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盘育苗技术
- 格式:wps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穴盘育苗的技术要点
穴盘育苗是一种常用的育苗技术,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用合适的穴盘:穴盘的大小、深度和孔径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根系发育情况选取,一般选择孔径适中、深浅适度的穴盘。
2. 基质准备:选择适合的基质,如腐熟的有机物、珍珠岩、蛭石等,保证基质松散、透气、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
3. 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穴盘的孔中,一般每孔1-2粒种子,种子的深度要适中,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4. 控制温湿度:穴盘育苗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在20-25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
5. 光照管理:在育苗过程中要给予适量的光照,可以利用人工光源或自然光照,但要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以免对幼苗造成伤害。
6. 定时浇水:保持穴盘内基质的适度湿润,避免出现干旱或过湿的情况,一般每天或每两天浇水一次,但要注意控制浇水量,避免造成积水。
7. 定期通风:保持育苗环境的通风良好,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避免病菌滋生和干燥。
8. 施肥管理:适时进行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
可以通过浇水或喷施的方式进行施肥。
9.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穴盘和幼苗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如使用合适的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以上是穴盘育苗的一些技术要点,通过科学合理地操作和管理,可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和质量。
农业科技项目:穴盘育苗技术大科普穴盘育苗,是以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容器,用草炭、蛭石等轻质无土材料作基质,通过精量播种(一穴一粒)、覆土、浇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
我国引进以后称其为机械化育苗或工厂化育苗,目前,多称为穴盘育苗。
穴盘育苗运用智能化、工程化、机械化的育苗技术,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和地域性限制,实现蔬菜、花卉种苗的工厂化生产。
目前,阳曲县有好几个大的基地就有采用穴盘育苗。
一、穴盘育苗的优点(1)穴盘育苗采用自动化播种,集中育苗,节省人力物人均管理苗数是常规育苗的10倍以上。
与常规育苗相比,成本可降低30%—50%。
(2)穴盘苗重量轻,每株重量仅为30~50g,是常规苗的6%一10%。
基质保水能力强,根坨不易散,适宜远距离运输。
(3)幼苗的抗逆性增强,并且定植时不伤根,没有缓苗期(4)可以机械化移栽,移栽效率提高4~5倍。
二、穴盘育苗的配套设备1.精量播种系统该系统承担基质的前处理、基质的混拌、装盘、压穴、精量播种,以及播种后的覆盖、喷水等项作业。
精量播种机是这个系统核心部分,根据播种机的作业原理不同,精量播种机有真空吸I 和机械转动式两种类型。
真空吸附式播种机对种子形状和粒径:没有严格要求,播种之前无需对种子进行丸粒化加工。
而机械式播种机对种子粒径大小和形状要求比较严格,除十字花科蔬菜的些种类外,播种之前必须把种子加工成近于圆球形。
2.穴盘根据孔穴数量和孔径大小不同,穴盘分为50孔、72孔、128 、200孔、288孔、392孔和512mL。
我国使用的穴盘以72孔、B孔和288孔者居多,每盘容积分别为4 630mL、3 645mL、2 765 mL。
番茄、茄子、早熟甘蓝育苗多选用72孔穴盘;辣椒及中晚熟蓝大多选用128孔穴盘;春季育小苗则选用288孑L穴盘,夏播番、芹菜选用288孔或200孔穴盘,其他蔬菜如夏播茄子、秋菜花均选用128孔穴盘。
3.育苗基质穴盘育苗单株营养面积小,每个穴孔盛装的基质量很少,要育优质商品苗,必须选用理化性好的育苗基质。
穴盘育苗移栽
技术规范
一、准备工作
1、穴盘:要求选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便于排水的材料制作的穴盘,穴大小适宜,穴间距离合理。
2、育苗土:要求选用试验结果良好的育苗土,它能满足苗期完整养分、利于水分均匀分布的要求,做到有机肥料、褐土、沙土、腐叶土各50公斤,以及每百公斤肥料加入18公斤复合肥(氮、磷、钾),以合理调配,按比例混合有机肥料、褐土、沙土、腐叶土。
3、杂肥:每公斤选用试验良好的杂肥,它既可满足苗期养分需要,又能维生素调节,活化育苗土中微生物的活性,可减少病虫害等灾害的发生。
4、苗木:选择突出苗木,把握苗木质量,保证苗木幼嫩、抗性强,准备种植苗木及时有效,符合植物的发育规律,保证存活率。
二、移栽操作
1、在穴盘和穴中撒放杂肥:把一定量的杂肥撒放在穴盘和穴中,以保证苗期营养全面。
2、控制水分:把穴盘放入水仓湿润,使苗木即使的育苗土,使苗木育苗土有效地吸收水分,保持育苗土湿润,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3、插植苗木:将苗木插入湿润的育苗土中,穴底要腐叶土,穴内要挖两侧积水沟,并在沟内撒投杂肥,使苗木的营养全面。
4、土壤拉压:盘壤以保证苗木的护壤良好,使植株生根准确,
使苗木的生长发育良好。
5、浇水:须根据实际情况浇水,保持育苗土湿润,不要过水,以免造成苗期新根的水渍病。
几种特菜的穴盘育苗技术规范一、引言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技术,通过在育苗盘中设置合适的穴,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的生长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特菜的穴盘育苗技术规范,包括泡菜、苦瓜和扁豆。
二、泡菜的穴盘育苗技术规范1. 材料准备•料盘: 使用标准尺寸的育苗穴盘,盘孔直径约为1.5厘米。
•基质: 选择富含有机物质的培养基,如腐叶土和腐熟的鸡粪。
•种子: 选择优质的泡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2. 穴盘准备•清洗: 将育苗穴盘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备用。
•填充基质: 将培养基均匀地填充到穴盘的孔中,压实并平整表面。
3. 播种和管理•播种: 将消毒处理过的泡菜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每个穴盘的孔中,每个孔放1-2颗种子。
•浇水: 保持培养基湿润,避免过湿或过干。
每天早晚进行浇水,保持适度的湿度。
•温度控制: 控制室内温度在20-25摄氏度,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对幼苗生长的不良影响。
•光照管理: 提供充足的光照,每天保持6-8小时的日照时间。
4. 育苗管理•间苗: 当泡菜苗长到3-4叶时,进行间苗,保留壮苗,将相邻的弱小苗移除。
•薄育: 当泡菜苗长到5-6叶时,适当薄育,保持每个穴盘孔中的1株良苗。
•施肥: 在苗期适当施用有机肥料,根据育苗基质的营养情况进行施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视苗情,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避免影响泡菜苗的生长。
三、苦瓜的穴盘育苗技术规范1. 材料准备•料盘: 使用规格适宜的育苗穴盘,盘孔直径约为2厘米。
•基质: 选择透气性好、保湿性强的培养基,如蛭石和泥炭土。
•种子: 选择健康的苦瓜种子,并进行适当消毒处理。
2. 穴盘准备•清洗: 将育苗穴盘用清水彻底清洗,待干燥后放置备用。
•填充基质: 将培养基均匀地填充到穴盘的盘孔中,压实并保持表面平整。
3. 播种和管理•播种: 将消毒处理过的苦瓜种子均匀地放置在每个穴盘的孔中,每个孔放1颗种子。
•浇水: 保持培养基湿润,避免过湿或过干。
每天早晚进行浇水,以保持适度的湿度。
穴盘育苗的技术要点
穴盘育苗是一种高效、精准的育苗方式,广泛应用于园艺、农业等领域。
通过穴盘育苗,可以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速度和幼苗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穴盘育苗的技术要点,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育苗工作。
一、选择合适的穴盘
穴盘是育苗的基础,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种子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穴盘。
一般来说,对于小型植物或种子,可以选择孔径较小的穴盘,反之则选择孔径较大的穴盘。
此外,还要考虑穴盘的材质、耐用性和重量等因素。
二、基质配制
基质是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营养性。
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基质配方。
一般来说,基质应保持适当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
同时,基质应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播种
将种子播入穴盘的孔中,每孔播种1-2粒种子。
播种后,用基质覆盖种子,轻轻压实,使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
然后,将穴盘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等待种子发芽。
四、水分管理
水分是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育苗过程中,要保持基质的湿润,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基质积水。
一般来说,每天浇水1-2次,以保持基质的湿度适中。
五、养分管理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补充养分以满足幼苗生长所需。
可以选择适宜的肥料进行施肥,注意控制肥料的浓度和施肥次数。
穴盘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一、穴盘育苗技术的基本原理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在穴盘内进行苗木培育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在穴盘内盛装有育苗基质,利用穴盘内的基质容器有效地进行苗木的萌发和生长,待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再移植到地块上进行苗木生长。
这种技术通过有效地利用育苗基质和容器,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率,达到苗木育苗的效果。
穴盘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林木苗木的育苗生产和造林栽培等领域。
在林木苗木的育苗生产中,穴盘育苗技术可以用于多种树种的苗木培育,包括松树、柏树、柳树、槐树等。
在造林栽培领域,穴盘育苗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造林栽培项目,如天然林培育、人工林培育、防护林培育、风景林培育等。
1. 提高苗木成活率穴盘育苗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传统的育苗方式中,苗木生长受到土壤环境的限制,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苗木的成活率较低。
而穴盘育苗技术可以通过优化育苗基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苗木的病虫害发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 促进苗木生长穴盘育苗技术能够促进苗木的生长。
穴盘内的育苗基质可以提供丰富的养分和水分,有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促进苗木茎叶的生长,使苗木生长更加健壮。
3. 节约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穴盘育苗技术具有省工、省地的优势。
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穴盘育苗技术可以减少苗木的移栽次数,节约劳动力成本。
穴盘育苗技术还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可以将有限的土壤资源用于苗木的生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1. 选择合适的穴盘和育苗基质在使用穴盘育苗技术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穴盘和育苗基质。
穴盘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苗木的生长需要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苗木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穴盘。
育苗基质应具有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还要提供养分和微生物,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2. 控制育苗环境条件在使用穴盘育苗技术时,需要合理控制育苗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适宜的育苗环境条件有利于苗木生长,可以促进苗木的成活和生长。
穴盘育苗的8个步骤穴盘育苗是一种常用的苗木繁殖技术,适用于各种植物的育苗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穴盘育苗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材料和工具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穴盘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穴盘。
一般来说,小型的植物可以选择较小尺寸的穴盘,而较大型的植物则需要更深大的穴盘。
穴盘的底部应该有足够的排水孔,以避免过多的水分滞留。
第三步:准备育苗基质选择适合种子生长的育苗基质,可以是专门的育苗土或者是自制的育苗基质。
确保育苗基质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苗木的生长发育。
第四步:种子的处理和播种对于一些种子,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例如浸泡、破损或冷处理等。
按照处理要求进行操作,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穴盘的每个孔中。
种子的密度要适中,以免种子太密导致苗木竞争激烈。
第五步:覆土在种子的上方覆盖适量的育苗基质,一般为种子厚度的两倍。
轻轻压实覆土,使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有利于发芽和生长。
避免覆土过厚,以免影响种子的通气和光照。
第六步:给予适量的水分使用喷壶或者喷灌器,给予种子适量的水分。
注意不要过浇水,以免种子浸泡过久导致腐烂。
保持育苗基质的适度湿润,但不要过于潮湿。
第七步:提供适当的光照将育苗盘放置在适当的位置,根据植物的光照需求提供适量的光照。
对于大部分植物来说,富含阳光的位置是理想的。
如果室内光照不足,可以辅助使用人工光源。
第八步:维护育苗环境定期检查穴盘,保持育苗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适宜。
及时除去盘中的杂草和病虫害,避免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适量施肥,帮助苗木健康成长。
总结:穴盘育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苗木繁殖方法。
通过以上八个步骤,可以帮助植物种子顺利发芽并健康地生长。
要达到最好的育苗效果,还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穴盘育苗技术》实验简介一、实验目的通过进行蔬菜和花卉(金盏菊)的穴盘育苗操作,掌握穴盘育苗技术的工艺流程,了解穴盘育苗所必须的设施。
二、实验原理穴盘育苗是采用轻型基质和穴盘进行育苗的现代育苗方式。
穴盘育苗涉及营养供应、基质选配和育苗环境控制等环节。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育苗穴盘、育苗基质、肥料、标签、育苗苗床、移动式喷灌机、蔬菜或花卉种子。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穴盘和育苗基质的认识:比较各种规格的穴盘在结构上的差异,比较各种育苗基质和土壤的差异,讲解穴盘育苗的优点、基本工艺流程和所需要的育苗设施,比较其与传统育苗方法的区别。
2.育苗基质的混配:蔬菜育苗将泥炭、蛭石按照2:1(体积比)、花卉育苗将泥炭、蛭石和珍珠岩按照1:1:1的比例进行配制,按照每m3基质添加3kg 复合肥,将育苗基质和肥料混合后装盘,刷去多余的育苗基质。
3.播种:在育苗穴盘中均匀打孔,对于茄果类蔬菜要求打孔深度在1cm,对于甘蓝类蔬菜打孔深度在0.5cm,打孔后播种,每个穴播种一粒种子,种子可以采用干种子,也可预先进行催芽,播种后表面覆盖0.5-1cm厚的蛭石。
4.喷水:播种覆盖后贴好标签,将育苗盘放在苗床上,开启移动式喷灌机进行喷水,在喷水的同时讲解机械喷水的优点。
5.育苗管理:育苗后组织同学定期进行浇水,注意育苗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五、实验注意事项每位同学应独立进行穴盘育苗操作,并挂上标签牌。
六、实验结果处理育苗期间加强管理,育苗后3周进行现场考核,统计出苗率和成活率等指标,撰写实验报告书。
七、思考题不同作物进行穴盘育苗时如何选取适宜的穴盘?穴盘育苗的质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八、参考书目[1]张福墁主编.设施园艺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2]李式军主编.设施园艺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针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实验简介一、实验目的熟悉针形名优绿茶的品质特征;掌握针形名优绿茶加工工艺流程和各工序技术要求;熟练掌握针形名优绿茶手工制作技术。
水稻穴盘育苗技术
水稻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先将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发芽,然后将发芽的种子移植到穴盘中进行育苗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育苗质量和生产效益。
步骤如下:
1. 准备穴盘:选择适合的穴盘,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2. 播种: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一般为12小时
左右,待种子发芽后,取出种子并轻轻拭干表面的水分。
将发芽的水稻种子均匀地放置在穴盘的每个孔中,每个孔放置1-2
颗种子。
3. 养护:放置好种子后,将穴盘放置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定期给种子喷水保持湿润,并注意防止过度渗水。
4. 移栽:当水稻幼苗长至3-4叶期,根系发达时,即可进行移栽。
将穴盘中的每个苗取出,小心不伤及根系,移植到水稻田或培养箱中。
水稻穴盘育苗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根系发育,保证幼苗的健壮和一致性,方便移栽和定植,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养护管理等细节,以确保育苗的成功。
穴盘育苗技术一、穴盘育苗与常规育苗的区别:常规育苗病害多、苗弱、费工;穴盘育苗病害少、省时、省工、苗壮。
二、穴盘选择:1、黑色、方口、倒梯形。
圆锥形穴盘或非倒梯形穴盘,根部容易环着周围长,不利于根的发展;加入选透明的,透光率比较高,根部见光后易死亡,所以选黑色、方口、倒梯形的穴盘。
2、孔数。
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孔数;茄果类选用72孔,瓜类选用50孔,椒类选用105孔。
三、基质的选择和填空基质的选择:选择育苗的好与坏,基质是非常关键的,有的用基质育出来的苗不好或不整齐,苗比较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基质没有选好,选择基质有这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基质和水必须有一定的容量,能保持一定的水分;另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孔隙度,又要保水又要透气,能给苗充足的水分,再有就是酸碱度,一般要求PH值5.5-6,基质材料必须一致。
填充:首先要把基质湿润,先喷水,有一定的含水量,要求达到60%,用手一握能成团,但水不能从指头缝滴出来,松手的时候,团还是团,用手轻轻一捅这个团要能散开。
填充时要均匀一致,填的料必须一样多,播完种以后能均匀出苗,好管理。
四、打孔及播种不同蔬菜选择不同的打孔深度,茄果类要求打孔1厘米,叶菜类0.5厘米,瓜类1.5厘米;根据种子的大小确定打孔的深度(打孔器)。
播种以前为了预防一些土传病害的发生,可以进行药剂的预防,一般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喷雾,直接把种子放在小孔里就行了。
五、覆盖要求能保持种子周围有一定的湿度和透气性,选择大颗粒的蛭石盖平就行,盖完后为防病害,再打一次百菌清,打完以后直接扣上地膜进行保水,等着出苗就可以了。
六、播后苗期的管理1、水分管理:盖料后要进行一次大浇水,以浇透基质为准,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的发芽保证以后产生一个良好的根系。
2、防病:防立枯病,猝倒病等(百菌清)。
3、盖膜:保水保温,到种子开始发芽、拱土的时候揭膜,防烧芽烫芽。
4、温度:要求控制棚温达到28-30摄氏度。
七、出苗后的管理1、水分:穴盘育苗水分蒸发快,容易缺水,但水又不能很大,涝了以后易徒长。
穴盘育苗名词解释穴盘育苗是一种有系统的植物育种技术,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统一实施在植物育种过程中,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它既可以保证育种植物的正确发育趋势,又能够提高植物繁殖率,大大降低植物育种的成本。
穴盘育苗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种植物的育种,在植物育种过程中,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可忽视。
穴盘育苗全称为穴型植物育苗技术,是一种现代植物育种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植物的繁殖效率,减少采收成本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外植物嫁接芽或移植芽种在育苗穴中,使受种株生长并形成可观的植株。
一般来说,育苗穴盘的大小由植物的大小决定,育苗穴的周围环境也需要适宜,以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
穴盘育苗技术主要分为嫁接芽育苗和移植芽育苗两种。
嫁接芽育苗技术主要是将外植物嫁接芽种在育苗穴中,使受种株生长并形成可观的植株,从而实现育种目的。
移植芽育苗技术则是将外植物泥土和芽种放入育苗穴中种植,使受种株生长并形成可观的植株,从而达到育种的目的。
穴盘育苗技术有许多优点,例如,可以精确控制植物苗种的数量,植物育种受到科学管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质量和生产率;可以节省成本,可以减少和控制植物的损耗;可以改善植物的新品种特征,如:对抗病虫害、长日、抗旱、优雅等,从而显著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率。
另外,穴盘育苗技术还可以改善植物的生物学性状,如:花期、产量、抗病力、适应性等,从而大大提高植物的质量和美观性,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种质改良。
总之,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现代植物育种技术,它不仅可以改善植物的特性,更可以节省成本,减少植物损耗,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它的使用方便,易于管理,成本低,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提高植物质量、生产效率的技术。
在未来,穴盘育苗技术将继续在植物育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新型种植技术不断涌现,其中,穴盘育苗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它把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分离开来,并将植物植入一种带穴的盆栽,可以精细控制根系的发育,减少有害微生物的侵害,大大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及生长速度,在种植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穴盘育苗技术的具体操作:1、首先,在土壤中挖掘出苗圃,其深度要求在30~40厘米之间,最好要保持一定的稳定坡度,将土壤按要求混合,使其室内充分裂解,将可散开成苗穴盘;2、准备好苗穴盘,一般采用聚乙烯或其他材料制成,箱内尺寸与内穴尺寸相当,无须填充土壤;3、将苗穴盘放入苗圃中,在植物的根系下部的穴中加入肥料,避免营养素的流失;4、检查穴盘的位置是否正确,调整好水温和pH值,并添加一些必要的防病药剂或增效剂;5、浇灌,连续浇水,保持水土均衡,在穴盘上面覆盖一层铺设温暖厚薄垫,以避免苗穴受凉;6、注意观察,保持穴盘的温度、湿度平衡,根据具体的情况,添加一些必要的氮肥和磷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准确地执行穴盘育苗技术,有利于植物苗的健康生长和快速繁殖。
进行育苗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科学的技术体系,而且要督导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其中的操作规程:1、对于苗圃本身,应该保持清洁,以免引发病害;2、育苗应采用施用安全可靠,质量上乘的苗木种子,以实现良好的生长效果;3、营养素的选择要恰当,丰富,宜采用有机肥料;4、根部的照料应该及时,有规律,定期添料,给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5、注意温度变化,室外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植物受凉害;6、植物的病害和害虫的防治应当及时,及时更换水源,做好消毒措施。
穴盘育苗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的繁殖效率,而且还可以节省金钱,节约时间,实现蔬菜生产的高效、精准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
未来,以穴盘育苗技术为核心的蔬菜种植技术将深入人心,给大众带来健康的饮食文化,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一、穴盘育苗技术要求1. 穴盘应用耐荫追水型聚乙烯板为底材,规格以50cm见方格成,用于育苗利用。
2. 穴盘设计应当符合良好育苗技术,距地表25cm,自然通风,既有耐太阳性又有抗寒性,并经有效地杀虫灭草处理,抗压性强。
3. 穴盘的尺寸:宽度为50cm,长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每个穴盘单元有20个深度为10cm的孔洞,洞口在正面,正则排列,以产生良好节奏。
穴盘中间留不少于20mm间隙,以确保通气地每个孔洞都能收集到水。
4. 将育苗孔洞灌满后,将满孔拌入育苗箱,每个箱容量不超过50穴盘,放置位置宜阴凉处。
5. 箱体制作应当考虑到可收纳多量苗体而又不积水。
苗箱应当是空心结构,底部制作成凹斗状,以支撑上面孔洞的穴盘,底部的多重小穴可以收集水分和排出水分。
二、育苗技术1. 育苗土壤应当采用具有良好气孔,肥力和适中弱酸性的黄壤或果园土壤,混合份子土壤及有机肥料,制成育苗土壤。
2. 播种前需要充分混合水分,使种子凝聚,提高成活率。
3. 在穴盘孔洞中添加代种丝来补充空余的空间,以便育苗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4. 苗期在穴盘中施肥,在育前一次淋灌足够的水分,以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在不影响成活率的情况下促进完全萌芽。
5. 育苗期间要定期检查穴盘中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苗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做出调整,保证有良好的育苗效果。
三、对苗床进行养分施肥1. 对苗床进行充分浇水,根据土壤含水量添加钾肥和磷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2. 加施复合肥料和硝酸盐,保持肥力中比较理想的磷钾比,并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如B、Cu、Mn、Zn等,使其保持合适的湿度水平。
3. 使用喷射设备施肥,可以采用渗透剂,增加施肥效果。
每次施肥应当多次施肥、分次施用,注意计算肥料用量,以免破坏营养平衡。
四、育苗结构管理1. 简易共植:利用聚乙烯穴盘和低叶上部神经分裂技术,共植多个孔洞,使多个幼苗生长在同一孔洞中,让苗体可以共同抢夺营养,更有效增加抗病性能。
(1)装盘首先应该准备好基质,将配好的基质装在穴盘中,装盘时应注意不要用力压紧,因为压紧后,基质的物理性状受到了破坏,使基质中空气含量和可吸收水的含量减少,正确的方法是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孔穴中都装满基质,尤其是四角儿和盘边的孔穴,一定要与中间的孔穴一样,基质不能装得过满,装盘后各个格室应能清晰可见。
(2)压穴装好的盘要进行压穴,以利于将种子播入其中,可用专门制作的压穴器压穴,也可以将装好基质的穴盘垂直码放在一起,4~5盘一累,上面放一只空盘,两手平放在盘上均匀下压至要求深度为止。
(3)播种将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中,或用半自动播种机播种,每穴一粒,避免漏播。
(4)覆盖播种后用轻石覆盖穴盘,方法是将轻石倒在穴盘上,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去掉多余的蜂石,覆盖轻石不要过厚,与格室相平为宜。
(5)浇水播种覆盖后的穴盘要及时浇水,浇水一定要浇透,目测时以穴盘底部的渗水口看到水滴为适。
穴盘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林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穴盘育苗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中。
穴盘育苗技术是指一种将种子或幼苗栽植在育苗盘内,通过科学管理、调控生长环境,促进幼苗健康生长的方法。
以下是穴盘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提高育苗成活率穴盘育苗技术采用育苗盘来育苗,苗根将在盘内盘土中形成,与传统苗箱不同的是,穴盘的育苗方式使得苗木在成长中不会出现土壤干燥、氧气不足、施肥不均等问题,可以长时间保持苗木的生长状态,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二、促进苗木早期生长穴盘育苗技术适用于多种树木苗种的种植,可以促进各种苗木的早期生长,加快苗木成树的速度,同时还能加快苗木在压力环境中的生长速度,增加苗木的免疫力,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
三、提高苗木品质穴盘育苗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品质,具有很高的可控性。
苗木在育苗盘中生长,不会受到恶劣天气和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可以在苗木品质上做到精准控制,生长出更为健康的苗木。
四、便于管理和调控穴盘育苗技术成本低、容易管理,是大规模育苗的重要手段。
穴盘育苗可以精确定量地施肥、浇水、养护,每只苗都有自己的位置,更容易监管。
苗子的单独貌似,有利于扑灭病虫害及及时浇盆灰,控制苗子资料各方面所需。
五、节约空间和物资穴盘育苗技术还可以节约种植所需的空间和物资。
与传统的苗木栽培方式相比,穴盘育苗所占据的空间更少,苗木密度更大,以此来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效益。
此外,穴盘育苗技术还能减少育苗过程中所需的肥料和水分,降低苗木生产成本,从而更为经济实用。
综上所述,穴盘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促进苗木早期生长、提高苗木品质、便于管理和调控、节约空间和物资等多方面效益,推广开发这一技术是刻不容缓的。
蔬菜穴盘育苗技术
2010-03-05 信息来源:西北园艺
【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穴盘育苗技术就是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质无土材料作基质,以不同孔穴的穴盘为容器,通过精量播种、覆盖、镇压、浇水等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
其特点是:播种时一穴一粒,成苗时一穴一株,每株幼苗都有独立的空间,水分、养分互不竞争,苗龄比常规育苗的缩短10~20天,成苗快,无土传病害,而且幼苗根坨不易散,根系完整,定植不伤根,缓苗快,成活率高,适合远距离运输,有利于规范化管理。
现将蔬菜穴盘育苗技术作一总结。
一、穴盘选择
育苗穴盘按材质不同可分为聚苯泡沫穴盘和塑料穴盘,其中塑料穴盘的应用更为广泛。
塑料穴盘一般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多数种植者选择使用黑色盘,吸光性好,更有利于种苗根部发育。
穴盘的尺寸一般为54厘米×28厘米,规格有50穴、72穴、128穴、200穴、288穴、392穴等几种。
穴格体积大的装基质多,其水分、养分蓄积量大,水分调节能力强,通透性好,有利于幼苗根系发育,但同时可能育苗数量少,而且成本会增加。
蔬菜种植户可根据不同蔬菜的育苗特点选用穴盘。
瓜类如南瓜、西瓜、冬瓜、甜瓜育苗时多采用50穴的;番茄、茄子、黄瓜多采用72穴或128穴的;辣椒采用128穴或200穴的;油菜、生菜、甘蓝、青花菜育苗应选用200穴或288穴的;芹菜育苗大多选用288穴或392穴的。
此外,使用过的穴盘可能会感染残留一些病原菌、虫卵,所以一定要进行清洗、消毒。
方法是先清除苗盘中的残留基质,用清水冲洗干净(比较顽固的附着
物用刷子刷净)、晾干,并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2小时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消毒,还可用甲醛溶液、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
消过毒的穴盘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洗净晾干。
二、基质配制
穴盘育苗主要采用轻型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等,对育苗基质的基本要求是无菌、无虫卵、无杂质,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一般配制比例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1立方米的基质中再加入磷酸二铵2千克、高温膨化的鸡粪2千克,或加入氮磷钾(15∶15∶15)三元复合肥2~2.5千克。
育苗时原则上应用新基质,并在播种前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消毒。
三、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为了防止出苗不整齐,通常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即精选、温烫浸种、药剂浸(拌)种、搓洗、催芽等,种子经过处理后再播种。
2、科学播种
①装盘:先将基质拌匀,调节含水量至55%~60%。
然后将基质装到穴盘中,尽量保持原有物理性状,用刮板从穴盘一方与盘面垂直刮向另一方,使每穴中都装满基质,而且各个格室清晰可见。
②压盘:用相同的空穴盘垂直放在装满基质的穴盘上,两手平放在空穴盘上轻轻下压,最好一盘一压,保证播种深浅一致、出苗整齐。
③播种:将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中,在每个孔穴中心点放1粒,种子要平放。
注意多播几盘备用。
④覆盖:播种后覆盖原基质,用刮板从盘的一头刮到另一头,使基质面与盘面相平。
⑤苗床准备:除夏季苗床要求遮阳挡雨外,冬春季育苗都要在避风向阳的大棚内进行。
大棚内苗床面要耧平,地面覆盖一层旧薄膜或地膜,在地膜上摆放穴盘。
⑥浇水、盖膜:穴盘摆好后,用带细孔喷头的喷壶喷透水(忌大水浇灌,以免将种子冲出穴盘),然后盖一层地膜,利于保水、出苗整齐。
四、苗期管理
1、温湿度调
控种子发芽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一般保持白天23~25℃,夜间15~18℃,相对湿度维持95%~100%。
当种子露头时,应及时揭去地膜。
种子发芽后下胚轴开始伸长,顶芽突破基质,上胚轴伸长,子叶展开,根系、茎干及子叶开始进入发育状态。
幼苗子叶展开的下胚轴长度以0.5厘米较为理想,1厘米以上则易导致徒长,所以下胚轴伸长期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相对湿度降到80%,及时揭盖遮阳网,并注意棚内的通风、透光、降温。
夜间在许可的温度范围内尽量降温,加大昼夜温差,以利壮苗。
2、水肥调节
幼苗真叶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重点是水分,应避免基质忽干忽湿。
浇水掌握“干湿交替”原则,即一次浇透,待基质转干时再浇第2次水。
浇水一般选在正午前,下午16:00后若幼苗无萎蔫现象则不必浇水,以降低夜间湿度,减缓茎节伸长。
注意阴雨天日照不足且湿度高时不宜浇水;穴盘边缘苗易失水,必要时应进行人工补水。
在整个育苗过程中无需再施肥。
此外,定植前要限制给水,以幼苗不发生萎蔫、不影响正常发育为宜。
还要将种苗置于较低温度下(适当降低3~5℃维持4~5天)进行炼苗,以增强幼苗抗逆性,提高定植后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