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中国教育史》机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六艺”中,属于文学教育的是:A. 礼B. 乐C. 射D. 书2.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中,强调“教无类”的平等观念,这一思想体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3.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式确立的时间是: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4.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教育贡献?A. 创立白鹿洞书院B. 注释《四书》C. 编写《资治通鉴》D. 提出“格物致知”的教育方法5.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实行新式教育,下列哪所学校是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A. 京师大学堂B. 南洋公学C. 复旦公学D. 交通大学6.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是在哪个时期?A. 抗日战争时期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D.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7. 1986年,中国颁布了哪部法律,标志着中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是: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C. 普及高等教育D. 实现教育现代化9.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其中哪一项成就最为显著?A. 高校数量的增加B.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C.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 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10.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 素质教育B. 应试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对后世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赋、__________ 等。
1.(2013年教育学统考)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2.(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3.(2009年教育学统考)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B)粱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名词解释题---为题目类型4.(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以吏为师。
5.(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独尊儒术。
6.(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致良知”。
7.(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双轨制。
简答题---为题目类型8.(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9.(2014年教育学统考、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简述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1.(2013年教育学统考)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正确答案】B2.(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清华学堂为清末新政时期留美的预备学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给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
其中美国决定从1908年开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
3.(2009年教育学统考)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B)粱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梁漱溟是中国近代的教育家、哲学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第一章测试1.《中国教育史》课程是一门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课程。
()A:对B:错答案:A2.《中国教育史》课程不具有思辨性功能和价值。
()A:对B:错答案:B3.《中国教育史》课程不具有人文性功能和价值。
()A:对B:错答案:B4.《中国教育史》课程具有应用性功能。
()A:错B:对答案:B5.《中国教育史》课程的学习不需要注意古今结合、史论结合、中外结合。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原始社会教育没有积极性,是人类教育发展的黄金阶段。
()A:错B:对答案:A2.原始社会教育没有从生产、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A:对B:错答案:A3.私学推动了文化与学术的下移,积累了教育经验。
()A:对B:错答案:A4.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A:对B:错答案:A5.在教育对象上,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孟子。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汉末宦官集团为扩大政治势力创办了一所学校()A:太学B:宫邸学C:经馆D:鸿都门学答案:D2.唐代采取的文教政策是()。
A:罢黜百家B:重振儒术兼重佛、道C:信奉法家D:推崇黄老之术答案:B3.下列作品为韩愈所著的是:()A:《论衡》B:《近思录》C:《进学解》D:《种树郭橐驼传》答案:C4.我国古代“三纲五常”之“五常”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哪些方面:()A:孝B:礼C:仁D:勇答案:BC5.在人性问题上,董仲舒和王充都提倡“性三品论”,他们的人性观是完全一样的。
()A:错B:对答案:A第四章测试1.熙宁兴学运动中,新创设的太学升学方式是()。
A:三舍法C:五经课试法D:历事制度答案:A2.主张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的教育家是:()A:朱熹B:孔子C:王阳明D:陆九渊答案:A3.吕祖谦的《白鹿洞书院记》和王应麟《玉海》认为“天下四大书院”应该是()A:嵩阳书院B:睢阳书院C:岳麓书院D:石鼓书院E:白鹿洞书院答案:ABCE4.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A:《论语》B:《周易》C:《大学》D:《孟子》E:《尚书》F:《中庸》答案:ACDF5.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彻底解决了人们的“知”与“行”不统一的问题。
1.(2016年教育学统考)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
(A)庠(B)成均(C)序(D)泮宫2.(2014年教育学311)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
(A)福建船政学堂(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C)北洋大学(D)南洋公学3.(2012年教育学统考)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
(A)“博爱互助”(B)“谋生济人”(C)“敬业乐群”(D)“爱国崇实”名词解释题---为题目类型4.(2017年天津大学、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苏湖教法。
5.(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壬戌学制。
简答题---为题目类型6.(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简述学记的教学思想以及历史地位。
7.(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333)简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8.(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632)简述明朝书院兴起的原因。
9.(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评述梁肩超的教育思想及特点。
10.(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1.(2016年教育学统考)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
(A)庠(B)成均(C)序(D)泮宫【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原始社会:五帝时期的乐教机构——成均。
2.(2014年教育学311)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
(A)福建船政学堂(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C)北洋大学(D)南洋公学【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
在沈葆祯的苦心孤诣下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船政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中坚。
福建船政学堂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设厂造船和培养人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本题选A。
3.(2012年教育学统考)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
1.1 孙悟空的母体——花果山和仙石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洞前有铁板桥,桥下有万丈涧,涧边有万个小洞,洞里有许多猴子,有老猴精号称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其实孙悟空就是由一块石头造化出来的孩子,他本身是个猴子,所以他极端好动,永不安份;而作为一个人,他又“一生受不得气”,受不得势强凛弱;再作为一个神,他更不愿意受任何得束缚。
总之一句话,孙悟空所追求的是就是个性的解放,随性而为。
而《西游记》,开篇就独出心裁地构思了孕育孙悟空的母体——花果山,这是没有任何束缚和污染的、绝对自由的大自然。
作者还构思了孕育孙悟空的仙石,这是绝对的自然物,用玉帝的话说:“乃天地精华所生。
”由此产生的孙悟空必定不会服从任何宗法制度和礼教桎梏的。
1.2 赋予自然人的形象与特点世德堂本《西游记》改定者说孙悟空的出生是:其母是“石”。
其己是“猴”,并以“灵根育孕源流出”标其目。
这实际上也就是把孙悟空写成大自然的儿子,一个活脱脱的自然人的形象。
孙悟空是天生石猴,长得尖嘴猴腮、一张毛脸、螺旋腿、红屁股、长尾巴,走起路来是歪歪扭扭的样子、但他机智聪明,灵敏好动、攀树爬枝,采食花果等习性;他得身上体现了猴子的外部特征和生理特征。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本身是以动物的形象出现的,但是他的言谈举止又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儿童的情趣和语言,可以这样说,孙悟空完全是根据据少年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来展开想象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当中的很多想象都是动物的形象动作特征和儿童的语言心理特征的有机统一。
从孙悟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作为猴子的形象和动作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上蹿下跳,一刻也不得安宁,这是猴子的本性,而这种好动不定的特征也正契合了儿童的天性;第二,孙悟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界的普通猴子,他有独特非凡的本领,还会七十二般奇特的变化。
同时他还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明白人情世态,善于观察思考、积极乐观,无私无畏。
古代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质和思想感情都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 网教 专业: 公共课2016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教育学【0405】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选做其中的3个,每个小题20分,多做按3个小题给分,共60分。
)1.简答教育目的是什么。
2.简答什么是潜在课程。
3.简答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选做其中1个,每个小题40分,多做按1个小题给分,共40分。
)1.论述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2.论述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一、简答题1、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2、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4、(一)发展、激励功能(二)诊断、导向功能(三)调整、反思功能二、论述题1、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答:(一)知识经济对宏观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宏观层次教育价值表明的是教育与人类社会及个体发展的关系,它具体表现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两种类型。
一方面,知识经济提升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知识与社会、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联系。
社会拥有知识,才能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拥有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因此,知识的价值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实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实在的综合国力。
这就加强了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对知识的需求。
教育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满足社会与个体对知识需求的重要途径。
因而,教育的价值也就得到提升。
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提出了普遍提高人们智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也就加强了个体主体对自身智力发展的需求。
- 1 -4. 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同他重视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
因此,他说“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多参加点意见”,因此,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
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1.关于大学性质的探讨。
蔡元培认为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他认为要改革旧北大,“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由于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的学问,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
2.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这一办学原则。
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
3.学科设置——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关于大学学科设置,蔡元培的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最初,他从“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这一思想出发,主张“要偏重文理两科”。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又进一步主张“学术分校”理由有两条:第一、文理两科,专署学里,其他各科偏重于致用;第二、文理两科,设有研究所,实验室等设备,如若遍设其他各科,就要增设病院,工场等,困难更大。
4.教学制度——选科制。
与沟通文理思想相连系,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采用选科制,他认为这种制度使学生于专精之余,能够旁设种种有关系的学科,有利于打破学生“专己守残之偏见”,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5.行政管理——教授治校。
实行教授治校,这是蔡元培关于大学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
他主张教授治校,是为了建立民主的管理体制,防止校长主观专断,任意办事,这是他民主思想的反映。
- 2 -。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课程考试卷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论述题(每题10分)1、阐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说明他建立儒家学说的原因?2、阐述孔子关于说明他建立儒家学对后代教育的影响?3、阐述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育内容等言论,评价其对后代教育发展的影响?4、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性善”、“性恶”的阐述有哪些?后代的教育家是如何加以发展的?对古代教育思想有何影响?5、中国古代的官学管理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当时的管理有何特点?封建社会后期又是如何发展的?6、书院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特点是什么?对现代学校有什么启示?7、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8、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并与现代高考制进行比较?9、试论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10.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是如何演变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课程答案一、论述题1、(1)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进行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
德育过程最重要的还在于行为实践。
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与仁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忠与孝。
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
德育原则与方法: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改过迁善(2)背景:春秋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了。
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西周前的井田制被破坏,出现了土地私有,从而使旧贵族分化成新兴的地主阶级,于是他们为了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劳动力)便有了春秋的争霸战争。
而孔子是旧的奴隶主贵族代表,他认为春秋的战乱是因为没有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制度(春秋的战乱是因为诸侯国把周天子给灭了,所以孔子觉得是下级触犯了上级,因为下级无视那些等级制度。
)所以他主张恢复周礼。
同时又提出了仁礼中庸等思想,又开创了私学,把他的思想传下去……于是形成了儒家学说。
2016年西南大学333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2、美育3、活动课程4、教学评价5、科举制度二、简答题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帮助后进生的方法3、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4、皮亚杰的认知理论5、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职业角色6、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三、判断说理题1、教育对人的影响不是主要影响2、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玩具,体现了知识的绝对影响原则3、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全依赖于外界的物质奖励4、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
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班级授课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2、孔子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五、材料说明题1、德育2、教育与社会的关系2016年西大904真题一.选择1、在德国()在苯比锡大学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A.詹姆斯B.冯特C.罗杰斯D.华生2、个体认识客观规律最基本的方式()A.思维B.记忆C.感知D.想象3、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A.个案法B.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4、()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A.气质B.性格C.人格D.能力5、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6、具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A.语词B.形象C.情绪D.动作7、美国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Ps:真题真的是能力结构A.二因素说B.群因素说C.智利三维结构模式D.层次结构8、道德感是人们运用()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获得的情绪体验A.社会规范B.二.名词解释:思维,动机,观察,书面调查,成败归因三.简答:1、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2、气质和性格的关系3、知觉的特征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论述1激情特征和性质,如何控制情绪2影响人心理发展的因素五. 案例分析在电影和电视剧中,部队使用迷彩服,士兵等人都涂上迷彩服颜色。
当他们听到敌方战机轰鸣声时,就停止前进原地隐蔽。
敌机飞走后再继续前进。
国开期末考试《中国教育简史》机考满分试题(第6套) (试卷号2879,整套相同,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分析题(共2题,共100分)
一、评述1922年学制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你认为现在的学制还需要做哪些修订?(答题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
)(试题分值:50分)。
答:
规定了“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等(10分)。
学校系统采用“六三三”分段的形式(5分)。
学制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取消了大学预科;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10分)。
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架构(5分)。
学制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表现了教育重心的下移,更重视基础的、民众的教育,在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方面是比较和谐的。
学制比较简明,又留有充分的灵活性(5分)。
缺陷(5分)。
联系现实(10分)
二、概述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学习方式的主要观点,分析他们的异同并予以点评。
(答题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
)
(试题分值:50分)。
答:
孟子主张“性善论”(5分),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心(10分)。
荀子则主张“性恶论”(5分),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改造人的恶的本性,使趋之为善”(10分)。
在学习方式上,孟子的教学思想更具有内倾性,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5分)。
荀子则认为学习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但他们都重视教育的作用(5分)。
点评(10分)。
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设立的学校是:A. 太学B. 国子监C. 书院D. 私塾答案:A2.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是:A. 因材施教B. 有教无类C. 学而优则仕D. 以上都是答案:D3. 科举制度起源于:A. 汉朝B. 隋唐C. 宋朝D. 元朝答案:B4. 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中,最高学府是:A. 国子监B. 太学C. 书院D. 府学答案:A5.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B6.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于: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答案:B7.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是: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职业教育D. 终身教育答案:B8. 21世纪初,中国教育的重点是:A.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发展高等教育C. 提高教育质量D. 促进教育公平答案:D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提高国民素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传承文化答案:A10.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 课程改革B. 考试制度改革C. 教师教育改革D.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A. 重视道德教育B. 强调经典学习C. 重视实践能力D. 重视师生关系答案:ABD2. 科举制度的主要影响有: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强化了儒家思想C. 限制了科技发展D. 削弱了地方势力答案:ABD3.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 废除科举制度B. 建立新式学堂C. 推广白话文D. 实施义务教育答案:ABC4.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包括:A. 普及基础教育B. 建立高等教育体系C. 实施素质教育D. 推动教育公平答案:ABCD5.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A.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B.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C.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D. 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
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教育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在方法论上我们称之为实物观。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辩证法观点。
方法论上以结构主义为代表。
(5)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
方法论上以系统观为代表。
5、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以达到认识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的方法。
它是对社会现象作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
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
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与范畴有哪些?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五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专升本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教育学复习资料1夸美纽斯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大教学论》D.《爱弥儿》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物本能B.人的理性C.心理模仿D.生产劳动3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学生的“一般发展”B.“结构主义”C.“最近发展区”D.“合作教育学”4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生物本能C.心理模仿D.活动与交往5孟子的人性观是()。
A.性善论B.性恶论C.善恶兼有论D.神学论6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侧重于过程管理的教学评价,称为()。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7欧洲奴隶社会中,雅典教育特别重视________。
A 雄辩和演说训练B “骑士七技”训练C 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D 军事体操教育8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A.五分制记分法B.等级制记分法C.文字记分法D.数字记分法9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倡导的教学方法是()。
A.合作教学法B.“掌握学习”教学法C.“纲要信号”教学法D.启发式教学法10青少年的身高或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少年期增长较快,而在其他时期增长较慢,这说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不均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可变性11人的情感先由喜、怒、哀、乐等初级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可变性12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
A.教育具有阶级性B.教育具有永恒性C.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D.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13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B.赞科夫C.皮亚杰D.巴拉诺夫14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