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以内的序数
- 格式:ppt
- 大小:906.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1目标:通过学习1——5的序数,学会序数的运用。
准备:1.活动教具:鸡妈妈和5只小鸡;2.数字卡:1.2.3.4.5两套;3.小火车一列(5节车厢);4.眼罩一条。
过程:1.数小鸡:复习手口一致地点数1——5个物体;2.给小鸡编号:按前后顺序编排1——5号;3.请小鸡上火车;4.游戏:《盲人寻友》。
按找到的顺序持相应的数字卡,并排队到相应的位置;来巩固对5以内的序数的认识。
(1)老师寻友;(2)请个别幼儿寻友。
效果分析:1.孩子们对此活动的形式颇感兴趣;课后,仍有部分孩子嚷嚷着:“老师,我还没有玩哩。
”2.被找到的“朋友”都能按被找到的先后顺序找到相应的'数字卡,并依次排好隊伍。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并说出他们的排列顺序。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2学情分析中班孩子对10以内的数量已经能够正确感知。
在幼儿园,孩子们做操要排队、上下楼梯要排队……有的孩子已能尝试用第1、第2来表述自己的位置。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也会用谁得第1、谁得第2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可以说,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孩子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孩子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化的情境,让孩子在帮助小动物编房子号码、挂钥匙、选楼房、乘火车等等活动环节中,感受序数、运用序数、理解序数。
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发展幼儿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幼儿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森林小区图、楼房图、各种小动物教具若干、写有1~5序数的“钥匙”一套。
活动过程1.利用乘火车的形式,巩固孩子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并用数点对应的方式找到座位。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表或图片,上面标有1-5的数字和相应序数词。
2. 卡片,上面写有1-5的数字。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图表或图片,上面标有1-5的数字和相应序数词。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是数字和序数词。
教师进一步解释,数字是用来计数的,而序数词则是用来表示顺序的。
比如,"1"表示第一个,"2"表示第二个,以此类推。
2. 导入活动:教师将卡片上的数字随机分发给学生。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学生根据所持有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站到相应的位置上。
例如,教师出示数字2,学生持有数字2的学生站在第二个位置上。
教师出示其他数字,重复此活动,直到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3. 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刚才的活动,问学生,你们能告诉我数字1、2、3、4和5分别在哪个位置上吗?学生回答,数字1在第一个位置,数字2在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
教师再强调一遍每个数字对应的序数词。
4.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从1开始,依次给物品编号,并用相应的序数词写在物品旁边。
例如,教师出示5个橙子,学生将它们从1到5依次编号,并在每个橙子旁边写上相应的序数词。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
5. 拓展延伸:教师出示其他有序数量的物品,让学生依次给它们编号,并用相应的序数词写在旁边。
例如,教师出示3个苹果、4个铅笔和2本书,学生将它们依次编号并写出对应的序数词。
6. 总结回顾: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如"数字3对应的是第几个位置?"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和使用序数词。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设计一个活动,使用1-5的数字和序数词来玩。
2. 让学生在家中、学校或社区中找出一些有序数量的物品,并使用相应的序数词进行编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1-5的序数。
2.能够正确说出数字1-5的序数。
3.能够用生活常见的东西进行序数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数字1-5的序数。
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5)。
2.生活常见的东西,如笔、纸、手表、椅子等。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老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字1-5的序数。
2.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让孩子们回忆这些数字的名称,并数一数有几个数字。
3.老师提问:数字1-5的序数是什么?孩子们作出回答。
讲解与练习环节
1.老师播放数字1-5的序数歌曲,让孩子们跟着唱。
2.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念出每个数字的序数,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3.老师进一步介绍数字1-5的序数的应用,如比赛、排队、颁奖等场景。
4.老师布置序数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练习数字1-5的序数,如让他们按照大小写字母的序号排队、让他们记录晨曦前后的时间,等等。
总结环节
1.老师巩固孩子们对数字1-5的序数的掌握情况,可出示数字卡片让他们逐个念出每个数字的序数。
2.整堂课结束,让孩子们自由活动、休息、玩乐。
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以内的序数》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序数的概念。
2.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教学难点:1.序数概念的建立。
2.排列顺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1.教具:小熊图片、数字卡片、小汽车、小兔子等。
2.学具:序数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让幼儿熟悉数字1-5。
2.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排列顺序。
二、主题活动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排队呢?排队时,我们通常会用什么来表示每个人的位置呢?2.小熊排队(1)展示小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排队的情况。
师:这里有几只小熊?它们是怎样排队的?(2)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小熊的排列顺序。
师:谁能用数字表示小熊的排列顺序呢?(3)讨论:为什么用数字表示排列顺序?3.小汽车比赛(1)展示小汽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汽车的排列顺序。
师:这里有几辆小汽车?它们是怎样排列的?(2)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小汽车的排列顺序。
师:谁能用数字表示小汽车的排列顺序呢?4.小兔子跳远(1)展示小兔子跳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排列顺序。
师:这里有几只小兔子?它们是怎样排列的?(2)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小兔子的排列顺序。
师:谁能用数字表示小兔子的排列顺序呢?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数字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这个数字就叫做序数。
序数有什么特点呢?三、巩固练习1.拿出序数练习卡片,让幼儿用数字表示卡片上物体的排列顺序。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讲解解题过程。
四、拓展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序数接力”游戏,巩固序数的概念。
2.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完成序数练习。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用数字表示家里物品的排列顺序。
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含反思(通用10篇)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1、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活动过程及指导:(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2、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
)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4、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5、游戏"找小动物"。
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 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
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
(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准确使用数学概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序数概念,如排队、比较大小等。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简单序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1-5,每个数字卡片上印有相应的序数写法。
- 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场景,如动物、水果等。
2. 教案准备:- 教材复印件,包含相关练习和游戏。
- 教案笔记。
三、教学过程(介绍序数的概念)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概念。
1. 导入:- 引入数学概念:“大家知道什么是序数吗?”- 提示学生参考平时的经历,如:排队时,总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激发他们思考:“你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例子吗?”2. 探究:- 准备数字卡片1-5,让学生自由观察,然后逐个介绍每个数字的序数写法,引导学生一起读出来。
- 呈现一张图片卡片,如动物图片,让学生猜猜看哪只动物是“第一”,“第二”,依次类推。
- 继续出示不同场景的图片卡片,让学生自己排队,并应用序数来描述他们的位置。
3. 拓展:- 分发教材复印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如在图片上写序数数字,或是写题目中空缺的序数词。
- 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如“找第几个”,通过观察图中的物品数量,找到对应的序数写法。
4. 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化掌握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 总结每个学生获得的收获和进步,鼓励他们参与更多有关序数的实践。
四、巩固练习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巩固练习,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1. 练习一:连线游戏提供一组数字和相应的序数词卡片,让学生连线匹配。
2. 练习二:小组游戏精心设计一个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站成一排,模拟不同场景中的排队行为,让学生互相给出正确的序数指令。
3. 练习三:个人练习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完成书上的相关练习题。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详案《学习5以内的序数》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5以内的序数词。
2. 能正确使用5以内的序数词进行排序。
3. 能正确读出5以内的序数词。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5以内的序数词。
2. 能将5以内的物品按照序数进行排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序数卡片、图标卡片、5个物品(如球、块糖、大白菜、小石子、小卡片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师生互动,观察新授时钟图标卡片。
2. 教师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时钟。
”3. 教师再问:“我们小时候经常吃面包,那么你看到的这张卡片是什么?”学生回答:“面包。
”4. 教师再问:“那么这张卡片是不是时钟或者面包?”学生回答:“不是。
”5. 教师将图标卡片翻过来,展示给学生,问:“这个是什么?”学生回答:“3。
”6. 教师解释:“这个数字3其实是表示‘第三’,我们把它叫做序数词。
”7. 教师继续展示其他数字的图标卡片,并引出相应的序数词。
Step 2:引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个小球,并告诉学生:“这是第一颗球。
”2. 教师继续出示一个球,告诉学生:“这是第二颗球。
”3. 教师出示第三颗球,告诉学生:“这是第三颗球。
”4. 教师以此类推,引出5以内的所有序数词。
Step 3:理解新知1. 教师将教室内其他的物品(如块糖、大白菜、小石子、小卡片等)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用相应的序数词进行排序。
2. 学生进行个别活动,利用相应的序数词将物品排序。
3. 学生完成后,教师随机点名学生,让他们口头说出物品的序数词。
Step 4:巩固训练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和相应的物品图片,让学生根据数字和图片的顺序,说出物品的序数词。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相应的序数词进行物品的排序。
3.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班级展示,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排序结果。
Step 5: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和相应的物品图片,让学生根据数字和图片的顺序,说出物品的序数词。
《5以内的序数》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5以内的序数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理解5以内的序数概念。
2.能够用序数词描述物品的位置。
教学难点:1.区分序数和基数。
2.运用序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具:5个不同颜色的小球,5个不同形状的积木,5个不同大小的盒子。
2.图片:5以内序数的相关图片。
3.音乐:《数鸭子》歌曲。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数鸭子》歌曲演唱,活跃课堂氛围。
2.引导幼儿谈论歌曲中出现的数字,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二、教学活动1.导入教师出示5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球的颜色。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哪个小球是第1个,哪个是第2个,以此类推?”2.教学内容教师出示5个不同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积木的形状。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从左往右数,第1个积木是什么形状,第2个呢?”教师出示5个不同大小的盒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盒子的大小。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从上往下数,第1个盒子是什么大小,第2个呢?”3.游戏活动游戏一:找朋友教师将5个不同颜色的小球随机摆放在地上,引导幼儿找到相同颜色的小球并放在一起,然后按照序数排列。
游戏二:序数接力将幼儿分成5个小组,每组排成一列,每组第1个幼儿手持一个序数卡片,跑向终点后将卡片交给第2个幼儿,以此类推,直到一个幼儿接到卡片。
哪个小组先完成,哪个小组获胜。
4.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序数描述图片中的物品位置。
教师提问:“请你们观察这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小猫在第几个位置,小鸟在第几个位置?”2.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四、作业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找到5个不同物品,用序数描述它们的位置。
2.家长可以陪伴幼儿进行序数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5以内的序数概念。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5以内的序数(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中班数学中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方法。
2.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序数的表示方法。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5以内序数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5以内的序数认识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三、教学准备课件、幼儿园教具等。
四、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序数的兴趣。
2. 引入序数的概念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5个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按照它们的先后顺序给这些物体标上序数吗?”引导学生认识序数的概念。
3. 导入序数的表示方法教师通过示范或动画等方式向学生介绍5以内的序数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跟着念读、模仿。
4. 游戏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关于5以内序数的游戏练习,比如排队、找物品的先后顺序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5. 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堂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序号标示,比如教室门口的门牌号、学生的座位号等,并让学生们尝试读出或说出这些序号。
6. 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知识,并复习5以内的序数的表示方法。
7.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10个物体,我们应该怎样给它们标上序数呢?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将所学的序数概念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中。
五、课堂作业布置一些与序数相关的小任务,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物体,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序号,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