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闺塾》同步练习之二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7
必修四单元二练习(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在乡里为非做歹的二混子,从前仗着他爹当乡长没人敢惹他;如今他爹丢了乌纱帽,他也被抓起来,真是令人拍手称快....。
B.诗人以悲天悯人....的胸怀谴责了当时的军阀混战,申诉了人民的苦难。
C.曾几何时....,我们制造的汽车能与德国、日本、美国相提并论之时,也是我们可以骄傲之时。
D.小舟沿溪流荡去,尽头竞与一湖泊相通,水面开阔,碧波粼粼,别有洞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印度重要防务和核设施及基础设施未对敌军空袭设防,令很多印度军界人士认为,缺少防空炮火、导弹和雷达是国家在安全领域的最大弱点。
B.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举办。
C.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发通知,强调必要时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可以实行价格临时干预,不会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定价的自主权。
D.ct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强化各项政策措施。
3.将下列的句子按最合理的顺序排列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疏勒”为蒙古语,系水丰草美之意。
②保护区外,便是对敦煌成包夹之势的库姆塔格沙漠。
③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长670公里,流域面积4万平方公里。
④但在蒸发量是降水量33倍的河西走廊地区,它承担着134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和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
⑤与中国大部分河流不同的是,它的流向自东向西,年平均径流量为l0.31亿立方米,仅为淮河的六十分之一。
⑥不仅如此,疏勒河的支流党河是敦煌的重要水源,每年下泄的6000至8000万立方米的生态水维系着敦煌的西大门------西湖自然保护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高中语文闺塾练习与解析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早膳.( ) (2)雎鸠..( ) (3)窈窕..( ) (4)盥.( )(5)栉.( ) (6)笄.( ) (7)诨.( ) (8)葩.( )(9)笺.( ) (10)屦.( ) (11)害淋.( ) (12)蟾蜍..( )(13)流觞.曲水( ) (14)道观.( ) (15)临帖.( )解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答案:(1)shàn (2)jū jiū(3)yǎo tiǎo (4)ɡuàn (5)zhì(6)jī(7)hùn (8)pā(9)jiān(10)jù(11)lìn (12)chán chú(13)shānɡ(14)ɡuàn (15)tiè2.下列字形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窈窕敷衍奇葩插科打诨B.信笺涂鸦光采娇生惯养C.设帐唐突清澈悬梁刺骨D.宽绰戳穿迂腐一言以弊之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B.“采”应为“彩”。
C.“骨”应为“股”。
D.“弊”应为“蔽”。
答案:A3.填字组词。
(1)鹊巢____占(2) ____坠地(3)_____私语(4)_____请罪(5)流____曲水(6)绿树成____ (7)惹____生____ (8)____风沐雨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答案:(1)鸠(2)呱呱(3)喁喁(4)负荆(5)觞(6)荫(7)是非(8)栉4.文学常识填空。
(1)《牡丹亭》原名《》,是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主人公是、。
(2)《》《》《》《》《》《》通称“六经”,是儒家的六部经典。
(3)文房四宝是指、、、。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答案:(1)牡丹亭还魂记明汤显祖柳梦梅杜丽娘(2)诗书礼乐易春秋(3)纸笔墨砚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么,怎知蜀道难!1.对这首元曲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小令以曲写史,总结唐朝灭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编者:刘宏霞审核人:方晓利一、课内巩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垒.(lěi)吟啸.(xiào) 衰.落(shuāi) 怀瑾握瑜.(yú)B.华.山(huá) 涤纶.(lún) 谪.居(zhé) 羽扇纶.巾C.间.隔(jiàn) 蓑.衣(suō) 应和.(hè) 狼狈.为奸(bèi)D.萧瑟.(sè) 刹.那(chà) 书卷.(juàn) 料峭.春风(qiào)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放荡不羁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D.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咏长啸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萧瑟处B.千古风.流.人物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5.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杨柳岸晓风残月。
6.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B.“羽扇纶巾”,“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训练十五闺塾课前预习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闺.塾( ) 睢.鸠( ) 书笺.( ) 奴婢.( ) 敷.演( )蟾蜍..( )答案:guī jū jiān bì fū chán chú2.对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对净几明窗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②极承老夫人管待..(照顾)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待君子好好地来求她)④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即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书写。
这里指乱涂乱画)⑤桃李门墙....(指出自同一师门的学生)⑥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陈述而加以发挥)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应解释“整洁〞,③指“好配偶〞,④文中指“随便写几个字〞。
3.把相关的事件和人物用横线连起来。
囊萤苏秦悬梁车胤趁月亮江泌刺股孙敬答案:解析:“囊萤的〞指晋代车胤,“趁月亮的〞指南齐江泌,“悬梁〞的指孙敬,“刺股〞的指苏秦。
4.文学常识填空。
(1)?牡丹亭?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代戏曲作家_________的代表作,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称“六经〞,是儒家的六部经典。
(3)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牡丹亭还魂记? 明汤显祖柳梦梅杜丽娘 (2)?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3)纸笔墨砚课堂稳固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早膳.(shàn) 恁.时节(nè) 君子好.逑(hào)B.盥.漱(guàn) 偌.多(ruò) 插科打诨.(hún)C.竹签.(qiān) 栉笄..(zhì jī) 不知足而为屦.(lǚ)D.女郎行.(háng) 簪.女(zān) 流觞.曲水(shāng)答案:D解析:A项“恁〞读为“nèn〞;B项“诨〞读为“hùn〞;C项“履〞读为“jù〞。
闺塾·基础训练一、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国B.《牡丹亭》——汤显祖——元代《项链》——莫泊桑——法国C.《西厢记》——王实甫——清代《唐璜》——拜伦——英国D.《聊斋志异》——蒲松龄—明代《桃花扇》——孔尚任——清代二、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历来“风骚”并称。
“风”指“国风”,即《诗经》中的“民歌”;“骚”指“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是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诗体,称“骚体”,又称“楚辞体。
”B.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里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C.郭沫若的《女神》是我国最早的新诗集之一,在诗的创作上开了一条新路。
他热情地歌颂反抗精神,憧憬光明,诅咒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
D.明、清两代的戏曲得到迅速的发展,著名的作品有高则诚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
2.论六经《诗经》最葩。
3.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4.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四、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A.[绕地游]素妆才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
(贴)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叫鹦哥唤茶。
B.[掉角儿]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
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
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C.[前腔]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1.简要概括这三支曲子的大意。
答: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2.[绕地游]一曲中女主人公“款步书堂下”却是为何,请结合课文开头书房气息、房外季节及春香话语加以分析。
高中语文闺塾同步练习人教版【同步达标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咂嘴zā信笺qiān 姜女原 yuán 奇葩pāB.流觞曲水shāng 好逑hào qiú窈窕yǎo 女郎行xíngC.关雎jū插科打诨hūn 及笄jí早膳shànD.起兴xìng 恁时节nèn 弃江皋gāo 蟾蜍chán ch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砚水款步敷衍潜玩B.闺塾禁煞标老儿悬粱刺股C.簪花吓煞栉笄书涂嫩鸦D.杜衙螺子黛午晌不知足为屡3.填空(1)兴,诗歌创作的一种手法,即。
(2)“六经”指、、、、、六部家经典。
(3)传奇剧中各出的曲子,一般分为、和。
重要角色上场时唱的曲子叫。
(4)《闺塾》选自,作者是代的。
“临川四梦”指的是、、、四部传奇剧。
4.把相关的事件和人物用横线连接起来。
囊萤苏秦悬梁车胤趁月亮江泌刺股孙敬5.《关雎》的前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选出对这四句诗翻译正确的一项:()A.呱呱叫着的雎鸠,在河中的沙洲上。
那漂亮娴静的姑娘啊,君子特别喜欢去追求。
B.关了很久的雎鸠,一飞飞到河中的沙洲上。
那漂亮娴静的姑娘啊,是君子好的配偶。
C.呱呱叫着的雎鸠,在河中的沙洲上。
那漂亮娴静的姑娘啊,是君子好的配偶。
D.关了很久的雎鸠,一飞飞到河中的沙洲上。
那漂亮娴静的姑娘啊,君子特别喜欢去追求。
【创新能力训练】《闺塾》一出戏后来被人们称为“春香闹学”。
一个“闹”字,串起了整出戏的情节,道出了戏剧的气氛。
请你结合剧情分析春香是如何闹学的。
【学科渗透训练】《闺塾》中陈最良授《关雎》一诗时,春香故意曲解打岔,下面是对《关雎》一诗的解析。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闺塾同步练习《闺塾》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戏曲与其他一些样式的戏剧一样,都以塑造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为主要任务。
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带来了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闺塾同步练习,供练习!基础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
(1)素妆才罢()(2)这经文偌多()(3)诗三百() (4)模字()(5)春香还劳把笔()(6)女弟子则争先不求闻达()2.熟读课文,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
(1)《诗经》最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姜嫄产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咏鸡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伤燕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思汉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6)宜室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7)不知足而为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8)桃李门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完成下列填空。
(1)汤显祖,()代()家。
字义仍,号(),又号若士,别署(),江西临川人。
(2)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叫(《》),和《邯郸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
高中语文试题高中二年级《闺塾》习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闺塾》习题学练导析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关关睢鸠窈窕淑女静几明窗谍谍不休B.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敷衍了事敷演诗意c.后妃贤达文房四宝悬粱刺骨察颜观色D.花明柳绿负荆请罪流觞屈水陈词乱调2.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处,按顺序应填哪一组词语最恰当?《牡丹亭》成为一部_______作品,同它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它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有____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先表现在作品中______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A.优秀浓厚渗透B.杰出浓郁贯串c.优秀浓郁贯穿D.杰出浓厚贯穿3.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生活上的束缚、单调,也造成了她情绪上的苦闷,引起了她对现状的不满和怀疑。
B。
《诗经》中的爱情诗唤起了她青春的觉醒,她埋怨父亲在婚姻问题上太讲究门第,终于耽误了自己美好的青春。
c.春天的明媚春光,又刺激了她要求身心解放的强烈感情。
D.以致,她在梦中接受了柳梦梅的爱情。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紫箫记》全剧平铺盲叙,内容未跳出一般才子佳人爱情戏的窠臼。
B.《南柯记》是汤显祖晚年的作品,有人说它是一个垂暮老人对人心惟危的慨叹。
c.《邯郸记》是汤显祖五个剧本中曲词最朴素的,但也有人批评它言不及义。
D.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其戏剧创作的杰出成就能与莎士比亚同日而语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汤显祖生活在明代政治极为腐朽的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经常遭受着迫害。
B.汤显祖对民生疾苦比较关心,他在浙江遂昌做知县时,抑制豪强打击恶势力。
c.他的老师罗汝芳是左派王学的进步思想家,对汤显祖较大影响。
D.汤显祖晚年由于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滋生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又受了佛家消极思想的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流露。
6.课文中的舞台说明文字,均用括号标明,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前腔][尾声]是表明唱腔的曲牌名。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堪脍.(kuài)会.计(kuài)杂烩.(kuài) 刽.子手(ɡuì)B.巷.陌(xiànɡ) 巷.道(xiànɡ)小巷.(xiànɡ) 债券.(quàn)C.鬓.角(bìn) 云鬟.(huán)长鬃.(zōnɡ) 玉簪螺髻.(jì)D.提供.(ɡōnɡ) 供.给(ɡōnɡ)供.奉(ɡònɡ) 献愁供.恨(ɡònɡ)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设帐饯别)刘郎才气..(指雄才大略)B.一尊.还酹江月(同“樽”,酒杯)一蓑..烟雨任平生(满蓑衣)C.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失群的孤雁)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D.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挨一个)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多情自古伤离别B.竹杖芒鞋轻胜马C.楚天千里清秋D.忧愁风雨,树犹如此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对”字,与“对长亭晚”中“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对.曰B.对.镜贴花黄C.无言以对.D.对.症下药5.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在意境上相似的一首()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
闺塾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雎鸠..(yǎo tiǎo)..(jūjiū)窈窕好逑..(chán chú)..(hào qiú)蟾蜍B.咂.(zā)膳.(shàn)恁.(nân)葩.(bā)C.流觞.(shāng)疤痆.(niâ)屦.(jù)挦(xún)D.盥.漱(guàn)栉笄..(zhìjī)喾.(kù)姜嫄.(yuán)解析:B项,“葩”应读“pā”。
答案:B2.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在用膳翻了一翻焕然冰释扬长而去B.潇洒大方世外桃源嫉贤妒能义不容辞C.悠闲自在以儆效尤首屈一指痴心妄想D.流觞曲水摩肩接踵为虎作伥煞费苦心解析:A项,“翻”应为“番”;“焕”应为“涣”。
答案:A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对净几明窗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②极承老夫人管待..(照顾和接待)③君子好逑..(等待君子好好的来求她)④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即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书写,这里指乱涂乱画)⑤桃李门墙..(指出自同一师门的学生)⑥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陈述而加以发挥)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解析:①中“潇洒”意思是“整洁”;③“好逑”意思是“好的配偶”;④中不是“乱涂乱画”应是“随便写几个字”。
答案:C4. 下列关于课文中的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括号里的文字属于舞台说明,这里的“介”是舞台动作,相当于元杂剧中的“科”。
B.文中的“末”是指老年男子,这里的“末”就是指私塾先生陈最良。
C.文中的“贴”是指青年女子,戏剧中的女配角,擅长插科打诨一类人的专业。
D.《闺塾》这出戏以诗开头,又以诗结尾,增添了戏曲的文学韵味。
解析:C项,贴,贴旦,这里扮演侍女春香,用“擅长插科打诨”来概括这类角色的特点还可以,但说是“一类人的专业”则不恰当。
闺塾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款步书堂下:慢慢地走。
B、恁时节刚好教鹦哥换茶:这样的时候。
C、论六经《诗经》最葩:花。
D、先生万福:古代妇女行礼请安。
2、下列语句中加线部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末上(角色名,老年男子扮演者)看介(同“科”,指舞台动作或舞台效果用语)B、贴学鸠声诨(开玩笑)春香取文房四宝来模字(写)C、看你临(临摩)洗尽铅华(妇女化妆用的脂粉)D、学士领出恭牌(上厕所)集唐(集唐人语句)3、阅读下面三组语句,分别说说这些语言各表现了哪个人物的怎样的性格特征。
(1)素妆才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学生自会临书,春香还劳把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知道了。
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俺衙内关着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列唱词,分别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4、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
有指证,姜塬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
更有那……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A、首句说“六经”中《诗经》是最华美的,其中有很多关于文雅女子的故事。
B、次句说姜塬就是最好的榜样,正因为她的贤达虔诚,才感动天地,产下后稷。
C、第三句列举其他后妃的事迹,肯定它们不事外表招摇追求道德修养的作法。
D、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说,诗三百,用一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而无邪念。
5、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则要你守砚台,跟书案,伴诗云,陪子曰,没的争差。
(贴)争差些罢。
(旦挦贴发介)则问你几丝几头发?几条背花。
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
()A、这是春香惹脑了陈最良,陈要打春香,杜丽娘为护春代师责罚春香时的唱词。
B、全段唱词分三个层次,一是禁止春香游戏玩耍,二是令春香一天到晚读书练字,三是用家法威吓。
C、丽娘训斥春香的这些话,其实是她久被压抑的心灵反映,而人寻味的是第二层,读书这样正事竟被当成了对人惩罚的手段。
D、作者巧妙地把情思隐含在人物的对话和叙事中,含蓄地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制与扭曲。
6、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课文结尾处,杜丽娘急问花园在哪里,并感慨“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说明人的天性终归难以压制的。
B、春香聪明机敏,心直口快,率意而行,与杜丽娘形成一个对比:作者以赞赏的笔调刻画这个人物,含蓄地表达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C、课文表现了私熟先生为了糊口而不得不面对自己不愿意教的两个学生的无奈,作者笑下这个人物寓托着同情。
D、课文人物语言极富个性,戏剧动作描写细致入微,融雅俗于一炉,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
7、下列不属于汤显祖的作品的一项是()A、《南柯记》B、《紫钗记》C、《四声猿》D、《邯郸记》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梧桐雨》,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这四个剧本是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B、“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这幅对联赞颂的是汤显祖。
C、柳梦梅是汤显祖的《牡丹亭》里的人物,蔡伯皆是高则诚《琵瑟记》里的人物,李香君是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人物。
D、我国古典文学的形成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其中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戏曲是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答案:1、C2、B3、(1)杜丽娘天然,稳重,纯洁聪慧好学(2)春香聪明活泼,心直口快,率性无忌4、C5、D6、C7、C8、A二、习题精选扩展阅读阅读《牡丹亭·游园》(节送),完成后面的统习:【统地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①年光遍。
人立小屋深院。
(贴)炷尽沉烟②,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③,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④。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合)朝飞暮卷⑤,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縻处烟丝醉软。
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
(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说明】“游园”是《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
杜丽娘受到《诗经·关雎》的启发,在春香的鼓动下,违背父命,私自到后花园赏春。
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她的青春觉醒了。
【注释】①乱煞,缭乱之意。
②炷,。
燃烧。
沉烟,指沉香,一种香料。
③晴丝,在春天晴日常易看见的虫类吐的游丝。
④没揣:不料。
迤逗:挑逗,引惹。
揣、迤。
都是当时的口语。
彩云,指式样美好的发髫。
菱花,指镜子。
⑤朝飞暮卷: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这里形容楼阁的壮美。
1.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A.“行介”中的“介”是戏剧术语,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与元杂剧中的“科”相同。
B.【步步娇】、【皂罗袍】、【好姐姐】均是曲牌名。
C.(合)表示“合唱”,传奇中主要角色才可以唱,可独唱、对唱、合唱。
D.旦,贴,剧中的女角。
贴即“贴旦”的简称,扮演次要的女角。
旦即传奇女主角。
传奇男主角称“生”。
2.“没揣菱花”三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其表达效果是(不超过30宇)3.选出对【绕地游】这支曲子赏析错误的一项()A.“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一句中的“乱煞”一词,既是客观的描绘,也是主观的表现;描绘了春光的热闹,表现了春意的缭乱。
B.“炷尽”、“抛”、“残”等词恰到好处地透露了女主人公对深闺内院生活的厌烦。
C.“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这一反问句式,直抒胸臆,加强了感情表达的力量。
D.这支曲子表现了一个被禁烟在“小庭深院”的少女的生活,不是百无聊赖地闷睡,就是单调乏味地绣花,对春天的向往不像去年一样殷切。
4.下面对【步步娇】这支曲子的赏析,请判断正误。
(1)这支曲子既直接描绘人物的外貌,又通过描绘她梳妆打扮时的动作,来展现她的情趣。
()(2)“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这句明写春景,暗写春情,寓春情于春景,情景水乳交融。
()(3)“闲”字直接修饰“庭院”,既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特点——寂寞和烦闷,又反映出主人公在“闲”的深闺中生活的闲散无聊。
()(4)“没揣”、“迤逗”是当时的口语。
口语的运用,不但使生活气息更加浓厚,而且活脱脱表现了杜丽娘那种娇羞的神态。
()(5)从这支曲子的唱词,可以体会出戏曲语言具有个性化和动作性的特点。
()5.选出对【皂罗袍】赏析有误的一项()A.“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情与景的矛盾,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B.“原来”一词犹如百花园门前的一道屏风,游人经过,顿觉春色扑面,春花斗艳。
“红”与“紫”,描绘出鲜花盛开百媚千娇的美,这是一“喜”;而这样的美景“都付于断井颓垣”,这是一“怨”。
这一“喜”一“怨”,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怨恨。
C.“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感叹,把万般愁绪、满腹哀怨融人“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之中。
D.这支曲子情深意远,有客观描绘,有主观抒情,情与复水乳交融,是历来传诵的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的名曲。
6.【步步娇】、【皂罗袍】这两支曲子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可从艺术手法及语言等方面分析)答:。
7.杜丽娘和春香游园即将回去时,春香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而杜丽娘却是一句“提他怎的”,并唱“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这表现出了杜丽娘此时的情绪。
造成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1.C2.拟人形象生动轩描绘出杜丽娘因为春情摇漾,梳妆时无限娇羞的情态。
3.D4.①×②√③√④√⑤√5.C6.(1)绘景抒情,妙合无间。
如“袅情丝”三句;(2)语言典型雅浓丽,委婉储蓄。
如“良辰美景”二句7.孤独、怅惘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思考题1.下面两句话说明了陈最良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先生?请简要回答:①“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②“生受了!依《孟子》上样儿,做个‘不知足而为屦’罢了。
”答:。
2.“死丫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打不得你?俺且问你那花园在哪里?”这句话表现了杜丽娘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
3.《诗经·关雎》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闺塾》中春香进行了曲解:“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在《肃苑》中杜丽娘却由此发感慨:“关了的雎鸠沿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试比较这两种解释的不同目的。
答:。
4.杜丽娘在[前腔]中曾唱道:“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则要你守砚台,跟书案,伴诗云,陪子曰,没些争差。
”以此约束丫环春香。
可后来她又问春香:“俺且问你那花园在哪里?……可有什么景致?”这前后说法判若两人,岂不是前言不符后语么?你认为该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1.是一位饱读儒家经书,陈腐而又固执的老学究。
2.温顺善良,身上有封建礼教留下的烙印,但内心深处有强烈的冲破封建牢笼的渴盼。
3.春香故意曲解,借以取笑愚蠢的塾师;杜丽娘则从自己要求自由的生活愿望出发,借以抒怀。
4.杜前说不准玩秋千,不准踏花园,是因为她是春香的主人,不得不这样说;后说是在老师走后,她那被束缚的心灵早已飞向那春光明媚的大花园中,故问春香花园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