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早读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6.50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全套教学课件【PPT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 6 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 1 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6÷2=3(盘)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摆一摆,解决新问题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2.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7÷2=3(盘) 1(个)……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6÷2=3(盘) 7÷2=3(盘) ······1(个)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那么,谁能说一说余数表示什么?在计算平均分的除法算式时,计算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还有剩余,也就是剩余的不够再分,数学上把这种不够再分的数叫做余数。
818172724 1412121在计算平均分的除法算式时,计算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还有剩余,也就是剩余的不够再分,数学上把这种不够再分的数叫做余数。
谢谢观看Thank You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 6 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 2 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用小棒摆。
8根8÷4=2(个)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9根9÷4=2(个)……1(根)2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10根10÷4=2(个)……2(根)如果用 11根、12根呢?11根12根11÷4=2(个)……3(根)12÷4=3(个)9根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9÷4=2(个)……1(根)10根10÷4=2(个) (2)(根)11根11÷4=2(个) (3)(根)12根12÷4=3(个)13根13÷4=3(个) (1)(根)<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是不够分而余下的,所以小于除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早读资料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
3、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〇”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4、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5、在解答与统计有关的问题时,一些数据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经过计算才能获得。
二、表内除法一1、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才叫平均分。
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
3、判断是不是平均分要看每一份中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
5、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都应该用除法计算。
6、平均分物品时,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相同。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一或两道除法算式。
当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相同时,根据这道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7、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8、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9、28÷4=7,口诀:四七二十八;读作:28除以4等于7。
表示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7;还表示28里面有7个4。
10、被除数和除数相等且不为0,商是1。
11、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题意首先判断是否属于平均分,然后在找出总数与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12、背熟大九九乘法口诀表是算好除法的关键,大家一起背吧!三、图形的运动1、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七彩课堂二下数学课件
本课件是七彩课堂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电子教学资料,共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章:认识数字
1.1 数字0-100的认识与书写
1.2 比较大小
1.3 数字序数
第二章:加减法
2.1 加法的认识
2.2 减法的认识
2.3 进位与借位
第三章:长度、重量和容积
3.1 长度的认识
3.2 重量的认识
3.3 容积的认识
第四章:几何图形
4.1 点、线、面的认识
4.2 基本图形的认识
4.3 对称图形的认识
本课件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同时也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方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早读容(北师大版)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五单元测量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第九单元统计2 3 6 7 10 14 17 21 25第一单元除法一、概念、定义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或每几个分成一份后,还有剩下的数,并且这个剩下的数不够在分,这个剩下的数就叫做余数,这种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商是一位数时,商应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和被除数的个位数字对齐;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余下的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商和余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商表示每份数时,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商表示分成的份数时,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不同。
余数的单位名称总是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二、口算7×8=5×6=9×2= 3×4= 35-21=50-48= 73-68= 8×3= 5×9= 47-45=7×4= 35-32= 30÷5= 42÷6= 40÷8=35÷5= 48÷6= 64÷8= 81÷9= 36÷4=34÷5= 27÷6= 50÷9= 17÷5= 13÷4=26÷8= 27÷3= 50÷7= 19÷2= 74÷9= 三、填空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
2、38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个,还剩()个。
3、八月份有31天,共有()个星期零()天。
4、40÷7=☐……☐,余数是( ).5、☐÷8=4……5,☐里应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