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蜜蜂齐白石作品赏析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0.57 MB
- 文档页数:30
齐白石帅众巨匠画紫藤—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一幅好画
陈半丁紫藤图
陈大羽紫藤腊嘴
陈智捷紫藤小鸟图
金默如紫藤八哥
梁占峰紫藤灵猴图
林风眠紫藤双鸭图
娄师白紫藤鸭趣图
齐白石紫藤引蜂来
齐白石、张万里合作紫藤小鸡
任伯年紫藤仙鹤图
唐云丘受成张辛稼紫藤飞燕图
汪亚尘紫藤游鱼图
王雪涛紫藤八哥
王震紫藤鱼戏图
叶绿野紫藤双鸭图
张辛稼紫藤翠鸟图
张辛稼紫藤花图
诸乐三紫藤华蔓图
整理:《一幅好画》头条社
主题:大师的艺术,大美的生活
编辑:FAN。
119鉴 赏齐白石绘画作品赏析王丹丹齐白石是一位中国艺术集大成者,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篆刻,抑或是诗词,其都无所不通,具有极高的造诣。
单就绘画而言,齐白石在绘画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不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齐白石是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国画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例如,他的《六虾图》《红衣罗汉图》《秋卉工虫》等绘画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具有深刻的内涵,人们通过欣赏可以获得启迪和感悟。
本文对齐白石的《秋卉工虫》《六虾图》《红衣罗汉图》这三幅绘画作品进行赏析,领略其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感受其富有独创性的绘画遗风。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擅长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敢于标新立异,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中国国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齐白石早年做过木工,后来在老师胡沁园的帮助下专习绘画,其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绘画艺术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具有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绘画作品也别具一格,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一、齐白石《秋卉工虫》作品赏析齐白石笔下的工笔草虫具有显著的特点,洋溢着自然蓬勃的生机,其运用独特的笔墨语言把物象刻画和描绘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1921年,齐白石创作了《秋卉工虫》这幅中国画作品,作品画面中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等物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傲然怒放的秋菊、轻吟低唱的秋雁、全身通绿的蝗虫以及飞舞的蝴蝶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秋色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
齐白石在绘画创作中集雅俗于一体,将秋菊、秋雁、蝗虫以及蝴蝶这四种物象在同一空间中进行表现,取得了良好的画面效果,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受自身身世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齐白石的文人情结较为明显,这为其“新文人画”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菊花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象征着一种脱离世俗的高洁精神,《秋卉工虫》这幅作品画面中不畏冰霜侵蚀而傲然怒放的秋菊就淋淋尽致地展现出其时刻不忘的文人情结,告诫受众要经过艰难困苦,才能获得成功。
[word格式] 齐白石、齐子如绘画作品赏析齐白石、齐子如绘画作品赏析
齐白石,齐子如绘画作品赏析
【]
齐白石齐子如牵牛蝗虫xn亭纸本设色?年
齐白石齐子如红叶秋蝉×n暑纸本设色一?年
.
磐.一套
齐白石齐子如牡丹蜜蜂u×.器纸本设色1_年
齐白石齐子如秋叶螳螂×o富纸本设色一?年
此工笔草虫册页为齐白石与齐子如合作,共8
开.草虫为齐子如所画,白石老人补作花卉.齐子如
名良琨,字子如,是齐白石的第三个儿子,1902年生
于湖南湘潭白石铺梅公祠.他自幼从齐白石学习诗
文,书画与篆刻,18岁时随父N:IL京并拜到陈半丁
门下学画,专攻花鸟.其画风颇具自石老人风骨,又
有所发展所作工笔草虫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在
色彩的运用上更加自然柔丽,线条也更纤细精微.
齐白石曾在与齐子如合作的莲蓬蜻蜓》中题日:
“子如画虫学于余,年才过四十,画虫之工过于乃
匣I
鹰i?
翁……”,可见白石老人对他极为赏识.可惜的是,
齐子如在53岁时因病去世,未能留给世人更多精彩的绘画作品.此册作品亦工亦写,生机盎然,颇具艺术感染力.?
恹
齐白石齐子如野花蝼蛄?×o暑纸本设色?年
齐白石齐子如梨花蝴蝶×2n葛纸本设色一?年
裕羞嘉
齐白石齐子如鸢尾蝈蝈?×2n目纸本设色一年
齐白石齐子如黄梅蝴蝶×2n目纸本设色一年
齐自石樱桃蝗虫图×3n目纸本设包一
齐白石荷花鸳鸯图0×5n目纸本设色年。
【名品赏析】齐⽩⽯花鸟画欣赏(三)齐⽩⽯花鸟画欣赏(三)仙鹤图⽴轴设⾊纸本 1929年作款识:欲洗霜翎下涧边,却嫌菱刺污⾹泉。
沙鸥浦雁应惊讶,⼀举扶摇直上天。
借禇载诗,⽩⽯。
申伯先⽣清正,⼰巳夏五⽉中,齐璜。
铃印:⽊居⼠、⽼⽩齐⽩⽯的绘画寓意深刻包含逸致,他的艺术创作和主张继承和发扬了民族艺术的好的传统,同时他主张神形兼备,即把现实和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正是艺术最⾼的表现⽅法。
这幅画作正应证了齐⽩⽯艺术追求的奥妙所在。
画中绘⼀仙鹤屹⽴于⼀松枝之上,仙鹤⾃古以来被认为是⼀种祥瑞,有“仙鸟”、“⼀品鸟”之称,仙鹤⽩⽻丹顶,形态美丽,卓然傲⽴,性情⾼雅,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画中⽼⼈牢牢的抓住仙鹤的特征,并且有意夸张其颈与腿,将仙鹤的修长⾝姿更好的表达出来。
仙鹤象征着圣洁,清雅,长寿,且爱情专⼀。
⽩⽯⽼⼈通过对于仙鹤的描绘以及落款褚载的诗句来表达对于那些品格⾼尚纯洁,⽴壁千仞,⽆欲则刚的谦谦君⼦们的赞美。
仙鹤⾜下之松树亦是有所深意,松树四季常青,在严寒中依然挺拔苍翠,亦被⼈们⽐喻为有德的君⼦,⽽松树与仙鹤同时出现在画⾯中,更是对绘画主题的进⼀步加深和强调,可见齐⽩⽯对于这张画的构思和⽴意的确卓尔不凡。
松风图⽴轴 1930年作 (280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款识:不破仓壁亦不害苗,⼀岭松风独⾃居⾼。
⽩⽯⼭翁并题。
伊藤仁弟清属。
庚午,齐璜。
铃印:⽊⼈、⽩⽯翁布满松鳞的粗壮树⼲,从画⾯底部⼏乎垂直地向上伸展,在接近顶部时才向右伸出画⾯。
树⼲顶端,⼀只松⿏正俯⾝向下。
全作松⼲、松枝⽤淡墨,浓墨与重墨画出的松⿏,登时凸显出来。
醒⽬的松⿏,尾巴向画⾯右侧弯曲,与画⾯右端的⾏书题款、下⽅细如毫发⼜挺拔多姿的马尾松针,在动势与墨⾊上遥相呼应,令画⾯的⽅圆、虚实、疏密、上下诸关系,奇崛⽽⼜⾃然,见出画家独运的匠⼼。
葡萄松⿏画⾯中所绘粗壮的松树下,葡萄藤缠蔓绕,果实累累,墨笔画出的⼏⽚巨⼤葡萄叶,蓬勃的葡萄叶间,龙蛇般穿插的是蜿蜒曲折的葡萄藤,或浓或淡,藤叶以书法⼊画,如⾏草般纵横挥写,墨渖淋漓,⼀⼤串成熟饱满的紫⾊葡萄,以没⾻法圈出,从叶⼦后直直垂下,笔致写意却⼜晶莹如⽣。
对齐白石作品的欣赏评述
齐白石(1864-1957),字星白,号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尤以花鸟画而闻名。
以下是对齐白石作品的欣赏评述:
1.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齐白石的作品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但又不拘泥于古典的规范,融合了他个人的创新和现代审美。
他以传统的题材,如花鸟、山水,创造出极具现代感的作品,塑造了独特的画风。
2. 精湛的技巧:齐白石的画技非常高超,他的笔墨运用极为娴熟。
他能够以精细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表现出花鸟的生动和细腻之美。
他的作品在细节处理上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3. 生动的表现力: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充满生气,他善于捕捉花鸟的特征和情感,使这些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布上。
他的画作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和美丽。
4. 极简主义的审美:齐白石的画作常常追求极简主义的审美,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构图,达到画面的平衡与和谐。
他的作品给人以静谧、悠远的感受,不拥挤、不杂乱,却充满深意。
5. 文人情怀:齐白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常常伴随着诗文,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和情感。
这使他的画作更加丰富和富有内涵。
总的来说,齐白石的作品代表了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巅峰,他的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吸引了广泛的观众,不仅在中国受到喜爱,也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绘画技巧的高超,还传递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齐白石:能喜此画者他日不能无名!齐白石《瓷盘蜜蜂图》齐白石的《瓷盘蜜蜂图》,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齐白石作品选集》中收录的一幅作品,没有创作年代,画中一个瓷盘,一只落在盘中的蜜蜂。
瓷盘寥寥数笔,淡墨勾勒写成,画法是写意。
蜜蜂刻画精工,伏在瓷盘中,腹部略用黄色,画法是工笔。
《瓷盘蜜蜂图》画的右边自上而下题字一行,文曰:“能喜此帧者他日不能无名,白石。
”齐白石《瓷盘蜜蜂图》局部为什么说喜欢此画者将来一定成名?这幅画到底哪里引人入胜?是工写结合?是布局奇妙?亦或是白石老人有意不明说创作意图,为我们留下这幅谜语式的作品,让每个欣赏者自己把玩品赏,接受此画的考试?下面先说一个典故:北宋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有一次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
到了考试那天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
画家们五花八门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
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脸上立时现出了喜悦的微笑。
他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为什么好极啦?作品的成功就是来源“香”字,虽然没有漫野的百花齐放,但是有了蝴蝶,自是花香满园,这就是画家的精妙之处!那么白石老人是不是这个意思呢?齐白石就像一个老顽童,以泥土香气撒向宣纸,又凭农民的智慧和幽默创作了像这样许许多多令人回味不尽的艺术作品。
齐先生的思维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如:青蛙后腿被拴,另三只旁观;多只小鸡争蚯蚓又不免他日相呼;老鼠自称,这些都令人拍案叫绝,他的大脑思维太奇特了,怎么会想得到的?齐白石《蛙趣》齐白石《他日相呼》齐白石《自称》白石老人的这种趣味,不像古代文人画家的艺术趣味那么高雅,但又有着那些高雅趣味难以代替的魅力,它带有土气、稚气,或不太合理,然而又处处合于艺术的情理,光有其童心、乡心还不够,还要看他怎么艺术地处理这些题材,如何把这些普通的艺术素材转化为感人的艺术形象。
齐白石题雪涛自题册双钩紫藤
清晨,秋风婉转,只是一壶茶,一本书,一份清茗,把一个山民送来的紫花放在桌子上,远处传来潺潺的溪水声,显得特别舒服,和那阳光下落下来的柔和。
齐白石坐在他门前,把桌子上那本古老的书拿到手中,一页一页地翻看,深深地被书内容所吸引,那是一本古旧的题册,里面有着淡雅的笔调,印着许多古代的书法作品,这本书被称为《双钩紫藤》,它凝结了齐白石多年来的书法心得。
时光流逝,一眨眼之间,齐白石已经走过了几十年,依然记得当时那本书里印着的书法作品,那些书法作品都有它们自己的标题,有的题垂柳,有的题彩虹,有的题草花,有的题雪涛。
在那一年的深秋里,齐白石受邀到了一位大哥的家中,他正是以《雪涛》为题写书法的大哥,当他看到大哥写的《雪涛》时,不免觉得惊讶,几笔又圆又流畅的笔画,将雪涛的特质表现出来,那挥洒出来的个性,仿佛来自天底下。
既然是题写,就不可能只写一次,他又一次以《雪涛》为题写书法,又一次把雪涛的潋滟细腻完美地表现出来,书写的过程中,不仅是笔触的技法,还有心情的状态,心中的感觉,无一不表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深得大哥赞许。
齐白石很有兴趣,把笔写的雪涛挂在自己的题册上,作为一个纪念,名为《双钩紫藤》,因为那曲挂在自家书架上的紫花,有着双钩紫藤的气息。
《双钩紫藤》记录了齐白石多年以来的书法成就,从中可以感知到书法师在书法创作中的心态,也可以看出他对书法的追求,用挥洒出来的多种书法表现出书法的魅力,让书法的创作变的更加的迷人。
至今,齐白石的《双钩紫藤》书法依然留存于世,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种格外的珍贵,它不仅仅是一种书法,更是一种文化的精神。
凝聚着齐白石多年以来的艺术智慧,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宝藏,将齐白石的书法智慧传承下去。
十大名家画紫藤,太美了!
学习更多国画专业知识
金鸿钧紫藤鸳鸯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唐许浑《紫藤》
周彦生紫藤小鸟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唐李白《紫藤树》
周彦生紫藤小鸟
邱德镜青霞紫雪舞春风
邱德镜紫气东来
娄师白紫藤小鸭
娄师白紫藤小鸭
娄师白紫藤小鸭
乔木紫藤小鸟
乔木紫藤小鸟
黄幻吾紫藤小鸟
黄幻吾紫气东来吉祥如意
王雪涛紫藤大吉图
王雪涛紫藤大吉图
王梦白紫藤飞燕
齐白石紫藤
齐白石紫藤蜜蜂
齐白石紫藤蜜蜂
任伯年紫藤飞燕
任伯年紫藤飞燕。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6紫藤蜜蜂立轴设色纸本 1944年作此画无年款,从绘画、书法风格与题跋内容看,约作于1944年-1945年。
此《紫藤蜜蜂》纸质近熟,上半幅只画盘曲如龙蟠的老干,而把花叶细枝都集中在下半幅,形成上下的密疏、细粗、嫩老之对比。
这在齐白石后期的画藤作品中是极其典型的。
从画风上可以看到吴昌硕对其的影响,藤干先以渴笔勾皴,藤叶密不透风,笔墨凝重浑厚,色彩浓郁鲜艳。
浑厚的笔墨使画面浓密了起来,这其中又看到了徐文长一路锐利恣纵的笔法。
事事太平镜心设色纸本 1944年作款识:事事太平。
白石并篆,甲申八十四岁矣。
钤印:齐大、接木移花手段柿子是齐白石最常画的题材之一,齐白石喜爱柿子不仅是因为它作为水果好吃,还因其与事、世、市等字谐音,有吉祥的寓意,如《事事太平》、《事事清白》、《三世太平》等。
此作描绘了柿子树的一枝分叉,从画面右上角斜下伸出,与对角线平行于画面左上方,枝杈上密密麻麻挂着八个熟透的柿子,右下角是五个散落在地面的柿子,略带青涩,树杈和地面上停着两只蝉和一只螳螂。
整幅构图饱满,色彩热烈,显示出一种喜庆、乐观的情绪。
柿子以没骨法写出,色彩的浓淡晕染柿子将中间凹陷、上下饱满的特征恰当地表现出来,叶片以没骨法和勾勒法相结合的画法写出,叶筋和枝杈勾勒较淡,将隐没在叶片中的柿子凸显出来。
三只草虫刻画精细工致,与粗率、艳丽的柿子树形成对比,画面看似率意,实则匠心独具,白石老人晚年的花鸟画创作更臻炉火纯青。
独酌图立轴纸本 1945年作款识:室中藜杖老何之,八五华年归计迟。
强作京华风雅客,夜深持蟹咏新诗。
白石老人。
钤印:老白、甑屋《独酌图》是白石老人的爱写题材之一,从本幅题诗可以看出他时年八十五岁,即一九四五年,而那一年正是他对此题材情有独锺的一年,“再三画此”,写有多帧。
而诗中“强作京华风雅客”一句也被一再引用。
此幅亦用烛火、酒壶、腴蟹、螯足、小杯来明示季节场景,把夜深斟酒、持蟹咏诗的意态表现得十分动人。
齐白石画紫藤花,笔笔鲜活!
齐白石喜欢画藤蔓类的植物,他笔下的葫芦、葡萄、牵牛、紫藤等,都在前人风貌之外另辟蹊径,自成规格。
再配以工笔小虫,写意与工笔技法的呼应,清新可人,雅韵悠长。
齐白石就对紫藤情有独钟,白石老人用重墨和焦墨镇住画面,几笔纵横交错的藤,显得画面更富有层次感。
整个画面繁而不乱,静中有动,让人感觉姿态婀娜的紫藤在随风摇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齐白石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齐白石善于运用复杂的线型变化以造成复杂的旋律。
齐白石有关造型的著名画语——“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画藤题句“乱到十分休要解”,“老藤年年结如蝇”,表白的都是对特有形象的审美感受。
齐白石善于运用笔墨,也擅用线的节奏、组合方式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气氛。
这种奇妙的构成,有齐白石的技巧,而这独特的技巧又与齐白石对内在美的独特追求有关。
绘画欣赏:齐白石画花鸟的代表作品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大师,他晚年以卖画为生,画花鸟的风格是简练明快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齐白石画花鸟的代表作品,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只蝉伫立在荷叶的枝干上,画出了沉睡是的姿态,旁边是用红色来点缀出荷花的模样,画风工整清晰。
这幅画描绘了一只飞舞的蜻蜓正飞向桂花树的姿态,桂花是上面的桂花是金黄色的,与绿色的树叶形成了对比,旁边是画家齐白石的署名。
齐白石画藤萝如画龙蛇齐白石画藤萝如画龙蛇的简介如下:齐白石曾在《藤萝》中题有:“青藤灵舞好思想,百索莫解头绪爽。
”“青藤老屋昔人去,三百年来耻匠兴。
”明代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作画纵横不拘绳舞,别有风致,小涂大抹均为高古。
齐白石认为青藤之后,无人能与之抗衡,话外音就是他所画的“龙蛇交影并飞腾”的藤萝可与青藤并肩。
通过齐白石晚年所画的藤萝来看,确非一般,书卷气、金石味均能体现出现,是继吴昌硕之后的又一大家。
齐白石画藤萝能画到如此境界,原因有三:1.写生齐白石画藤萝源于生活。
他通过观察,加以提炼,又高于生活。
他早在借山吟馆居住时,“借山四野皆藤海,樵牧何曾认作花”。
这些野藤虽不被樵夫牧人所重视,但却引起齐白石的注意,将其作为绘画题材。
他在五十八岁所作的《藤萝蜜蜂》中回忆道:“借山馆后有野藤,其花开时游蜂无数,移孙四岁时,为蜂所逐,今日移孙亦能画此藤虫,静思往事,如在目底”。
还在《藤萝》中题有:“家在借山馆后。
四周藤萝如山”。
齐白石还曾在画中题道:“南岳山下最多,其藤多刺,结子似桑子,可食,子多似葡萄”“时居保阳,游莲花池,见池上紫藤最盛,归客窗后,画长幅并题。
”2.书法齐白石在某时期写某种书体,在其绘画的线条上就能反映出来。
他五十岁左右曾醉心于金冬心书体,于是在绘画中所画线条亦多古拙,如藤萝干就古拙有余,颇似金冬心画法。
但当齐白石摹写了《天发神谶碑》后,由于书法功力的加深,使绘画的面貌也为之一变,线条苍劲遒韧,如藤萝干、枝就明显有用草、篆的笔法。
3.借鉴齐白石自“衰年变法”后,画风、书风、印风均受吴昌硕的影响,他在画藤萝方面也不例外。
齐白石曾见吴昌硕的无花无叶的《枯藤》,构图新颖,气势磅礴。
吴昌硕在画中题道:“予友友居士梅墅门外,一藤穿壁,拳溪如狮伏,如蛇行,奇形诡状,月夜视之可畏也。
”齐白石曾说这幅作品对他启发很大,悟出画藤萝的枝干要有龙蛇的蜿蜒姿态,静中求动,方为上乘。
对此,他在诗中写道:“白石此法从何来,飞蛇乱惊离草莽。
齐白石扇面画作品赏析折扇扇面一直以来是书法画家们最重视的,字和画的效果和扇面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选择一把好的折扇扇骨,然后在其扇面上题诗作画。
齐白石很喜欢在折扇扇面上作画。
他所作的白茶花,尤其妍丽动人。
白石老人还常作一些“扇头诗”,以示愤世嫉俗。
名家折扇扇面书画作品欣赏:一、《名园第一》这柄成扇一面是齐白石绘荔枝,一面是张海若以泰山经石峪字体书张籍诗。
白石老人善以花果寓吉祥之意,荔枝又做“多利”之解,也是白石老人比较喜欢创作的题材。
所以画来随心应手,神气活现。
二、《发财图》算盘入画,自古有之。
但终究是将算盘作为画面点缀之物,将算盘作为画幅主体,并能别开生面的,大概只有齐白石的《发财图》。
三、《海棠蝴蝶行书书法》画中蝴蝶与叶与花,参差错落,有场景感,而场景感,正是体现绘画艺术性甚至戏剧性的环节,很高明,需要才情与工夫双方面的修养始得。
齐白石并不常画蝴蝶,本幅中的墨蝶蹁跹起舞颇具神韵,成了点睛之笔,使画面生机盎然,是齐白石躬身绘制众多细致工笔昆虫中的难得绝妙之作。
四、《丰收大利行书书法》这帧扇面画得很轻松,几颗红果子俯仰堆聚于草篮内外,颜色的浓淡变化显出画面丰富的层次,数片墨叶使画面显得很有分量,而淡雅的花篮似乎更见婉约柔美的情致,画面上方的几只蜜蜂更给此幅作品增添了些许动态的情趣之美。
五、《秋菊图》在扇子的另面的书法潇洒有致,难得一篇行书扇面书法。
所题诗意将黄色的菊花比成身着五铢衣美女在秋风中婷婷玉立。
此扇可谓“梅兰竹菊”四全之作,六、《一帆风顺》白石所写扇面,花与虫鱼居多,人物、山水却甚少作。
偶见之山水扇面,一帆风顺的题材,都来自他远游的经验。
民国时候,北平某照相馆挂出他的一帧照相片:这位艺术大师反穿狐皮马褂,手执一把敞开的折扇,扇上是他亲笔题词:“挥扇可以消暑,着裘可以御寒。
二者均须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癫狂。
”寥寥数语,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刻画得淋漓尽致。
---------------------------------------------------------------------------------------------------------。
齐白石《藤萝图》-描绘藤萝的写意花鸟画高清大图赏析
《藤萝图》,年份不详,齐白石,纸本设色,立轴,纵134厘米,横37厘米,藏处不详
款识:白石山翁齐璜。
钤印:白石翁。
题签(阮章竞题):齐白石,藤萝。
阮章竞藏。
钤印:阮章竞印。
鉴藏印:超人珍藏。
齐白石画藤萝,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近于徐青藤,用笔飞动狂肆;1925年前后,则向海上吴昌硕靠拢,行笔苍劲,乱而不乱,颇富自然神趣。
本幅《藤萝》无论是整体风格还是具体画法都已自成体制,约是20世纪30年代左右创作的作品。
作者以篆书笔法画藤条枝干,遒劲有力,蟠曲环绕,但条条有木,形乱而理顺,这是他胜于吴昌硕之处;藤萝的花卉则不拘泥于自然世界的客观事实,用洋红调花青画花,色彩比自然界的藤萝花卉更加鲜艳;又衬以嫩绿之叶,焦墨之干,三者协调一致,更显色彩缤纷,格调高雅。
齐白石《紫藤八哥》高清
白石老人的画名与其笔下各种生机活现的自然生物一起,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此次参拍的《紫藤八哥》是老人八十岁前后的手笔。
画面自左上角而下,以遒练之笔绘出一株缠绕盘曲,花事正浓的紫藤,右下角以浓重墨色复画一石,八哥站立其上,作学语之状,憨态可掬仿佛呼之欲出,顿使画面生机盎然而天趣自得。
据老人家属回忆,齐白石晚年画件应接不暇,每画都亲自检验,并卷好放置一筒内,为了方便检视,老人喜用铅笔在画幅背面的末端或标注所画题材,或标注订画人姓氏。
此作虽经装池,而隐约可见右下角背面写一“赵”字。
这一画坛趣闻,也从这件作品中得到印证!。
齐白石《海棠蜜蜂图》-描绘蜜蜂海棠花的花鸟画高清大图赏析
《海棠蜜蜂图》,1936年,齐白石,纸本设色,立轴,纵84厘米,横40厘米,藏处不详
齐白石强调“作画贵写其生”,“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如此自能神形俱见。
是幅海棠写意,蜜蜂写生,蜜蜂头、脚、身躯写得很清楚,而用浑圆一片淡墨画出翅膀的振动,尤能见蜜蜂飞在空中,似与不似之间,极神似。
在中国绘画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象齐白石这样对秋海棠这种毫不起眼的闲花野草倾注如此大的热情了。
以至于成了“齐家样”绘画系列中的一个标志性画题。
《海棠蜜蜂图》题识:远山先生清属,戊子春齐璜。
印文:白石。
鉴藏印:陈传席过眼记。
是白石老人一生中大量以海棠为题材的精品之一。
此幅作品乍看挥洒随意,气势布局却一丝不苟。
叶子先渲染后勾勒,以勾勒叶筋的轻重浓淡来区分前后仰侧,海棠花也以其浓淡区分老嫩新旧,可谓用笔、设色俱佳。
最体现老人苦心的是左上角三只栩栩如生的蜜蜂,为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使构图更加丰满。
起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