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结核病2
- 格式:ppt
- 大小:11.87 MB
- 文档页数:60
结核病核心知识6条内容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6.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资料拓展:1.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而发生肺结核。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人体除了毛发和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而发病。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一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
2.结核病的症状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带血,有的人会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
3.肺结核如何传播?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4.肺结核的检查方法肺结核的主要检查项目有X光胸片检查和痰涂片检查等。
5.肺结核的治疗坚持正规抗痨治疗6-8个月(不能中断),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2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传染性迅速降低。
6.肺结核的预防(1)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控制传染源);(2)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3)密切接触者筛查和预防性治疗(保护易感人群);(4)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保持环境卫生和锻炼身体等。
肺结核病总结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肺组织,甚至可以波及全身。
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致力于控制和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肺结核病进行一些总结,包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1. 病因肺结核病的主要病因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
这种细菌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结核分枝杆菌就会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还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或食物传播,但这种方式相对较少见。
2. 症状肺结核病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长期或频繁的咳嗽,咳痰带血、胸痛、乏力和体重下降。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盗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不太明显,特别是在初期阶段,因此有时候很难及时诊断。
3. 诊断方法为了诊断肺结核病,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
然后,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射线、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痰液培养。
胸部X射线可以显示肺部是否有结构异常,但不能确定是否为结核菌感染。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是通过注射结核菌素溶液到皮下,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反应来判断体内是否感染结核菌。
痰液培养是确定诊断的最可靠方法,通过培养痰液中的结核菌来确定是否感染。
4. 治疗方法肺结核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疗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需要连续使用至少6个月,以确保结核菌完全消灭。
这样的长期治疗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遵守药物使用的规定,并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复查。
除了药物治疗外,支持性疗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需要良好的营养,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锻炼。
此外,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应的支持治疗,比如使用氧气治疗、局部治疗肺部病变等。
5. 预防控制预防肺结核病的最有效方法是注射结核菌素疫苗。
结核菌素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肺结核是传染病吗
肺结核是传染病吗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
现代研究证明,在结核病人中,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
这类病人,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他们是结核病的传染源。
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
呼吸道传播是结核菌传染的主要途径。
当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沫,即会受到传染。
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轻重以及接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或办公室中有排菌肺结核病人,那么,其周围人尤其是儿童较易受到结核病菌的感染。
结核病的传染通常是发生在发现和诊断前,也就是在没有被发现明显症状时传染性最大。
及时治疗后,结核病传染性很快减弱和消失。
化疗后数天内,患者痰中结核菌急剧减少,即使痰中仍有少数结核菌存在,其活力也明显减弱,并且病人咳嗽症状也逐渐减少或消失,因此,与这些结核病人进行一般接触是不会受到传染的。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
婴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制剂的人因为抵抗力降低比较容易发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缺损,一旦感染结核菌极易发生结核病。
因此、当你身边有肺结核病人时,首先要了解他(她)是否是排菌病人、是否已经抗结核化疗。
如果是痰菌检查阴性病人或是已经化疗的痰。
结核病防控知识1. 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能侵害其他器官,如淋巴结、肾脏和骨骼等。
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结核病可以被有效控制和治愈。
2.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例如咳嗽和打喷嚏时释放的微小颗粒会包含结核分枝杆菌,其他人吸入这些颗粒后可能感染结核病。
此外,结核病还可以通过食物、水源和父母传播给新生儿。
3. 结核病的症状和诊断结核病的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胸痛、乏力、体重下降、发热和夜间盗汗等。
如果有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
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包括胸部X光检查、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析或基因检测等。
4.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防护和公共卫生措施。
以下是预防结核病的几个重要方面:4.1 面罩和口罩的使用在与患有结核病的人接触时,特别是在医院、护理机构或高风险环境中,应佩戴医用口罩或N95面罩,以过滤空气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4.2 定期接种结核菌素试验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结核病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3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结核病至关重要。
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4.4 使用正确的防控药物结核病的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
请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并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耐药性和治疗失败。
5. 结核病的治疗和管理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需要至少6个月的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接受医生的监测和评估,并按时服用药物。
结语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加强结核病的防控知识普及,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减少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防控结核病,为健康和幸福的未来努力奋斗!。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
潜伏期4~8周。
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
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
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
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病症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病因1.原发性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屡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响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结核病临床表现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
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病症或病症轻微而被无视,假设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病症:多在午后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患者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1.肺部结核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病症,痰带血丝或小血块。
2.胃部结核临床表现很不一致,有些无病症或很轻微,有些类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数似溃疡病,患者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
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减轻。
除胃病症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病症,如乏力、体重减轻、下午发烧、夜间盗汗等。
体格检查上腹有时可触及不规那么的包块,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涉及震水音。
3.肝结核最常见的病症为发热和乏力。
其他病症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发热多在午后,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有低热者也有弛型者,高热可达39~41℃。
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多等生物学和社会学因素,使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加剧流行,全球有19亿人受到结核菌感染,现有肺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现肺结核病例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300万,结核病是成人的主要传染病杀手。
针对全球结核病疫情恶化的情况,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全球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危机斗争,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防痨肺病联合会定于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什么叫结核病?结核病俗称“痨病”,它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除头发、指甲外)都可发病,肺结核病占80%以上。
2.结核病是怎样传染的?它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讲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结核病。
据统计,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
3.感染了结核菌是否都会发病?感染了结核菌后,一般约10%的人会发生结核病。
4.哪些人容易发生结核病?(1)传染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婴幼儿。
(2)肺部有陈旧性结核病灶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年轻人和老年人。
(3)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
(4)患有营养不良、矽肺、糖尿病、胃切除术后及较长时间应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
(5)打工者、长期处在有害气体或空调环境工作者。
5.你知道每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由来和意义吗?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郭霍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论文的日子。
在1982年纪念郭霍氏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肺病联合会(IUATLD)共同倡议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最近由于对全球结核病流行的重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于1998年首次成为联合国重要的国际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