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弦周期信号;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0
828电气工程综合考试大纲电气工程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性质与范围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涵盖大学本科阶段要求掌握的电路、电机学、电力电子以及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相关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
二、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自带计算器。
三、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1、《电路》部分(占试卷分值的65%)考试范围(知识点)(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电能;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4)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5)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的分析;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6)一阶电路: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7)二阶电路: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二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8)相量法:复数;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9)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阻抗和导纳及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串联电路的谐振;并联电路的谐振。
(10)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11)三相电路: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包括对称分量法求解不对称三相电路)。
(1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非正弦周期信号;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电路原理(II)学分:2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电路原理(I)适用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教材:《电路(新形态)》,朱孝勇、傅海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课程网站: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江苏大学“电路原理”课程网络资源一、课程目标“电路原理”课程是一门研究电路理论、电路分析方法的基础课程,属于电类及相关专业共同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
“电路原理(II)”是“电路原理(I)”的后续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完整的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继相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知识,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电路理论基础。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一) 知识方面“电路原理(II)”主要包含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网络函数、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状态方程和二端口网络参数及其计算。
通过“电路原理(I)”以及高等数学和物理等相关课程的相关学习,掌握非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能够利用复频域分析法求解电路,计算网络函数以及相关分析,能够列写电路方程的三种矩阵形式以及状态方程,二端口网络参数及其等效电路的计算,包含:1.1熟练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概念以及电压、电流有效值和功率的计算;1.2熟练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耦合电感元件的复频域形式;1.3理解并熟练掌握网络函数的极点、零点以及极、零点图的绘制;1.4 理解并掌握三种矩阵的写法以及相应的矩阵方程的形式;1.5 理解并掌握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的概念以及方程的列写方法;1.6 理解二端口的概念,掌握二端口网络参数的计算方法;1.7 掌握二端口网络参数与两种等效电路的等效方法。
(二) 能力与素质方面2.1能够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并进行建模仿真验证;2.2能够利用复频域分析法对动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利用零极点图定性绘制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2.3 能够对复杂的电路列写电路方程的三种矩阵形式;2.4 能够对复杂的电路列写状态方程;2.5 能够对二端口电路求取其网络参数;2.6 能够利用二端口网络参数对复杂电路进行计算。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邱关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2012.8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电路理论》是自动控制类、电气电子类和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牢固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电阻、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充分理解两类约束是分析电路的基本依据。
充分理解各种电路元件的功率与能量关系。
3、掌握独立变量分析方法,能熟练运用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来分析、计算线性电阻电路。
理解两个单口网络等效概念,能正确运用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来分析电路。
掌握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分析方法。
4、能熟练地分析、计算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以及全响应。
掌握二阶动态电路的计算、分析方法。
牢固掌握时间常数、固有频率的概念。
充分理解零状态和零输入响应的概念,理解暂态和稳态的概念、了解记忆、以及状态的概念。
5、充分理解相量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条件。
能熟练地运用相量法计算、分析正弦稳态响应及用相量图求解正弦稳态电路。
掌握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会分析对称三相电路。
6、理解电路的频率响应概念,深入理解谐振现象。
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7、能熟练分析含有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掌握双口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各种参数意义及相互转化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讲授64学时,每章学时分配及习题供参考。
第一部分电阻电路分析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6 学时1、教学内容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阻元件;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