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时作业(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5
考点强化训练四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时间:40分钟)1.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
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副对联。
柳色泉声鸣环佩展画屏入耳迎眸答:答案:泉声入耳鸣环佩,柳色迎眸展画屏2.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
示例:我不是宽阔无垠的海洋,也不是汹涌澎湃的湖泊,而是灿烂阳光下的一滴露珠。
答:答案:(示例)①我不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不是坚不可摧的磐石,而是崎岖山路上的一粒碎石。
②我不是平静宽广的湖泊,也不是叮咚作响的溪流,而是翠绿荷叶上的一颗水珠。
3.根据文中画线句作相应仿写。
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一种微妙的牵系。
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④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也消磨着自己的悲愤和怨气。
答案:(示例)①朱自清笔下的荷塘②老舍笔下的茶馆③沈从文笔下的古城④寄托着自己心酸的诉求和希望(或“寄寓着自己内敛的宽容和修为”)4.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宁愿像谦逊低调的百合,绽放于幽寂的山谷中;也不学庸俗张扬的牡丹,盛开在嘈杂的街巷旁。
答:答案:(示例)宁愿做孤独寂寞的苍鹰,飞翔在苍凉的戈壁上;也不做聒噪短视的麻雀,跳跃在低矮的灌木中。
宁愿学坚贞不屈的腊梅,绽放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也不做攀援炫耀的凌霄花,摇曳在高高的枝头。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雪,飘舞,旋转,坠落,聚积,不断强化自我,扩展自我,只要有适宜的低温,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凝结出原驰蜡象的壮景。
答:答案:(示例)①火,闪烁,跳跃,摇曳,游移,不断模拟自我,再现自我,只要有足够的氧气,在任何时空中都能爆裂出辐射状的光芒。
考点五仿用选用变换句式[考点要求]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知识点1:仿用句式——注重结构和内容,形神兼顾【得分技法】仿用句式,必须做到四个“注意”:第一,注意话题,看题干是要求沿用原来的话题,还是变换话题;第二,注意句式,看示例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关系的复句,所仿写的句子要与示例保持一致;第三,注意修辞,看题干对修辞有无规定,要注意示例使用了何种修辞;第四,注意内容,看示例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间有何内在联系,所仿写的句子在思想和情感上要与示例一致,做到形神兼顾。
1.续写型典例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画线句相同。
年复一年的轮回,越来越让人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伴随春节迁徙的不仅是回家的脚步,还有滚烫的人心和热烈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续写型仿写题一般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从所给的文字中画出需要仿写的示例,然后要求考生根据示例写2—3个句子或句组,使之与示例构成排比。
本题中的情境是“年复一年的轮回,越来越让人感受到别样的温暖”,这就要求续写语句的格调要令人感受到“温暖”。
根据示例可知,要求续写的内容的陈述主体是我国的两个传统节日,所写语句是两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示例:伴随清明游走的不仅是奔波的身影,还有悠远的缅怀和无尽的眷恋,伴随中秋抬起的不仅是思乡的双眸,还有焦灼的渴望和真切的思念2.限定话题型典例 2.请仿照示例,从“柳永”“李清照”“姜夔”“辛弃疾”“岳飞”“范仲淹”“蒋捷”中任选两位宋朝词人,再写两个句子,使其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苏轼,你挥笔的瞬间,慷慨淋漓,隐约听到铁板铜琶铿锵,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阐释《考试大纲》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
从形式上看,一般用定位选句的形式考查。
从所考句式看,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
在近年高考中,“选用”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我们在复习时,仍然不可轻视,因为只要高考还在考,就说明它依然有存在的价值。
目前,该题型的考查已经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联合考查,不单纯停留在对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等的考查了。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服从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参照所仿句式,注意内容连贯,确保文面整洁。
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
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是指操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能。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是了解各类不同的句式,学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
第二是仿造列举的一句或几句话,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这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
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
这一类题从思维的角度看,是考查考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语法的角度看,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从表达方面看,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第三是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能根据语境要求,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
知识点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有关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主要考查语言的运用。
从考题形式上看,现在主要以主观表达题——简答的形式在第Ⅱ卷中考查,2009年考试继续沿用了这一特点。
专题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句式]1.下列原句与变换句之间意思差别较大的一项是( )A.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不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
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C.价钱便宜,质量也不错。
价钱不贵,质量也很好。
D.这个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
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解析:A项,“不是很容易的”是对“很容易”进行否定,与“很困难”的内涵并不完全对等。
答案:A2.把下面加横线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变换。
要求:①原意不变,强调的侧重点可以不同;②要用复句表述。
同学甲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他说:“既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强调二者缺一不可)A.同学乙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方法科学,有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并不重要,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刻苦的学习精神) B.同学丙学习非常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科学,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婉转地强调学习方法) 答案:(示例)A.“当然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但还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
”B.“固然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但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3.请用反问句为下面的这则新闻评论补写结尾。
(不超过30字)2011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向快速侦破故宫失窃案的市局有关部门赠送锦旗,锦旗上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可惜将“捍”错写成了“撼”,望之瞠目。
故宫相关人士此后的辩称更让人惋叹,说是为了显得“厚重”才选用了“撼”字,已有权威语言学专家指出这两个字绝不能“通假”,一个字的错用,姑且置之一笑,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确定结尾表达的内容,然后用反问句式进行表达。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考情把脉]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高考对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2015·江苏高考]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 B解析 A 项,以“试”“裁”赋予“东风”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 项,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 项,“有情”“含春泪”“无力”“卧”,以人的情态、动作写“芍药”“蔷薇”,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 项,以“开门”“翻书”赋予“南风”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2.[2015·湖北高考]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
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必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 亻 口 日 又 月 言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 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一)(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社会 建和谐中国 (示例二)(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解析 先分析试题所给示例的构思特点:由构字部件联想到汉字,再由汉字联想到词语,最后以这个词语为核心写出立意积极、句式整齐的两句话。
再按照题目要求,依顺序一步一步完成答案。
做题时要注意题干中“两个不同的部件”“一个汉字”“一个双音词”等关键信息。
3.[2015·天津高考]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
选用、变换句式一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1)比喻的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关系的标志)三部分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比喻的种类2.比拟(1)比拟的定义: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2)比拟的形式: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3)比拟的种类(1)借代的定义: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
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2)借代的种类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看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
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
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
4 •夸张(1)夸张的定义:夸张是指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2)夸张的种类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
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
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⑤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易造成夸张不当。
5.对偶(1)对偶的定义:将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意义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似、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5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教案新人教新人教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考情分析选用句式,在XXXX年全国卷中考查过,XXXX年、XXXX年的全国卷中未作考查,XXXX年3套全国卷均考查了选用句式(语句复位),XXXX年3套全国卷和XXXX年全国卷Ⅱ考查了仿用句式。
这就要求考生对《考试大纲》中涉及的考点逐一练习,全面掌握。
备考建议选用句式在专题三第2讲句子复位题中已涉及,在此不再赘述;备考仿用句式时,考生要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训练,以写出符合题目要求并且语句优美的句子;备考变换句式时,要注重对长短句、重组句子、整散句、语体的变换等方面的复习;对修辞手法的考查往往会与仿用句式、语言表达得体、语言表达连贯、图文转换等考点相结合,这里不再赘述。
一、仿用句式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依照给定(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
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XXXX年高考全国卷Ⅱ考查给材料仿写,以家国情怀为内核,选材时代感强。
这是全国卷的新题型,也是今后高考考查的趋势,一轮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给定材料式[方法指导]给定材料式仿写“3步骤〞第一步:审题。
①审题干,弄清题干要求。
给定材料仿写题对句式、修辞手法、仿句内容等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考生要明确这些具体要求。
②审例句及给定材料,把握题干的隐含要求,分析例句及给定材料的句式特点、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关键词语、情感基调等。
第二步:仿写。
用给定的材料来仿写,尽可能写出与例句相协调的句子。
第三步:检查。
考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检查:看仿句与例句的句式、结构、修辞、内容、情感基调等是否一致,看仿句是否符合题干的各项要求(包括明确的要求和隐含的要求)等。
[即时训练]1.仿照下面的例如,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如相同。
专题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句式]1.下列原句与变换句之间意思差别较大的一项是( )A.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不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
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C.价钱便宜,质量也不错。
价钱不贵,质量也很好。
D.这个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
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解析:A项,“不是很容易的”是对“很容易”进行否定,与“很困难”的内涵并不完全对等。
答案:A2.把下面加横线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变换。
要求:①原意不变,强调的侧重点可以不同;②要用复句表述。
同学甲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他说:“既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强调二者缺一不可)A.同学乙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方法科学,有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并不重要,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刻苦的学习精神) B.同学丙学习非常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科学,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婉转地强调学习方法) 答案:(示例)A.“当然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但还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
”B.“固然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但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3.请用反问句为下面的这则新闻评论补写结尾。
(不超过30字)2011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向快速侦破故宫失窃案的市局有关部门赠送锦旗,锦旗上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可惜将“捍”错写成了“撼”,望之瞠目。
故宫相关人士此后的辩称更让人惋叹,说是为了显得“厚重”才选用了“撼”字,已有权威语言学专家指出这两个字绝不能“通假”,一个字的错用,姑且置之一笑,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确定结尾表达的内容,然后用反问句式进行表达。
答案:(示例)这种不能正视自身缺陷的自大狂妄岂不可笑可鄙?(22字)[仿用句式]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2013年3月1日,武警广州市四大队副教导员郑益龙为营救一名落水男子,献出了自己年仅34岁的生命。
据其妻子及战友说,这次事件并不是偶然,因为他平时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每月他都掏出五六百元资助困难学生,一直坚持了好多年,却从不主动对人提起。
他曾三次荣立三等功。
(1)请你结合材料中提及的郑益龙烈士的主要事迹,根据下联完成下面的挽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舍己救人魂入珠江拳拳情(2)此次事件后,除了缅怀英雄、弘扬见义勇为之精神外,珠江西堤码头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据悉,江边的防护铁链高度不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时的落水者就是因为不慎被铁链绊腿而掉进珠江的。
请你写一句温馨的提示语,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提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解囊助困心系他人默默爱(2)人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从容犹如松柏,冬天点缀皑皑雪山却不争宠,夏天展现苍翠欲滴却不夺目。
3.“光盘”“奇葩”“土豪”这三个词是2013年网络流行词语。
请仿照示例,从“奇葩”“土豪”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
示例:【光盘】原义指用光束记载信息的圆形载体。
新义指吃光盘子里的食物、让盘子干干净净的行为,表达了厉行节约的时代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奇葩】原义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
新义指那些稀奇古怪、让人无法理解的人物(现象),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某些另类人物(现象)的调侃(无奈或讽刺)。
(56~70字)(示例二)【土豪】原义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家族或恶霸)。
新义指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表达了对这些人既羡慕又忌妒(讽刺或戏谑)的复杂情感。
(53~55字) (任选一个作答即可)4.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梦想与现实”为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要明确仿写的话题——梦想与现实,然后按题目要求,即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来仿写。
答案:(示例)梦想轻盈、绮丽,带着流星般的光彩,划亮整个夜空;现实真切、朴实,带着充实的行囊,踏遍人生旅程。
[变换句式]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被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而制造出能随体温或气温变化而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先分析句子成分,将被动句变为主动句,再分别将长句的主干成分和较长的修饰成分变成独立的短句。
答案:(示例)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它们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2.以“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可适当增删文字,但不得改变原意。
雨果从来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者。
在他的作品中,不缺少激情、想象、夸张和渲染,同样也不缺少对于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因此有人评价雨果是“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
“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在作品中不缺少激情、想象、夸张和渲染,同样也不缺少对于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这是对从不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评价。
3.把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
(可以删去或增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①嫉妒是人人都具有的。
②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
③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
④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嫉妒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缺陷心理。
4.请按照题目的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其原有信息。
(可酌情增减词语)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在钓鱼岛问题上犯的错误进行反省。
②因此大多数中国民众对日本政府不抱有好感。
③这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1)以“一家民营机构”为开头。
一家民营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大多数中国民众”为开头。
大多数中国民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是大多数中国民众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在钓鱼岛问题上犯的错误进行反省而对其不抱有好感。
(2)(大多数中国民众)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在钓鱼岛问题上犯的错误进行反省而对其不抱有好感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