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四版(曾绍琼主编)第二十二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45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全版《有机化学第四版》是一本权威的化学教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材料。
下面是《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的完全版,共3000字。
第一章: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常与氢、氧、氮、卤素等元素形成合键。
有机化学主要关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有机化学在石油炼制、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采用结构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常用命名法。
结构命名法是指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来命名。
系统命名法是根据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来命名。
常用命名法是根据化合物的常用名称来命名。
3. 有机物的结构可分为线性、分支、环状和立体异构体。
线性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按照直线排列。
分支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按照支链的方式排列。
环状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立体异构体是指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不同。
4. 有机化合物的活性主要取决于其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醇、醛、酮、酸、酯、酰氯、酰胺等。
每种官能团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反应。
5.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分子中的原子的电性和键的键能决定了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量也对物理性质有一定影响。
6.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移除,形成一个双键或三键。
重排反应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的位置发生变化。
7. 有机化学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学科。
通过有机化学的研究,人们可以合成新的药物、开发新的材料,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与分子构象1.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主要有共价键、极性键和离子键。
第22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选择题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纤维素B.氨基酸C .萜类D .甾体化合物【答案】A二、简答题1.从下列催化体系中,选出能催化下列烯基化合物聚合的催化剂。
答:(a )因为PhCH =CH 2可进行阳离子、阴离子、自由基聚合,所以可以选用:AlCl 3-H 2O ,AIBN ,PhLi ,t -BuOK 和Fe(Ⅱ)-H 2O 2。
(b )同(a )解。
(c )因为CH 2=C(Me)CO 2Me 可进行自由基、负离子聚合,故可选用:AIBN ,PhLi ,t -BuOK ,Fe(Ⅱ)-H 2O 2。
(d )同(c )解。
阴离子聚合催化剂除外。
(e)同(c )解。
(f )都不行。
2.如果想把抗燃性引入一种聚酯中,并决定用一种含高氟成分的单体与之共聚。
你认为能否任意地把含氯单体引入聚酯链中?试解释之。
答:可以任意地把含氯单体引入聚酯链中。
因为在此种含高氯成分的单体中,苯环上带有拉电子的氯,其碳基与对苯二甲酸的羰基相比,具有更强的亲核性,在与醇共聚时尽可能优先与之聚合。
另一方面,若要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产物,最好保持—CO 2H 和—OH 数目相等。
因此,在二酸单体总数为100的情况下,可任意调整对苯二甲酸和高氯单体的比例,故无论含多少高氯的单体都可任意地引入聚酯链中。
3.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系用聚合和交联的同时伴随着放出气体的方法,该气泡的产生遍布聚合物。
聚氨基甲酸酯的原料为相对低分子质量有端基羟基的聚醚及芳二异氰酸酯。
快速聚合,发生气体是由于加入一种典型叔胺催化剂:写出最后聚合物的结构和聚合物中交联的可能性。
问气体的来源和起泡的本质是什么?答:聚氨酯的形成:聚合物的交联:与脲基反应生成二缩脲:可见交联是可能的。
最终的产物结构:气体的来源是由发泡剂水或酸存在时,部分异氰酸酯与之反应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形成泡沫的本质:加入三乙胺后,链增长反应很快,反应产物粘度迅速增加,CO2来不及逸出,待到聚合物凝固时,在聚合物中形成无数微孔。
曾昭琼第四版有机化学下册习题答案第十二章羧酸 (答案)1.解:(1)3-甲基丁酸(2)3-对氯苯基丁酸(3)间苯二甲酸( 4)9,12-十八二烯酸3.解:4.解:6.解:7.按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解:9.解:9.解: C n H2n+1COOH=46。
所以n=0。
所以一元酸为甲酸(液体物质)。
若为二元酸,则M分子量=45*2=90, C n H2n(COOH)2=90。
所以n=0, 故二元酸为乙二酸(固体物质)。
10.解:根据题意,B为二元酸,C可与苯肼作用,为羰基化合物,D为烃。
故A 可能为环醇或环酮。
依分子式只能为环醇。
所以11.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 n 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
故二元酸为。
12.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 的IR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 键的伸缩振动。
1680为共扼羧酸的>C=O 的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 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再由化学性质知D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121±1,故D的分子量为122,因此,。
又由题意:E为氨基酸,分子量为75,所以E的结构为H2NCH2COOH。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答案)1.说明下列名词:(答案)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酯:由酸和醇脱水后形成的化合物;•油脂:有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总称。
•皂化值:工业上把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叫做这种油脂的皂化值。
•干性油:干结成膜快;•碘值: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为碘值(又称碘价)。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知识清单一、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也被称为聚合物,是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这些结构单元通常被称为单体。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 10^4 到 10^7 之间,甚至更高。
与小分子化合物相比,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方式有多种。
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素、蛋白质等)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按照分子链的几何形状,可分为线型高分子、支链型高分子和体型高分子。
线型高分子通常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溶解性;支链型高分子的物理性能会受到支链的影响;体型高分子则通常不溶不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
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加聚反应加聚反应是指由不饱和单体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在反应过程中,不饱和键打开,单体分子相互连接形成长链大分子。
常见的加聚反应单体如乙烯、丙烯等。
例如,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nCH₂=CH₂ → CH₂CH₂n加聚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过程中没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2、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指由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通过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并同时产生小分子副产物(如水、醇、氨等)的过程。
例如,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纤维(涤纶):nHOOC C₆H₄ COOH + nHOCH₂CH₂OH → OC C₆H₄COOCH₂CH₂On + 2nH₂O缩聚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三、常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塑料(1)聚乙烯(PE)聚乙烯是最常见的塑料之一,根据聚合条件和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HDPE 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硬度,常用于制造管材、容器等;LDPE 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透明度,常用于制造薄膜;LLDPE 兼具两者的优点。
第一章绪论1 解:(1)H CHHCHHCHHH(2)H CHHCHHCHHOH(3)H CHHCHHCHHC HHH2 解:键的解离能:使1摩尔A-B双原子分子(气态)共价键解离为原子(气态)时所需要的能量。
键能:当A和B两个原子(气态)结合生成A-B分子(气态)时放出的能量。
在双原子分子,键的解离能就是键能。
在多原子分子中键的解离能和键能是不相同的,有区别的。
3 解:(1)双键(2)氯素(3)羟基(4)羰基(醛基)(5)羰基(酮基)(6)羧基(7)氨基(8)三键4 解:第二章烷烃1 解:(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2)2-甲基-3,5,6-三乙级辛烷(3)3,4,4,6-四甲基辛烷(4)2,2,4-三甲基戊烷(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 解:键线式构造式系统命名(1)(2)(3)3 解:(1) 2,2,3,3-四甲基戊烷简式:CH3CH2(CH3)2(CH3)3(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3) 含一个侧链和分子量为86的烷烃:因为CnH2n+2=86 所以 n=6该烷烃为 C6H14,含一个支链甲烷的异构体为:(4) 分子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5) 3-ethyl-2-methylpentaneCH3CH(CH3)CH(C2H5)(6) 2,2,5-trimethyl-4-propylheptaneCH3C(CH3)2CH2CH(CH2CH2CH3)CH(CH3)CH2CH3(7) 2,2,4,4-tetramethylhexane(CH3)3CCH2C(CH3)2CH2CH3(8) 4-tert-butyl-5-methylnonaneCH3CH2CH2CH(C(CH3)3)CH(CH3)CH2CH2CH2CH34 解:(1)两者相同,从四面体概念出发,只有一种构型,是一种构型两种不同的投影式(2)两者相同,均为己烷的锯架式,若把其中一个翻转过来,使可重叠.5 解:丙烷分子中C-C键是两个C以SP3杂化轨道沿键轴方向接近到最大重叠所形成的δ化学键.6 解:(1)为同一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