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44 MB
- 文档页数:62
《评选吉祥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评选吉祥物》。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的第1课时的内容,这里只是学生统计内容学习的经验积累阶段,不涉及“正规”统计知识的学习。
所以,教科书更多地强调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尝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
在这节课中,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生活中学生也确实缺乏收集整理数据的生活经验,所以本节侧重通过观察他人的做法,讲解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方式,教学方式基本是以观察、解释为主。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了物体分类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数据调查的内容。
教科书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以突出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并通过早期多样化的经验积累,为以后正式学习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结合调查活动,通过观察,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法。
2、数学思考:结合举手和投票评选吉祥物的活动,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3、解决问题:结合调查活动,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法。
4、情感态度:在调查活动中,通过交流,养成接纳、鉴赏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经历完整的调查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记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生口答)【设计意图: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 2、导言:同学们咱们学校的“校长杯足球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要求咱们每班要评选一个吉祥物作为班级足球队的吉祥物。
老师提前做了一个调查,这几种动物比较受大家喜欢,看看它们是谁?(出示四种动物:兔、猴、鱼、熊猫)【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最喜欢的水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最喜欢的水果》,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和理解水果的种类、数量和重量等概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实物图片,又有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水果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学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水果的数量、重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水果的种类、数量和重量等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等基本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水果的种类、数量和重量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水果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果的数量和重量。
3.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学生喜欢的水果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a.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水果的种类。
b.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理解水果的数量和重量。
c.运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水果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水果的种类、数量、重量等关键信息呈现出来。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重复的奥妙》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重复的奥妙》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理解重复图形的意义,感受重复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重复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问题。
但学生在理解重复图形的意义和发现重复规律方面尚有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理解重复图形的意义。
2.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理解重复图形的意义。
2.难点:发现重复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重复的规律。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重复图形的操作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如建筑、图案、衣物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重复图形的例子,如方格纸、瓷砖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图形的意义,并解释重复图形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自己创造重复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完成创作后,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如教室的布置、书籍的排版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评选吉祥物一、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数学方法,简单地分类、比较和描述事物;2.能够从不同层面理解并描述吉祥物的特征;3.能够合作完成小组活动,并归纳总结出自己的想法。
二、课堂活动设计活动1:认识吉祥物1.让学生观看各种吉祥物形象的图片和实物。
2.问学生关于吉祥物的看法和了解。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吉祥物的特征,例如可爱、吉利等方面。
4.教师可列举几种常见的吉祥物,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吉祥物,并阐述原因。
活动2:吉祥物设计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选一种吉祥物。
2.学生可以使用文具、色粉、颜料等制作自己的吉祥物模型,并写下吉祥物的特性以及故事。
3.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学生可以互相评选,选出各组的优秀吉祥物模型。
活动3:评选吉祥物之王1.小组成员展示自己制作的吉祥物模型,并阐述理由。
2.在每个小组内,通过讨论和投票方式选出该小组最佳的吉祥物模型。
3.教师将各小组最佳的吉祥物模型展示在教室墙上,并观看。
4.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选出各个小组中最优秀的吉祥物模型,并评选出“吉祥物之王”。
三、课堂反思1.活动1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了解各种吉祥物形象,建立吉祥物的印象和定义,为后续活动做好了铺垫。
2.活动2中,小组内的互相讨论和开展创新创意活动,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理解和沟通。
3.活动3中,在各个小组和整个班级内展示作品,可以让学生学会接受建议和批评,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思考1.在活动设计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程度和能力水平,让活动达到合适的难度,不会过于简单或者难以完成。
2.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学生创意不够,可以给予一些启示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帮助。
3.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评价和总结,及时发现活动中的不足,为后续活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