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且危险的自然现象,当雷电击中地面时,很容易引发火灾。
在雷电季节,各种场所都需要加强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电火灾的预防措施。
1. 安装避雷设施首先,建筑物和设施需要安装避雷设施,以避免雷击引发火灾。
这些避雷设施可以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能够将雷击的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
2. 维护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在雷电时期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雷电季节,设备的维护工作要更加细致和及时,以减少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3. 做好防雷保护除了安装避雷设施外,还需要做好防雷保护工作。
这包括做好建筑物的绝缘处理,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侵害;安装防雷装置,如带有防雷功能的插座等;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做好防火准备在雷电季节,需要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防火要求;加强防火设备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监测和预警在雷电季节,需要加强对雷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这包括安装雷电监测设备,及时获取雷电信息;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向人员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加强监控和巡查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6. 做好人员疏散和救援准备在雷电季节,需要做好人员疏散和救援准备工作。
这包括制定完善的疏散和救援计划;加强人员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自救能力。
总之,在雷电季节,各种场所都需要加强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以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减少雷电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雷电火灾的预防工作,做好相关的准备和应对,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防雷电的安全措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电器设备。
然而,雷电却常常成为我们使用电器设备时的心头之患。
雷电不仅会给人们带来财产上的损失,更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雷电,保障自身安全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防雷电的安全措施,帮助您轻松远离雷电灾害。
1. 了解雷电的危险性在防雷电之前,首先要了解雷电的危险性。
雷电主要对人体和电器设备具有巨大的伤害力。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雷电直接击中人体,造成电击伤害或致死;另一种是通过地面电流强烈来的电场诱发体内电流,对身体造成慢性损伤。
对电器设备而言,雷电降在其上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瞬间激增,从而烧毁电路元器件,甚至引发爆炸等事故。
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前采取措施预防雷电损害。
2. 安全草案针对一些特殊行业或是高危区域,建议必须开展安全草案,通过固定警卫员、引入传感器等手段,达到第一时间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电器设备的减少损失。
3. 个人防范措施3.1 安装防雷接地装置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是防范雷电的重要措施。
通过接地装置,将电器设备等大面积金属设备与地面接通,实现击落雷电货物更换导向路线,避免雷电损坏设备。
在家居方面,我们在房屋建造的时候,必须足够注意,选用良品材质且建造安装接地设备。
对于一些在电器设备中耗损更大的高功率设备,还建议专业人员进行直接接地,以防被雷击损坏。
3.2 远离雷场雷场是指容易被雷劈的区域,如山顶、树木、空旷的大草地、高楼等。
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在这些地方逗留,如必须到这些地方,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例如,在露天活动时,不要站在高处,尽量躲在低矮的建筑物或是车内,也可以采用雷击预警APP,提前预警周边雷暴情况。
遇到雷暴天气不要在室外通话或是使用带有金属蕊的耳机等电器设备,以免被雷击伤害。
3.3 建立安全预案对于一些行业或是企业,建立安全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雷电的形成原理在大气中,云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产生静电场。
当这个静电场足够强时,电荷通过空气击穿而形成电流,我们称之为闪电,或者称为雷电。
闪电在很短的时间里放电,其温度能达到3万~6万摄氏度,电流可以达到超过百万的电安。
闪电造成的灾害往往是极其严重的。
雷电的形成与大气上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有关,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了空气层的击穿电压。
云和地面之间的电场主要是由云内的水滴、冰粒和云间的静电场组成,这两者在大小和方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就形成了空气局部区域的电场强度很大,导致局部空气被电离而形成通电路径,从而产生闪电。
雷电灾害防御措施作为一种由高温、高压、强电流构成的天然灾害,雷电带来了高风险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是保护安全,减少损失的一道重要课题。
以下为雷电灾害防御的措施:1.避免空旷露天的活动一旦发生雷电灾害,避难是理性的处理方式。
在>室外活动的时候,及时了解当天是否有雷电天气预报,如果预报存在雷电天气,应尽量避免在空旷露天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游泳等活动。
2.室内避难如果身处较大建筑内部或外观类似建筑的树林等状况中,可以选择一个安全的避难区域,如不靠近外墙、屋顶、烟囱等,并且不直接接触金属直接通往地面的物体,如水龙头等。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地面只有去除局部聚电体才有效,因此,避免单脚站在电视机、电脑等金属接头处。
3.避开高义建筑物避开高义建筑物,如有必要进入此类建筑内部时,避免在屋顶,尤其靠近伸出的物体,比如天线、高起伏的地面等处,且要远离门、窗、烟囱以及电线等有铁栏杆的部位。
4.特定工作场所的防护雷电天气对于特定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要给予额外注意。
如高空作业、高压作业、战术演练、飞行、炸药爆破、化工、建筑工程等具有高前景风险的工作,都应该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5.了解雷电保护技术实现科学的防护工作,同样需要了解相关的防护技术。
雷雨天如何预防雷击立春以后,是雷电多发期,根据防雷专家讲,在发生雷电时,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雷灾造成的悲剧。
比如在户外,就有10种避雷方法: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并拿去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躲避雷雨时,应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雷雨天气,不宜在旷野中打伞;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雷雨天气情况下,如在室内,则应注意以下几点: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要与电视机脱离,与接地线连接;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电入室造成危害;雷电出现时,人体最好距离可能导入雷电波的线路和设备1.5米以上;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等。
“在雷电时,很多农民仍会常常坚持在田间作业,其实这样很危险。
”据专家介绍,发现雷电征兆时农民朋友应尽早回家,不能在大树下避雨,也不能往高处跑。
“雷电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外,还造成不少财产的损失。
”专家告诉记者,我市城区的一些老房子以及农村的房子,很多都没有采取防雷措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随着电脑等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抗雷电的能力会越来越弱。
因此,专家建议,建筑物(构筑物)要做好防直击雷的措施。
针对一些企业和单位的信息系统、电器等,最好做好相关防雷击电池脉冲的准备。
每到雷雨季节,都有人畜或房屋遭雷击的事件发生。
那么遇到雷雨时,如何去避免雷击伤人呢?下面介绍几种不同情况时的应急办法:1.打雷和闪电时,如果你在室内,应关好门窗,以免雷电闪进室内伤人毁物。
打雷时的安全防范措施随着夏季的到来,雷雨天气也开始增多。
在暴雨中,闪电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危险。
因此,在雷雨天气中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打雷时的安全防范措施。
1. 撤离危险区域当你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时,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危险区域包括露天场所、高地、水域、开放式的建筑物及其周围区域等。
如果你无法撤离危险地带,可以寻找掩蔽物,如凉亭、小吊车、树林或车里面。
2. 防电击当你在室内时,也需要防范电击。
如果你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雷声或观测到明显的闪电,一定不要接触金属家具和设备或开电器。
同时,要关闭家用电器和燃气设备,停止所有的水龙头,以避免引起触电或火灾。
3. 遵循安全规定在雷雨天气中,遵循统一的安全规定非常重要。
在教育和培训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之后,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操作规程,完善管理制度,并在群众中广泛宣传,使人们了解和遵循这些规定。
4. 提高安全意识雷雨天气中的安全防范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群体的问题。
因此,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密切关注天气,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同时,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及时寻求帮助,而不是盲目的采取救援措施。
5. 掌握急救技能在遇到雷击事故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有关部门的救援。
同时,要尽快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区域,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结论总之,对于雷雨天气的安全防范措施,我们需要提高个人意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另外,提高安全意识和掌握急救技能也很重要。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雷击伤害。
雷电灾害预防的方法雷电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引起火灾、破坏电器设备和建筑物等。
那么如何预防雷电灾害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雷电灾害与防范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预防雷电的方法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
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
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
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雷电灾害与防范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防雷击安全措施一、概述本项目广州地铁文化公园站地处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公园内,而广州是雷电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年平均雷暴日高达100~130 日,再加上施工现场为开阔地段,场地内高耸物(钻机、吊车等)较多,雷雨天气更易造雷击危害,因此施工场地内的防雷击危害工作尤为重要。
雷电破坏力很大,可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雷电有电性质的破坏作用,热性质的破坏作用,机械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
施工现场的建筑物应采用防止雷击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施工机械应采用防止雷击措施。
二、保障措施1.成立防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贾国境杨正文副组长:李长山褚长琨陈什庆黄志国组员:刘建忠熊建魁王喜军李明宇刘和刚赵东平梁彪文由熊建魁负责雷雨天气的防雷击工作,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雷击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做好雷雨天气的防雷击的宣传工作,特别是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防雷击意识,将雷击危害因素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3.安排专人收起天气预报资料,有必要的话可和当地气象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提前做好雷雨天气的防雷击预警,并安排专人巡查现场防雷击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4.防雷击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人员,对项目部所有建筑物、构筑物、施工机械等部位的防雷击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三、防止雷击的措施1.在施工现场的建筑物上装设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接闪器,特别是现在的施工用房多为金属活动板房,避雷装置的设置更为重要。
2.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3.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等主要物件,应就近接至防止雷击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另设接地装置。
4、现场受保护的 4 棵树木,也应添设避雷针,避免直接引雷,损害树木,甚至击倒树木,给周围的人员、建筑物造成危害。
5、现场施工机械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设置接地,并不少于 1 处。
6.建筑物内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雷电急救措施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令人震惊,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雷电急救措施的五个部份,包括预防措施、避免危(wei)险区域、寻求庇护、急救伤者和呼叫急救服务。
一、预防措施:1.1 留意天气预报:在雷电季节,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特殊是雷暴警报。
这样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被雷电困扰。
1.2 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天气预报预示着雷电活动,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殊是在雷雨即将来临或者正在进行时。
1.3 室内保护措施:在雷电季节,及时关闭门窗,避免在室外打伞或者接触金属物体。
如果室内有电器设备,最好断开电源,以免受到雷击。
二、避免危(wei)险区域:2.1 远离开放区域:雷电通常会选择高处、开放的区域进行放电,因此避免在这些地方逗遛,如山顶、高楼、河边等。
2.2 避免水域:雷电会选择水面作为放电的路径,因此避免在水域中游泳、垂钓或者进行其他水上活动。
2.3 远离金属物体:金属物体是雷电的良好导体,因此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如铁栏杆、铁丝网等。
三、寻求庇护:3.1 寻觅安全室内空间:当雷电来暂时,尽快寻觅安全的室内空间,如住宅、商场、车辆等。
这些地方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
3.2 避免高大物体:如果没有室内空间可供避难,尽量远离高大物体,如树木、电线杆、建造物等。
这些物体容易成为雷电的吸引点。
3.3 蹲下保护:如果无法找到安全的庇护地点,蹲下来尽量减小自身的高度,以降低被雷击的风险。
四、急救伤者:4.1 确保安全:在雷电发生时,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可能,将受伤者从危(wei)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点。
4.2 检查呼吸和心跳:如果受伤者失去意识,即将检查其呼吸和心跳。
如果呼吸或者心跳住手,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4.3 寻求医疗匡助:无论受伤程度如何,都应该尽快寻求医疗匡助。
即使受伤者表现正常,也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保没有内部伤害。
五、呼叫急救服务:5.1 保持镇静:在遇到雷电事故时,保持镇静是非常重要的。
防雷电的安全措施防雷电的安全措施为了预防雷电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安全措施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防雷电的安全措施,欢迎大家阅读。
防雷电的安全措施篇11、架设避雷线。
2、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3、加强对绝缘薄弱点的保护。
4、绝缘子铁脚接地。
5、防直击雷。
装设避雷针以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
6、存放爆炸物或易燃物的建筑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7、雷暴时,尽量少在室外逗留,确需巡检时,应穿好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不准登高作业。
8、注意关闭好站内所有门窗,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
9、雷暴时,尽量远离站内避雷针塔、烟囱、孤树、路灯杆、旗杆等建筑设施。
10、下雨时,应注意离开电线、电话线、管网等设施1、5m以外,防止这些设施对人体二次放电伤人。
11、在雨季未来前,地面配电房、绞车房、办公大楼等处设置避雷设施,已安装的避雷装置要进行定期检修。
12、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13、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14、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15、为防止雷电波侵入井下,引起瓦斯、火灾等事故,在各井筒进入井下的轨道应加装绝缘道夹板,每对轨道至少安装两副道夹板,同时,由地面进入井下的轨道管路应在井口处用金属体进行不少于两处良好的集中接地。
16、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口处安装熔断器和避雷装置防雷电的安全措施篇2雷电是大自然中最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它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具有巨大的能量及破坏力。
其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甚至数百万伏,瞬时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放电时温度高达30000℃。
世界各地每年遭受雷击而造成破坏的重大事故不计其数,仅我国每年就有数万人遭受雷击伤亡。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防雷知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雷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
雷电的主要危害根据雷电产生的危害特点,它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
如何预防雷电灾害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种雄伟壮观⽽⼜有点令⼈⽣畏的放电现象。
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雷电灾害吗?今天店铺为⼤家整理了预防雷电灾害的⽅法,希望能让⼤家有所收获。
预防雷电灾害的⽅法⼀、室外防雷的措施 在雷电发⽣时,我们应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多数雷击死亡的事故都发⽣在户外。
所以在遇到乌云密布,狂风暴⾬即将来临时,⼤家要尽快躲到室内。
如果躲避不及,在室外遇到雷⾬天⽓时,提醒⼤家可以采取以下⼏种防护措施。
1. 由于云与⼤地之间发⽣的雷电,是有选择性的。
⼀般情况下,⾼⼤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尖端是容易被雷击的。
所以在室外请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物体,更不要躲在⼤树下或者到孤⽴的棚⼦和⼩屋⾥避⾬。
这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受到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以及跨步电压的伤害。
2. 有些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防⽌直击雷的袭击,都安装了避雷针或避雷带等接闪器。
当雷电发⽣时,往往这些防雷装置起到的是引雷的效果,雷电电流由接闪器通过引下线导⼊地下,它可以保护周围不遭直击雷的袭击。
所以如果在室外万⼀⽆处躲藏,你可以躲在与避雷装置顶成45°夹⾓的圆锥范围内,这是⼀个避雷针安全保护的区域,但不要靠近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
3. 在郊外旷野⾥,与周围⽐较,你可能是最⾼点,也就是你将处于尖端的位置,所以你不要站在⾼处,也不要在开阔地带骑车和骑马奔跑,更不要撑着⾬伞,拿着铁锹和锄头,或任何⾦属杆等物,因为这样可能会遭到直接雷击的袭击。
要找⼀块地势低的地⽅,站在⼲燥的,最好是有绝缘功能的物体上,蹲下且两脚并拢,使两腿之间不会产⽣电位差。
4. 为了防⽌接触电压的影响,在室外你千万不要接触任何⾦属的东西,像电线、钢管、铁轨等导电的物体。
⾝上最好也不要带⾦属物件,因为这也会感应到雷电,灼伤⼈的⽪肤。
另外,在雷⾬中也不要⼏个⼈挨在⼀起或牵着⼿跑,相互之间要保持⼀定的距离,这也是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的重要措施。
5. 当你在野外⾼⼭活动时,遇到雷⾬天⽓那是⾮常危险的。
雷电防护措施
按照防护范围可将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分为两类,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
(1) 外部防护外部防护是指对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本体的安全防护,可采用避雷针?分流?屏蔽网?均衡电位?接地等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人们比较重视?比较常见,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弱电设备的外部防护首先是使用建筑物的避雷针将主要的雷电流引人大地;其次是在将雷电流引人大地的时候尽量将雷电流分流,避免造成过电压危害设备;第三是利用建筑物中的金属部件以及钢筋可以作为不规则的法拉第笼,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如果建筑物中的设备是低压电子逻辑系统?遥控?小功率信号电路的电器,则需要加装专门的屏蔽网,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5m-5m,6m-4m的网格,所有均压环采用避雷带等电位连接;第四是建筑物各点的电位均衡,避免由于电位差危害设备;第五是保障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降低雷击建筑物时接点电位损坏设备?
(2)内部保护内部防护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弱电设备对过电压(雷电或电源系统内部过电压)的防护,其措施有:等电位联结?屏蔽?保护隔离?合理布线和设置过电压保护器等措施.从EMC(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防雷保护由外到内应划分为多级保护区?最外层为0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主要是由外部(建筑)防雷系统保护,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保护区的界面划分主要通过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管道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从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层多级保护,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一般而言,雷电流经传统避雷装置后约有50%是直接泄人大地,还有50%将平均流人各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5 电脑通信网络弱电设备的防雷措施
随着电脑通信设备的大规模使用,雷电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以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电脑通信网络安全的要求?应从单纯一维防护
转为三维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防地电位反击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影响等多方面作系统综合考虑? 多级分级(类)保护原则:即根据电气?微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及不同受保护程序和所属保护层确定保护要点作分类保护;根据雷电和操作瞬间过电压危害的可能通道从电源线到数据通信线路都应做多级层保护?
(1)电源部分防护
弱电设备的电源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高压部分有专用高压避雷装置,电力传输线把对地的电压限制到小于6000V(1EEEEC62.41),而线对线则无法控制?所以,对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应有三部分:建议在高压变压器后端到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一级保护;在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至二次低压设备的配电箱间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 的前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 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避雷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泄人大地,达到保护目的,所以,分流(限幅)技术中采用防护器的品质?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网络保护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优良的避雷器或保护器至关重要?
(2)信号部分保护
对于信息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确定?
(3)接地处理
一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因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人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如果机房接地系统做得不好,不但会引起设备故障,烧坏元器件,严重的还将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还有防干扰的屏蔽问题,防静电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来解决?
6 施工机械的防雷措施
公路施工作业处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施工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控制装置受雷电直击或雷电感应过电压损害的几率很大?山区公路在雷雨季节是
雷电袭击的高发区,雷电往往会对施工机械进行正面的袭击;而有时即使在天空中没有雨云又不下雨的情况下,感应雷也会时有发生,其产生的浪涌电压入侵并损坏路面摊铺机的微电控制装置?
(1)在沥青混合料揽拌场安装避雷针装置由于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其配套机械集中,比较容易进行集中防雷,在拌和场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高于搅拌楼的最高点,达到有效的保护半径,防止雷电对任何一台作业机械直击?避雷针接地要可靠,接地网的角钢桩点埋设土坑要求1.0m深左右,角钢在土坑内要露出20cm左右,在土坑内按比例填满木炭和颗粒生盐作为降阻介质,生盐与木炭的重量比例为1:10,即1kg生盐掺合10kg木炭,然后填土复盖?这样可以确保接地电阻值在4欧以下?此外,还对操作控制室进行屏蔽,将操作室内微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金属结构的控制室外壳用导体连接在一起,再通过接地引线引入地下接地网,使它们保持相等的地电位,预防静电及雷电?
(2)对路面摊铺机械电气控制装置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由于路面摊铺机械是随时移动作业的,不可能集中避雷,而处在露天环境下的移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最容易受感应雷浪涌电压的入侵,例如沥青沥青摊铺机控制路面平整度和控制机械定位的压力传感器等就深受其害?为了保护这些控制灵敏度极高的机械微电子控制装置免遭感应雷浪涌电压入侵损毁,根据每台机械控制装置的不同构造特点,对其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7 控制系统及控制室防雷主要措施
控制室如果和生产设备在同一建筑物内,其防直击雷设施应根据生产设备的特点综合确定和设计?如果控制室是独立的建筑物,应按该标准规定的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标准设防?将控制室的墙和层面内钢筋?金属门窗等进行等电位联接,并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相联,使控制室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可减少雷电磁脉冲的影响?控制室有许多电缆和外部相联,因此要对从室外进入控制室的各种电缆采取屏蔽措施,对容易被雷电波侵入的地方更应重视,只有堵死一切雷电导入的端口,才能有效保护热工控制系统设备免受雷电的侵害?控制系统及控制室防雷保护的三道防线为: ①外部保护: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大地泄散; ③内部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
数据线?信号线侵入的雷电波危害设备; ③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的雷电过电压幅值?
(1)保护接地:控制系统均有一个保护地,该保护地一般在机柜和其它设备设计加工时已在内部接好,有的系统已将该保护地在内部同电源进线的保护地(三芯插头的中间头)连在一起,有的不允许将保护地同该线相连,用户一定要仔细阅读厂家提供的接地安装说明书?不管哪种方式,保护接地必须将一台设备上所有的外设或系统的保护接地连在一起,然后用较粗的绝缘铜导线将各站的保护接地连在一起,再从一点上与大地接地系统相连?
(2)屏蔽地(模拟地):是所有接地中要求最高的一种?几乎所有的控制系统都提出屏蔽地一点接地,且接地电阻小于1Ω?在控制系统机柜内部都安置了屏蔽地汇流排,用户在接线时将屏蔽线分别接到屏蔽地汇流排上,在机柜底部,用纸缘的铜辫连到一点,然后将各机柜的汇流点再用绝缘的铜辫或铜条以辐射状连到接地点上?大多数的控制系统不仅要求各机柜屏蔽地对地电阻小于1Ω,且各机柜间的电阻也要小于1Ω?
(3)从防雷角度看走线槽及穿线金属管应选择金属材质而不应选用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要将控制系统的接地系统和防雷电系统的接地系统进行等地位联接,即使受到雷电反击,由于它们之间不存在电位差,所以不可能通过雷电反击构成对电子元件的威胁?
(4)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一种观点则认为雷击事故与接地电阻值有关,因此要求接地电阻值尽可能小?从“引雷入地”的观点出发,较小的接地电阻值显然有利于加速雷电能量的对地释放?再则,对控制系统而言,接地也不仅仅是为了防雷?因此不少行业标准对控制系统的接地电阻要求也不同,如电力部门对热工控制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采用独立接地时接地电阻小于4Ω;采用与电气网共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采用防雷地?电气地?热工控制系统地三者共地时应小于0.5Ω?
(5)防雷浪涌保护浪涌保护器(SPD)是一种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浪涌电流的器件,可分为强电和弱电SPD?在正常情况下,SPD不对电路产生影响;当浪涌电流侵入时,SPD将所有连接部分与地线短路,使线路中的浪涌电流迅速释放入地,从
而使线路所连接的设备不受浪涌的侵害;浪涌终止后,使SPD恢复正常?
8 结束语
雷电灾害对电气控制装置的侵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为避免雷电对其侵害,应根据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不同构造特点而采用不同的防雷方法?只要合理地选用防雷设备,应定期由专业防雷公司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就会大大降低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